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煙硝的戰場( 原文作者:張榮豐 )

具有統計與經濟專業背景的作者1996年成功預判中國對台發射飛彈的時機,而此前所制定的應變計畫被李前總統稱為「 十八套劇本 」。意外的發現本書大部份內容簡要概述了戰術與戰略思維,談判與辯論、賽局的差異,以及兵棋推演和危機處理,對於想要認識國安機制和情報分析的讀者而言,是非常棒的入門書。
商場有商業劇本,戰爭也有戰略劇本,無煙硝的戰場當然就是談判桌上。作者以美國電影《 間諜橋 》( Bridge of Spies ) ,這部取材自東西方冷戰期間「 1960U-2擊墜事件 」的史實中涉及談判的情節作分析。( 80
無論是貿易協商或戰火停息的兩國談判,雙方籌碼除了原有實力之外,尚需仰賴各自的情報收集,因此情報官的工作及其重要。關於情報人員,作者非常推崇一位1943年時期,沒有受過情報訓練的日本軍人崛榮三 。崛榮三研究美軍在太平洋作戰的「 跳島戰術 」,並在二戰期間準確預判19451月上旬底,美軍登陸呂宋島的林加延灣;194510月~11月上旬,美軍登陸日本九州的志布志灣;19463月,美軍第二次登陸在關東地區的九十九里濱與相模灣。( 104 )崛榮三回憶錄的中文版本書名為《 大本營參謀的情報戰記無情報國家的悲劇》。
情報人員的工作並不如間諜片或情報電影中的情節所詮釋的那樣浪漫刺激,在真實世界國安系統的運作中又相當低調,更可能是完全不為人知的身份。執行任務完成時,能夠全身而退不必然是個人英勇;但任務失敗卻只能個人承擔。
我們把青春歲月,奉獻給這個國家但不敢居功,只是默默地守護這塊土地。因為還有比我們更值得尊敬的無名英雄,那就是在對岸執行任務但失事的情報員們,有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有人回台已是妻離子散。( 301 )作者於書末的這段話才是情報人員的真實劇本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