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觀察|斗南鎮古宅遺構2023.4.3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路上總喜歡亂瞄街上的老屋顏(好孩子不要學,要專心看路)
在雲林鄉下的好處是路上車比較少,但三寶仍是很多,可以欣賞下路邊可見的老屋風景。
這次剛好亂騎亂晃撇見這棟殘破的老屋,不曉得背後的歷史,但從高度與面寬來看應該是大戶人家,可能受開闢道路還是其他因素才留下這間。
屋脊上的陶瓷剪黏是花鳥題材,蠻精細的
麒麟與菊花剪黏
屋脊已經斷層兩節,與山牆面的接處也脫離了,極度危險,可能遇個一次大地震這棟就不見了。
被拆除的部分看起來蠻多的,前四架以前都不見了。
圓拱門設計讓屋身看起來很俐落,水車堵還有交趾陶作品,但人物的頭都不見了。
水車堵的外框有彩繪的殘留,從發色來判斷應該是水彩釉的腳趾陶作品。
巷子內的建築
巷子內應還有人居住。
連接街道旁老屋的紅磚屋
屋脊前後都有做剪黏,看起來蠻費工的,應該是大戶人家。
老屋內部與殘留木料
感謝讀者的閱讀與支持,歡迎提供版主的小破車車馬費,讓版主帶各位探索更多地方!
avatar-img
4會員
15內容數
在資訊量爆炸與變化快速的時代中,發現、紀錄、書寫,創造自己的文字宇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toryCosmos.20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閒來無事喜歡打開Google 地圖來看看街景,或是儲存些想去現場看看的點。 這個時代不出門已經可以知天下事了,也可以來趟Google地圖環遊世界。但再怎麼樣還是比不上到現場親自體驗的那種感受。 所以就搭上區間車,慢慢地晃到柳營。 雖然什麼都沒有,離火車站最近的7-11也要步行15分鐘,但柳營還是存有
建於民國45年(1956)的大禮堂建築以及建於民國41年(1952)由第七屆校友所捐贈的時鐘座,兩座建物於2004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這樣精美的時鐘座在臺南市現存兩座(新聞來源),而在鹽水國小內仍有一座近代才建的時鐘座,說不定在某間國小內還存有時鐘座等待人們發現~ 時間實在過得太快,時鐘座提醒著人
大赤崁龍德宮 兩宮合祀的丁香魚村廟 大赤崁龍德宮為赤崁村的主要信仰中心,一樓正殿主祀哪吒三太子爺,二樓為水仙宮,主祀水仙尊王。 在丁香魚村中竟然有一座合祀兩宮的廟宇?在這棟富麗堂皇的廟宇中藏著什麼樣的建築藝術與歷史......?
2022.10.07鹿港龍山寺彩繪修復計畫施工說明會心得 特地參與了鹿港龍山寺的彩繪修復計畫施工說明會,一方面是來看炎上龍山寺的,想看到底在網路上砲火猛烈的這些人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與意見來討論,現場就是見真章的時候,如同辯論會,自己的問題意識與立場不清楚的話就會自亂陣腳,顯得不專業。 首先是鹿港的一
走了至少三次的文澳走讀,以為已經沒有東西可以講了,但田野就是那麼豐富有趣,還是隱藏著很多歷史資訊等著人們挖掘。 第一站|文澳祖師廟 第二站|聖真寶殿 聖真寶殿主祀南天文衡聖帝,設有鸞堂,著作過不少金篇。 第三站|文澳城隍廟 第四站|千人塚 第五站|文石書院
閒來無事喜歡打開Google 地圖來看看街景,或是儲存些想去現場看看的點。 這個時代不出門已經可以知天下事了,也可以來趟Google地圖環遊世界。但再怎麼樣還是比不上到現場親自體驗的那種感受。 所以就搭上區間車,慢慢地晃到柳營。 雖然什麼都沒有,離火車站最近的7-11也要步行15分鐘,但柳營還是存有
建於民國45年(1956)的大禮堂建築以及建於民國41年(1952)由第七屆校友所捐贈的時鐘座,兩座建物於2004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這樣精美的時鐘座在臺南市現存兩座(新聞來源),而在鹽水國小內仍有一座近代才建的時鐘座,說不定在某間國小內還存有時鐘座等待人們發現~ 時間實在過得太快,時鐘座提醒著人
大赤崁龍德宮 兩宮合祀的丁香魚村廟 大赤崁龍德宮為赤崁村的主要信仰中心,一樓正殿主祀哪吒三太子爺,二樓為水仙宮,主祀水仙尊王。 在丁香魚村中竟然有一座合祀兩宮的廟宇?在這棟富麗堂皇的廟宇中藏著什麼樣的建築藝術與歷史......?
