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造弓的木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我想學造一把弓,該用什麼來造?

我們對弓最直覺的印象,是一根彎曲的木條,用一根繩綁上兩端。木材是最適合造弓的天然材料,人類早在石器時代就開始以樹木造弓。

有些木材太硬,有些木材又太脆,該用哪種木材造弓最好?

木材種類繁多,特性不一,並非所有木材都可以造弓。本文將探討哪種木材最適合造弓,內容主要摘譯自 Archery Historian "The Best Wood for Bows" 、 Wood Database "Bow Woods" 和 bow-guide.com "Best Bow Woods – Suitable Timber for Making Bows" 。

技術考量

弓的基本原理,是在彎曲時積蓄能量、於回彈時釋放,並轉化為箭的動量。到底適合造弓的木材須具備哪些力學特性以達致上述功能?

彈性 Elasticity

材料遇到外力而變形,而外力解除後回復原狀的能力。

抗彎強度 Flexural Strength

材料抵抗彎曲應力而不致塑性變形甚至破裂的能力。太脆弱的木材,作為弓體彎曲時會碎裂折斷。

穩定性

有些木材的力學特性會隨環境的溫度和濕度而大幅變化。理想的造弓材料,其強度和彈性能夠在不同環境仍保持穩定。

總括而言,適合造弓的材料,應該在大部分環境條件下,能彎曲而不易折斷,且能迅速回復原狀。

其他要求

  • 作為弓體需要有一定長度。
  • 木紋要夠直,這樣彎曲時應力才可均勻分佈,而不致弓體扭曲。
  • 管孔不能太大,以免成為力學結構弱點。
  • 有適當硬度(不會太易破損),但又容易加工造型。

矛盾大對決:強度 vs 彈性

一般來說,木材的密度越高,强度和剛度越高,越能在彎曲時積存能量而又不折斷,但同時意味彈性下降,難以彎曲。此外,密度越高質量亦越大,令回彈速度下降。

怎樣的木材才會既強韌又富彈性?

樹木細胞壁內的微纖維絲( Cellulose Microfibrils),通常與木紋方向平行。而强度與彈性兼備的木材,其微纖維絲的方向會與木紋的方向偏離。偏離角度稱為微纖維角 (Microfibril Angle),角度越大,彈性越佳。

計算與量度

上述兩項物理特性的數值比例,能衡量木材造弓的適合性。

彈性模數 Modulus of Elasticity (MoE)

表示材料容易彎曲的程度。數值越高表示越難彎曲。量度方式是在一定應力下材質的彎曲或變形幅度。單位是每平方吋幾磅力(psi)或吉帕斯卡(GPa)

斷裂模數 Modulus of Rupture (MoR)

量度材質斷裂前的最大負載,數值越大表示越不容易折斷。單位是每平方吋幾磅力(psi)或兆帕斯卡(MPa)

弓材指數 Bow Index (BI)

從數值來講,理想弓材的彈性模數低、斷裂模數高。這個兩個模數的比,原文作者稱之為 Bow Index, BI ,筆者且譯作「弓材指數」。

BI = (MoR / MoE ) × 1000

(倍大一千是為了避免太多小數位)

網站 Wood Database 測量了世界各地木材品種的各項物理數據,以此計算出弓材指數,可找出哪些是優良弓材、哪些不適合造弓。

指數高的例子:
- 太平洋紫杉 11.26
- 美洲桑橙 11.05

指數低的例子:
- 輕木 5.73
- 太平洋銀冷杉 5.7

優良弓材介紹

楓 Maple

弓材指數:7.38 ~ 10.85

又名槭,屬下的品種多達130個以上,廣泛分佈於北半球的落葉喬木。楓木是常用木材,也一向被視為優良弓材,歷史上被用於製作亞洲的傳統反曲弓。鄂圖曼土耳其的弓匠認為楓木尤其適合製作土耳其弓。許多現代反曲弓仍然會用上楓木。

Image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ple#/media/File:Acer_saccharum.jpg

image source: https://www.flickr.com/photos/watts_photos/45834276001/in/photostream/


山核桃 Hickory

弓材指數:8.65 ~ 9.76

落葉喬木,分布於中國、中南半島、印度北部、北美和墨西哥等地。强度高又耐用的常見木材,雖然彈性略遜,但勝在樹木數量多,是造弓新手的入門木材。北美東部林區原住民常用來製作粗糙原始平板弓和長弓。

image source: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b/Carya_Morton_29-U-10.jpg


榛 Hazel

弓材指數:7.3 ~ 8.3

落葉喬木,分佈於北半球溫帶。榛樹除了生出美味的榛子,其木材亦適合造長弓和平板弓。

image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zel#/media/File:Corylus_avellana_0001.JPG

image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zel#/media/File:Hazelnuts.jpg


