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任首相訪問烏克蘭的戰略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十月起至十一月,俄羅斯軍隊以精準飛彈狂轟烏克蘭全國各地的能源設施。兩個月內,已先後對烏國發動共六波大規模飛彈襲擊。尤其十一月十五日當天,就發射百枚飛彈,迄今已造成烏國50%左右的電力系統癱瘓,恐在寒冬之際引爆人道災難。十八日烏國包括首都基輔在內的全國許多州都傳出緊急停電。
媒體報導,在這艱困時刻,剛上任不久的新任英國首相蘇納克,十一月十九日突訪基輔,這是他首度以英相身分訪問烏克蘭,也是一年之內,英國首相的第三次訪問烏克蘭(先前兩次為前首相強森所為)。
蘇納克公開表示「英國知道什麼是自由而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當天也貼出英烏兩國領袖在基輔會晤的影片,表示烏克蘭有信心抗戰勝利。英國首相蘇納克說,此行旨在重申英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並宣布英國將提供五九四○萬美元的防空軍備,包含一二五門高射砲、反無人機系統、雷達等,協助烏國抵禦俄軍的空襲。
俄烏戰爭將屆滿九個月,英國首相再度訪問烏克蘭,自有其協助烏克蘭長期作戰的全球重大戰略意義。而烏克蘭不畏戰爭規模的巨大與激烈,也有堅強的抗敵決心與作戰意志。
今年六月俄烏兩國在烏克蘭東部激烈交戰。基輔政府曾公開表示,每天平均有上百位軍人死亡、數百人受傷。澤倫斯基總統六月十四日凌晨演說稱,烏東頓巴斯戰役是「歐洲歷史上最慘烈戰役之一」。俄烏戰爭曠日持久、烏國軍民傷亡嚴重,加上國際支援面臨枯竭,甚至導致全球經濟與糧食危機產生,因而有些盟國希望俄烏兩國進行停火談判。
但上述求和的主張,並不符合烏克蘭堅決抗敵的立場。媒體報導,烏克蘭總統府顧問波多利雅科自六月起,曾開始向西方請求提供更多武器,包括一千座榴彈砲、五百輛戰車以及一千架無人機和其他重型武器。從上述大量軍備需求的訊息可看出,即使烏克蘭的武器已幾乎消耗殆盡,但為了挽救國家生存與危亡,烏國政府早已決定採取持久戰,消耗俄國軍力,直到俄軍撤退,烏國收復失土為止。
今年六月十七日,時任英國首相的強森,曾無預警造訪烏國首都基輔,為開戰以來的第二次。當時強森首相承諾繼續提供軍事援助外,並預告將為烏克蘭軍隊提供一項境外訓練計畫;預估每四個月可訓練一萬名烏國現役或新入營士兵,傳授經實戰驗證的英軍專業技能。英相辦公室亦解釋,自二○一五年到二○二二年二月,英國已透過「軌道行動」(Operation Orbital)訓練了2萬2000名烏克蘭士兵;未來新計畫類似「軌道行動」,將有助烏國軍隊加速部署、恢復軍力,擴大抵抗俄國。以上情事顯示,英國的軍事戰略目標就是力挺烏克蘭長期作戰。
俄烏戰爭自二月爆發以來,北約組織三十個成員國中,英國僅次於美國,是對烏克蘭軍援最力的國家。英國為傳統軍事大國,全球軍力排名第八,軍隊人數雖然不多,但擁有一支高科技、有權威以及訓練精良的軍隊。根據資料顯示,參與英國計畫的烏克蘭士兵都將接受三週軍事訓練,學習前線作戰技術、基礎醫療能力、網路安全和反爆破戰術。上述訓練烏國士兵的成果,英國首相強森相信將「足以徹底改變戰爭均勢」。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冷戰結束以來,歐洲最大的安全危機,更是軍事強權赤裸裸侵略弱小主權國家,且可能帶來歐洲地緣政治重大改變,受到全球關注。但戰爭拖延太久,西方對烏政策已出現歧見,此因戰爭衍生的國內經濟和政治壓力等棘手問題都讓各國難以處理。
英國前、後任的首相,皆明確支持烏克蘭並提供軍事訓練計畫或重型武器裝備,研判其全球軍事戰略目的,是除了希望提振烏國軍隊作戰士氣外,也向國際社會傳遞一個重要訊息,俄烏戰爭可能持續多年,但英國會堅定與烏克蘭並肩作戰;同時亦提醒美國及北約擴大軍援烏克蘭的行動,絕不能中斷,直到戰爭勝利為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台灣四面環海,以美國全球戰略佈局來看,台灣地緣具有下列特性:(一)中共海上交通的扼制點;(二)東亞海上的戰略位置;(三)軍事島鏈的中央位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近9個月來,美國積極介入「俄烏戰爭」,是因其背後涉及國際政治、地緣戰略、區域安全、經濟利益和人道主義等全球重要議題。為了自身利益與維護國際秩序,美國當前大戰略的作法,即是聯合全球民主力量,擴大對俄國的經濟制裁,並以盟國援助烏國的統合軍力壓制俄軍!