2022.10.07鹿港龍山寺彩繪修復計畫施工說明會心得 特地參與了鹿港龍山寺的彩繪修復計畫施工說明會,一方面是來看炎上龍山寺的,想看到底在網路上砲火猛烈的這些人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與意見來討論,現場就是見真章的時候,如同辯論會,自己的問題意識與立場不清楚的話就會自亂陣腳,顯得不專業。 首先是鹿港的一
走了至少三次的文澳走讀,以為已經沒有東西可以講了,但田野就是那麼豐富有趣,還是隱藏著很多歷史資訊等著人們挖掘。 第一站|文澳祖師廟 第二站|聖真寶殿 聖真寶殿主祀南天文衡聖帝,設有鸞堂,著作過不少金篇。 第三站|文澳城隍廟 第四站|千人塚 第五站|文石書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遊覽車上沒是事就拍街道兩旁的建築,像這棟一樓用簡單的磚堆壘建成,二樓有大大的屋簷伸出,防止日曬的熱氣,大面積生鏽的鍍鋅鐵片,跟早期台灣用的鐵片一樣,所以很有親切感。 左邊的建築就新多了,右邊的就比較樸實,剛好可以做對照,其實兩個都不錯,因為建築年代的不同,所以風貌就不一樣。 這個防務屋頂特別的
Thumbnail
在街上散步時,總是會被一些老屋建築吸引,尤其是那些歷經風霜的古老建築,沉穩的外觀中帶著歲月的痕跡,讓人忍不住想探究它們的故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老屋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牆面開裂、結構鬆動等。這次竟然看到了,街邊的老屋搭上了鐵鋼架遮風擋雨,讓我忍不住想問,這樣可以嗎?老屋維護也可以這樣嗎?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桃園龜山公西新興街是一條寧靜的住宅區,街道兩旁排列著整齊的房屋。房屋大多是兩層樓高的磚造建築,外觀簡單樸素。房屋前的小院裡種植著各種花草樹木,為街道增添了不少生機。 街道兩側各有一排行道樹,為行人遮擋陽光。行道樹的種類繁多,有樟樹、鳳凰木、榕樹等。在陽光的照射下,樹葉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街道的盡頭是
Thumbnail
站在圓山的小山頂上,我望向腳下廣袤的民俗村,一筆一筆的畫著,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敬畏之情。這個村落如同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蜿蜒曲折的街巷彷彿融入了歷史的痕跡,仿佛每一塊石頭都述說著遠古的故事。 這裡的建築,一棟棟連在一起,蔚為壯觀。古樸的木屋、磚瓦舖就如同一幅幅畫卷,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獨有的光彩
Thumbnail
台北圓山民俗村,一座座身材矮紅瓦建築,靜靜地立在繁華的都市中,廣場呈現出獨特的韻味。走進圓山民俗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精美的建築。每一塊磚、每一根樑都蘊藏著故事,讓人不禁想著古時的典故與傳說。 這裡的建築風格獨樹一標誌,與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也正是這樣的對比,使得圓山民俗村更
Thumbnail
2022年接到一個拍攝計畫, 不是要做修復整修紀錄,而是要做拆除前的保存紀錄! 實在很難得看見,老宅要拆除還願意花錢做拍攝甚至是3D保存。 可見屋主對老宅的情感及用心! 後勁林家古厝是傳統閩式合院格局的建築 是屬於泉州風格的建築 拍了這場紀錄才了解到原來閩式建築還有分泉州
Thumbnail
昨天發的短影音「我在雲林一整天」有三個很棒的景點,我先介紹一下「雲林虎尾建國眷村」,這是眷村遺址。這類老舊建築在台灣很有多,而且都是廢棄已久的。不少政府部門為了推廣觀光,讓這些地方開始活化。例如,之前介紹的台中動漫博物館。 . 之前介紹「台中動漫博物館」有提到,那個地方有點像嘉義的
Thumbnail
小坡坎 開車不到五分鐘,就來到了一個小坡坎的地方。停好車,爬上坡,看到眼前景象,不禁驚喜。一片碧綠的池塘,後面是一排竹林,旁邊有一個傳統的三合院。三合院前面是小路,看起來沒有人走過的樣子。農村的倒影在水面上映照,微風吹過,水面波光粼粼。一切都呈現出一幅美好的農村景色。 典型的農村景色 這是典型
Thumbnail
