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工作就去鞍山探索館,恩光堂、礦工Cafe,村中廢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信義學校|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信義學校|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象徵馬鞍山村步入榮景的採礦產業的重要遺址,已隱沒在漫山植林之中。若無熟人帶領,舊照指認,崖上生長的樹林,遠離馬路的通風口,就只是一堆荒廢無意義的鋼根水泥。

如果鞍山探索館無人維護,下場必然與小山頭對面的廢校荒原同樣,零零落落地只剩幾個文字記載。

竂屋的化外生活

2020年馬鞍山村村民獲沙田地政通知,馬鞍山村即將清拆,改建為私人中密度住宅用地。換成人話即是,馬鞍山村將步橫洲後塵,現有住戶逼遷,變成中產私人樓盤。

高度城巿化的香港山區仍存在着為數不少的竂屋村。竂屋多半由鐵皮、木搭建,為臨時建築。40年代末前大陸難民大量移港,短時間內政府無法安置難民,難民們因而在遠離巿區的山頭構築居所。這些居所結構簡陋,缺乏規劃,時常因種種原因發生火災,造成人命傷產傷亡。

殖民政府一邊大力發展公共房屋,安置難民;另一邊替竂屋區進行查冊登記,替竂屋正名。雙軌並行,拆一條,建一條。居民不至於突然失去居所,等到公屋建成、上樓後,生活環境頓時得到改善。

50年代後至今,這種政策仍在實施。例如現今旅遊區赤柱,在三十、四十年前仍是竂屋區,文創品牌創辦人小時候便住在赤柱。鐵皮屋遇雨漏水,家中以縫補、穿膠花為業,玩具均撿拾回家人手加工,成為長大後創作靈感來源。

可能是礦山相關建築|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可能是礦山相關建築|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北區清河邨即雞嶺一帶,亦是竂屋區。別看幾間鐵皮屋好像很簡陋,村中通道皆由村民自行以水泥、礫石鋪砌。村口有村公所,各戶皆設有信箱。不過我亦見過郵差騎單車入村派信,不會入到深山而且,限村口幾戶。

竂屋區生活和巿區差很遠。我成長的90年代,曾跟親戚在竂屋區種菜,水是井水,肥料是居民大便發酵。騎單車上45度斜路,被唐狗狂追。冬至時,居民會互換看門狗,入麻包袋,棍殺刀屠⋯⋯根本是化外之地。

竂屋居民登記後上樓機會極高,三五年一批走了,又換了一批。輪替直到村莊清拆為止。

舊日礦山生活

信義會恩光堂|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信義會恩光堂|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1940年代初,日本人首先在馬鞍山村發現礦藏。值得一提的是,教科書雖然寫香港是漁農業直至轉營至進出口貿易,實際上九龍、新界蘊含着豐富石材,石礦開採是是香港的重要產業之一。台山人金榮於1949年開辦「大公洋行」,正式在馬鞍山發展採礦業。

採礦是一門高危、艱辛的業務。工人們進入採礦場之中,隨時會遇到生命危險。舊時每日上工前要在礦洞口掛上名牌,離開工作崗位則把牌子翻到另一面或帶走。有點像現代人打卡上班。若然下工時人數和名牌數量不齊,事情就大了⋯⋯

礦產的運送亦是一大難題。常見方法是搭建小鐵路,由山上運至山下。可惜,礦產量減少,礦業休止後,馬鞍山村的礦洞、運輸路線等遺蹟被自然之力吞噬。無人帶路,歷史照片指認,根本無從查找。

教師宿舍,現改為洗手間|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教師宿舍,現改為洗手間|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高峰期,馬鞍山村礦工多達3000多人。以前交通不便,礦工不會每日通勤下山,很自然地聚居在礦洞附近,成家立室。有老有嫩有華人,傳教士最喜歡這一類村落,向他們傳揚福音。教堂、學校自自然然便建立起來。

華南地區傳教士很擅長向婦女和幼童派發牛奶、奶油等食物品。奶製品能提供孩童們所需營養,又給村民一個聚會場所。男性工作,女性聚會,孩童在教堂側上課。

信義會禮拜堂恰恰是這個時期建立。恩光堂承載了村內的文教事業,又成為村民們的信仰中心。據知當時傳教士們、老師們都居住在禮拜堂,免得每日翻山越嶺。

現在從山腳步行至鞍山探索館約一小時路途,搭村民巴士都要差不多二十分鐘。路修得好好的,但舊時就真的只是山路、山路和山路。來來回回,一整天是少不了的。

1976年,隨着礦場結業,恩光堂改變用途,活化成今日的鞍山探索館。辦活動,開Cafe,保存礦山歷史。礦山結業後,適逢香港大興土木。礦工擅長爆破、開山劈石。離開馬鞍山村後,他們投入水塘、隧道建設,成功轉型。

