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為什麼是「她系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方格子開張之初,有人便問我「這是連載小說嗎?」
如果要這樣定義,或許長久來看可能會是吧。
只是這部小說的世界觀,圍繞著創作者本人的世界打轉,未曾想過刻意更動什麼情節,幾乎都是原封不動的、用我的方式敘說,只是身旁的朋友也不見得能與我有相同的理解。
但為什麼是用第三人稱?
我是這樣相信著的──每個創作的背後,儘管出自於某位創作者的世界,但其必然與觀者的某部分世界是共通的,一如出自於我的文字,或多或少與讀者的世界有著某部分的重疊。
她既是我,亦非只是我。
一如在劇場的工作一樣,在舞台上我便是角色,但我卻不全然等於角色本人,透過某種抽離的過程,排練、陳述著角色所發生的一切,在演出的當下全然呈現、投入,致使觀眾有所感受,但我的世界並不會全然與角色重疊、相同。我是這樣相信並思考著的。
近期也著迷於拍攝底片,試圖透過某種既主觀又客觀的方式記錄與自己擦肩而過的人事物,或是某些時刻裡停留在眼底,卻一時無法以言語紀錄的美好;總之以相片也好,或使用第三人稱的文字也罷,都是一種紀錄自我與這大千世界微妙關聯的一種方式吧。
在文章發布初期便發現幾位文友固定關注、按愛心,實屬受寵若驚,也十分感謝各位的關注,未來也將持續寫作、發布,期望我們的世界能有一絲重疊,或許在彼此的世界中,我們都能擁有更自由、遼闊的一片天空。
avatar-img
5會員
12內容數
她,是遊走漂泊著的一名女子,文章內容來自於生活中或大或小的各種發現與觀察;她或許不是一個單獨、特定的個體,或許在筆下的這個她,來自宇宙各方共感的集結,或是就是一個孤獨的訴說。如同水泥牆間奮力茁長的小草,或是樓房之間突破房頂線條的草木那樣,企圖在那些大眾眼中無謂、了無新意的事物中,寫出一番屬於她的觀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聽昕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她其實一直都很害怕年末的節慶氣氛,尤其是聖誕節,在那些時刻裡總會讓她的孤獨被放大。 近期某日,她來到一所偏鄉國小兼課,由於校內活動安排,那天她並沒有實際教課,而是有校外團體帶了聖誕禮物到校內,在一些團康活動過後發送給孩子們。孩子臉上的笑容如此純粹、真誠,她看了竟然是想掉淚的。 曾經的她也很享受這些節
身為演員,要如何在排練過後,身體記憶的帶領之下,同時保有在場上的每一個有機反應,而不淪於預設好每個答案的技巧執行呢?
天氣開始轉涼了,而對於冬季,她有一個屬於嗅覺的記憶,與其說是關於嗅覺,又不如說是關於母親。 在南國讀書時的她,總是在熾熱的陽光底下,她這才知道,原來那是屬於家鄉獨有的冬天的味道,那氣味混合著校園裡的松屬植物、適中的溼氣,還有外套被母親用熊寶貝洗滌過後、在日光下充分曝曬後的香氣。 她的中學,距離家中約
《無題》李昕宜 寫於2019.1.20 晚安,早點休息 我們改天再聊 是 都市人的情話 與謊話 甜蜜的服用道別 改天卻再也沒出現 而我們卻也甘願 在速食的體貼中入睡
《您有通知》李昕宜 寫於 2018.5.15 生日快樂 友誼紀念日快樂 那些日子 伺服器都幫我記得了 上一次和你說的最後一句話 碰的最後一次面和擁抱 我卻忘記了
有時候她會懷念起大學時宿舍的座位,那時無名小站還沒關閉,很偶爾的偶爾,她會打開那個曾經在國高中時期盛行的網誌平台抒發、或寫些不著邊際的東西。那時候她也還不知道寫作可以等於某種程度的創作或自我表述,直到很久以後,接近此刻的那段日子。
她其實一直都很害怕年末的節慶氣氛,尤其是聖誕節,在那些時刻裡總會讓她的孤獨被放大。 近期某日,她來到一所偏鄉國小兼課,由於校內活動安排,那天她並沒有實際教課,而是有校外團體帶了聖誕禮物到校內,在一些團康活動過後發送給孩子們。孩子臉上的笑容如此純粹、真誠,她看了竟然是想掉淚的。 曾經的她也很享受這些節
身為演員,要如何在排練過後,身體記憶的帶領之下,同時保有在場上的每一個有機反應,而不淪於預設好每個答案的技巧執行呢?
