台灣特有種~大彎嘴畫眉育雛實錄【大寶離巢篇】

2022/10/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彎嘴畫眉既然屬於台灣特有種,按理說,攸關牠育雛和幼雛總該有些記載或照片才對,但搜遍學術論文、專業雜誌、書刊、或使用谷歌搜尋…等各種方式,資料卻都盡付闕如。

追本溯源,實與牠的喜歡隱密、又具備超高警覺天性有關;再著,牠又多在濃密的樹林底層或灌木草叢濃密處活動,是以一旦察覺有人趨近,立即藉助地勢複雜之便,匿避逃竄而去。

平日想一睹見其芳蹤難度已然如斯,遑論敏感的育雛期了。縱使小確幸的偶遇牠們銜咬巢材、甚至發現牠築在土壁、石頭縫隙、或矮樹洞內的巢位,更進一步親眼證實鳥巢中有數枚蛋,親鳥還實打實的坐巢孵蛋,但都不表示能順利觀察到牠們辛勤育雛以及親子甜蜜互動的過程。

加上其鳥巢的材質係由一堆山棕棕鬚簡陋堆積編織而成,不似灰喉山椒和黑枕藍鶲鳥巢編織之細緻結實,是以大彎嘴一旦驚覺鳥巢被人發現,會跟綠畫眉一樣,選擇棄巢而去。

之所以如此敘述,係因今年筆者同時發現三巢正在孵蛋的大彎嘴,原本興致勃勃地以為能穩妥地記錄到多巢育雛,期盼在有效樣本數量夠多的情況下,能做出點研究統計,可惜其中兩巢在發現的隔天就棄巢而去,不知所踪,更令人不解的是,棄巢後鳥蛋也消失不見?!牠是否跟水雉一樣,在棄舊巢時,將蛋也一併移走了呢?

飛禽育雛的SOP不外乎~餵食、清除糞囊、護雛、帶離巢區…等,筆者將直接從大寶逕自離巢、親鳥一路苦尋、並諄諄引領離巢的紀錄圖像為系列文章之起手式,逐篇詳述所見所聞。

※※※※※※※※※※※※※※※※※※※※※※※※※※※※※※※※※

七、八月的南台灣,氣溫高升,雨水充沛,

山區更是經常從午後便下到清晨。

6:30 am左右抵達現場,產業道路水漥處處。

熟練地架好裝備、搭好偽帳,待悄悄蹲進偽帳坐定,已耗去五分鐘。

透過長焦鏡頭對焦鳥巢後,驀然發現鳥巢裡只剩兩隻幼雛,大寶竟已離巢!

大寶去了哪兒呢?抑或是天亮前被天敵當早餐吃了?…?筆者瞬間被嚇懵了。

兩隻親鳥似乎也驚覺事出突然!

大寶明明還沒發育到能安全離巢的最佳狀態呀!!!牠怎就自行提早離巢了呢?

只見牠倆十萬火急的衝進鳥巢查探確認,待證實巢內真的只剩兩隻雛鳥後,便急切地頻頻呼喚,飛上躍下的到處踅摸 。

姑且不論現場環境多雜亂、地勢多陡峭,筆者堅信兩隻親鳥絕對有辦法找到迷蹤的離巢雛鳥。

過一會,終於聽到大寶微弱的回應,原來牠隱蔽在長長的雜草叢中(圖1、2)。

圖1
圖2

育雛經驗豐富的牠們淡定的分工:一隻負責引領大寶至安全之處的責任;另一隻則全權照顧巢裡的兩隻雛鳥。

負責引領大寶的親鳥先是跑到山棕樹左後方打量,其後又折返雜草叢生的陡峭斜坡端詳(圖3、4)。

圖3
圖4

在這段亂中有序的個把鐘頭,當負責引領大寶的親鳥努力安撫孤身無依竄匿於巢區下方雜草叢間的大寶時,另一隻親鳥則狂餵巢中兩隻雛鳥(圖5、6)。

圖5
圖6

隨著時間流逝,大寶情緒漸趨穩定,牠忽地從泥地蹬上枯枝,迎向親鳥,親鳥示意牠必須再接再厲,往邊坡下挪(圖7、8、9)。

圖7
圖8
圖9

7:48am ~7:49am ,兩隻親鳥一前一後的錯身返巢哺餵。當較慢回來那隻親鳥進巢餵食幼雛時,另隻親鳥俯身緊盯正努力從斜坡雜草脫身的大寶動向(圖10)。

圖10

7:50 am許,大寶終於跳上產業道路的山棕枯枝,親鳥快閃現身,片刻不停的便將牠引至產業道路的左側邊坡下方(圖11、12)。

圖11
圖12
圖13

兩隻親鳥深知安頓大寶需要一些時間,這段時間自是無暇餵養巢中的雛鳥,所以在上述短短個把小時,餵了巢中兩隻雛鳥11次之多(圖1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詹楚卉
詹楚卉
出色的鳥類觀察家與攝影家 作品散見於攝影雜誌 近年發表文章: 台灣松雀鷹的繁殖行為觀察。自然保育季刊109:58-67。 蛇鵰飢餓式親職教養實錄。台灣攝影619:19-28。 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與魚鷹有約。台灣攝影614:19-24。 彩鷸的父愛篇。台灣攝影609:14-18。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