紫杉 Yew

弓材指數:9.53 ~ 11.26

北半球溫帶的常綠喬木。其中歐洲紫杉是有數千年歷史的知名弓材,歷史上最著名的應用是製作威爾士和英格蘭長弓。

作為最硬的軟木之一,同時具高度彈性。其心材比邊材硬的特點,被充分利用於長弓的製作。較硬的心材那一邊作為彎曲時受擠壓的弓腹,較軟的邊材作為受拉扯的弓背,結構概念上與角弓相近。

制作長弓的大量需求一度令英格蘭本土的紫杉幾乎絕跡,以致要從歐洲大陸進口。現時歐洲紫杉亦已變得稀缺。作為弓材,彈性和強度都相當接近的太平洋紫杉較易取得,其弓材指數達11以上。北美洲西岸的印第安人會用太平洋紫杉造弓。

注意:紫杉各部分都帶有毒性,處理時應戴上口罩避免吸入粉屑。

image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xus_baccata#/media/File:Taxus_baccata_tree.jpg

image source: https://www.pinterest.com/pin/449304500312650627/


桑橙 Osage Orange

弓材指數:9.06 ~ 11.05

原生於北美洲的落葉小型喬木或大型灌木,分類學上是桑科·桑橙屬(又名柘屬)植物。具備與紫杉相近的物理特性而且抗腐爛,因而是很受歡迎的弓材,謔稱「窮人紫杉」。

在美國南部,早期來自法國的探險家和移居者留意到當地原住民用桑橙木造弓,因此稱之為 bois d'arc ,意思是「弓木」。桑橙在現代被引入到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地製作當地的傳統弓。

image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clura_pomifera#/media/File:Maclura_pomifera_001.JPG

image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clura_pomifera#/media/File:Maclura_pomifera2.jpg


梣 Ash

弓材指數:6.05 ~ 9.86

落葉喬木,梣樹屬下品種超過50個,是廣泛分佈於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常見木材。梣木是密度高又具備彈性的硬木,常用於製作單體弓、現代的亞洲反曲弓的握把、弓弰和弓弭。

image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xinus_excelsior#/media/File:Ash_(Fraxinus_excelsior)_Wales_160730_(Tony_Holkham).jpg

image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xinus_excelsior#/media/File:Esche_gemeine_Holz.JPG


榆 Elm

弓材指數:8.72 ~ 9.61

落葉喬木,在北半球廣泛分佈,許多地方都能夠找到榆樹。

榆樹是歷史悠久的樹種,榆木製弓已有數千年歷史,很多古代的弓都是榆木製。在丹麥出土和保存,世上現存最古老的弓 Holmegaard bows (距今約15000~5000年前) 正是榆木製。歐洲中古時代,當缺乏紫杉時,也會用榆木造長弓。

image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m#/media/File:East_Coker_elm,_2.jpg

image source: https://www.dainslumber.com/american-elm


竹 Bamboo

弓材指數:4 ~ 8

嚴格來講竹是草本植物而非樹木,但許多竹的品種有着近似喬木的生長形態,其力學特性亦與木材相近。以竹造弓已廣泛流傳數千年。許多亞洲傳統反曲弓都是用竹造弓胎,包括韓弓、中華弓。而日本和弓主體更是以乾燥處理過的竹製成。

image source: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adake.JPG


棕櫚 Palm

弓材指數:~ 8

和竹一樣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一般是喬木形態,分佈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前述的樹種多數生長於溫帶地區,棕櫚樹自然是熱帶住民造弓之選,例如巴西亞馬遜雨林的原住民就以棕櫚造弓打獵自衛。

image source: http://www.korbo.com/ecology/blackpalm.htm

image source: https://www.tapatalk.com/groups/paleoplanet69529/black-palm-bow-t52743.html


適合造長弓的木材

如前文所述,傳統上紫杉乃不二之選,此外,榆、山核桃、桑橙亦佳。

適合造複合弓的木材

歷史記錄曾用於製作複合弓的木材有:竹、楓、桑、梣。

適合造中華弓的木材

中國古藉亦記載了什麼木材適合造弓。按《考工記‧弓人為弓》(成書於春秋末、戰國初)所載,柘木最佳:「凡取干之道七:柘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荊次之,竹為下。」

