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賓《江山無盡》多媒體互動展」巡迴展—專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組林明賢組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莊棨惟 攝影/程天佑

「張光賓《江山無盡》多媒體互動展」自 2021 年正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首展後,陸續移展至不同單位,展覽於 2022 年10 月移師至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展出。本期專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組林明賢組長,為讀者在紙上揭開一場山水漫遊序幕。

《江山無盡》將展場化作沉浸式的互動山水畫,360 度的即時運算投影能將觀眾在展場內的腳步,化作牆上的水墨皴點。為了還原藝術家童年時走在四川河畔沙地的情境,展場中間打造了一條鋪滿細小白沙的長走道,沙沙的腳步聲引領著水墨在牆上飛灑,道出藝術家心中廣袤的山水情懷。


raw-image

讓更多傳統媒材作品被看見

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持續思考著該如何用多元的方式,讓精采的典藏作品被更多民眾看見。林明賢組長提及,館內收藏豐富的油畫、水彩、膠彩、水墨、雕塑等傳統媒材作品,因應數位化時代,在「科技藝術共生計畫」下曾運用 AR、VR 等技術,使作品以更多元、活潑的方式被呈現。國美館本次選擇《江山無盡》這件作品轉譯更有其特殊之處,過去團隊從未處理過水墨畫媒材,而如何運用黑白色調的元素做出吸睛的多媒體呈現,更是本次展覽策劃的一大考驗。

在經過腦力激盪與抽絲剝繭後,展示團隊發現《江山無盡》作品中獨特的筆觸有著極高的展示潛力,團隊選擇張光賓老師獨特的「皴法」技巧,設計與觀眾互動的橋段;黑白分明的色調也使得畫面的起伏轉折更為明顯。林明賢組長說,國美館就是想讓大眾了解,再怎麼看似保守的、傳統的作品,在科技的應用下都能讓作品擁有更多元的觀看方式,民眾不再只是被動地欣賞作品,更能「走進」甚至「共同參與」作品之中。


書畫大師張光賓與其獨創「皴法」

已故的張光賓大師於水墨畫界和學術界都有著重要的地位,自國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一職退休後,他轉往臺北藝術大學任教,幾十年來創作不倦、育才無數。《江山無盡》更是張光賓大師在其風格發展最為成熟的時候所繪製的山水巨作,為了祝賀建國百年而選擇捐贈作品給國美館,成就這件作品背後重要的時代意義。

林明賢組長進一步解釋,《江山無盡》是全長十七公尺的畫冊,因此在構思沉浸式展出時,決定以環繞式的空間呈現,「起點就是終端,終端就是起點」,表現出山水畫在空間中的推移。至於藝術家獨創的「皴法」,林明賢組長說明,中國山水的皴法種類不少,如「雨點皴」、「斧劈皴」、「披麻皴」等。皴法表現不同的山石肌理線條,而張光賓所獨創的皴法,則顛覆了傳統筆墨以線條為主的特色,將線條轉換成視覺藝術中最純粹的「點」,化為「散點皴」及「排點皴」。


當藝術與科技結合

國美館過去曾以臺灣美術史為主題策劃多起重量級展覽,林明賢組長並不迴避多媒體在展覽中的應用,「這是一個時代的方法」,林組長指出,在推動科技與藝術創新結合的同時,更要堅持作品的本意及其既有的特色。觀眾會因為透過多媒體的體驗而有新鮮的感受,但若是在作品重新再現的過程中加入太多詮釋,反而會使觀眾誤解或無法認識創作者的原意。

raw-image

「互動只是一種傳達形式」,林明賢組長如此表示,在嘗試將原作與多媒體科技結合時,要確認再現後的作品仍保有藝術家本身的創作特質。如此一來,觀眾才不會感到焦慮、遲疑眼前的作品是否只是藉藝術家及作品之名去創造一個新的數位作品。本著這樣的精神,在《江山無盡》這次的多媒體展演中,選擇用水墨皴點、用純粹黑與白的色彩,呼應藝術家在創作時的構圖、思索及布局,林明賢組長強調,這是國美館當初在做這檔展覽時所堅持的立場。

