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強記憶學習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不算是聰明的學生(我曾經是後段班的大學),我是自己用盡各種方法苦讀到現在的狀態(苦讀翻身前十名國立大學)。

這本書談很多學習的方法,每閱讀一個方法,我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個自己實際的案例。

raw-image

1.記憶的步驟

在維持記憶的章節,最基礎的內容就是記憶的步驟:編碼、儲存與檢索。

回想起15年前準備國家考試,比現在考一張證照還要多的內容,如果不透過編碼的程序,很難將書中的知識變成我考卷上得分的答案。

所以...國考第一年,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邊讀,一邊將考試內容重新筆記出自己的框架與標題(你可以想像是考試題目關鍵主題),接下來將主題的內容放入在該框架下。對,他很費工,但是無法省略這過程

此外,我還使用圖像記憶法,數千題,3大重點、5個步驟、7例外,10個情境...的文字內容,編輯成誇張的圖像,增強我的記憶。正所謂自己下過苦功,成果自然好。

此外,記憶另一個關鍵點在時常檢索學習內容,這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因為大家都急著一直輸入還沒記得的內容,但其實真正能讓大腦記得的動作是,拿出一張白紙,默寫。

對...白紙,停留五分鐘後,還是白紙,因為就是想不起來啊!但是只有透過這個殘忍的過程,才能讓大腦在等一下找答案的過程中強化看到的內容。

也就是學習週期中,經由白紙考卷的題目做「預習」的準備,提升等下找答案的「專注度」。

當然,檢索記憶的「再認」在準備考試時也很有趣。你會發現自己進入考場中看到選擇題的答案中,刪除完全不可能的答案後,你怎麼認出二選一的答案,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呢?

你每次都會選到正確的嗎?還是跟我一樣都選到錯誤的那個答案?其實,這就是在談記憶中,看到相關線索,你能否選出正確的答案。

2.學習週期

學習有週期,從預習、注意、複習、研讀到評估

這讓我想到職場人的快速閱讀法,我們拿到一本書,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啃,如果可以先掌握大綱、書籍的大標,將有助於自己整本書籍的學習

不知你是否會有經驗,工作後,學習不是主要任務,你完整學習的時間區塊變得很短,當你開始閱讀一本書通常需要經過好多天的時間,你是否會覺得自己讀到後面忘記前面,然後產生很多挫折。

當我學習了快速閱讀後,發現其實當我透過「脈絡式的預習」,然後挑出自己特別想知道的內容,提高我的注意力去細讀每個字,快速掃過其他自己不怎麼在意的內容,這讓我更能掌握每本書的學習。

回到考試學習上,很多人都說愛讀書的學生才會預習,我們只是被迫學習成長,能專心就很不錯囉。這時我們將學習的主動權放給老師或書籍真的很可惜。

記得當初在準備研究所考試時,去補習班每晚認真學習,隔天到教室,老師一問昨天的內容卻少了脈絡的線索,回想答案,好難!

再者,寫考卷時,你知道這題目是考哪個章節嗎?通常你能清楚掌握,就很容易梳理出自己的記憶線索,背出答案。

所以,高手的筆記,也能看到這個預習的主題框架脈絡。

這樣有趣的體驗歷程,讓我開始熱衷學習,你也想加入學習的行列嗎?

3.費曼學習法

費曼學習法在我的工作上應用更多,身為一位企業培訓師,通常透過準備教材,強化自己在某主題學習的深度,因為當我們聽別人說某概念時,我們都會理解與懂得。但如果要自己要教別人時,你是否會發現好像哪裡有點模糊,這時就能協助自己發現盲點,藉此強化學習的內容。

