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後真相》短評:我們所能討論的真實,本身從來就不是真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非常喜歡演員張孝全,所以在電影《罪後真相》上檔沒多久就迫不及待進場觀看,在預告片出來時首次觀看就因為情殺案題材而吸引我,張孝全詮釋的名嘴嘴臉也非常傳神,帶著這樣的期待走進松仁威秀觀看。
電影《罪後真相》描繪原本前途看好的棒球明日之星張正義(陳昊森飾演)因涉嫌謀殺女友而入獄,七年後在獄中接受過氣名嘴劉立民採訪時脅持他越獄,當時正值節目要被砍的劉立民趁著劫持事件人質身分重新拿回話語權,趁被挾持時開直播蹭流量,衝高節目頻道流量進行節目存續保衛戰。
劉立民隨即在逃脫後宣布要重新調查這起棒球明星情殺案,最初大眾既定印象認為他是否幫助殺人犯,但隨著深入調查,劉立民拋出更多案件疑點,更查出更多案外案,隨著劇情引導煙霧彈,觀眾更是將焦點轉移到張正義女友、富二代與劉立民妻子身上,試圖猜測情殺案真相,每個人心中都隨著劇情推疑不斷轉換真兇的可能名單。
電影試圖探討媒體報導誘導大眾對新聞人物快速貼上標籤,隨著碎片化資訊塑造新聞內特定人物變成殺人犯兇手,但當更多證據推翻前面的案情揣測,兇手被翻案,大眾甚至又迅速快速的找到下一個被「輿論推定」的兇手。
劇中開始劉立民節目口號主打:「新聞很重要,真相更重要」,然而所謂的「真相」哪個是真的?誰又能判斷真假?這部電影試圖用不斷反轉的劇情引領觀眾思考這個命題,電影行銷時更以「真相不過是種選擇」作為Slogen,試圖定調整部電影預設的答案。
直到電影最後,當大家以為水落石出,張正義終於實現私刑正義,但結尾劉立民背對鏡頭觀看電腦存放的影片檔案時,再度翻轉「真相」,甚至拋出另一個「被選擇的真相」,諷刺現今媒體新聞鏡頭前的「真相」是否是另一個被選擇的謊言。
走出電影院的我腦海中一直浮現曾讀過的一句話:「我們所能討論的真實,本身從來就不是真實」,最初讀到《罪行》這本書時這句話讓我十分印象深刻,在看完《罪後真相》之後再度湧上心頭,咀嚼箇中滋味。
一直到最後在鏡頭前我們看到的真相都只是被選擇後的真相,而未必是真實的真相,幾顆鏡頭可以看到陳昊森情緒的爆發,也可以看到張孝全在片尾幾分鐘情緒的轉折。
張孝全在電影中詮釋記者的表演,自然流露的記者調查的氣口跟痞都讓我某些時刻看到《醉後決定愛上你》宋杰修的模樣,非常嘴賤的痞,但演得很鬆。
電影中命案手法其實頓時勾起當年轟動一時清大命案的片刻回憶,剛開始很快就猜到第一個轉折點,後來陳昊森跟闖入者面對面就大概猜出第二個轉折點,雖然最後在影評提前劇透到最後一刻再反轉,但也算是蠻套路的再轉折手法。
動機也沒有到獵奇程度,倒是辜負了腦內小劇場原本自動排練的幾個兇殺動機跟兇手手法,可能是中韓劇兇案類型影響太深,以至於結尾就沒有到驚艷程度,還好有張孝全的名品演技補救了一點,算是完美的收尾。
罪後整部剪輯節奏非常流暢,緊張感倒是還好,對於重口味的影迷可能略顯平常,不過演技倒是很棒,陳昊森跟張孝全之間對戲火花十足,把名嘴記者的痞都詮釋到位,副座也把壞警察演得十分突出。
劇本酸了媒體好幾次,不過看久類似刑偵片套路真的太了解,已經沒有幾部有燒腦的感覺。
推薦度是蠻值得還沒刷過的影迷感受一下國片的進步,比之前《目擊者》甚或《誰是被害者》劇本流暢很多。美中不足大概就是媒體報導片段還是很容易出戲,大概媒體圈待久看報導框畫面已經習慣,目前國片或戲劇這塊還是很容易假假的。凶殺片段如果可以再多一點細節,可能更加分。
十分熱愛看商業片的樂見國片靠攏商業片,一部比一部更加純熟,從重口味影迷角度來看,我認為近年就算看韓片也都很難找回當年看韓片《追擊者》的痛快與暴力美學,真心認為以犯罪刑偵類型電影,在犯案過程細節可以再加重比例,營造更多戲劇張力,甚或電影節奏的緊湊感都還有進步空間。
回想當初《追擊者》開場那段皮條客追兇手的沿路長跑,搭配配樂的節奏感,縱然看過N次每次重溫都忍不住懸著一顆心糾結。
《罪後真相》將於1月21日Netflix上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會員
38內容數
紀錄追劇的怦然心動與追劇進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a Wen Ts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迪士尼新劇《台灣犯罪故事》第二單元《生死困局》二刷後簡單側寫。 實在是太喜歡李銘忠、王柏傑這對在劇中展現的火花,劇情每集都有反轉,直到最後結尾都再度暗藏謊言,比起《罪後真相》在兇殺場景的避重就輕,這部《生死困局》完全直進血腥,非常對我的胃口。 以下側寫有劇透,不想被爆雷的先不要看。 . . . .
