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文職人員流失的原因探討(姚中原教授、監察院諮詢委員)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世界先進民主國家在國防組織轉型與軍事事務變革中,都非常重視軍事人才與國防文官的培養。

 

因此我國國防部未來對於軍事人員或文職人員的培育、養成、運用,也必須要有前瞻性想法和革新作為。

 

但「國防二法」實施後,「國防文官」的運用效益顯然不若預期,因為不論是文官的訓練培養、功能發揮、未來發展等,都無法在國防文官的人數成長顯示出來,甚至近年國防文官的離職人數均高於新進人數。

 

依國防部組織法明定,國防部文職人員的任用,不得少於預算員額的三分之一,即不得少於203人;另2022年1月全民防衛動員署成立並移撥人力後亦不得少於191人;但截至2024年8月底,國防文官僅有166人,距最低法定員額仍不足25人,致使2023年度的人事費預算賸餘數高達二千多萬元。

 

未來國防部除應化解軍文認知的差異,為文人領軍創造較佳的環境外,更應研究及深入了解文官流失的四大原因所在,並給予改進或精進,以能降低文職人員的離職率。

 

 

高階文職出缺大都由「軍轉文職」優先升任

 

雖然國防部的文職人員平均學歷很高,多以博士、碩士、學士為主。其中碩士、學士二者合計高達84%,學士以下者只占13%左右,說明了在國防部任職的文官素質相當。

 

然而由於軍轉文的人員,在簡任職務(共有84個員額編制)所占比率高達45%以上,亦即將近有半數簡任職的專門委員、副處長、參事等職務是由「軍轉文」人員擔任。加上長年以來,不論是軍職背景出身的國防部長、副部長或各單位的軍職主官,也都較偏愛軍職人員,因為其服從性高;因而在升遷方面,若國防部有處長、副司長、副主任、司長等主管、主官職務出缺,上述長官皆會特別拔擢,亦即以「軍轉文職」人員為優先升任的對象。如此情形,就會嚴重打擊純文官的士氣。

 

許多文職人員久任一職且未受到重視

 

根據國防部的資料顯示,有關文職人員的職系編制,主要集中在行政職系方面。其中「一般行政職系」占了全部文官編制的65.8%,若加上人事行政、司法、文教行政等,「泛行政職系」即占了全部文官編制的81.6%,其他職系並不多見,至於工程、會計及統計人員更是少數。

 

也由於國防部所進用的大部分文職人員,都是屬於「泛行政職系」(一般、人事、司法、文教行政)且比例高達83.8%;加上許多純文職人員過去並未具有軍事方面的專業訓練,因此進入國防部各單位服務後,不論其職務高低(例如,即使是十至十一職等的專門委員),也都只能辦理類似科員、專員的一般性庶務工作,無法接觸到國防核心的重要業務。

 

如前所述,長期以來,國防部許多重要的主官(管)職位,幾乎完全是由「現役軍官」或「軍轉文職」人員升任;也因為在升遷管道極為有限下,許多優秀的純文官難有升遷機會,看不到未來希望,亦感覺不受到長官的重視或不被重用,便有提早退休或離職的情形出現。例如2003年國防部曾召進一批高等考試一級及二級及格的8位高學歷文職人員(3位博士、5位碩士)進入部內服務,結果不到三年時間,8位文官全部提出辭呈;其中一位離職的文官為留學俄羅斯的國際關係學博士,與筆者服務於同一單位即戰略規劃司,令筆者印象深刻,其離職是國防部的一大損失。

 

國防部一些軍職主官的心態仍然保守

 

國防部高階軍職主官的思維與支持,其實是國防部未來能否成功達成「文人」進用目標的重要因素。

 

由於國防組織向來是較為封閉的組織文化,軍職幕僚人員以「服從命令」為原則,且組織內部上下的主從關係分明,尤其幕僚人員的陞遷完全決定於其軍職主官,因此即使軍職主官在政策上的指示或決定有問題或甚至是違法,軍職參謀也不敢表示意見,只能迎合軍職主官想法努力完成目標,也因為如此,軍職主官較喜歡指揮或使喚軍職參謀來達成任務

 

相較之下,文官體系必須隨時因應外在環境變化,組織行為較為開放,且文官須以「依法行政」為取向,也必須以「遵守法律」為行政裁量的重要依據,如此工作上就常會與長官意見相左,自然就受不到其軍職主官的重視與重用。

 

換言之,也因為文職人員不若軍職參謀的容易指揮,一些軍職主官即十分排斥文官進用政策,也排斥文官比例之提高(不願規劃超過編制1/3以上比例),更會設限阻擋優秀文官的陞遷。以上種種現象,均說明了國防部要完全走向「法制化」、「制度化」、「文官化」的地步或境界,仍是有相當長的距離。

 

國防部文職人員的薪資誘因不足

 

國防文官由於其待遇或福利原本就不同於一般職業軍官, 甚至是同樣工作卻有不同待遇(例如「薦任六至七職等文官」與同樣工作性質的「校級軍官」比較,其每月薪水少領新台幣1萬5千元至2萬元左右)的情形發生。以上現象原本無可厚非,此因職業軍人工作時間較長且多離鄉背井,自應獲得比民間行業或一般公務員較高的待遇和福利。

 

然而,國防部一些長官若不能領悟上述事實,即目前國防文官只領取「一般公務員的薪水」,卻要求國防文官應如同職業軍人須「24小時」的隨時待命或加班,而未給予相當的特別薪資,如此現象就有待商榷和考量。

