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年度覆盤與展望未來一年

如何進行年度覆盤與展望未來一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歲末年終,除了度過溫馨的聖誕節外,每年此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回顧今年的點滴,並展望明年的自己。

畢業後,我的生活充滿了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幾乎沒有其他;隨著職涯的發展,除了工作外,多了些豐富的學習活動,除此沒有其他;直到…我接觸了幸福平衡輪,透過八個面向,協助自己開始意識到各面向的意義與平衡。經由刻意練習,已經在各面向取得較圓滿的人生。

幸福平衡輪的八個面向

  1. 財富:意識到自己的收支、投資、資產狀況
  2. 學習:主動學習的內容、消費性的學習內容、工作上學習的項目…等
  3. 工作:自己在工作績效上的設定與達成狀況
  4. 心靈:從內在呈現的情緒、狀態進行觀察,比如近年流行的正念…等
  5. 人際:在朋友、同事間的期待與經營
  6. 家庭:在家人互動上,有何期待與安排
  7. 休閒:工作之餘,安排的休閒項目
  8. 健康:在健康生活上,從飲食、運動或健康上的議題
幸福平衡輪

幸福平衡輪

幸福平衡輪的操作步驟

接下來,我們一步一步來進行。

1.回顧與檢視

首先,翻開自己的行事曆或是FB,檢視這一年的重要事件。

這時,你會發現如果平時有紀錄,這時會省事不少。

例如:2022年我意外的發現,我在財務構面,除了有定期額外的知識卡片收入外,竟然有大額捐款。當然,熱愛學習的我,以為自己意志力夠堅定可以完成既有的線上學習目標,結果卻額外取得了「中級圖卡師」及「馬雅證書」。

2.填入重要事件

第二步驟,將重要的事件放入這八個面向中。

這時,也會發現有些面向內容很多,有些面向幾乎沒有內容。不過,我認為不用特別在意,這就是自我覺察的過程。

例如:健康構面一直到9月,都沒有積極的健康運動的作為。卻因為持續累積的身體疲勞,接觸到新的產品-能量貼片;加上11月確診,增添了醫療級空氣清淨器,才發現我更常喜歡透過不費力的方式讓自己維持健康,這也是很棒的自我覺察過程。

3.進階延伸-檢視落差

第三步驟,進階延伸的部分,可以思考這些重要事件中,那些符合原始年初的預期;那些年初想做的事情,卻遲遲沒有發生,這些落差怎麼產生的;甚至是不在預期內卻發生的重要事件。

我自己會用顏色進行區隔,比如黑色是年初寫下的期待,如果有完成,就變成紅色;未完成的項目用刪除線表示;如果是後來延伸出來的內容,我就用藍色呈現。

讀后的年度覆盤

讀后的年度覆盤

4.明年目標設定

最後一步,透過今年內容的梳理,為自己新的一年設定目標與期待。

經由這一年的回顧,我也來為自己新年度設定些好玩的東西吧!

期望讀后的2023年
  • 財務面:增加商業圖卡的接單及帶狀的知識卡片收入。
  • 學習面:將書櫃的書籍用94快閱讀後留下好書,其餘賣出轉現金;將已購數位線上課逐月安排學習消化應用。
  • 工作面:堅定自己跟新顧問學習並產出公司訓練藍圖。
  • 心靈面:每週靜心30分鐘。
  • 人際面:每月找一位朋友吃飯暢聊。
  • 家庭面:安排家人一起去日月潭玩。
  • 休閒面:春天安排時間去花東度假。
  • 健康面:報名參加2場馬拉松路跑,春天報名瑜珈課程,讓自己健康起來

“現在,換你動手試試看吧!”

現在是年底,我們進行一整年的回顧;未來一年,透過逐月檢視各面向的平衡狀況。我通常會用雷達圖呈現各面向的分布,當有特別不平衡時,就可以盡快在下個月進行調整。

“期望2023年底覆盤時,大家都能幸福豐富”

avatar-img
Kay Chang的沙龍
37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ay Ch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我不算是聰明的學生(我曾經是後段班的大學),我是自己用盡各種方法苦讀到現在的狀態(苦讀翻身前十名國立大學)。 這本書談很多學習的方法,每閱讀一個方法,我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個自己實際的案例。
九月份,我參加一個為期18天的《小小sha個人品牌私享課》。 老師萃取出其發展個人品牌的三大階段,探索自己定位的研發階段,其次生產自己的個人作品階段,最後運營朋友圈、自媒體及社群的營銷階段,有層次的教我們梳理並開始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我不算是聰明的學生(我曾經是後段班的大學),我是自己用盡各種方法苦讀到現在的狀態(苦讀翻身前十名國立大學)。 這本書談很多學習的方法,每閱讀一個方法,我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個自己實際的案例。
九月份,我參加一個為期18天的《小小sha個人品牌私享課》。 老師萃取出其發展個人品牌的三大階段,探索自己定位的研發階段,其次生產自己的個人作品階段,最後運營朋友圈、自媒體及社群的營銷階段,有層次的教我們梳理並開始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