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艾德
皮格子樂團主唱及文字工作者,從事社運倡議、時事評論、民族建構、哲學及母語推廣等。
林艾德的討論區
0
私密貼文
1
公開貼文
林艾德
皮格子樂團主唱及文字工作者,從事社運倡議、時事評論、民族建構、哲學及母語推廣等。
243
篇文章
0
專題
0
NFT
0
勳章
4.9k
追蹤者
20
追蹤中
追蹤
贊助作者
林艾德的討論區
0
私密貼文
1
公開貼文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台灣年度代表字「漲」的背後意涵
近來「日本的蛋價比台灣便宜」的話題延燒,無獨有偶,日前聯合報系「台灣2022代表字大選」公布票選結果,也是由「漲」字獲得最多票數支持,通貨膨脹已經成為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從媒體反應來看,蔡英文政府執政下的台灣人,似乎正過著水深火熱、凍餓交迫、急須被拯救的生活。
發佈於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2022-12-16
17
政治不難,摸著良心把會做事的團隊送進市府而已
出生在泛藍家庭中,陳時中是我第一個在家族聚會中聽到長輩們稱讚的綠營政治人物。都已年過65的長輩們,一邊討論著那位搬著行軍椅住在辦公室的鋼鐵部長,另一邊不斷點頭說「是陳時中救了我們老命」。就連平常總是充滿衝突的立法院,國民黨立委陳以信都主動獻花給陳時中感謝他的貢獻,成為台灣政壇中難得的溫馨場景。
發佈於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2022-11-24
37
一個台籍烏克蘭志願軍之死
「在烏克蘭,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強烈的團結,但在台灣,我覺得我們的團結,有時候更像是一場對國際社會的表演。」這是今年七月份,《華盛頓郵報》訪問一名遠赴烏克蘭前線的台籍志願軍時,他對同樣面臨戰爭威脅的烏克蘭與故鄉台灣之間的不同看法。
發佈於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2022-11-10
43
流麻溝15號:屬於未來台灣人的電影
週末看了《流麻溝15號》,晚上7點的場次坐了8分滿,電影結束後,沒有任何一位觀眾離開。黑暗的戲院,螢幕上只剩下工作人員跟贊助者名單在跑,曹雅雯的歌聲唱著:「閣較黑暗,嘛總有一點光,照入心內,永遠的所在。」絕對是好看的電影。
發佈於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2022-11-01
74
台北人的文化夢
最近引發討論熱潮的《台北女子圖鑑》,主要是描述出生台南永康的女主角來到台北後的職場跟感情生活,自首播後即受到台南人猛烈地批評,認為劇中充滿了對台南人錯誤的刻板印象。相反的,面對劇中台北人展現的虛榮、現實、交友複雜、自我中心等等負面特質,台北人大多是一笑置之。我們不但習慣被這樣描述,也接受這樣的側寫
發佈於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2022-10-19
23
高虹安、菁英制度及對民主的傷害
高虹安的問題不僅歧視中華大學、歧視夜間部,她其實也歧視自己的學歷,這才是整套菁英制度最令人無奈的地方。當菁英們不斷攻擊他人有種族跟性別歧視時,其實菁英才是偏見最深的群體,而且連自己也深受其害。
發佈於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2022-09-21
35
陳時中的形象策略
今年地方大選重中之重理應是台北市。這裡是國民黨的票倉、民眾黨唯一的執政縣市,而已經超過20年沒贏過台北的民進黨更想把握三腳督的機會。可惜截至目前為止,這場選戰並沒有聚焦在政策規劃及城市願景,反而集中在討論陳時中的廣告手法及滷肉飯照片、黃珊珊的祖籍湖南是內湖南港,甚至是蔣萬安掃街時面對阿嬤跌倒的反應。
發佈於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2022-09-20
23
《正常人的條件》:自律、自由與自在
遵守著原則,如此誠實且努力地度過一生,為什麼卻一點自由的感覺都沒有呢?
發佈於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2022-09-13
23
國民黨於軍演之際訪中的政治意涵
還記得在4年前,強颱「燕子」侵襲日本,多名台人受困大阪關西機場。當時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江啟臣、陳宜民在立院黨團召開記者會,依據中國捏造的假新聞,稱台灣人都靠中國駐日大使館派車接送脫困,引起輿論譁然,也間接使台灣損失了一名優秀的外交官。 本文為思想坦克邀稿專欄,懇請點擊下方思想坦克網站支持:
發佈於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2022-09-01
14
死刑提供安全感,但不提供安全
台灣最近因為殺警案,死刑存廢又被提上檯面。我看到一位警察朋友在臉書說,站在他的立場,他覺得在常執行死刑、或是殺警唯一死刑的國家,執勤會更危險,因為當逃亡中的犯人橫豎也是死,走投無路時的反撲力道會更可怕。
發佈於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2022-08-26
22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
想閱讀更多
林艾德
的內容?
立即追蹤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