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慣是怎樣,新慣到底是啥款
阮全然不管
阮只知影自由花
定著愛結自由果
將來好不好
如果認為想了解台灣歷史,就該看《#流麻溝十五號》,那麼,或許也該看《#三月的南國之南》。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數天,雄中學生李榮河、陳仁悲等人集結多名學生,因曾在日本教育受過紮實的軍事訓練,他們扛起步槍,組成自衛隊維護學校附近的治安,包括許多受到威脅的外省人。一開始只是類似校園巡守隊的組織,但當中華民國國軍於3月5日佔領了高雄車站,影響到人民生計,隨著軍民衝突升溫,原先的自衛隊組成敢死隊,試圖奪回車站,結果因為彈藥品質不佳、作戰經驗不足,造成一名學生死亡,學生們只得就地解散。
2021高雄電影節短片《三月的南國之南》,便是以青澀學生戀情引述1940年代的「雄中自衛隊」事件。導演李尚喬選擇不被記錄的、抗爭核心外的女性,被稱為「包飯糰的雄女學生」視角,透過一對姐妹──1947年少女映霞(林玉書飾)在小說中描寫的「未來」,以及2021年高邁的攝影師千惠(陸弈靜飾)對於「過去」的追憶,彌補交織一段歷史記憶的空白。
「你不要去啦。」
「不行。火車站那裡憲兵很多,我要去幫學長。」
「你又不會用槍。」
「跟會不會又沒有關係。」
「不是有代表要跟憲警談判,至少等到他們談完之後……」
「你覺得會有結果嗎?」
十六歲,映霞與光瑞(陳鼎中飾)之間,還須由年幼的妹妹千惠(賴雨霏飾)作為掩護與拍攝,才能悄悄交換初萌的情意,以及對未來的描繪。然而短暫的自由與傾心,隨著民主被斲傷後一併斷絕,連記憶都化為片段,失去對時間流逝的理解──「忘」這個字,無論中文或日語漢字都相同,一旦徹底遺忘了過去,也就沒有「國」、「族」之痛,漸漸就會輕易放棄了思考,讓歷史重演吧。
《三月的南國之南》裡有幾個「光」的意象,除了少年名喚「光瑞」,最後一去不回,又如開始一群少年少女在海邊點燃「只有一發」的煙火打算拍照,然而白天不明顯,「煙火就是要晚上看才好看」──必須在黑暗中才能顯明的花火,是否才會在注目中珍惜?末尾,千惠與孫女(陳識安飾)來到映留餘霞的海邊,將姐姐當年寫下的歌詞燃燒──真正傾訴與理解之後,才能真正的道別:
忘了唱歌的金絲雀,把它埋到後院的小樹叢裡吧!
不,不,這樣不行!
忘了歌唱的金絲雀,拿柳條鞭子來鞭打它吧!
不,不,那樣太可憐了!
忘記歌唱的金絲雀,假如為它奉上象牙的小舟、白銀般的船槳,在柔和的月夜裡,浮於月夜的海面上,它就會唱起歌來了。
受到驚嚇的金絲雀,一度忘記如何歌唱;只有自由與安全,才能將傷痛坦然訴說。當年的十六歲少年們,情願為此作戰,想到近日複決及選舉的結果,不禁低喟:歷史餘燼、自由煙火皆仍未滅,人們對於喪失或殘缺、血跡斑斑的過往記憶,卻不知還有多少重視與借鑑?
但願描繪一個樂觀的、依舊自由的未來,就能應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