近來俄烏戰爭對台灣的一個啟示,未來兩岸若發生軍事衝突,中共是有可能在「同時間,多地點、大規模、持續性」攻擊我國民生基礎設施,以打擊台灣軍民士氣與抗敵意志。因此如何防範並因應上述「基礎設施的潛在威脅」恐是我國安單位未來須研究的重要戰略課題。
未來我國的國安單位除要記取世界各國的無人機攻擊教訓之外,也必須以此次「俄烏戰爭」的無人機實際作戰案例,做深入研究分析且建立有效的防範方案,如此台灣的國家安全才能受到真正保障,而我國政府也才能有效因應此種「不對稱作戰」方式或「新國安威脅」模式。
2022年年初至10月為止,全球有兩件軍事上的重大事件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第一件是二月底俄羅斯出兵入侵烏克蘭事件,造成北約國家不安;第二件為八月初中共對台實施大規模的「圍台軍演」事件,造成美中兩國關係更一步緊張。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二○二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在加拿大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表示,當前中國對台灣變得更具侵略性,由於此區域海上貿易占全球每日貿易總額的百分之五十,多數手機及其他用品所需的晶片是在台灣製造,如果台海爆發危機,對全世界都是壞事,因此必須維繫台海安全。
法國總統馬克宏二○二二年十月十二日公開表示,巴黎將提供雷達、各類系統和飛彈給烏克蘭;緊接著,法國國防部長勒克努十月十五日接受「巴黎人報」訪問時亦表示,法國將在國內為烏克蘭訓練2000名軍人;以上馬克宏和國防部的積極行為,顯示在俄烏戰爭中,法國的「政治態度」與四個多月前,已有明顯大轉變!
近9個月來,美國積極介入「俄烏戰爭」,是因其背後涉及國際政治、地緣戰略、區域安全、經濟利益和人道主義等全球重要議題。為了自身利益與維護國際秩序,美國當前大戰略的作法,即是聯合全球民主力量,擴大對俄國的經濟制裁,並以盟國援助烏國的統合軍力壓制俄軍!
近來俄烏戰爭對台灣的一個啟示,未來兩岸若發生軍事衝突,中共是有可能在「同時間,多地點、大規模、持續性」攻擊我國民生基礎設施,以打擊台灣軍民士氣與抗敵意志。因此如何防範並因應上述「基礎設施的潛在威脅」恐是我國安單位未來須研究的重要戰略課題。
未來我國的國安單位除要記取世界各國的無人機攻擊教訓之外,也必須以此次「俄烏戰爭」的無人機實際作戰案例,做深入研究分析且建立有效的防範方案,如此台灣的國家安全才能受到真正保障,而我國政府也才能有效因應此種「不對稱作戰」方式或「新國安威脅」模式。
2022年年初至10月為止,全球有兩件軍事上的重大事件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第一件是二月底俄羅斯出兵入侵烏克蘭事件,造成北約國家不安;第二件為八月初中共對台實施大規模的「圍台軍演」事件,造成美中兩國關係更一步緊張。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二○二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在加拿大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表示,當前中國對台灣變得更具侵略性,由於此區域海上貿易占全球每日貿易總額的百分之五十,多數手機及其他用品所需的晶片是在台灣製造,如果台海爆發危機,對全世界都是壞事,因此必須維繫台海安全。
法國總統馬克宏二○二二年十月十二日公開表示,巴黎將提供雷達、各類系統和飛彈給烏克蘭;緊接著,法國國防部長勒克努十月十五日接受「巴黎人報」訪問時亦表示,法國將在國內為烏克蘭訓練2000名軍人;以上馬克宏和國防部的積極行為,顯示在俄烏戰爭中,法國的「政治態度」與四個多月前,已有明顯大轉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2022年2月,俄羅斯發動了對烏克蘭的大規模侵略,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和對烏克蘭的支援,包括軍事、經濟和人道援助。這場衝突不僅是兩國之間的戰爭,更成為了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更廣泛地緊張關係的反映。 戰爭期間,烏克蘭民眾展現出強烈的抵抗意志,並獲得了來自北約、歐盟和其他國家的支持。隨著戰鬥的持續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Thumbnail
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將屆兩年,雖然成功擋下直逼基輔的俄軍並且沒收了普丁在東北部與南部的戰果,但是去年夏天烏克蘭宣稱的反攻沒能獲得具體進展。隨著戰事延長,一個可預期的難題逐漸浮上檯面:人力資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2022年2月,俄羅斯發動了對烏克蘭的大規模侵略,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和對烏克蘭的支援,包括軍事、經濟和人道援助。這場衝突不僅是兩國之間的戰爭,更成為了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更廣泛地緊張關係的反映。 戰爭期間,烏克蘭民眾展現出強烈的抵抗意志,並獲得了來自北約、歐盟和其他國家的支持。隨著戰鬥的持續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Thumbnail
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將屆兩年,雖然成功擋下直逼基輔的俄軍並且沒收了普丁在東北部與南部的戰果,但是去年夏天烏克蘭宣稱的反攻沒能獲得具體進展。隨著戰事延長,一個可預期的難題逐漸浮上檯面: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