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今年能更清晰的活著——這篇是記錄2022年我閱讀究竟出版社出版、Robert Wright的著作《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普林斯頓大受歡迎的佛學與現代心理學》(Why Buddism is True)的感想。
雖然光看書名很容易以為是宗教雞湯或沁沁沁沁沁……
但其實這本書從佛學、休謨的哲學、腦神經科學及作者自身與幾位受訪者正定、正念靜坐甚至內觀靜坐的經驗等,試著探討自我否存在、哪些思緒經常被誤認成自我、我們的感受如何影響心智與行為、正念靜坐如何幫助我們以更澄明的視角看待內外在發生的事物,並嘗試與無法控制的事物保持臨界距離,即不將他們視為自我的一部份,從而斷絕認同並放下執念,降低憂慮,或許最終還能達到無色無我的境界。
作者非常仔細地舉出各種生活常見情形,對照不同角度的思考,詳細的論證正念對實際生活的影響。也解答了很多疑問,例如:
- 為甚麼跟著心走是一件危險的事?
- 讓人做出決定的關鍵是甚麼?
- 如何如實的生活?
關於靜坐,書中提到佛教「八正道」中的「正定」——集中精神於呼吸或燭火,把注意力從混亂又吱吱喳喳的內心世界,轉移到當下所留心的事物,例如情緒、感覺、或外在世界;接著進入「正念」——不帶評價與執著的觀察這些情緒及感受發生及消逝。
作者表示經過正念技巧的訓練,殼蟻讓我們至少減少被"不具效益"的感受支配的機會。像是不再發沒意義的脾氣或不要衝動。
而讓我們思緒紛雜的主要原因則是「感受」,佛學中提到,若我們不能控制我們的所思所想,那所思所想就不是「我」——無力掌握的都不屬於我,逐步把無法掌控的事視為自我的一部份,就獲得了解脫,他們也不再是我的問題。
那些非我的感受,是人類從天擇演化出的行為模組(雖說是模組,但模組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得以暫時控制心智,像是嫉妒、憎惡、暈船時,都可能讓人進入與往常不同的行為模式。
近代腦科學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
大腦的「依核」會在愉悅(預期獎勵或看到自己喜歡的事)時發揮作用,相對的,「腦島」則會在人們預期痛等不愉悅事物時活躍。
也就是說,大腦是透過衝突感受之間複雜的競爭權衡的。
這些感受藉由標記事物的重要性程度影響我們,重要性越高就越容易進入意識。
我們注意到感受後,若隨波逐流,可能會直接做出不切實際或不符信念的行動,因此單純聆聽心聲、感受或情緒辦事,不是一個令人安心的選擇。
單純在心智中翻找想要的東西,感受中感受,會導致素材耗盡而空轉,比起從現實狀況進行分析、蒐集更多資料,過熱的無知會帶來更多焦慮。
如果你也曾因難以專注,做事容易分心,或經常懷疑自己有沒有做出最好的決定而猶豫不決,甚至對運氣好壞相當在意,被評價拖著走,正念靜坐或許殼蟻帶你覺察,並與感受保持距離,把感受作為其中一個線索,而非全盤接受,相信可以降低活在自己的戲中、只用單一濾鏡看世界造成誤會及溝通困難的風險。
如果還是很難做到,
「可以想像你心智中產生的思緒,都來自身旁的那個人,思緒一樣會出現合消失,但認同是我們自己附加上去的。」
在實踐的過程中,即使知道事情不如我感受到的那樣急切,明知有其他線索或不同角度理解事情,還是會想橫衝直撞行事或說話的衝動,但與這次的挫折感保持距離,思考後我想,等待不是天生就會,是一種可以被鍛鍊的能力,在試著跟思緒保持距離的練習中,在生命中,在時間中,事物的來去有一定的循環及輪廓,像是股票、景氣的循環、歷史的重蹈覆轍,在等待中,如流浪者之歌中提到的等待、思考、齋戒那般等待,事物就會自行的流轉變化,不需要急躁的去撩撥(推薦午夜福音第五集!)。
廣納知識的生活吧!因為若只是封閉著擔憂,不會讓視野更清楚,沒有任何問題是擔憂能夠幫上忙的,看到問題找出資源或獲取資源,並著手解決就好。
目前看來學會辨認覺察那些非我的執念,是件能越來越平靜的事,但我也懷疑,越來越沒有執著的話,日子不會過得很無趣嗎?
似乎這點還是會有個體的差異,有的人變得對生活無感,作者則就自己的經驗表示,自從他花更多時間觀察這個世界後,他能對事物做出更周詳的回應,不會變得麻木不仁。
看來究竟會如何,可能如何,都還是需要實際嘗試才知道呢!
這本書還有很多有趣的小彩蛋,召集想一起平靜的朋朋一起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