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經濟數據變好,股市上漲還是下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經濟好,股市應該上漲

今天美國公布1月份的非農就業數據,原本僅預估18.5萬人,結果暴增51.7萬人,遠遠超乎預期。《美國1月非農就業新增51.7萬人遠超預期,美股期貨短線下挫
非農就業數據,首先要看時間軸,與過去相比較,可以看起來比上個月表現還好,在過去十二個月,也算是第三高。
圖1:美國非農就業數據
其次,休閒和酒店業 (12.8 萬)、專業和商業服務 (8.2 萬) 以及醫療保健 (5.8 萬) 增長最為明顯。政府部門(74K), 零售貿易(3 萬)、建築(2.5 萬)、運輸和倉儲(2.3 萬)以及製造業(1.9 萬)也都出現了增長。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7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理財幼幼班:慢賺就是穩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6K會員
811內容數
這個出版專題的內容能讓大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克服心魔,或者是無法克服心魔的窘態,正如同災難投資法那本書,並不是一本歌功頌德自己的投資法有多厲害,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如何從不斷的犯錯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並逐漸改善自己個性的缺失,也讓自己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好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ckie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存股到存ETF 最近在分析去年迄今的文章,哪一些點閱率比較高,《我的學習之旅:從行為經濟學到潛意識訓練》,明明是很難懂的文章,點閱率卻超級高,還有最近一篇《東哥遊艇事件之分析》更是歷史次高的點閱率。 於是跑去群組請教大家,想要看哪一類的文章? 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出現存股的
一起因當沖導致的自殺事件 今天發生了一起遺憾的事件,《投資股票失利負債千萬 員警留遺書燒炭身亡》,據悉是因為當沖操作東哥遊艇(股票代號:8478)所致。 東哥遊艇這一波連續上漲,參考如下 波動率較大,許多當沖客也跑來衝浪了,有許多人看到過年前封關大漲,於是進行放空 注意當沖操作結構上的規定 當沖客在
低點切入贏一半 各種流派的分析,可以給我們一個趨勢,或者是相對高低點的判斷,有了趨勢就可以找到相對低點切入。 低點買進就贏一半了,是我常掛在嘴邊的投資心法。 泰山與龍邦之爭的心得分享 我個人如果在低點買進的話,除非有異常報酬,否則就是賺取配息,等待我期待的榮景與高漲的股價,再來決定是否出場。 舉例來
魔球、人生決勝球,爭論十年多的難解題 有兩部電影很有趣,我們可以將之視為快思慢想、互打擂台的電影,一部是2012年上映的《人生決勝球(Trouble with the Curve)》訴說傳統球探如何用各種觀察來判斷一位球員的好壞,對於老式風格的球探有著近乎神話般的擁戴,從時間上來看,我懷疑這部電影是
預期房地產短期會下跌 近期資產配置建議→將過多的房地產轉出 理由:升息仍在持續,且通膨要降到3%以下,應該還要半年甚至於更久,所以降息是暫時碰不到了,升息環境中,投資客會跑掉,只剩下自住客的剛性需求,而這個需求量無法支撐過去兩年高房價,所以「量縮緩跌」將是未來一年的展望。 轉出資金建議投資方向 之前
如何挑選ETF 早期投資ETF,可選擇性不多,比較常聽到的就是0050、0056,然而隨著新的ETF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其地位也逐漸受到挑戰。 因此,我們現在既然有更多的ETF當作投資工具,應該要更重視這些ETF是如何篩選股票: 0050:除了流動性之外,主要就是「市值」大的股票。 市值=股數*股價
從存股到存ETF 最近在分析去年迄今的文章,哪一些點閱率比較高,《我的學習之旅:從行為經濟學到潛意識訓練》,明明是很難懂的文章,點閱率卻超級高,還有最近一篇《東哥遊艇事件之分析》更是歷史次高的點閱率。 於是跑去群組請教大家,想要看哪一類的文章? 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出現存股的