只是,大家應該很少有機會去教別人。我覺得有時就能透過「書寫」產出的過程,協助自己將一個內容盡量說清楚,提升自己對該內容的學習。

所以,學習考試的過程中,「申論題」就有這樣的功能,檢視應考者對於主題的學習深度。所以,很多人不敢或是很難在申論題中展現成果的原因就在此。

但這是職場人需要培養的技能,當工作愈久,上台簡報工作的機會就愈多,怎麼呈現自己的成果與價值,往往就看這個了。

4.PQ4R法

PQ4R法也在很多書中提到,這次搭配前後主題閱讀後特別有感。在我學習94快閱讀法時,閱讀的方法就是掌握這個原則。從一開始閱讀書籍封面、大綱、大標,其實就是預習一本書的框架與脈絡。

大家會學習或閱讀,都是心中有想要解決一個問題。接下來從剛剛書籍大綱、大標的這些線索中,找出真正想解決的問題。

接下來透過這個問題,帶著你去書中探索、尋寶,找到需要的答案解決自己對該主題問題的部分困擾。為何說是部份呢?畢竟沒有一本書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需要透過不同的書籍與作者的不同經驗,協助自己重新拼湊出屬於你專屬的答案。

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思考這本書是否解答你的困擾?是否讓你延伸出更多的好奇心?甚至找到下一本更適合你深入的書單?也陪伴你思考是否原本提出的問題是真的想解決的問題。

當然所有的學習法後面都會提到背誦與複習,只有持續強化學到的新東西,才能成為自己身心的一部分,所以先背起來很重要。

5.閱讀的四個層次

《如何閱讀一本書》就介紹閱讀的四個層次,過去就是拿起書,一字一字的看下去,這頂多是基礎閱讀。

後來隨著接觸很多熱愛閱讀的愛書人,開始對於檢視閱讀、分析閱讀,甚至主題閱讀開始有點感覺。

檢視閱讀,我從快速閱讀法中學習到「框架」的重要,不論在準備考試中好用,現在職場閱讀也好用,而有職涯管理也能用呢!

分析閱讀,我從參加實際要自己讀書與負責導讀的讀書會中有很深的體會。你會好奇我的書中畫了哪些重點嗎?其實我也好奇你在書中看到什麼我沒注意到的內容?往往因為我們的工作與生活背景不同、要解決的問題不同,所以我們關注的重點也不同。透過閱讀的交流,我們能豐富自己的觀點,我覺得這很棒。

大家都會訂閱我的 讀后芸說書 的粉絲頁

因為每天善變的心情,想閱讀的書單也不同。但這樣分散主題累積的知識深度與廣度就跟我曾經在某個月,專注在閱讀「思考」主題書單的感受有強烈的對比。主題閱讀時,我可以快速閱讀相同主題不同寫法的章節,也可以補強不同延伸出來的框架內容進行主題性的擴充。

明明我都有主題書櫃,應該透過主題閱讀讓自己在某領域快速累積知識,而且更有助於記憶。沒關係啦!閱讀其實可以交替不同層次的。而且不同的書籍閱讀的方式也不同,有些書就是適合框架掃讀、有些書適合一個字一個字慢讀體會、有些書單就是幫助你建立主題框架拆書建立自己的知識庫。

6.優質筆記

優質筆記談到抄寫筆記後,還能做的升級筆記。

抄寫筆記人人都會,然而會透過筆記重新組織自己想法分析學習內容關聯性對應到整體的人應該不多。

其實,要養成優質筆記的習慣,只需要調整筆記的框架就可以。將筆記分為4個格子,就能簡單開啟自己筆記及自己的成長價值。

過去,準備考試,抄寫是基本功。進入職場後,有發現書還是書、老師還是老師,我還是我嗎?

如何將我們抄寫的老師及書中內容變成自己的能量,就需要「重組」,因為你有自己的知識經驗樹,將學習到的內容,填充在自己的樹幹上,別沒有整理修剪,就雜亂種植在自己的樹上,所以組織想法很重要。以前沒學過,現在開始練習就好。

我一開始閱讀很多書籍,也都沒有特別想法,別擔心,有些暢銷書,雖然對別人很重要,卻不是你的生命課題,不用勉強自己應生出答案,強求的就不是你的。

分析內容的關聯性,讓我想到我在天賦主題的學習上,我從一開始的DISC到後來的五行生剋學,到多元智能到人類圖、全息圖、馬雅天賦、蓋洛普天賦,就會開始試著去串聯內容間的關聯性,愈探索就覺得愈有趣。

所以不一定是你不會這些方法,有時是你沒有相關的主題可以去使用,靜待有緣份的主題到來吧!