因為《台灣犯罪故事》首週受創頗深,為了怕受傷害,寫稿先開來邊聽首播。 才開頭一分鐘,我就已經懷疑到底為啥第二單元不擺首集啊?完全非常符合重口味刑偵犯罪劇影迷胃口啊? 不到兩分鐘,李銘忠已經完全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真的蠻喜歡第二單元開場的血案剪接畫面跟殺手犯案監視器畫面的懷舊處理,完全打破上週沉悶的三集
這部大概把陳昊森各種的帥、叛逆與挑釁小表情都捕捉到了,不得不說某些橋段粉紅泡泡仍是讓人心臟怦怦跳。 大概也是第一部讓我對陳昊森這個演員有心動的感覺,如果說想要捕捉陳昊森各種劇中演技的小表情,大概是一部蠻適合「開箱」陳昊森各種帥度的校園羅曼史。
迪士尼新劇《台灣犯罪故事》第二單元《生死困局》二刷後簡單側寫。 實在是太喜歡李銘忠、王柏傑這對在劇中展現的火花,劇情每集都有反轉,直到最後結尾都再度暗藏謊言,比起《罪後真相》在兇殺場景的避重就輕,這部《生死困局》完全直進血腥,非常對我的胃口。 以下側寫有劇透,不想被爆雷的先不要看。 . . . .
因為《台灣犯罪故事》首週受創頗深,為了怕受傷害,寫稿先開來邊聽首播。 才開頭一分鐘,我就已經懷疑到底為啥第二單元不擺首集啊?完全非常符合重口味刑偵犯罪劇影迷胃口啊? 不到兩分鐘,李銘忠已經完全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真的蠻喜歡第二單元開場的血案剪接畫面跟殺手犯案監視器畫面的懷舊處理,完全打破上週沉悶的三集
這部大概把陳昊森各種的帥、叛逆與挑釁小表情都捕捉到了,不得不說某些橋段粉紅泡泡仍是讓人心臟怦怦跳。 大概也是第一部讓我對陳昊森這個演員有心動的感覺,如果說想要捕捉陳昊森各種劇中演技的小表情,大概是一部蠻適合「開箱」陳昊森各種帥度的校園羅曼史。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INFJ 是內向而富有同理心的人格類型,他們的複雜性往往讓人難以真正理解。由於 INFJ 的性格特質與行為模式獨特,外界經常對他們產生各種誤解。然而,這些誤解並未真正觸及 INFJ 的核心,而是忽略了他們深刻而細膩的內心世界。 常見的 INFJ 誤解:逐一破解這些迷思
Thumbnail
筆錄室的門被推開,王建國看見的不是預期中的威脅,而是慌張的陳明德。 「快跟我來!」 陳明德氣喘吁吁,手上的錄音筆還在播放著詭異的聲音,「重建室出事了!」 而在重建室內,李志豪和小美也正面對著門口的人影,但那人居然是拿著錄音筆的陳明德和一臉驚魂未定的王建國。
Thumbnail
Disney+最新韓劇《照明商店》改編自人氣網漫,探索生與死的交錯,並展現了多條感人至深的情感線。從大雨夜的致命車禍到靈魂的救贖,每個角色都面臨著生命與死亡的抉擇,劇中展現了愛情、母愛與友誼的力量與遺憾。隨著劇情深入,謎團逐步揭曉,讓觀眾不禁思考:愛是否能超越生死?最終回即將播出,敬請期待!
Thumbnail
在駕駛時,被A柱擋到的地方,我們稱之為「盲區」。然而,若是過分專注於此處,反而會使門戶大開的視野前方變成盲區所在。魯南的行動,看似有種佛擋殺佛的衝勁,但這是否僅是緣木求魚的徒勞?