參考資料

(本文同步發表在 Medium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Y L.-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4
「Toxophilia 習射札記」文章一覽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CY L.
36會員
106內容數
射箭學習筆記,不定期分享弓箭射藝的小知識和學習心得。內容從射箭運動到傳統射藝,涵蓋技巧、科學、競技、歷史、文化等等射箭的不同層面。
CY L.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配箭的基本原理(一)簡述了箭的重量(質量)、橈度、箭羽與箭的飛行動態的關係,其中重量和橈度是較決定性,且與弓力和拉距密切相關的因素。
Thumbnail
2025/03/11
配箭的基本原理(一)簡述了箭的重量(質量)、橈度、箭羽與箭的飛行動態的關係,其中重量和橈度是較決定性,且與弓力和拉距密切相關的因素。
Thumbnail
2025/03/10
能量殘留、目標射程、箭的重心、穿透力
Thumbnail
2025/03/10
能量殘留、目標射程、箭的重心、穿透力
Thumbnail
2025/03/07
射箭時箭的飛行軌跡與動態,依從力學法則,除了射手的動作,亦取決於弓和箭的物理量。配箭就是按物理量選擇與弓適配的箭。箭的飛行動態,主要有三方面: 拋物線軌跡(彈道) 擺動與回彈 旋轉
Thumbnail
2025/03/07
射箭時箭的飛行軌跡與動態,依從力學法則,除了射手的動作,亦取決於弓和箭的物理量。配箭就是按物理量選擇與弓適配的箭。箭的飛行動態,主要有三方面: 拋物線軌跡(彈道) 擺動與回彈 旋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想學造一把弓,該用什麼來造? 有些木材太硬,有些木材又太脆,該用哪種木材造弓最好? 木材種類繁多,特性不一,並非所有木材都可以造弓。本文將探討哪種木材最適合造弓
Thumbnail
我想學造一把弓,該用什麼來造? 有些木材太硬,有些木材又太脆,該用哪種木材造弓最好? 木材種類繁多,特性不一,並非所有木材都可以造弓。本文將探討哪種木材最適合造弓
Thumbnail
目前木桿的2大陣營就是,鈦合金(金屬類)和複合式(碳纖維)2種。2023年來說,2大陣營的楚河漢界非常明顯,到底你適合什麽?還是哪一種可以得到比較遠和高容錯的結果?這些木桿的價格都差不多,但材質特性和做工質量都會影響你購買的決定。這是很多球友的問題,我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問題和分享我自己的經驗。 首先來
Thumbnail
目前木桿的2大陣營就是,鈦合金(金屬類)和複合式(碳纖維)2種。2023年來說,2大陣營的楚河漢界非常明顯,到底你適合什麽?還是哪一種可以得到比較遠和高容錯的結果?這些木桿的價格都差不多,但材質特性和做工質量都會影響你購買的決定。這是很多球友的問題,我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問題和分享我自己的經驗。 首先來
Thumbnail
這把弓是替想要入坑的夥伴買的,一次買了三把,若有興趣,可以到蝦皮"弓趣味"購買,這個價格我覺得對新手來說相當友善。 350元包含了 : 彈弓本體、皮筋兩條、懶人膠帶一綑 倡弘圓頭樹酯彈弓 外弓門 79mm 內弓門 51mm 撐頭14 mm 重量 80g 後面寫著倡弘的名稱
Thumbnail
這把弓是替想要入坑的夥伴買的,一次買了三把,若有興趣,可以到蝦皮"弓趣味"購買,這個價格我覺得對新手來說相當友善。 350元包含了 : 彈弓本體、皮筋兩條、懶人膠帶一綑 倡弘圓頭樹酯彈弓 外弓門 79mm 內弓門 51mm 撐頭14 mm 重量 80g 後面寫著倡弘的名稱
Thumbnail
今天來說一點比較深一點的東西。桿頭和桿身都各自有它們的目的和功能。當球桿設計者在設計桿身和桿頭時,就會定位這個產品是針對什麼樣的用戶?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同時瞭解這個族群的使用習慣和需求,才能把產品設計出適合他們的特性來。所以產品特性就是產品本身的DNA。
Thumbnail
今天來說一點比較深一點的東西。桿頭和桿身都各自有它們的目的和功能。當球桿設計者在設計桿身和桿頭時,就會定位這個產品是針對什麼樣的用戶?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同時瞭解這個族群的使用習慣和需求,才能把產品設計出適合他們的特性來。所以產品特性就是產品本身的DNA。
Thumbnail