畫作記憶 這裡距離上一個創作的地點大約 150 公尺左右,剛好有一塊小空地可以停車。於是就把車子停下來,尋找作畫的景物。旁邊就是農家,是那種非常傳統的三合院。房子的拐角處有一棵不知道是什麼樹的樹,反正就是海邊常見的這種樹。旁邊是一個破舊的房子,破舊的紅磚房。這兩個元素其實還是蠻好看的。配上小路,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遊覽車上沒是事就拍街道兩旁的建築,像這棟一樓用簡單的磚堆壘建成,二樓有大大的屋簷伸出,防止日曬的熱氣,大面積生鏽的鍍鋅鐵片,跟早期台灣用的鐵片一樣,所以很有親切感。 左邊的建築就新多了,右邊的就比較樸實,剛好可以做對照,其實兩個都不錯,因為建築年代的不同,所以風貌就不一樣。 這個防務屋頂特別的
Thumbnail
在街上散步時,總是會被一些老屋建築吸引,尤其是那些歷經風霜的古老建築,沉穩的外觀中帶著歲月的痕跡,讓人忍不住想探究它們的故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老屋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牆面開裂、結構鬆動等。這次竟然看到了,街邊的老屋搭上了鐵鋼架遮風擋雨,讓我忍不住想問,這樣可以嗎?老屋維護也可以這樣嗎?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桃園龜山公西新興街是一條寧靜的住宅區,街道兩旁排列著整齊的房屋。房屋大多是兩層樓高的磚造建築,外觀簡單樸素。房屋前的小院裡種植著各種花草樹木,為街道增添了不少生機。 街道兩側各有一排行道樹,為行人遮擋陽光。行道樹的種類繁多,有樟樹、鳳凰木、榕樹等。在陽光的照射下,樹葉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街道的盡頭是
Thumbnail
站在圓山的小山頂上,我望向腳下廣袤的民俗村,一筆一筆的畫著,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敬畏之情。這個村落如同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蜿蜒曲折的街巷彷彿融入了歷史的痕跡,仿佛每一塊石頭都述說著遠古的故事。 這裡的建築,一棟棟連在一起,蔚為壯觀。古樸的木屋、磚瓦舖就如同一幅幅畫卷,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獨有的光彩
Thumbnail
台北圓山民俗村,一座座身材矮紅瓦建築,靜靜地立在繁華的都市中,廣場呈現出獨特的韻味。走進圓山民俗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精美的建築。每一塊磚、每一根樑都蘊藏著故事,讓人不禁想著古時的典故與傳說。 這裡的建築風格獨樹一標誌,與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也正是這樣的對比,使得圓山民俗村更
Thumbnail
2022年接到一個拍攝計畫, 不是要做修復整修紀錄,而是要做拆除前的保存紀錄! 實在很難得看見,老宅要拆除還願意花錢做拍攝甚至是3D保存。 可見屋主對老宅的情感及用心! 後勁林家古厝是傳統閩式合院格局的建築 是屬於泉州風格的建築 拍了這場紀錄才了解到原來閩式建築還有分泉州
Thumbnail
昨天發的短影音「我在雲林一整天」有三個很棒的景點,我先介紹一下「雲林虎尾建國眷村」,這是眷村遺址。這類老舊建築在台灣很有多,而且都是廢棄已久的。不少政府部門為了推廣觀光,讓這些地方開始活化。例如,之前介紹的台中動漫博物館。 . 之前介紹「台中動漫博物館」有提到,那個地方有點像嘉義的
Thumbnail
小坡坎 開車不到五分鐘,就來到了一個小坡坎的地方。停好車,爬上坡,看到眼前景象,不禁驚喜。一片碧綠的池塘,後面是一排竹林,旁邊有一個傳統的三合院。三合院前面是小路,看起來沒有人走過的樣子。農村的倒影在水面上映照,微風吹過,水面波光粼粼。一切都呈現出一幅美好的農村景色。 典型的農村景色 這是典型
Thumbnail
畫作記憶 這裡距離上一個創作的地點大約 150 公尺左右,剛好有一塊小空地可以停車。於是就把車子停下來,尋找作畫的景物。旁邊就是農家,是那種非常傳統的三合院。房子的拐角處有一棵不知道是什麼樹的樹,反正就是海邊常見的這種樹。旁邊是一個破舊的房子,破舊的紅磚房。這兩個元素其實還是蠻好看的。配上小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