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聽團仔指南:當志工免費玩國外音樂祭 - SPLENDOUR IN THE GRASS, NEW SOUTH WAL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PLENDOUR IN THE GRASS

SPLENDOUR IN THE GRASS

熱愛獨立音樂的我,來到澳洲當然一定要去場音樂祭。只是國外的音樂祭門票都要價不菲,這種三天的音樂祭就要台幣上萬塊,極簡背包客如我當然花不下去。

有一種好方法能讓沒錢又愛看表演的聽團仔一圓國外音樂祭之夢——當志工。

查遍澳洲各大音樂祭,「Splendour in the Grass」算是澳洲最大型的音樂祭之一,而且日期我又可以配合,於是早在他們釋出招募志工訊息時我就報名了。我知道這個音樂祭非常熱門,志工名額是有名地搶手,所以明白希望並不大。過了很久都沒有收到回音,我也早忘了這回事。

raw-image

殊不知,就在音樂祭前兩個禮拜我收到主辦單位的email回信了!整個很令人措手不及,畢竟兩週前才通知也太趕了。正式活動雖然僅為期三天,但是志工需要提前抵達並在會場露營一整個禮拜。要不是當時我剛好結束了正職的工作,所以時間比較彈性、時間排一排就可以出發,不然哪可能突然請這麼長的假。

一向不太喜歡打包的我,邊煩惱著露營一個禮拜要帶什麼邊發了IG限時動態「音樂祭帶什麼示意圖」(毫無參考價值)

一向不太喜歡打包的我,邊煩惱著露營一個禮拜要帶什麼邊發了IG限時動態「音樂祭帶什麼示意圖」(毫無參考價值)

活動會場位於New South Wales州的偏遠郊外Byron Bay,我從墨爾本搭飛機到最近的城市——黃金海岸(Gold Coast),再坐上接駁巴士,終於抵達會場的報到處。報到之後就被戴上手環及識別證。

raw-image

從志工報到地到露營場地還有好一段距離。這時要再坐上另外一台接駁巴士,只見大量的志工蜂擁而至,把行李丟進巴士下層的行李間,一個接一個地上車。輪到我時,行李間已經被塞爆了。我拎著裝了帳篷的沈重行李箱愣住在那邊,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旁邊一個男孩直接一手拿起我的行李箱幫我塞進去。真是太感謝了,記得他是個有著陽光笑容的金髮男孩。

特別感謝每次旅途中提著沈重行李箱搭車時,總會有善心人士幫忙我。

raw-image

進去露營區前,會先經過檢測站,工作人員檢查行李是否有違禁物品。順利通過後,就要開始紮營了。這裡,就是我這一個禮拜的家。第一次自己一個人搭帳篷,顯得笨手笨腳的。最後卡關的時候,隔壁鄰居的女孩們來幫忙我將它完成。

raw-image

那個時候是七月,在墨爾本是冬天,我原以為可以短暫逃離寒冷的墨爾本來到溫暖的Byron。的確,白天熱到可以穿短袖。殊不知晚上溫度驟降到五度!這種大幅度的溫差更可怕。我沒有料到會這麼冷,又睡在帳篷,睡袋完全不夠暖,前幾晚完全是冷到發抖還睡不著的。後來盡可能把所有的衣物穿上,勉勉強強入睡。

太陽下山後就冷到發抖睡不著

太陽下山後就冷到發抖睡不著

想想這也是蠻瘋狂的,一個人跑來遙遠的音樂祭當志工,而且大家都是澳洲人,我是極少數的亞洲臉孔。生性慢熟害羞的我來到新環境總是有些不自在感,一開始的寂寞感也一定是有的,不過可以來到這麼盛大音樂祭又不用買門票,說什麼我也一定要來。

每個志工都有不同的組別,我是被分配到發手環,其他組別有清潔、交通管制等等,甚至後來認識的新朋友還是半夜要去打掃的,不過他們說好處是其餘整天都可以看表演。

我算是很幸運的了,這個組別算是有趣又不像其他的那麼累,還可以跟觀眾接觸。後來有一天去支援交通管制,一直站在定點有夠無聊。

我們是三人一組,第一個人負責檢查證件(因為手環有分成滿十八歲和未成年的,戴未成年的手環不能買酒),第二個人負責掃條碼,最後一個人則幫觀眾別上手環(也就是我的工作)。

raw-image


一天大概工作幾個小時,其餘時間你都可以到處看表演!

入口,驗票區

入口,驗票區

整個會場非常大,有好幾個舞台。其中大舞台在山坡上,必須走一小段的上坡路。我想老人家應該就只能待在這個舞台不走了吧,怎麼受得了爬上爬下的呢?

raw-image

其實我對澳洲樂團也不是很熟,大部分的團我都不知道。不過這就是去音樂祭的目的——發掘好音樂。

我最期待的就是Tame Impala,我好幾個澳洲朋友都為此稱羨不已,聽說他們已經很少在做現場表演了。他們一登場,現場的氣氛就chill+迷幻爆表,他們的現場也真的是很驚人、很有感染力,甚至比數位版更好聽!聽到他們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還誤打誤撞聽到Tycho,聽一聽才發覺這首歌有在我自己的Spotify播放清單啊!因為我聽音樂都沒在認名字,原來其實有好多團我都聽過他們的音樂,只是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有種有眼不識泰山的感覺,只用耳識(?

