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定要安排行程呢?就在旅館裡看看書不行嗎?就在附近散散步也不錯吧?大概就是這樣的理念。或許有的人會質疑說,那還不如待在家裡就好了,何必要離開居住地,到別的地方旅行呢?
因為新冠疫情的持續延燒,人們已進入與病毒共存的狀態。雖然目標是希望達到一定的感染人數之後,確診人數就會慢慢降下來。但以2022年9月中秋過後的情況來看,人數還是有持續上升的情況,每日確診人數逼近5萬大關,看起來沒有那麼快達到人數能夠穩定且緩慢下降的目標。因此,對於旅遊這件事,仍舊是有風險的,不然連假結束後,為何確診人數會上升呢?一定是有相當的關聯性。但即使是這樣嚴峻的情況,旅遊這件事還是要被考量的,尤其是在施打疫苗的比例已經很高的前提下,大家都具備有基本的防護能力。
雖然還是無法達到完全不會感染的程度,但至少也能降低中重症的比例。而質疑的聲音也持續的存在,說既然叫做疫苗,為何施打後還會染疫確診,不就代表這是無效的疫苗嗎?即使是有著這樣的質疑,不過共識還是在於身體要強健,不管有沒有打疫苗,這件事是錯不了的,而旅遊正是讓身心維持健康的有效方式之一。雖然有風險,但在遵守防疫規定的前提下,還是可以達到安排旅遊的目的,也有許多旅遊網紅已經出國取景和取材了,不然完全沒有材料可寫,還算是旅遊達人嗎?
所以說,隨著情勢的變更,旅遊這件事還是可以有實現的可能性。即使無法完全恢復到以前那樣,但是移動到別的地方旅行,風險也跟著降低。不過,即使可以移動,也不代表就可以往人多的景點去擠,往人多的餐廳去用餐,因為可能有人擠人的情況,增加染疫的風險。這樣說來,如果無法自由的去景點和在餐廳內用,那旅行還可以做什麼事呢?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可以錯開時間去景點和用餐,並非完全禁止,但要避免人潮擁擠的高峰時段。其二,如果連避開都懶得避,那就是隨便選擇一個戶外開放空間,拿著食物在那邊吃。或者是乾脆躲在旅館裡面不出來。月光在許多國外自由行的文章裡,曾看到這樣的安排方式。
為何一定要安排行程呢?就在旅館裡看看書不行嗎?就在附近散散步也不錯吧?大概就是這樣的理念。或許有的人會質疑說,那還不如待在家裡就好了,何必要離開居住地,到別的地方旅行呢?月光認為,那就是換個不同的景色和地點,緩慢的生活著。出門旅行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放鬆身心,這一點在文章開始時有提到過。因此,把自己從上班下班的無限循環中暫時拔出來,換個地點過生活,是不是就可以達到放鬆的效果?如果一直待在同樣的地方,就會有處理不完的家務與看著同樣的景色,完全無法放鬆啊!
當然,出門旅行就是要燒錢,住宿要錢,交通和飲食也要錢,如果不看個景點什麼的,好像就是白白浪費掉似的,還不如存下來。存錢固然是人生持續執行的方向,但在編列旅行預算的前提下,還是可以安排一場旅行的。在預算範圍內,盡量安排自己想要的行程,一樣可以達到放鬆的效果。就像九妹的JOE是要對決的節目精神那樣,無論是平價或奢華的料理,都可以讓自己的味蕾達到滿足,端看自己的預算而規劃吃什麼價位的料理。就算沒有去景點去吃美食,那還是旅行,那還是移動到生活圈以外的地方。
雖然看來燒錢很心疼,但旅行的意義就是強制自己離開,有點像是重開機的感覺。把原有的生活模式暫停一下,去放鬆後再回到原來的生活。這放在日常模式就像是起身去茶水間裝水,整理一下心情,再回到工作上。放鬆就是有這樣的彈性,短可以短到閉一下眼睛然後深呼吸再睜眼就可以調適心情,長一點也可以在異地度過幾個晚上這樣,都是有效果的。長一點的放鬆會有煥然一新的感覺,就像是平常的週休二日後再回到工作崗位時,就會有不同的感覺,雖然很快就會被接踵而來的工作蓋過去了。
因此,旅行就是要享受那種放鬆的感覺,就算沒有美食和美景,但終究是移動到異地過夜了,不是嗎?誰規定一定要夠享受才算是在旅行呢?就算什麼行程都沒安排,那也沒關係。例如到台南旅行,就只是在街道漫步,然後吃著便利商店的食物,也是可以的。並非出遊就是要安排許多看似美好的行程,直接在旅行的住宿點周圍活動不可以嗎?就像是融入當地的生活似的。來這個地方住個幾天,會是怎樣呢?抱持著這樣的心情來規劃,是不是心情就很容易好起來?
出外旅遊就是要花錢,沒有旅遊預算的話,當然不要輕易啟動,以免月底落得透支的下場。而既然都計畫出遊了,就不要太去在乎花錢這件事了。每天一樣會持續的開銷,然後還會有爆預算的可能性,即使如此,也要讓自己在出遊時保持著放鬆的心情才行!面對旅行的未知數,本來就是要準備各種策略去克服,這也是增加人生經驗值的一種方式,就算結果被評為很無聊,再也不想去了也沒關係,至少已經成功舉辦完畢了,下次再改進就好。月光覺得,過久沒出遊,都快忘了出遊是什麼感覺了,雖然這樣也能過日子,沒什麼不好。但現在既然要安排了,也就抱持著平常心去看待吧!或許在旅程中,會有不同的感受產生。再怎樣,人生不都會是白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