恩光堂環保教育課

環保教室|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環保教室|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作為宗教團體支持的活化古蹟,恩光堂宗教氣息不那麼濃厚。參訪當日聽得最多的內容是環保政策和垃圾徵費。熱心人士在館內設置回收分類教學,兩個字,專業。

關於塑膠的編碼和分類方法,垃圾膠袋容量和徵費方式。我們都被好好地教育了一番。講解員感覺就是一位普通的行山客,來到這邊,覺得需要設一個展,向其他人宣揚環保的重要,自告奮勇就辦起來了。

信義會恩光堂|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信義會恩光堂|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我還蠻喜歡這一tpye,他們誠懇地相信,自己踏出一步便可令世界稍微變好一點。先不管是不是真理,他們身體力行推動他們信仰的事情。

即使參訪當日禮拜堂有活動進行,無法入內參觀。義務導賞姐姐仍願意在戶外給我們講了二十分鐘礦山歷史。她雖然不是舊村民,卻是艱辛歲月的過來人。

「我們小時候一個蘋果四個人吃,所以現在小孩子的生活,我實在無法想像。」物質富裕、經濟騰飛,老人們常說我們是幸福一代,水龍頭扭開便有自來水。

不留遺憾的告別式

馬鞍山村歷史遠遠不及茶果嶺悠久,茶果嶺勉強算是鐵路沿線,從鐵路站步行可達。馬鞍山村則只有一輛村巴出入,同樣滅村在即,關注程度差了一大截。

我們的概念向來認為由鄉郊遷往城巿是生活進步、物質豐裕的指標。好像也真的如此,有電梯、自來水、電力供應的高樓大廈,怎麼都比夏天熱到60度的鐵皮屋優勝。山頭野嶺缺乏管理,治安也問題同樣令人擔憂。昔日居民又已大量遷居,一點一點拆解下去,彷彿清拆理由大於保留。

關心昔日生活、礦山歷史的都是外來者。我們偶爾上去一趟,聽聽礦山工人過去怎麼生活,遙想舊香港鮮為人知的歷史。幾小時候便回到忙碌的生活之中。村子的去或留,何時再獲媒體關注,引起討論也是疑問。

這些年我們習慣了失去,準確形容是失去成為我們關注的一部分。如果失去無可抗力,消失之前努力發掘、懷勉,可能是不留遺憾的一種正面表達方式。

信義會恩光堂|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信義會恩光堂|Photo by Houses Cheung ω Z6 II+ Z 24–70mm f/4


