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人都能在職場上自在發聲《性別工作平等法》上路二十週年

讓每個人都能在職場上自在發聲《性別工作平等法》上路二十週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陳盈淳 插畫/陳羽渘

透由法律的制定,《性別工作平等法》得以保障多元族群的工作權利,進一步彰顯「平等」的價值。

透由法律的制定,《性別工作平等法》得以保障多元族群的工作權利,進一步彰顯「平等」的價值。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雇主對求職者或受僱者之招募、甄試、進用、分發、配置、考績或陞遷等,不得因性別或性傾向而有差別待遇」。若無法舉證「工作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之構成要件即須受罰。換句話說,若雇主無法說明為什麼其他性別「因性別因素而無法完成該工作」,就得面臨 30 萬到 150 萬不等的罰緩。

該法施行至今已邁入二十週年,期間歷經了八次修法。修法內容包含了性騷擾防治規範、禁止性別歧視、促進工作平等的規定,以及申訴措施與救濟途徑。近年來,也順應著平權觀念演進及少子化趨勢,陸續放寬育嬰留職停薪、陪產檢及陪產假,以及家庭照顧假之相關規範。在法律放寬雙親可以同時申請育嬰留職停薪之後,該修法使男性運用育嬰留職停薪的比率提昇超過六成。除了創造更友善的生育、養育環境,也讓社會擺脫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既定刻板印象。

然而,這些保障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經過了長期的抗爭與修法歷程。1980 年代,國父紀念館訂定單身及禁孕條款,並要求年滿三十歲的女性員工自動離職。隨著性別意識的抬頭,這些規定引發許多女性的不滿,婦運組織與相關學者便開始倡議立法保障女性工作權益,經歷十餘年的努力,《兩性工作平等法》終於在2002年開始施行。2008年,為擴大保障多元性傾向者的工作權益,立法院將《兩性工作平等法》改為現名《性別工作平等法》。

雖然法律會順應社會型態有所調整,但《性別工作平等法》的價值得以彰顯的關鍵,在於雇主及大眾確實地遵守與真正的理解,惟有職場平權的價值觀深深根植於大眾心底,才能使臺灣的職場環境,更接近真正意義的平等和友善。


avatar-img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如果我有公會堂的耳朵……」新竹生活美學館的駐館藝術家張君慈提出這個疑問,當她抵達有百年歷史的新竹公會堂時,首先被環繞建築的風觸動。她在空間中央置放一個錄音機,仔細聆聽搜集來的聲響,而頻頻吹動建築和窗框的風激起她無限想像......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如果我有公會堂的耳朵……」新竹生活美學館的駐館藝術家張君慈提出這個疑問,當她抵達有百年歷史的新竹公會堂時,首先被環繞建築的風觸動。她在空間中央置放一個錄音機,仔細聆聽搜集來的聲響,而頻頻吹動建築和窗框的風激起她無限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