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度代表字「漲」的背後意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近來「日本的蛋價比台灣便宜」的話題延燒,無獨有偶,日前聯合報系「台灣2022代表字大選」公布票選結果,也是由「漲」字獲得最多票數支持,通貨膨脹已經成為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從媒體反應來看,蔡英文政府執政下的台灣人,似乎正過著水深火熱、凍餓交迫、急須被拯救的生活。

本文為思想坦克邀稿專欄,敬請點擊下方原網址支持:

在台灣人的印象中,日本一直是高物價的國家,因此發現日本蛋價比台灣便宜時才會感到驚訝。但如果有持續關心日本物價,更應該感到驚訝的事實是,日本30年來物價都沒有太大波動。也許有些台灣人會羨慕,但日本當前的目標卻是希望每年能至少有2%的通膨,因為適當的通貨膨脹才能增加企業的獲利,進而使一般受薪階級加薪的可能性及幅度提高,大眾收入提高後,才能再回過頭來刺激消費,形成經濟上的正循環。

而日本長期的物價停滯,正是經濟衰退的「失落30年」的縮影。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在1995年達到5.5兆美元,當時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是7.6兆、中國是0.7兆。而在2021年,經過26年後,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卻衰退到4.9兆,同期美國成長到23兆,中國更是成長25倍來到17.7兆,並在2010年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如果以人均GDP來看,1995年日本人均GDP高達4.4萬美元,當時南韓與台灣都還在1.3萬左右,但到了2022年,三國的人均GDP已在伯仲之間。雖然相較起日本,南韓與台灣的物價都持續上漲,但由於經濟成長的幅度更高,使兩國人民的實質購買力都超越了日本。換言之,日本平穩的物價,反應的不是生活的幸福,而是當地收入的停滯不前。

本文為思想坦克邀稿專欄,敬請點擊下方原網址支持:

在全日本都因為經濟的疲軟而煩惱時,若知道台灣人因為雞蛋、拉麵、壽司的價格而羨慕他們,大概會覺得哭笑不得。台灣也有許多外銷的美食,在日本,滷肉飯換算台幣一碗要150元,英國的艋舺雞排一片要賣台幣250元,八方雲集在美國一顆鍋貼賣23塊,在加州如果想買一杯美而美的奶茶促進腸胃蠕動,則要花你120塊台幣,如果我用這些數據告訴你台灣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難道你不覺得我有病嗎?但這就是我們媒體熱衷的討論方式。

各國的產業結構、生活習慣不同,物價當然有高有低,不從整體來討論都沒什麼意義。無論從什麼指標來看,日本的總體物價比台灣略高,而收入也被台灣迎頭趕上是不爭的事實。但媒體炒作物價也不完全是無的放矢,與過去台灣多倚靠中小企業不同,這一次的經濟成長集中在少數產業。半導體業的台積電2021年非主管員工的年薪中位數是180萬,聯發科則高達400萬;長榮海運有333萬,陽明也有242萬;但服務業上市公司中,年薪中位數最高的八方雲集只有72萬,次高的王品才50萬,沒上市的中小服務業員工待遇更慘,但台灣卻是以服務業人口為大宗,可見在經濟數據屢創新高的同時,真正賺到錢的人是少數,而多數民眾只感受到物價的上漲,卻沒有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果實。根據主計總處今年8月公佈的2021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台灣收入前20%的家庭,與後20%家庭的可支配所得差距擴大到6.15倍,媒體紛紛以「貧富差距創10年新高」作為標題,或多或少反應了民眾的心聲。

但在關注台灣貧富差距擴大跟通貨膨脹問題的同時,也該注意到當下的全球趨勢。可是就像媒體總是愛拿蛋雞養殖發達的日本來跟台灣比蛋價,而不會比滷肉飯與芒果,或是更客觀、更全球化的可樂與大麥克的價格,自然也不會告訴你台灣今年3%的通膨是相對控制得宜,南韓、新加坡、歐盟都來到5%,美國則超過了7%,英國更一度來到兩位數;同樣的,台灣也算是貧富差距相對低的國家,日本的前後20%家庭可支配所得差距為6.66倍,美國在2020年達到17.38倍,香港更早在2016年就超過20倍。

本文為思想坦克邀稿專欄,敬請點擊下方原網址支持:

當然,我們可以把放眼世界的目光,縮回到一般台灣民眾的個人體驗上。對多數人而言,那種「薪水沒漲、物價變貴,只有少數人吃香喝辣」的感受也是真實的。這跟台灣的疫情經驗非常像,在武漢肺炎爆發的初期,為了人身安全,我們時刻關注全球疫情動態,從醫護、口罩國家隊到一般民眾,我們在危機意識下團結一心,但當疫情成為了日常,我們馬上就忘記了自己在這段期間表現得多麼優秀,只感到疫情造成的不便;通貨膨脹也是如此,在烏俄戰爭爆發時,每個人都能說得一口全球供應鏈,但戰爭還沒結束,同一批人已經迫不急待地怪政府沒能解決全球性問題;台積電還是那座值得驕傲護國神山,但當我們習慣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地位後,又開始用不合理的放大鏡去檢視它的一舉一動。