整個音樂祭除了音樂表演,也有各式各樣的藝術表演和工作坊,非常精彩,完全閒不下來。

在某個角落有一個原住民文化主題的會場。我經過的時候看到一名原住民老年男子在作畫,實在太美了,於是我靜靜地站在遠處欣賞著。我總是對原民文化很感興趣。

"How are you?" 另外一位在裡頭吃著午餐的男子向我打招呼。

我問他們住附近嗎?他說:不是,住在山上。

那是我第一次跟澳洲原住民說話。我其實很想聊多一點,但是我生性害羞又不想打擾他們,雖然心裡激昂,但是沒多說什麼。

在我們簡短的對話中,使我聯想到我在蘭嶼遇到的朋友們。在他的眼神裡,我感受到那似曾相識的憂愁與哀傷。

raw-image

聽完大團後,後面兩天我最常待的舞台反而是Global village和World music,兩者都是比較小眾的另類音樂和表演,而我也特別熱愛這種類型的表演。其中我最愛的是非洲鼓工作坊的drum circle,一開始大家圍一圈打鼓,也有人彈奏其他手作樂器,其他人則恣意地加入圈圈內隨著音樂起舞。

raw-image

最後一晚在World music舞台隨著音樂舞動,認識了其他也是志工的朋友們。很喜歡他們的氛圍,充滿著愛與溫暖,大家一起很自然地跳舞、擁抱。

對我來說要在沒有酒精下跳舞,那氣氛必須非常好才有可能。而這整場音樂祭我在滴酒不沾的狀態下跳了三天三夜。無法想像這是最後一晚,我們盡情舞動得好像沒有明天。

跟著他們一起去聽了最後一團——The Lumineers,是一支美國的民謠搖滾樂團。本身不算是民謠迷,而這就是音樂祭美妙之處,去擁抱各種不同的曲風,而且在現場熱鬧的氣氛下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和平常聽起來真的很不一樣!

他們唱完最後一首歌「Angela」時,我們自然而然地圍在一起來了個溫暖的group hug,好感動。

raw-image

隔天天亮,拖著行李箱走過那條林間小徑,回頭看這如夢一般的一個禮拜。想起第一天下了接駁車後,拖著行李箱走過同一條路,然後在那裡紮營了一個禮拜。

喜歡這個音樂祭的多元性,從主流、搖滾、電子到另類、傳統、世界音樂...等等,不侷限於音樂也融合了藝術、手作及議題等。只要你愛音樂,就一定會找到你的舞台及角落,即使你的背景或是音樂喜好有多麽不一樣。