Thumbnail
這部劇講述的是一位檢察官轉任的律師,為了替一樁十二年前舊案的被告平反,而踏上揭弊之路,隨著第一集殺人事件被告被判無罪,十二年前塵封案件的真相也逐漸被揭露。
Thumbnail
社區裡有一位叫林夢的空姐,與鄰居張澤東酒後一夜激情,卻意外身亡,而有女友的東東,並不是殺她的兇手,一邊掩飾自己在場,還要找尋真兇,甚至發現了社區一件件不能說的秘密,劉冠廷可說是全劇最累的一個角色了,眼神與心理變化更是演繹地非常傳神。就在真兇終於透明時,竟然是一個你想不到的人,也是一段不能說的愛。
Thumbnail
《查無此心》是講述一個警察與非法移工仲介因為一起無名女屍案件攜手辦案,並在最終抓獲兇手,同時讓各自心中原本無法放下的事都釋懷的故事。
這是一個轉了多層朋友圈的故事,整個事件中牽扯到了幾個男男女女的情愛上的認知,我聽了之後只有一個念頭—這樣也行!所以整理了一些重要內容,再以一種客觀的角度來交代整個故事;文中所有姓名均為虛構,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
Thumbnail
我忍不住想,若沒有接觸過這些論述,我對他的看法會是一樣的嗎?我自稱「哥迷」是否也是一種「後設」?我們當然可以在失去一個人後,愛上他、更愛他。但是,假如對張國榮的愛是「後設」的,這樣的愛──包括對同志身分、酷兒文化的認同與追捧──在曾經擁有他的那個世界裡,都是從缺的。
Thumbnail
「你說誰?」邱延安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耳朵不好嗎?我說....齊悅,已經跟未婚夫住一起了。」又不屑的說:「這個消息,你居然都不知道?我都不知道你到底要跟誰結婚?」 齊歡想煽起邱延安的熱火,好讓他去找齊悅算帳,這樣...她就不用被媽媽逼著嫁。 看著邱延安的眉頭深鎖,臉色頓時得難看萬
Thumbnail
INFJ 是內向而富有同理心的人格類型,他們的複雜性往往讓人難以真正理解。由於 INFJ 的性格特質與行為模式獨特,外界經常對他們產生各種誤解。然而,這些誤解並未真正觸及 INFJ 的核心,而是忽略了他們深刻而細膩的內心世界。 常見的 INFJ 誤解:逐一破解這些迷思
Thumbnail
筆錄室的門被推開,王建國看見的不是預期中的威脅,而是慌張的陳明德。 「快跟我來!」 陳明德氣喘吁吁,手上的錄音筆還在播放著詭異的聲音,「重建室出事了!」 而在重建室內,李志豪和小美也正面對著門口的人影,但那人居然是拿著錄音筆的陳明德和一臉驚魂未定的王建國。
Thumbnail
Disney+最新韓劇《照明商店》改編自人氣網漫,探索生與死的交錯,並展現了多條感人至深的情感線。從大雨夜的致命車禍到靈魂的救贖,每個角色都面臨著生命與死亡的抉擇,劇中展現了愛情、母愛與友誼的力量與遺憾。隨著劇情深入,謎團逐步揭曉,讓觀眾不禁思考:愛是否能超越生死?最終回即將播出,敬請期待!
Thumbnail
在駕駛時,被A柱擋到的地方,我們稱之為「盲區」。然而,若是過分專注於此處,反而會使門戶大開的視野前方變成盲區所在。魯南的行動,看似有種佛擋殺佛的衝勁,但這是否僅是緣木求魚的徒勞?
Thumbnail
這部劇講述的是一位檢察官轉任的律師,為了替一樁十二年前舊案的被告平反,而踏上揭弊之路,隨著第一集殺人事件被告被判無罪,十二年前塵封案件的真相也逐漸被揭露。
Thumbnail
社區裡有一位叫林夢的空姐,與鄰居張澤東酒後一夜激情,卻意外身亡,而有女友的東東,並不是殺她的兇手,一邊掩飾自己在場,還要找尋真兇,甚至發現了社區一件件不能說的秘密,劉冠廷可說是全劇最累的一個角色了,眼神與心理變化更是演繹地非常傳神。就在真兇終於透明時,竟然是一個你想不到的人,也是一段不能說的愛。
Thumbnail
《查無此心》是講述一個警察與非法移工仲介因為一起無名女屍案件攜手辦案,並在最終抓獲兇手,同時讓各自心中原本無法放下的事都釋懷的故事。
這是一個轉了多層朋友圈的故事,整個事件中牽扯到了幾個男男女女的情愛上的認知,我聽了之後只有一個念頭—這樣也行!所以整理了一些重要內容,再以一種客觀的角度來交代整個故事;文中所有姓名均為虛構,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
Thumbnail
我忍不住想,若沒有接觸過這些論述,我對他的看法會是一樣的嗎?我自稱「哥迷」是否也是一種「後設」?我們當然可以在失去一個人後,愛上他、更愛他。但是,假如對張國榮的愛是「後設」的,這樣的愛──包括對同志身分、酷兒文化的認同與追捧──在曾經擁有他的那個世界裡,都是從缺的。
Thumbnail
「你說誰?」邱延安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耳朵不好嗎?我說....齊悅,已經跟未婚夫住一起了。」又不屑的說:「這個消息,你居然都不知道?我都不知道你到底要跟誰結婚?」 齊歡想煽起邱延安的熱火,好讓他去找齊悅算帳,這樣...她就不用被媽媽逼著嫁。 看著邱延安的眉頭深鎖,臉色頓時得難看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