好人做錯一件事就成了偽君子,而壞人做對一件事,就成了有情有義的代表。無法維持客觀標準,把他人的付出及成果視做理所當然,似乎成了這幾年台灣人最常見的問題。

回頭看聯合報系這幾年選出的代表漢字,除了今年的「漲」,疫情前還有「苦」、「茫」、「翻」、「亂」等等,唯有馬英九剛上台的那幾年出現過比較正面的字。而也是那幾年,隨著馬英九大幅調降遺產稅,台灣進入房價飆漲的年代,貧富差距比現在還要大,收入前後20%的家庭差距一度來到6.34倍,大學生起薪降到22K,國內生產總值甚至出現衰退。但那時候,選出的代表漢字卻是「盼」、「讚」,以及象徵在亂世仍要處之泰然的「淡」。相較於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的年度漢字,聯合報系的年度漢字顯然充滿了政治操作的痕跡。

我們生活的島嶼絕對還有改進的空間,包含政府,更包含媒體。政府不僅要跟世界比,也要跟自己比,讓民眾共享經濟成長的果實,對政府的施政更直接地有感;而媒體一直是台灣的亂源所在,總是以片面的事實刻意製造理解的偏差,無視世界的趨勢,造成國內越來越嚴重的對立;而我們能做的,除了增加對資訊的警覺及釋讀能力,淘汰沒有職業道德的媒體,還要拿出一致的標準檢視政府,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一樣爛」,即使對現狀不滿,也要做出比較好的那個選擇,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s  Tacr-avatar-img
2023/04/09
如果「漲」是2022年度代表字,那麼「排」大概是第二名:從排隊買口罩,到排隊買快篩;從排隊買衛生紙,到排隊買雞蛋🥚(有的地方還買不到)😎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隨著全球股市在近幾個交易日的震盪,喚醒大家幾乎已經忘記的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日本的貨幣政策對全球熱錢與股市的影響! 而事實上個人早在2024年初即不斷提醒須特別留意日圓一旦升息後所帶來 "去槓桿化"交易所帶來的後果! 本篇將以總體經濟與貨幣政策作為基礎,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告訴投資人日本升息與日圓升值所帶來
Thumbnail
隨著全球股市在近幾個交易日的震盪,喚醒大家幾乎已經忘記的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日本的貨幣政策對全球熱錢與股市的影響! 而事實上個人早在2024年初即不斷提醒須特別留意日圓一旦升息後所帶來 "去槓桿化"交易所帶來的後果! 本篇將以總體經濟與貨幣政策作為基礎,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告訴投資人日本升息與日圓升值所帶來
Thumbnail
本文探討日本房地產市場現況及泡沫經濟、少子化對房產價值的影響,並指出房地產價值主要來自鄰近的經濟活動。文章呼籲臺灣的購房者應當關注地區的經濟活力和未來發展潛力,而不僅僅看重房價。
Thumbnail
本文探討日本房地產市場現況及泡沫經濟、少子化對房產價值的影響,並指出房地產價值主要來自鄰近的經濟活動。文章呼籲臺灣的購房者應當關注地區的經濟活力和未來發展潛力,而不僅僅看重房價。
Thumbnail
在台灣,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許多家庭的夢想。然而,隨著房價的飆升,這個夢想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相反地,在鄰近的日本,房價相對較低,但許多人仍選擇租房。這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為什麼日本人不買房? 台灣與日本房價比較 台灣房價現狀 台灣房價在近年來快速上升,特別是在台北等大都市。根據統計,
Thumbnail
在台灣,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許多家庭的夢想。然而,隨著房價的飆升,這個夢想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相反地,在鄰近的日本,房價相對較低,但許多人仍選擇租房。這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為什麼日本人不買房? 台灣與日本房價比較 台灣房價現狀 台灣房價在近年來快速上升,特別是在台北等大都市。根據統計,
Thumbnail
本想著跟美國大哥一起吃肉,誰知道日本自己變成餐盤上的肉...
Thumbnail
本想著跟美國大哥一起吃肉,誰知道日本自己變成餐盤上的肉...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持續向好,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穩健,失業率持續維持低位,出口表現亮眼。然而,儘管經濟環境逐漸改善,但台灣的生育率卻持續低迷,甚至呈現下滑趨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持續向好,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穩健,失業率持續維持低位,出口表現亮眼。然而,儘管經濟環境逐漸改善,但台灣的生育率卻持續低迷,甚至呈現下滑趨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