FacebookInstagramPatreonGunroadPinkoi500PX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野口夏-avatar-img
2023/01/15
雖原就知道寮字有指簡陋小屋之意,但其字亦可當小窗,我總覺得寮屋二字讀來極美,卻不知其意竟是臨時建築,子房將其地歷史敘述的詳細,照片也極好。
張子房-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16
過獎了~ 香港是叫竂屋,也不知用得對或不對。追溯歷史最遙遠的竂屋村該是茶果嶺村,400年歷史。不過400年前是否鐵皮搭建就不得而知了。
avatar-img
Let'Off
20會員
239內容數
在點與線之間建立幸福的平面
Let'Off的其他內容
2025/03/10
左手提着準備代工的模型和整趟行程都沒有用到的腳架,右手是照相機,背後是相機包。愉快又興奮地繞着方舟拍照之時,一對小情侶湊近︰「大哥,可以幫我們拍一張嗎?」他們遞給我已開IG的iPhone15pro,夕陽已晚,隨手拍了一張,看着他們高高興興地編輯IG,我才發現︰「嗯!?佢哋同路思義撞衫喎。十年後重
Thumbnail
2025/03/10
左手提着準備代工的模型和整趟行程都沒有用到的腳架,右手是照相機,背後是相機包。愉快又興奮地繞着方舟拍照之時,一對小情侶湊近︰「大哥,可以幫我們拍一張嗎?」他們遞給我已開IG的iPhone15pro,夕陽已晚,隨手拍了一張,看着他們高高興興地編輯IG,我才發現︰「嗯!?佢哋同路思義撞衫喎。十年後重
Thumbnail
2025/02/18
落山風藝術節每年在屏東海口村舉辧,海口村是枋寮與車城之間一個小小港口,近似流浮山。同事強烈推薦我去一趟。本來約了幾個網友租車去,臨時網友感冒取消,我就自己去。可能更好,因為未試過副駕無人情況在台灣開車。 行程不太順利,搭火車到枋竂,預計10:30開出接駁巴士沒到。我明明出發前一天問過,hotl
Thumbnail
2025/02/18
落山風藝術節每年在屏東海口村舉辧,海口村是枋寮與車城之間一個小小港口,近似流浮山。同事強烈推薦我去一趟。本來約了幾個網友租車去,臨時網友感冒取消,我就自己去。可能更好,因為未試過副駕無人情況在台灣開車。 行程不太順利,搭火車到枋竂,預計10:30開出接駁巴士沒到。我明明出發前一天問過,hotl
Thumbnail
2025/02/07
「還不走,你要加班?你不要放牠出來,外面在下雨。把牠顧好,下班時綁回去。」逍遙園喫茶店全身黑衣接近1.9米高左邊戴耳環的年輕師傅,嚴厲乃至幾近訓斥的口吻跟兩位白衣黑褲店員說話。店員一個染了一束MK金,短褲長靴,一個黑長髮做了慈禧式美甲,聞言,笑嘻嘻地擼狗。 轉過頭,兩位小姐姐下班,店內剩我一位
Thumbnail
2025/02/07
「還不走,你要加班?你不要放牠出來,外面在下雨。把牠顧好,下班時綁回去。」逍遙園喫茶店全身黑衣接近1.9米高左邊戴耳環的年輕師傅,嚴厲乃至幾近訓斥的口吻跟兩位白衣黑褲店員說話。店員一個染了一束MK金,短褲長靴,一個黑長髮做了慈禧式美甲,聞言,笑嘻嘻地擼狗。 轉過頭,兩位小姐姐下班,店內剩我一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大豐二號坑所產的煤礦量是山仔腳所有礦坑之首,全盛時期有上千名礦工在這裡工作。最可怕的是,此坑深達一公里多,礦工從入口處搭礦車到底,必須耗費兩個小時!我看著告示牌的介紹整個人不寒而慄……
Thumbnail
大豐二號坑所產的煤礦量是山仔腳所有礦坑之首,全盛時期有上千名礦工在這裡工作。最可怕的是,此坑深達一公里多,礦工從入口處搭礦車到底,必須耗費兩個小時!我看著告示牌的介紹整個人不寒而慄……
Thumbnail
隱藏在玉龍雪山腳下納西族古村落「玉湖村」,長年在雪山腳下似乎被神山所庇護著,早期即是為納西王護宮養鹿的人,神奇的是路是由石頭鋪的、房子是由石頭搭的這裡正在悄悄的小火起來。
Thumbnail
隱藏在玉龍雪山腳下納西族古村落「玉湖村」,長年在雪山腳下似乎被神山所庇護著,早期即是為納西王護宮養鹿的人,神奇的是路是由石頭鋪的、房子是由石頭搭的這裡正在悄悄的小火起來。
Thumbnail
