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的力量(原文作者:胡毓豪)

鏡頭的力量(原文作者:胡毓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攝影與拍照不同吧!攝影是用眼睛說話的現在進行式,把「見」的感動記錄下來,同時將駐足許久而構思出來的畫面典藏於瞬間。相較之下,拍照是隨性的走馬看花,雖有過卻不經意,更容易回頭便忘記吧!

本書作者過去從事新聞攝影、週刊圖像攝影,於60歲之後逐漸轉入創作和書寫行列。「媒體的看之道,是看事件,依著事件的人、事、物、時間和地點而發展。創作則依著自己的心而攝,是借景而言心,多了哲思,也多了品質的要求。」(頁235)

作者從拍照十誡循序漸近攝影三不主義的拍攝原則,於我簡直醍醐灌頂。「看不到當然拍不好;不用心才會拍不好;無法精確判斷哪一張最好;不重視照片的質感;只知拍不知移位;忘了拍照當中的你我他;不會挑片不知藏拙;沒有好奇心;不會幫自己的照片說話;不敢挑戰未知。」(Chapter 1 拍照十誡)「不信所聽、不信所看、不信名家大牌」(頁182)

作者說「三不」是嚴肅的課題,只適用於「藝術創作」(頁185)⋯「創作是一連串過程的相互建構,每一環節均有必須的份量,絕非只憑運氣就可達成」(頁186)。

我一直覺得,創作是個從無到有的心造工程,它和生命經驗值成正比,只不過有些人語言傳遞、文字書寫、繪圖意象,而拍攝者選擇按下快門。於此,拍攝再加一點哲學禪意就會進入攝影領域了。

閱覽工具書之後,實際操作的執行力才是重點。看似雜亂無序的自學模式,其實都在同一架構下精進著。依照過去沒有閱讀相關書籍的經驗,只是隨心所欲的拍照,多半掌握相片內容元素多寡,總認為自己覺得好看就好。如今隨著閱讀習慣建立後,也許是該將「質感」也納入考慮的時候了,就像作者說的,質感是鏡頭的描寫能力⋯質感若能覺醒,自然能跨入拍照的坦途。(頁33、34)

avatar-img
Sheryl's Notes 雪柔的閱讀筆記
60會員
202內容數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是不是一個獨立的數字?或者都是一個獨立的數字,這個關於生命靈數的美麗邏輯,我只能當作一種娛樂消遣看待。但是數字跟我們個人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連假期間的宏觀訊息除了台灣國會之亂引發大罷免連署活動之外,還有就是衝擊全球的川普2.0關稅核彈終於引爆。我不知道明天過後的台灣股市會如何表現這些連動?⋯⋯⋯
和在大正10年(1921年)開業,至今已走過百年歲月,目前仍由家族成員經營的《平岡珈琲店》一樣,《六曜社珈琲店》現在也由第三代承接,正朝著百年咖啡店的目標前進。
人是不是一個獨立的數字?或者都是一個獨立的數字,這個關於生命靈數的美麗邏輯,我只能當作一種娛樂消遣看待。但是數字跟我們個人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連假期間的宏觀訊息除了台灣國會之亂引發大罷免連署活動之外,還有就是衝擊全球的川普2.0關稅核彈終於引爆。我不知道明天過後的台灣股市會如何表現這些連動?⋯⋯⋯
和在大正10年(1921年)開業,至今已走過百年歲月,目前仍由家族成員經營的《平岡珈琲店》一樣,《六曜社珈琲店》現在也由第三代承接,正朝著百年咖啡店的目標前進。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是一本關於樹木的詩集與故事,雖然是繪本,但是內容非常豐富,文字與頁數都好多,那些故事與詩都在說著我們不知道的森林故事。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這是一本關於樹木的詩集與故事,雖然是繪本,但是內容非常豐富,文字與頁數都好多,那些故事與詩都在說著我們不知道的森林故事。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