很開心在2021年的這一天,回顧那如夢似幻的一年多中,離奇幸運地在南半球參與到這音樂盛事。

寫於2020.05.22

Instagram: @abbyen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o's Random Journal 隨跡日記
14會員
35內容數
抱持著好奇心探索著世界,將腦海中及心裡一張張映像寫下來。文章不一定跟旅行有關,有時會發揮憂國憂民的本性,想到什麼寫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來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們 為了繼續待第二年的簽證資格,多數會去農場或肉廠工作三個月以上 這個過程背包客稱之為『集二簽』 我本沒有待第二年的打算,但想完整體驗背包客在澳洲的生活流程 選擇了一間在Cobram的櫻桃場,在11月的時候扛上全部家當,又一次地獨自開起小旅程 那為什麼說
Thumbnail
來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們 為了繼續待第二年的簽證資格,多數會去農場或肉廠工作三個月以上 這個過程背包客稱之為『集二簽』 我本沒有待第二年的打算,但想完整體驗背包客在澳洲的生活流程 選擇了一間在Cobram的櫻桃場,在11月的時候扛上全部家當,又一次地獨自開起小旅程 那為什麼說
Thumbnail
經過了三年又四個月,世界的指南針終於又開始擺動,護照也預備好被蓋上新章。 眼裡的三年又四個月,如同傳說中的百慕達三角洲,所有的飛行器、船隻都被困在無法喘息的迷惘裡,要如何從一團渾沌中找出新方向,生命需要極為強大的衝撞。
Thumbnail
經過了三年又四個月,世界的指南針終於又開始擺動,護照也預備好被蓋上新章。 眼裡的三年又四個月,如同傳說中的百慕達三角洲,所有的飛行器、船隻都被困在無法喘息的迷惘裡,要如何從一團渾沌中找出新方向,生命需要極為強大的衝撞。
Thumbnail
年關將近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在 FB 華人社團看到有聚餐活動便報名參加,過年的那段時間,華人變得很熱絡,尤其在華人街感受很深,華人的過年氣氛比起西方還是更有感覺的... 在澳洲的最後一周心中有不捨與期待,不捨離開自己已經熟悉的生活與這片土地的魅力,期待紐西蘭旅行與回台灣後的生活...
Thumbnail
年關將近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在 FB 華人社團看到有聚餐活動便報名參加,過年的那段時間,華人變得很熱絡,尤其在華人街感受很深,華人的過年氣氛比起西方還是更有感覺的... 在澳洲的最後一周心中有不捨與期待,不捨離開自己已經熟悉的生活與這片土地的魅力,期待紐西蘭旅行與回台灣後的生活...
Thumbnail
一天下班途中朋友提出想去黃金海岸 Gold Coast 參加皇家秀 Royal Show ,我沒有多想就決定一同前往,盡管最近的收成很好每天可以賺不少錢,但還是放棄賺錢的機會去旅行,這是來澳洲數月來第一次旅行,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Thumbnail
一天下班途中朋友提出想去黃金海岸 Gold Coast 參加皇家秀 Royal Show ,我沒有多想就決定一同前往,盡管最近的收成很好每天可以賺不少錢,但還是放棄賺錢的機會去旅行,這是來澳洲數月來第一次旅行,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Thumbnail
農場的工作沒有平日、假日之分,一切依照農產品的狀況而定,有時收成很好就會連續工作好幾個星期,這天是休息日又提早完成工作, Keith 便帶我們去鎮上的假日市集,這也是我第一次去。假日市集是假日特有賣場,很多人會來這裡擺攤或是..
Thumbnail
農場的工作沒有平日、假日之分,一切依照農產品的狀況而定,有時收成很好就會連續工作好幾個星期,這天是休息日又提早完成工作, Keith 便帶我們去鎮上的假日市集,這也是我第一次去。假日市集是假日特有賣場,很多人會來這裡擺攤或是..
Thumbnail
熱愛獨立音樂的我,來到澳洲當然一定要去場音樂祭。只是國外的音樂祭門票都要價不菲,這種三天的音樂祭就要台幣上萬塊,極簡背包客如我當然花不下去。 有一種好方法能讓沒錢又愛看表演的聽團仔一圓國外音樂祭之夢——當志工。 查遍澳洲各大音樂祭,「Splendour in the Grass」算是澳洲最大型的音樂
Thumbnail
熱愛獨立音樂的我,來到澳洲當然一定要去場音樂祭。只是國外的音樂祭門票都要價不菲,這種三天的音樂祭就要台幣上萬塊,極簡背包客如我當然花不下去。 有一種好方法能讓沒錢又愛看表演的聽團仔一圓國外音樂祭之夢——當志工。 查遍澳洲各大音樂祭,「Splendour in the Grass」算是澳洲最大型的音樂
Thumbnail
在澳洲打工度假期間到紐西蘭玩一趟似乎是很天經地義的事,然而,紐西蘭原先並不在我的計畫內。眼看澳洲一年簽證要到期了,但是我還有很多事想做、捨不得朋友們,覺得還不是時候道別,便決定先離境隨便去一個國家後,再申請三個月的旅遊簽回來。其實我比較想去東南亞,但不知怎地那時機票都很貴,相較之下紐西蘭機票是最便宜
Thumbnail
在澳洲打工度假期間到紐西蘭玩一趟似乎是很天經地義的事,然而,紐西蘭原先並不在我的計畫內。眼看澳洲一年簽證要到期了,但是我還有很多事想做、捨不得朋友們,覺得還不是時候道別,便決定先離境隨便去一個國家後,再申請三個月的旅遊簽回來。其實我比較想去東南亞,但不知怎地那時機票都很貴,相較之下紐西蘭機票是最便宜
Thumbnail
第一次參加國外的中型戶外活動 FOLK Music Festival@ Canberra
Thumbnail
第一次參加國外的中型戶外活動 FOLK Music Festival@ Canberra
Thumbnail
露營沒水、沒電、沒有標誌、沒有燈、沒有廁所,兩天一夜像是在野外求生,讓Una大聲驚嘆,第一次體驗真的什麼都沒有的日子 搭了一面也沒見過的團員到了荒郊野外 第三個學期,終於抓到一些學期的節奏之後,不安分的自己覺得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決定在研究生的最後一年看看當地塔斯人是如何生活 這次參加的是學校
Thumbnail
露營沒水、沒電、沒有標誌、沒有燈、沒有廁所,兩天一夜像是在野外求生,讓Una大聲驚嘆,第一次體驗真的什麼都沒有的日子 搭了一面也沒見過的團員到了荒郊野外 第三個學期,終於抓到一些學期的節奏之後,不安分的自己覺得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決定在研究生的最後一年看看當地塔斯人是如何生活 這次參加的是學校
Thumbnail
同樣是樂迷的他們,沒想過要把音樂祭變得更大更猛更豪華,更希望自己能成為,學生聽獨立樂團的入門第一個音樂祭,讓更多「圈外人」了解獨立樂團文化。
Thumbnail
同樣是樂迷的他們,沒想過要把音樂祭變得更大更猛更豪華,更希望自己能成為,學生聽獨立樂團的入門第一個音樂祭,讓更多「圈外人」了解獨立樂團文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