 

國防部文職人員相較其他中央部會,須多負「作戰演訓」之義務,且必須具有國防專業以執行國防相關事務,然卻無法得到與國安會、外交部、國安局、法務部調查局等性質相近機關特有的職務或技術專業加給 (如國防專業加給),如此將造成薪資無誘因現象,除不利國防部與其他機關競爭優秀的人才外,更會嚴重影響國防部文職人員留任服務的意願。

 

總而言之,依筆者曾在國防部工作十年並為戰略規劃司所進用的第一位文官經驗來看,許多基層文官的工作確實繁重、十分辛勞,每年又有漢光演習必須參與,但卻無「國防專業加給」可以鼓勵,因此常工作不到兩、三年的時間,就會想離開國防部,亦即調往其他政府部門服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大法學博士姚中原教授專欄文章
14會員
82內容數
台灣四面環海,以美國全球戰略佈局來看,台灣地緣具有下列特性:(一)中共海上交通的扼制點;(二)東亞海上的戰略位置;(三)軍事島鏈的中央位置。
2025/04/06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對於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日漸擔憂,為強化西南區域的防衛體制,正考慮在九州的兩個地方部署長程飛彈,預訂在今年2025年12月開始進行部署作業。
Thumbnail
2025/04/06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對於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日漸擔憂,為強化西南區域的防衛體制,正考慮在九州的兩個地方部署長程飛彈,預訂在今年2025年12月開始進行部署作業。
Thumbnail
2025/03/17
媒體報導,美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日前在國會參議院的人事聽證會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他未來目標是避免台灣與北京不必要的軍事衝突,柯並提到,台灣國會刪減軍費的動作讓他「深感不安」。   此外美國參議員沙利文日前也對台灣立法院刪減國防預算表達疑慮,更批評台灣在野黨是在玩「危險遊戲」
Thumbnail
2025/03/17
媒體報導,美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日前在國會參議院的人事聽證會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他未來目標是避免台灣與北京不必要的軍事衝突,柯並提到,台灣國會刪減軍費的動作讓他「深感不安」。   此外美國參議員沙利文日前也對台灣立法院刪減國防預算表達疑慮,更批評台灣在野黨是在玩「危險遊戲」
Thumbnail
2025/03/03
高比例人數的國防文官是全球先進國家實施「文人領軍」成功的主要關鍵,也有助於「文人部長」推動軍事革新及重大國防改革工作。
Thumbnail
2025/03/03
高比例人數的國防文官是全球先進國家實施「文人領軍」成功的主要關鍵,也有助於「文人部長」推動軍事革新及重大國防改革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沒養育我的國家屢行當兵義務我覺得完全不合道理也不符合邏輯,這國家本來就該毀滅的遲遲不毀滅,遲早這國家會被自己的領導人給親手毀掉而不是被中共。
Thumbnail
為沒養育我的國家屢行當兵義務我覺得完全不合道理也不符合邏輯,這國家本來就該毀滅的遲遲不毀滅,遲早這國家會被自己的領導人給親手毀掉而不是被中共。
Thumbnail
台灣是否可以改良或參考他國軍事政策,吸引外國新兵,例如可招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以補充規模日漸縮小的國軍部隊?類似上述問題,近來成為國外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台灣是否可以改良或參考他國軍事政策,吸引外國新兵,例如可招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以補充規模日漸縮小的國軍部隊?類似上述問題,近來成為國外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相信熱愛自己國家的人,面對有個時常野蠻叫囂要傷害你的鄰國,心中總會焦慮地想做甚麼,而後備自訓或軍事自訓可能會是眾多選項之一。 然而在開始之前,這邊嘗試理性解析一下這整件事情,或許了解一下再決定也不遲。
Thumbnail
相信熱愛自己國家的人,面對有個時常野蠻叫囂要傷害你的鄰國,心中總會焦慮地想做甚麼,而後備自訓或軍事自訓可能會是眾多選項之一。 然而在開始之前,這邊嘗試理性解析一下這整件事情,或許了解一下再決定也不遲。
Thumbnail
國防部長開綠燈,還以為覺青黑熊會保家衛國XD
Thumbnail
國防部長開綠燈,還以為覺青黑熊會保家衛國XD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談到軍事怎麼改,一般人的想法多是買武器,而且越大越好,似乎沒想過事情沒那麼簡單。 好比說,我們買了防空飛彈,一組兩台車,最低人力4個,所以一百組就是400人?當然不是啊,國軍一個愛國者三型飛彈連有8台車,一個連有100多人欸,怎麼可能全部去開車。
Thumbnail
談到軍事怎麼改,一般人的想法多是買武器,而且越大越好,似乎沒想過事情沒那麼簡單。 好比說,我們買了防空飛彈,一組兩台車,最低人力4個,所以一百組就是400人?當然不是啊,國軍一個愛國者三型飛彈連有8台車,一個連有100多人欸,怎麼可能全部去開車。
Thumbnail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近年,有朋友問筆者,怎麼不大講政治跟軍事的實務問題了?因為不想講,好好去把事情做好即可。既然有個確認要做的大方向,剩下的就是把中程目標訂出,短程計畫擬好,然後一步步執行即可,網路的名聲很重要嗎?
Thumbnail
近年,有朋友問筆者,怎麼不大講政治跟軍事的實務問題了?因為不想講,好好去把事情做好即可。既然有個確認要做的大方向,剩下的就是把中程目標訂出,短程計畫擬好,然後一步步執行即可,網路的名聲很重要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