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情結*

*屋主情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無論什麼樣的商品交易,總是賣的人想賣高一點,賺多一點;買的人想買便宜一點,多省一點。

上菜市場,就算是一塊錢、兩塊錢都要爭取了,更何況買賣房子動輒幾百萬的交易,一來一往,說不定就差了幾十萬。不過,咱們這小地方低行情,就別提大都會那種幾千幾億的了。

事隔十多年,周邊漲翻天,咱們這小地方也勉強跟著小翻了些,到底在談判時情勢是否翻轉,倒也未必。

自從我愛上了在國宅社區中庭「散步」後,連續接了兩三個「委託」(就是要賣屋的委託銷售契約之簡稱),都來自那個我「依戀」的國宅,只因為我留了一張名片,就打電話給我的爺爺或奶奶,其實我是稱呼他們伯伯 (音「北杯」)、阿姨的啦!

有的是他們曾經住了好多年的舊家,也有原本買來給兒子娶媳婦的新房。

後來因為搬來新的國宅,選擇賣掉另外舊的房子,當然這樣最好,符合我完全不鼓勵在當時過戶還需限制的時間點來賣國宅的基本堅持。

沒有什麼賣房子經驗的爺爺、奶奶真的都很信任我,當我跟他們回報當地的行情,綜合他們要賣的房子,屋齡、屋況等等因素後,建議他們可賣的價格時,他們多半都願意接受。

然而,到底仲介對價格有沒有影響力呢?

很多人誤以為,「都是你們仲介亂開價,房子哪有這麼貴!」我真的曾經碰過當面這樣責怪我們的人。

這是一種誤解,仲介哪有這麼大的本事可以掌控市場價格?

仲介能做的,不過是 「居間媒合」,提供一個買屋賣屋的平台。

然後東奔西跑,勞心勞力無所不用其極的,幫屋主把售屋的訊息散布出去,再不厭其煩地一個個帶欲買屋的客戶一間一間看,直到找到合意的房子為止。

之前早有人出書或在媒體 「爆料」,仲介的開價「公式」。

其實,公式是有啦,畢竟,台灣人買東西總是有殺價的,嗯,好……習慣;

還有買賣雙方心裡期待的理想價格,通常,不包括仲介費 (嘆息!)。

所以,辛苦大半天的小仲介們,為了一開始就盡量滿足買賣雙方的需求,當然必須加上這兩筆,一、買方殺價的成數;二、自己應得的服務費。

否則這中間的落差,還不是得回頭 「拉買方、殺屋主」?

總不可能讓仲介做白工,還是補貼這中間的價差吧?

說到價差,現在倒是文明了許多,應該已經沒什麼人敢像從前一樣,用「不透明」的方式,收取超過內政部規定,雙方加起來不得超過百分之六的服務費,即所謂的「賺差價」吧?!


(賺差價就是明明賣很高的價位,卻隱瞞雙方,而少給屋主,中間都留著自己不法獲利。)

既然都這樣了,仲介還有什麼能力操控房價呢?

如果硬要說,這其實也有一部分的真實,最多就是在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有落差時,能服屋主多一點,或是買方多一點的差別罷了!

別疑惑標題下的什麼「屋主情結」,沒錯,這一切就是要從價格說起啦!

對仲介公司來說,買賣雙方都是客戶。但是,受屋主委託,並與屋主簽定銷售委託契約的,是所謂的開發營業員;將房子成功賣出去的則是銷售營業員。

有時候,厲害的或幸運的,也是會「一人分飾兩角」的。

就是,案子接回來,再自己賣掉…… 碰!就冒個「獨泡」!

哈! 或許你聽過,仲介所謂「冒泡」,就是成交的意思。成交後,開發與銷售兩邊跟公司一起按照公司規定的比例,分配服務費獎金。

而開發兼銷售,獨得那一個夢幻般的泡泡,就稱之為「獨泡」囉!

當時,每當公司內部討論案件,主管在做過初步的分析估價時,通常會建議開發再去找屋主~「議一刀」 ~ 再把價格議低一點。

因為,價格再便宜點,賣掉的機率才會高。

或許是因為我跨足成為「賣房子」的人之前,我曾是一個真正賣房子的人,就是賣房子的屋主囉。

幹嘛又在繞口令?