天氣開始轉涼了,而對於冬季,她有一個屬於嗅覺的記憶,與其說是關於嗅覺,又不如說是關於母親。 在南國讀書時的她,總是在熾熱的陽光底下,她這才知道,原來那是屬於家鄉獨有的冬天的味道,那氣味混合著校園裡的松屬植物、適中的溼氣,還有外套被母親用熊寶貝洗滌過後、在日光下充分曝曬後的香氣。 她的中學,距離家中約
《無題》李昕宜 寫於2019.1.20 晚安,早點休息 我們改天再聊 是 都市人的情話 與謊話 甜蜜的服用道別 改天卻再也沒出現 而我們卻也甘願 在速食的體貼中入睡
《您有通知》李昕宜 寫於 2018.5.15 生日快樂 友誼紀念日快樂 那些日子 伺服器都幫我記得了 上一次和你說的最後一句話 碰的最後一次面和擁抱 我卻忘記了
有時候她會懷念起大學時宿舍的座位,那時無名小站還沒關閉,很偶爾的偶爾,她會打開那個曾經在國高中時期盛行的網誌平台抒發、或寫些不著邊際的東西。那時候她也還不知道寫作可以等於某種程度的創作或自我表述,直到很久以後,接近此刻的那段日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聊到了小說創作的情感問題,突然開始思考了個問題:故事內容的情緒。   每個人的知識定有一定的領域或者深淺差距,但許多普遍性能遇到的情感卻是雷同的。   例如圖文作家寫出了上班時的各種哀號,強勢但無腦的主管、很會說人閒話的同事、明明什麼都不懂卻很愛下指導棋的客戶……這些多是
Thumbnail
    這個問題曾經一度困惑我。   雖然能夠理解作者對於免洗的或者反方角色沒有耐心,但我一直覺得就算是那種專門出來噁心主角和讀者的角色都應該要有「立體感」,他們也有他們的人生、獨立屬於他們的故事。   飽和的角色無論是正方與反方都有其魅力所在,並且根據我自己的觀察,就算故事再普通、再大眾
Thumbnail
    如果你平常是個會看「小說創作教學」、「小說創作要點」這一類主題的人,那麼你一定曾看過不少寫作心得分享或者教學寫道有不少新手作者熱衷於建構龐大的世界觀,最後自己的故事卻卡住的狀況。   但是,龐大世界觀真的不好嗎?   現在我要來逆風說一句:不,龐大且詳盡的世界觀不是不好!相反地,它
Thumbnail
這是繼上次〈雜談之一〉後又過了3個月,一些寫完了,又忽然因為一些原因不好公開發文的同捆包,請笑納😉。你們每一個人曾經或目前或長期對我的支持,我都日日感念在心,雖然沒有唱名,這也是支撐我生活,乃至於創作動力的一部分!要是沒有你們,我可能只會更發懶(一種另類共創的概念),嘻嘻,總之,還是感謝❤️。
Thumbnail
因她的分享,而重燃寫作的熱情,認識到方格子。也因她的指引,讓我持續走在自我成長的路上,把內在覺察寫成一篇又一篇的文章。 當年占星老師鼓勵我,用寫作來達到work-life balance。這才是我最初的創作初衷呢。要不是她一直鼓勵,我可能還僅僅只是知道方格子,不會那麼有勇氣,在方格子展開創作之路。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好奇或迷茫,這篇來閒聊一下身為作者究竟會面對些什麼。這邊的作者專指小說作者,因為當初並不是在方格子寫這篇的,所以多少會和格友的經歷有點出入,而有連載過作品的人,或是有在其他小說網站走跳過的人,應該多少都有想過或經歷過這些問題。   那究竟會面對什麼?其實也沒什麼,無非就是壓力,
Thumbnail
小說寫久了,總有一個聲音叫我去嘗嘗新。而既然要玩共創,肯定是寫一些無法獨自完成的故事。 懷著這種心情,我在方格子上東尋西覓,企圖找到與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創作者。
Thumbnail
昨天在方格子裡提了一個問題:我認為在寫作上,站在讀者的角度,有三種文是受歡迎的: 發生了什麼事? 我該怎麼做? 說一個故事 然後我又想到第四點:自己的生活點滴,以及感想。但是我向來對所謂分享自己的生活並不感到興趣,因為我認為沒有誰會對另一個人的生活感到興趣,除非是對於名人。比如大S
Thumbnail
