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對於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日漸擔憂,為強化西南區域的防衛體制,正考慮在九州的兩個地方部署長程飛彈,預訂在今年2025年12月開始進行部署作業。
報導並指出,將部署的長程飛彈系統為日本國產的「12式陸基反艦飛彈增程改良型」,射程可高達1000公里,中國沿岸與北韓都將落入射程範圍之內。上述日本擴大遠距打擊能力的計畫如果落實,未來我國與日本是有戰略合作機會。
近年來中共大量機艦頻頻出現在台海與東海區域,不僅已嚴重威脅台灣的生存,也影響到日本國家安全且有日益愈深的趨勢。未來我國只要經由美日、台美現行的軍事交流機制,密集運作,台美日在長程飛彈作戰方面,是有軍事戰略的合作空間。
台灣雖與「美日同盟」並無正式合作關係,但實質上,台灣的任何軍事準備對美日兩國而言,都有重要意義。目前國軍在新竹樂山基地部署的長程預警雷達系統,長期監控區域的飛彈發射狀況;上述預警雷達系統機制的運作,看似台灣國防的自我防衛舉動,實則與日本國土所部署的長程預警雷達系統,是有共同「維護東亞和平」與「協防亞太安全」的全球戰略意義。
三月十七日的第八屆「玉山論壇」會議上,日本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公開致詞表示「台灣有事,日本也有事」,台海和平的穩定性,攸關台灣人與旅台日本人的安全,所以日本將持續與理念相近的國家,共同牽制中共並確保台海和平。
受到俄烏戰爭的影響與啟示,發展長程飛彈系統,保衛國家與人民安全,已是全球國家的重要趨勢。例如德、法、義大利與波蘭十一日共同簽署「歐洲長程打擊路線」(ELSA)合作意向書,未來四國將攜手研發、生產與供應新型長程打擊武器,亦即研發射程1000至2000公里的長程飛彈,加強各國防禦能力,並藉此填補歐洲防禦缺口。
近年來,日本面對中共軍力擴張程度,早已超出因應「台海戰爭」範圍的事實,除了加強「美日同盟」軍事合作;日本也希望美國能持續協助台灣,即增強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換言之,日本向來明瞭台灣在東亞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也深知若無台灣在「第一島鍊」扮演防堵中共軍力擴張的角色,勢必無法遏止中共未來以武力侵犯台灣或稱霸東亞的軍事野心。
由於台灣地緣戰略非常重要,近年來中國軍事威脅台灣,不只是亞太安全問題,更影響到日本的國家安全,因此日本欲在九州部署長程飛彈是有其深層考量。
未來我國安單位可深入研究,即藉由「台美軍事合作」與「美日軍事同盟」現行機制,創造在「長程飛彈」領域有三方軍事交流與情報資源分享的機會,再帶來「美日台」三邊戰略合作空間,甚至未來形成更高層次的「美日台準軍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