《超強記憶學習法》這是一本有趣的書,推薦給大家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y Chang的沙龍
37會員
23內容數
Kay Ch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6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Thumbnail
2024/04/06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Thumbnail
2022/12/20
歲末年終,除了度過溫馨的聖誕節外,每年此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回顧今年的點滴,並展望明年的自己。 …我接觸了幸福平衡輪,透過八個面向,協助自己開始意識到各面向的意義與平衡。 讓我們一起展望2023年吧
Thumbnail
2022/12/20
歲末年終,除了度過溫馨的聖誕節外,每年此時,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回顧今年的點滴,並展望明年的自己。 …我接觸了幸福平衡輪,透過八個面向,協助自己開始意識到各面向的意義與平衡。 讓我們一起展望2023年吧
Thumbnail
2022/10/02
九月份,我參加一個為期18天的《小小sha個人品牌私享課》。 老師萃取出其發展個人品牌的三大階段,探索自己定位的研發階段,其次生產自己的個人作品階段,最後運營朋友圈、自媒體及社群的營銷階段,有層次的教我們梳理並開始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2022/10/02
九月份,我參加一個為期18天的《小小sha個人品牌私享課》。 老師萃取出其發展個人品牌的三大階段,探索自己定位的研發階段,其次生產自己的個人作品階段,最後運營朋友圈、自媒體及社群的營銷階段,有層次的教我們梳理並開始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關於要怎麼記的更久 突破大腦的''感覺良好''的限制? 提取記憶、間隔練習、交錯練習,這三者密不可分 這次主要從超牢記憶法中提取我認為重要的資訊 提取記憶 不是重複閱讀,而是在大腦或一張空白紙上,提取出你剛剛念的東西 或者晚上躺在床上問自己今天到底念了什麼?(可能因此讓你睡不著) 不是看著答案說
Thumbnail
關於要怎麼記的更久 突破大腦的''感覺良好''的限制? 提取記憶、間隔練習、交錯練習,這三者密不可分 這次主要從超牢記憶法中提取我認為重要的資訊 提取記憶 不是重複閱讀,而是在大腦或一張空白紙上,提取出你剛剛念的東西 或者晚上躺在床上問自己今天到底念了什麼?(可能因此讓你睡不著) 不是看著答案說
Thumbnail
明明已經有努力讀書了,怎麼永遠追不上同學?找對方法,就是讀書的捷徑! 雖說讀書是要「因材施教」,但總有個讀書的規律在,有些人是聽覺型,有些則是視覺型,也有共同的學習法則喲! 很多學霸怎麼功課好又天天玩,怎麼做到呀?! 今天為大家帶來了學霸超推薦的3種學習法,輕鬆有效率,還不快來看! No.1 上課時
Thumbnail
明明已經有努力讀書了,怎麼永遠追不上同學?找對方法,就是讀書的捷徑! 雖說讀書是要「因材施教」,但總有個讀書的規律在,有些人是聽覺型,有些則是視覺型,也有共同的學習法則喲! 很多學霸怎麼功課好又天天玩,怎麼做到呀?! 今天為大家帶來了學霸超推薦的3種學習法,輕鬆有效率,還不快來看! No.1 上課時
Thumbnail
我不算是聰明的學生(我曾經是後段班的大學),我是自己用盡各種方法苦讀到現在的狀態(苦讀翻身前十名國立大學)。 這本書談很多學習的方法,每閱讀一個方法,我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個自己實際的案例。
Thumbnail
我不算是聰明的學生(我曾經是後段班的大學),我是自己用盡各種方法苦讀到現在的狀態(苦讀翻身前十名國立大學)。 這本書談很多學習的方法,每閱讀一個方法,我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個自己實際的案例。
Thumbnail
「講一講就離題了,你一開始要問我什麼?」她問道。 「我讀書時一直遇到頻頸,那些複習講義、考卷、題本我都看過、寫過很多了,但是我總覺得進步有限。」 「別急,你先回答我三個問題。」
Thumbnail