我決定把(這兩個月)一些寫完了,又忽然因為一些原因不好公開發的文,綑一綑拿來放這邊好了。我也不確這樣做是什麼意思,但反正都寫了有些也蠻好看的,只是稍微不適合在大庭廣眾之下暴露⋯⋯哎唷反正我就是一個只想低調,包袱比你們想像中還多的人啦。哈哈哈。
這是我自己創作的愛情輕小說。裡面的角色是男一、女一,其他都是沒有名字的配角,男主還是最後才出現。 類型比較像是女主自己跟自己對話。 每個人出生是一個人來,往生也是一個走.... 這輩子能夠陪伴你的永遠是那個最堅強的自己,能夠依靠的也只有最勇敢的自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聊到了小說創作的情感問題,突然開始思考了個問題:故事內容的情緒。   每個人的知識定有一定的領域或者深淺差距,但許多普遍性能遇到的情感卻是雷同的。   例如圖文作家寫出了上班時的各種哀號,強勢但無腦的主管、很會說人閒話的同事、明明什麼都不懂卻很愛下指導棋的客戶……這些多是
Thumbnail
    這個問題曾經一度困惑我。   雖然能夠理解作者對於免洗的或者反方角色沒有耐心,但我一直覺得就算是那種專門出來噁心主角和讀者的角色都應該要有「立體感」,他們也有他們的人生、獨立屬於他們的故事。   飽和的角色無論是正方與反方都有其魅力所在,並且根據我自己的觀察,就算故事再普通、再大眾
Thumbnail
    如果你平常是個會看「小說創作教學」、「小說創作要點」這一類主題的人,那麼你一定曾看過不少寫作心得分享或者教學寫道有不少新手作者熱衷於建構龐大的世界觀,最後自己的故事卻卡住的狀況。   但是,龐大世界觀真的不好嗎?   現在我要來逆風說一句:不,龐大且詳盡的世界觀不是不好!相反地,它
Thumbnail
這是繼上次〈雜談之一〉後又過了3個月,一些寫完了,又忽然因為一些原因不好公開發文的同捆包,請笑納😉。你們每一個人曾經或目前或長期對我的支持,我都日日感念在心,雖然沒有唱名,這也是支撐我生活,乃至於創作動力的一部分!要是沒有你們,我可能只會更發懶(一種另類共創的概念),嘻嘻,總之,還是感謝❤️。
Thumbnail
因她的分享,而重燃寫作的熱情,認識到方格子。也因她的指引,讓我持續走在自我成長的路上,把內在覺察寫成一篇又一篇的文章。 當年占星老師鼓勵我,用寫作來達到work-life balance。這才是我最初的創作初衷呢。要不是她一直鼓勵,我可能還僅僅只是知道方格子,不會那麼有勇氣,在方格子展開創作之路。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好奇或迷茫,這篇來閒聊一下身為作者究竟會面對些什麼。這邊的作者專指小說作者,因為當初並不是在方格子寫這篇的,所以多少會和格友的經歷有點出入,而有連載過作品的人,或是有在其他小說網站走跳過的人,應該多少都有想過或經歷過這些問題。   那究竟會面對什麼?其實也沒什麼,無非就是壓力,
Thumbnail
小說寫久了,總有一個聲音叫我去嘗嘗新。而既然要玩共創,肯定是寫一些無法獨自完成的故事。 懷著這種心情,我在方格子上東尋西覓,企圖找到與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創作者。
Thumbnail
昨天在方格子裡提了一個問題:我認為在寫作上,站在讀者的角度,有三種文是受歡迎的: 發生了什麼事? 我該怎麼做? 說一個故事 然後我又想到第四點:自己的生活點滴,以及感想。但是我向來對所謂分享自己的生活並不感到興趣,因為我認為沒有誰會對另一個人的生活感到興趣,除非是對於名人。比如大S
Thumbnail
我決定把(這兩個月)一些寫完了,又忽然因為一些原因不好公開發的文,綑一綑拿來放這邊好了。我也不確這樣做是什麼意思,但反正都寫了有些也蠻好看的,只是稍微不適合在大庭廣眾之下暴露⋯⋯哎唷反正我就是一個只想低調,包袱比你們想像中還多的人啦。哈哈哈。
這是我自己創作的愛情輕小說。裡面的角色是男一、女一,其他都是沒有名字的配角,男主還是最後才出現。 類型比較像是女主自己跟自己對話。 每個人出生是一個人來,往生也是一個走.... 這輩子能夠陪伴你的永遠是那個最堅強的自己,能夠依靠的也只有最勇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