街坊阿桑們,不是都這麼稱呼仲介嗎?~ 「兮勒賣厝ㄟ」

或許因為我自己才剛當過「屋主」的記憶還太過鮮明吧,總是不忍心屋主的售價被這樣一砍再砍。特別是,當要被「砍」的人是我口中的 「阿姨、北杯」時。

私底下,我跟店長聊過這個話題。

「為什麼要一直跟屋主議價,說不定還是會有人願意用屋主希望的價格來買呀!」

都是我們自己開會討論行情,然後就一直希望屋主降價,感覺好殘忍唷!

當時,店長的一番話終於讓我明白,「適當的跟屋主議價,讓屋主清楚自己房子的價值,開一個市場可以接受的價格,讓房子盡快成交,那才是為屋主好。」

否則,只是任由屋主開一個他自己高興,客人聽到就「謝謝再聯絡」的價格,永遠等不到看房子的客人,房子賣不掉,這對屋主反而不見得是好事,說不定,他早就亟需要這筆錢了……

只是很多人礙於面子,都說,「我不急」!

聽著聽著,突然覺得好有道理喔,我自己當屋主的時候,如果早點相信那時仲介給我的建議,不要一味堅守著建商畫的大餅,堅持那個價位,說不定也不必賣這麼久,價格還每況愈下呀!

店長還補充了一個讓我不敢相信,卻很可能真的發生過的事,他說,曾經就有屋主被錢逼急了,卻因為房子始終沒賣掉,最後只好走上絕路,燒炭……

慢慢的,我才開始明白,價格自有市場來決定,能幫屋主把房子賣了,比為他堅持一個過高的價格卻賣不掉更重要。

同時,房子的價值還是取決於買屋的人,只要我自己不要先否定了我要幫客人賣的房子,就有機會找到適合的買方,並說服他依合理的行情來購買!


所以無論是仲介或是買賣雙方,真的都在玩一場激烈的心理戰啊!
avatar-img
莫不語的沙龍
3會員
4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莫不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位平常像金頂電池的陽光男孩,不確定原因的情緒低落,一早就哽咽著問我 "老師......我可以自己冷靜一下嗎?" 接著一直哭得久久不能平復,就算哭完了整個早自修,也依然是一開口就哭,完全無法平靜地告訴我為什麼傷心。 原本問了媽媽,似乎跟 "某位安親班同學暑假不會一起上課"、"安親班老師的要求",還有
*信任帶來新幸福* 我的仲介人生中,因為我的迷糊、不求甚解,著實惹了不少麻煩,闖了不少禍,再大而化之的個性,都免不了給自己帶來不少壓力和眼淚。 最後雖然都有驚無險的關關過,可是我心裡卻丟不掉對那些瑕疵的陰影。 沒替買方客戶議到最便宜的價格,隨著時空流轉,站在現在的房價來看,我終於可以舒一口氣,對他們
分享Hazel的 "時間的女兒",聽聽八卦歷史,讓我這個討厭背歷史的人,多少知道一點歐洲歷史~ 歐洲歷史錯綜複雜,所以她本人也不完全是照著時間順序來說 但畢竟覺得學歷史就要從頭開始,我很努力地回頭從她的第一集就開始聽,好不容易聽到九十幾集了 去年英國女王駕崩,於是那幾集就說了英國王室近代的故事~
一位平常像金頂電池的陽光男孩,不確定原因的情緒低落,一早就哽咽著問我 "老師......我可以自己冷靜一下嗎?" 接著一直哭得久久不能平復,就算哭完了整個早自修,也依然是一開口就哭,完全無法平靜地告訴我為什麼傷心。 原本問了媽媽,似乎跟 "某位安親班同學暑假不會一起上課"、"安親班老師的要求",還有
*信任帶來新幸福* 我的仲介人生中,因為我的迷糊、不求甚解,著實惹了不少麻煩,闖了不少禍,再大而化之的個性,都免不了給自己帶來不少壓力和眼淚。 最後雖然都有驚無險的關關過,可是我心裡卻丟不掉對那些瑕疵的陰影。 沒替買方客戶議到最便宜的價格,隨著時空流轉,站在現在的房價來看,我終於可以舒一口氣,對他們
分享Hazel的 "時間的女兒",聽聽八卦歷史,讓我這個討厭背歷史的人,多少知道一點歐洲歷史~ 歐洲歷史錯綜複雜,所以她本人也不完全是照著時間順序來說 但畢竟覺得學歷史就要從頭開始,我很努力地回頭從她的第一集就開始聽,好不容易聽到九十幾集了 去年英國女王駕崩,於是那幾集就說了英國王室近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