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山風藝術節每年在屏東海口村舉辧,海口村是枋寮與車城之間一個小小港口,近似流浮山。同事強烈推薦我去一趟。本來約了幾個網友租車去,臨時網友感冒取消,我就自己去。可能更好,因為未試過副駕無人情況在台灣開車。
行程不太順利,搭火車到枋竂,預計10:30開出接駁巴士沒到。我明明出發前一天問過,hotline話班次OK,枋寮站旅客服務中心亦都話有車︰「有車呀!為甚麼還沒到。」
現場十幾人在等候,其中一個大哥打電話去熱線,聽得出電話對面猶疑幾秒︰「今日雖然星期六,但今天算平日的時刻表喔,下一班11:55才開。」大哥向在場人士佈達,這就麻煩了,我安排的去回程恰巧兩班車都沒有開,所有行程都要改。
正當我同一位來自崗山的阿姨聊天,一起研究行程的時候,接駁車居然到了!10:45分。車當然沒有開,司機隔着玻璃做嘴型︰「11:55」。但當下我們的感覺是,司機不記得時間開車,不然怎會提早一個多小時到火車站呢?不如將錯就將囉。這算台灣日常。
坐了三十分鐘到達海口,天氣奇差!落山風狂吹,大到走不了直線,風捲海沙吹襲而來,間中曬雨,全日不見陽光。好吧,快點點,先找吃的,再拍照晃遊。
沒想到,繞了一圈,沒有餐廳,連7-11都沒有!
按照原本行程是從枋寮搭車到車城,吃飽再搭回頭看落山風。然而班次改了嘛,行程跟着異動。儘管地圖顯示步行時間30分鐘,尚在接受範圍之內,但肯定不準。別說海口這種偏遠地區,試過在淡水走到巴里,寫着15分鐘,結果走了一小時。
幸好在馬路邊找到一家小吃店,只賣香腸。烤腸時與店東閒聊︰「在這邊生活還蠻寫意的。」
「是不錯啦,這邊算偏遠地區囉,買東西不方便。最近要去車城,網購算離島和偏遠地區運費。幸好我們是自己住家,不然喔,開店也沒有人流。」
「哦……我還在想如果這邊有藝術節人流應該蠻多。」
「是還好啦。對面那家本來要做餐廳,也還沒開。放七、八個月了。」店東指着馬路對面,整修完不久的空間︰「政府的BOT,現在不知怎樣。屏東節奏呀。」
「節奏慢不是很好?適合養老。」
「醫療不好呢,這邊大醫院要去到墾丁。重病或甚麼要去屏東巿或高雄,那邊設備比較好。」
怎麼,講到窮山惡水偏處一隅乏人問津似的。
既然是藝術節,落山風的網頁和文宣品設計均是一流,甚至比巿中心國際級博物館的定期展覽更為吸睛。看文宣會覺得一踏入海口便是打卡點。那,嘛,如果想要一落車就打卡,請自備妹子。
藝術節包括的範圍中規中矩,大約是一個文心公園大小。村落裡的住戶感覺配合展覽,家家戶戶都落閘。海口村建築以紅磚為主,鐵皮頂蓋,感覺是70、80年代蓋起來的房子。我本身很喜歡建築物,特別是這種活着的,有人類活動氣息的老地方。
第二展區是活動中心的室內展區,藝術區重現、模仿海上生活,好讓第三次衝擊之後的人類能回顧海洋的美好與險惡⋯⋯就⋯⋯海就在外面,直接跳上船感受更好吧。
沙灘展區這邊千萬千萬不要腳鞋子。裝備藝術都甚為適合打卡,晚上亮燈後應該更加好看。然而落山風比八號波還要強大,走不了直線之餘,沙石和雨水捲襲而來,躲不開又逃不過。幸好沒帶妹子來,不然只能拍出她狼狽的樣子。
好吧,其實沒得帶。
逛了三小時,都是這種愁剎人的天氣。本來還想為明年的落山風和四重溪拍一點照片,計劃行程。這一趟卻也沒拍出吸睛的東西,唯有打道回府。
臨上車前十分鐘,探進長灘酒店,參觀酒店內的「客房藝術區」。童畫風很美。而就在那不得不離開的時候。
出太陽了。
而吹了老半天又吃不飽,第二天就感冒了。
每周一則城巿故事。突破點對點生活模式。
邁開腳步,劃出舒適的平面。喜歡原地遊的內容,請接續以下方關注更多動向:【 Facebook|Instagram|Patreon|Gunroad|Pinkoi|5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