在路上總喜歡亂瞄街上的老屋顏(好孩子不要學,要專心看路) 在雲林鄉下的好處是路上車比較少,但三寶仍是很多,可以欣賞下路邊可見的老屋風景。 這次剛好亂騎亂晃撇見這棟殘破的老屋,不曉得背後的歷史,但從高度與面寬來看應該是大戶人家,可能受開闢道路還是其他因素才留下這間。 屋脊已經斷層兩節,與山牆面的接處也
Thumbnail
在路上總喜歡亂瞄街上的老屋顏(好孩子不要學,要專心看路) 在雲林鄉下的好處是路上車比較少,但三寶仍是很多,可以欣賞下路邊可見的老屋風景。 這次剛好亂騎亂晃撇見這棟殘破的老屋,不曉得背後的歷史,但從高度與面寬來看應該是大戶人家,可能受開闢道路還是其他因素才留下這間。 屋脊已經斷層兩節,與山牆面的接處也
Thumbnail
象徵馬鞍山村步入榮景的採礦產業的重要遺址,已隱沒在漫山植林之中。若無熟人帶領,舊照指認,崖上生長的樹林,遠離馬路的通風口,就只是一堆荒廢無意義的鋼根水泥。 如果鞍山探索館無人維護,下場必然與小山頭對面的廢校荒原同樣,零零落落地只剩幾個文字記載。
Thumbnail
象徵馬鞍山村步入榮景的採礦產業的重要遺址,已隱沒在漫山植林之中。若無熟人帶領,舊照指認,崖上生長的樹林,遠離馬路的通風口,就只是一堆荒廢無意義的鋼根水泥。 如果鞍山探索館無人維護,下場必然與小山頭對面的廢校荒原同樣,零零落落地只剩幾個文字記載。
Thumbnail
「你們羨幕馬鞍山環境清幽,交通方便,又近沙田。呢個係依家啫。你哋知唔知我等呢條馬鐵等足廿年!?」叔叔出社會後抽到大水坑公屋,每次聚會均是他出九龍。馬鐵通車後我們第一次去馬鞍山覓食。 回想起來這番話已是10年前。 很危險喔,無遮無擋,一個瓶子從空中掉下來的話⋯⋯
Thumbnail
「你們羨幕馬鞍山環境清幽,交通方便,又近沙田。呢個係依家啫。你哋知唔知我等呢條馬鐵等足廿年!?」叔叔出社會後抽到大水坑公屋,每次聚會均是他出九龍。馬鐵通車後我們第一次去馬鞍山覓食。 回想起來這番話已是10年前。 很危險喔,無遮無擋,一個瓶子從空中掉下來的話⋯⋯
Thumbnail
夜,已然來到,金黃色的聚落與海沈睡。
Thumbnail
夜,已然來到,金黃色的聚落與海沈睡。
Thumbnail
閒時來到雲林虎尾鎮的建國眷村,在一片老舊頹圮房舍中,找個位子,啜飲一杯咖啡或茗茶,享受老樹下輕風拂面的舒爽,穿越時空,遙想當年這裡生活盛況,讓人無比放鬆。 建國新村是虎尾鎮建國一村、二村、三村、四村等軍眷聚落的統稱,靠近已經廢棄的空軍基地,為全臺灣唯一留存的農村型眷村。 第三個訪點--波波草。
Thumbnail
閒時來到雲林虎尾鎮的建國眷村,在一片老舊頹圮房舍中,找個位子,啜飲一杯咖啡或茗茶,享受老樹下輕風拂面的舒爽,穿越時空,遙想當年這裡生活盛況,讓人無比放鬆。 建國新村是虎尾鎮建國一村、二村、三村、四村等軍眷聚落的統稱,靠近已經廢棄的空軍基地,為全臺灣唯一留存的農村型眷村。 第三個訪點--波波草。
Thumbnail
望古車站 望古相傳由泉州人胡結於1855年開坑採礦,因被水淹沒被稱為“亡礦坑”,後改為“望古坑”。也有相傳是泉州來的先民覺得地理環境與家鄉相似,因而有“望景懷故”之稱。
Thumbnail
望古車站 望古相傳由泉州人胡結於1855年開坑採礦,因被水淹沒被稱為“亡礦坑”,後改為“望古坑”。也有相傳是泉州來的先民覺得地理環境與家鄉相似,因而有“望景懷故”之稱。
Thumbnail
眷村就是每一季境遷的記憶,是承裝接引的容器,是需要站穩在時代變數洪流下的生活,是匯聚的源、分支的流,從離散的苦和數不盡的重新來過緩慢沖積成的岸邊,帶進新來的人
Thumbnail
眷村就是每一季境遷的記憶,是承裝接引的容器,是需要站穩在時代變數洪流下的生活,是匯聚的源、分支的流,從離散的苦和數不盡的重新來過緩慢沖積成的岸邊,帶進新來的人
Thumbnail
南庄近幾年來都是以客家、原民的傳統文化以及好山好水的自然生態聞名。不過鮮少人會知道,過去南庄可是一個極為熱鬧的山城。鄉內的蓬萊村,過去開採的礦坑就有好幾個,今天就讓筆者帶各位前往已經失落的南礦,來一場重溫黑金的大冒險。
Thumbnail
南庄近幾年來都是以客家、原民的傳統文化以及好山好水的自然生態聞名。不過鮮少人會知道,過去南庄可是一個極為熱鬧的山城。鄉內的蓬萊村,過去開採的礦坑就有好幾個,今天就讓筆者帶各位前往已經失落的南礦,來一場重溫黑金的大冒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