最近測試不同球款時,也同時測試不同的球桿。尤其是球道木。球道木對我來說最重要,因為我的木桿基本沒有什麼大問題,有很多的桿子可以去調整、依據球場的特性和狀況去使用不同木桿。但球道木下場還是有點一擺一擺。而最近2年都沒有測試新的球道木,這次都是以Taylormade今年和去年款的鈦合金球道木來進行測試分
Thumbnail
最近測試不同球款時,也同時測試不同的球桿。尤其是球道木。球道木對我來說最重要,因為我的木桿基本沒有什麼大問題,有很多的桿子可以去調整、依據球場的特性和狀況去使用不同木桿。但球道木下場還是有點一擺一擺。而最近2年都沒有測試新的球道木,這次都是以Taylormade今年和去年款的鈦合金球道木來進行測試分
Thumbnail
近5年來測試不少新產品,也用不少新桿頭、桿身。都覺得一個簡單和直白的結果就是高容錯。也就是說,桿頭和桿身的設計都把容錯這塊給拉到滿格。你看各家產品在桿頭上都訴求,讓你失擊影響和非甜蜜點的擊球都可以得到不錯的結果和手感。 同時桿身也沒有閒著,在穩定性和材質提升下,對於抗側旋這塊的能力比10年前的桿身要
Thumbnail
近5年來測試不少新產品,也用不少新桿頭、桿身。都覺得一個簡單和直白的結果就是高容錯。也就是說,桿頭和桿身的設計都把容錯這塊給拉到滿格。你看各家產品在桿頭上都訴求,讓你失擊影響和非甜蜜點的擊球都可以得到不錯的結果和手感。 同時桿身也沒有閒著,在穩定性和材質提升下,對於抗側旋這塊的能力比10年前的桿身要
Thumbnail
目前台灣很多球友討論的一款桿身就是訴求auto flex的特性,我自己是叫無差別硬度。就是適用不同揮桿速度的球友使用。聽起來很屌,但其實我很早就知道也配置這類的產品給球友來用。我不是用現在大家討論的品牌產品,而是市面上桿身材質以40噸或以上的產品,以美系為主的桿身就其實是無差別硬度。 以前的桿身軟
Thumbnail
目前台灣很多球友討論的一款桿身就是訴求auto flex的特性,我自己是叫無差別硬度。就是適用不同揮桿速度的球友使用。聽起來很屌,但其實我很早就知道也配置這類的產品給球友來用。我不是用現在大家討論的品牌產品,而是市面上桿身材質以40噸或以上的產品,以美系為主的桿身就其實是無差別硬度。 以前的桿身軟
Thumbnail
木桿桿身是大家進階和訂制的核心產品!而這塊的產品也是我觀察和使用桿身產品多年來的重點區塊。每一年都會測試最新的木桿桿身,以瞭解這部分產品的新技術和新材質。你會問難道桿身廠沒有出其他價格的產品嗎?有!但比例沒有$300~$400的產品來的多和豐富。 因為這部分的產品,得到客人的青睞和預算也是消費的
Thumbnail
木桿桿身是大家進階和訂制的核心產品!而這塊的產品也是我觀察和使用桿身產品多年來的重點區塊。每一年都會測試最新的木桿桿身,以瞭解這部分產品的新技術和新材質。你會問難道桿身廠沒有出其他價格的產品嗎?有!但比例沒有$300~$400的產品來的多和豐富。 因為這部分的產品,得到客人的青睞和預算也是消費的
Thumbnail
打鐵桿你要懂的有幾個東西,今天我們來討論桿身這部分。鐵桿鋼管桿身裡有兩種桿身設計:一為平行管,以True Temper為首的一幫桿身設計。另一為過去的Project X的錐形管。放眼望去,鋼管桿身都是這兩種設計,你覺得哪一種好?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但你要決定買哪一種,先瞭解這兩種桿身設計的特性。
Thumbnail
打鐵桿你要懂的有幾個東西,今天我們來討論桿身這部分。鐵桿鋼管桿身裡有兩種桿身設計:一為平行管,以True Temper為首的一幫桿身設計。另一為過去的Project X的錐形管。放眼望去,鋼管桿身都是這兩種設計,你覺得哪一種好?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但你要決定買哪一種,先瞭解這兩種桿身設計的特性。
Thumbnail
這也是朋友問的問題。有些日系桿身品牌會有球道木專用桿身,而價格就比開球木桿桿身要便宜一半。真的假的?當然球道木桿身的桿身長度比一木要短,如果你想要拿球道木來裝在一木桿頭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覺得桿身廠有這麼傻嗎?這不是拿石頭砸自己腳嗎。 一般來說,或從以前來說,只有driver桿身產品,沒有球道木桿身。
Thumbnail
這也是朋友問的問題。有些日系桿身品牌會有球道木專用桿身,而價格就比開球木桿桿身要便宜一半。真的假的?當然球道木桿身的桿身長度比一木要短,如果你想要拿球道木來裝在一木桿頭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覺得桿身廠有這麼傻嗎?這不是拿石頭砸自己腳嗎。 一般來說,或從以前來說,只有driver桿身產品,沒有球道木桿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