「講一講就離題了,你一開始要問我什麼?」她問道。 「我讀書時一直遇到頻頸,那些複習講義、考卷、題本我都看過、寫過很多了,但是我總覺得進步有限。」 「別急,你先回答我三個問題。」
Thumbnail
記憶的形成,就是編碼、儲存、回想的過程。 發了「【讀書方法】這 3 個讀書心態,讓你迅速提升讀書效率 !」一文後,有同學問 : 我看書吸收很慢,很快就忘記內容,怎麼辦 ? 你可能也有這樣的疑問,我貼上來,或許對你有幫助。 我的回覆 :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會忘記書本上的內容呢 ? 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一
Thumbnail
記憶的形成,就是編碼、儲存、回想的過程。 發了「【讀書方法】這 3 個讀書心態,讓你迅速提升讀書效率 !」一文後,有同學問 : 我看書吸收很慢,很快就忘記內容,怎麼辦 ? 你可能也有這樣的疑問,我貼上來,或許對你有幫助。 我的回覆 :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會忘記書本上的內容呢 ? 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一
Thumbnail
「學霸都在用的十大聰明讀書法」,這是緊接在書名《不敗學習力》下的副標題。比起成為學霸,更想成為「學習專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沒有誰能夠長久稱霸,但當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時,意味著,要持續打磨打亮自己的能力,「不敗學習力」,正是專家們需要的絕佳工具。 全書內容分為十個章節,展開目錄即可看見這些章節
Thumbnail
「學霸都在用的十大聰明讀書法」,這是緊接在書名《不敗學習力》下的副標題。比起成為學霸,更想成為「學習專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沒有誰能夠長久稱霸,但當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時,意味著,要持續打磨打亮自己的能力,「不敗學習力」,正是專家們需要的絕佳工具。 全書內容分為十個章節,展開目錄即可看見這些章節
Thumbnail
應付考試真的是有方法的,我在學生時代,絕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參加社團、主辦活動,就是在看閒書,幾乎沒花時間在課本與考試的內容上,但是我每次考試成績都還不錯,並不是我天資聰穎,而是準備考試真的是有方法的。 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做題目或背誦,可是往往會犯了見樹不見林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要找一本很簡單的總複習參
Thumbnail
應付考試真的是有方法的,我在學生時代,絕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參加社團、主辦活動,就是在看閒書,幾乎沒花時間在課本與考試的內容上,但是我每次考試成績都還不錯,並不是我天資聰穎,而是準備考試真的是有方法的。 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做題目或背誦,可是往往會犯了見樹不見林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要找一本很簡單的總複習參
Thumbnail
書名:不敗學習力: 副標:學霸都在用的10大聰明讀書法 * * 作者:劉軒 * * 出版社:未來出版 這本書適合的人 1、 對學習方法有興趣的學生,小學生到研究生,都適用 2、 對學習方法想要加強的社會人士,尤其是喜歡大量閱讀者 3、 小孩是或國三生、高三生的爸媽,辛苦點,你先讀,再教給你的小孩吧
Thumbnail
書名:不敗學習力: 副標:學霸都在用的10大聰明讀書法 * * 作者:劉軒 * * 出版社:未來出版 這本書適合的人 1、 對學習方法有興趣的學生,小學生到研究生,都適用 2、 對學習方法想要加強的社會人士,尤其是喜歡大量閱讀者 3、 小孩是或國三生、高三生的爸媽,辛苦點,你先讀,再教給你的小孩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