raw-image

本次「張光賓《江山無盡》多媒體互動展」恰好趕上具有百年歷史的新竹公會堂重新啟用,在此時段展出別具意義,林明賢組長也期待北臺灣的觀眾們能從中看到新舊媒材的輝映關係。林組長指出,傳統文化常隨著時間推移而被人們淡忘,藉由科技的介入互動,可以重新引領我們再來認識這些創作,也有機會讓過去的作品激盪出新時代的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江賢二是一位充滿藝術與音樂性的畫家,他的個展將帶給觀眾一場心靈的探索旅程。無論是畫作的色彩、特殊的媒材運用,還是對於大自然的感悟,都將觀眾帶入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的宣傳也聚焦在江賢二回到臺灣後的創作歷程,讓觀眾更瞭解藝術家的內心與成長。喜歡藝術和音樂的人,絕對不能錯過這場展覽。
Thumbnail
江賢二是一位充滿藝術與音樂性的畫家,他的個展將帶給觀眾一場心靈的探索旅程。無論是畫作的色彩、特殊的媒材運用,還是對於大自然的感悟,都將觀眾帶入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的宣傳也聚焦在江賢二回到臺灣後的創作歷程,讓觀眾更瞭解藝術家的內心與成長。喜歡藝術和音樂的人,絕對不能錯過這場展覽。
Thumbnail
圓山站擁有藝術天堂的稱號,金車文藝中心藉由美術主軸,鼓舞青年創作同時扶持國內的藝術做為創辦角度。
Thumbnail
圓山站擁有藝術天堂的稱號,金車文藝中心藉由美術主軸,鼓舞青年創作同時扶持國內的藝術做為創辦角度。
Thumbnail
【記者/李婉如 報導】中華藝術文化新創協會於台北國立中正紀念堂1展廳舉辦「古往今來 過眼煙雲-驚夢」展覽,展出資深藝術家的當代藝術創作。展期為112年4月15日至4月30日,旨在透過藝術作品觸動觀眾的六感感官,欣賞「物」所帶來的精神價值,從當代藝術照見中華文化底蘊。 本次展覽包含各種不同藝術形式,於
Thumbnail
【記者/李婉如 報導】中華藝術文化新創協會於台北國立中正紀念堂1展廳舉辦「古往今來 過眼煙雲-驚夢」展覽,展出資深藝術家的當代藝術創作。展期為112年4月15日至4月30日,旨在透過藝術作品觸動觀眾的六感感官,欣賞「物」所帶來的精神價值,從當代藝術照見中華文化底蘊。 本次展覽包含各種不同藝術形式,於
Thumbnail
【臺北美術獎】 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年度競賽展,11組作品於366件徵件中脫穎而出,最終由黃麗音以《蒸蒸日上》獲得本屆首獎。 另外,5組優選獎得主包括吳依宣、呂易倫、林政佑、劉文琪、劉紀彤;5組入選獎為吳聯吟、張程鈞、傅琬婷、鄭文豪、謝其軒(依姓氏筆畫排序)。 得獎作品都蠻具前瞻性與指標性,但個人對首獎
Thumbnail
【臺北美術獎】 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年度競賽展,11組作品於366件徵件中脫穎而出,最終由黃麗音以《蒸蒸日上》獲得本屆首獎。 另外,5組優選獎得主包括吳依宣、呂易倫、林政佑、劉文琪、劉紀彤;5組入選獎為吳聯吟、張程鈞、傅琬婷、鄭文豪、謝其軒(依姓氏筆畫排序)。 得獎作品都蠻具前瞻性與指標性,但個人對首獎
Thumbnail
「張光賓《江山無盡》多媒體互動展」自 2021 年正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首展後,陸續移展至不同單位,展覽於 2022 年10 月移師至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展出。本期專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組林明賢組長,為讀者在紙上揭開一場山水漫遊序幕。
Thumbnail
「張光賓《江山無盡》多媒體互動展」自 2021 年正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首展後,陸續移展至不同單位,展覽於 2022 年10 月移師至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展出。本期專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組林明賢組長,為讀者在紙上揭開一場山水漫遊序幕。
Thumbnail
【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 很有電影感,也頗具實驗性質的展覽! 進入展場彷彿遁入陰暗的奇幻異世界,隨著宛如咒文般的聲響在耳邊流動,不由自主地注視,卻也感覺有人抓著髮根拉扯般地緊繃…深深吸引,又想逃離的矛盾,很獨特的觀展經驗。 官網介紹如下: 「張徐展近期的創作,著重探索臺灣文化的在地性如何與國際文化的
Thumbnail
【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 很有電影感,也頗具實驗性質的展覽! 進入展場彷彿遁入陰暗的奇幻異世界,隨著宛如咒文般的聲響在耳邊流動,不由自主地注視,卻也感覺有人抓著髮根拉扯般地緊繃…深深吸引,又想逃離的矛盾,很獨特的觀展經驗。 官網介紹如下: 「張徐展近期的創作,著重探索臺灣文化的在地性如何與國際文化的
Thumbnail
我們把時間定在1911—2011這一百年間,最具代表性人物作品,包含了渡海三家張大千、黃君璧、漙心畬,及台灣在地享譽國際的廖繼春、李錫奇、劉國松⋯等大師,共有一百四十四位大師,及他們的一百六十六幅作品,涵蓋了水墨、油畫、現代抽象等類型的畫作,呈現在世人面前,可謂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Thumbnail
我們把時間定在1911—2011這一百年間,最具代表性人物作品,包含了渡海三家張大千、黃君璧、漙心畬,及台灣在地享譽國際的廖繼春、李錫奇、劉國松⋯等大師,共有一百四十四位大師,及他們的一百六十六幅作品,涵蓋了水墨、油畫、現代抽象等類型的畫作,呈現在世人面前,可謂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Thumbnail
對於《光映綺想曲:2021光影藝術展》自然是有更多肯定與期待;而對於 《双融域AMBI SPACE ONE》除了肯定仍需更多觀察。畢竟因為前者是新北市政府作為板橋府中古城街區改造與城市新美學啟動的第三次年度活動,且已定位了它的「特展形式」;而後者則是科文双融旗下的全台首創的全沉浸式數位展演場域。
Thumbnail
對於《光映綺想曲:2021光影藝術展》自然是有更多肯定與期待;而對於 《双融域AMBI SPACE ONE》除了肯定仍需更多觀察。畢竟因為前者是新北市政府作為板橋府中古城街區改造與城市新美學啟動的第三次年度活動,且已定位了它的「特展形式」;而後者則是科文双融旗下的全台首創的全沉浸式數位展演場域。
Thumbnail
「請問展覽的動線要從哪裡開始?」 「這次的展覽策展人沒有策劃固定的動線,可以從一到三樓任何地方開始看。」MoNTUE現場人員這樣回覆我。
Thumbnail
「請問展覽的動線要從哪裡開始?」 「這次的展覽策展人沒有策劃固定的動線,可以從一到三樓任何地方開始看。」MoNTUE現場人員這樣回覆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