一起因當沖導致的自殺事件 今天發生了一起遺憾的事件,《投資股票失利負債千萬 員警留遺書燒炭身亡》,據悉是因為當沖操作東哥遊艇(股票代號:8478)所致。 東哥遊艇這一波連續上漲,參考如下 波動率較大,許多當沖客也跑來衝浪了,有許多人看到過年前封關大漲,於是進行放空 注意當沖操作結構上的規定 當沖客在
低點切入贏一半 各種流派的分析,可以給我們一個趨勢,或者是相對高低點的判斷,有了趨勢就可以找到相對低點切入。 低點買進就贏一半了,是我常掛在嘴邊的投資心法。 泰山與龍邦之爭的心得分享 我個人如果在低點買進的話,除非有異常報酬,否則就是賺取配息,等待我期待的榮景與高漲的股價,再來決定是否出場。 舉例來
魔球、人生決勝球,爭論十年多的難解題 有兩部電影很有趣,我們可以將之視為快思慢想、互打擂台的電影,一部是2012年上映的《人生決勝球(Trouble with the Curve)》訴說傳統球探如何用各種觀察來判斷一位球員的好壞,對於老式風格的球探有著近乎神話般的擁戴,從時間上來看,我懷疑這部電影是
預期房地產短期會下跌 近期資產配置建議→將過多的房地產轉出 理由:升息仍在持續,且通膨要降到3%以下,應該還要半年甚至於更久,所以降息是暫時碰不到了,升息環境中,投資客會跑掉,只剩下自住客的剛性需求,而這個需求量無法支撐過去兩年高房價,所以「量縮緩跌」將是未來一年的展望。 轉出資金建議投資方向 之前
如何挑選ETF 早期投資ETF,可選擇性不多,比較常聽到的就是0050、0056,然而隨著新的ETF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其地位也逐漸受到挑戰。 因此,我們現在既然有更多的ETF當作投資工具,應該要更重視這些ETF是如何篩選股票: 0050:除了流動性之外,主要就是「市值」大的股票。 市值=股數*股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2024年9月份的經濟數據顯示,景氣對策信號降至34分,由於傳統產業的外銷動能下降,以及美國大選前企業的觀望態度影響,景氣燈號轉為黃紅燈。儘管用電量增長,預估經濟成長率為3.1%,但部分產業需求復甦不均,未來仍需關注美國大選及地緣政治因素對經濟的影響。
Thumbnail
上週提到的美國非農就業指數。在10 月日日公布數據顯示,9月非農就業激增至25.4萬人,遠超市場預期的14.7萬人,前值自14.2萬人大幅上修至15.9萬人;9月失業率降至 4.1%,略低市場預期與前值4.2%。數據一出,大幅地振奮了上週五的美國股市,四大指數同步上揚,這也算是最近少見的好消息,而前
Thumbnail
Adam Taggaert 訪問了財經網站 Wolf.com 的創辦人 Wolf Richter ,從聯準會如何進行量化緊縮造成殖利率倒掛、大量非法移民在美國就業、美國有多少民眾受惠於本波房價大漲等面向,來解釋為何靠傳統的方式解讀經濟數據無法看出美國經濟還是頗強勁,還有再來聯準會是否該大幅降息...
每當美國經濟數據出爐時,市場總會掀起一波驚濤駭浪。這些數字不僅影響著華爾街的投資決策,更直接牽動著全球金融市場的脈動。從PPI到CPI,從就業數據到零售銷售,每一項指標都可能成為股市和匯市的潛在引爆點。本週公布的數據,在內文將深入探討這些關鍵數據,並解釋它們如何影響市場走勢。 1. PPI與CPI
非農數據(Nonfarm Payrolls)是美國經濟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每月第一個星期五由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發布。該數據反映了農業以外的民間企業和公家機關的新增就業人數,是衡量美國就業市場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非農數據的表現常常對金融市場,特別是外匯市場中的美元/日圓匯率,產生重大影響。 *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公布 7 月非農報告,新增就業僅報 11.4 萬人,比前月數據 20.6 萬人大幅下降,且失業率也是自前月的 4.1% 快速上升至 4.3%。 整體 7 月新增非農就業報告雖然疲軟,但目前仍舊尚未跌入經濟衰退,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總經週期的轉換點,就是 Fed 是否能夠引導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2024年9月份的經濟數據顯示,景氣對策信號降至34分,由於傳統產業的外銷動能下降,以及美國大選前企業的觀望態度影響,景氣燈號轉為黃紅燈。儘管用電量增長,預估經濟成長率為3.1%,但部分產業需求復甦不均,未來仍需關注美國大選及地緣政治因素對經濟的影響。
Thumbnail
上週提到的美國非農就業指數。在10 月日日公布數據顯示,9月非農就業激增至25.4萬人,遠超市場預期的14.7萬人,前值自14.2萬人大幅上修至15.9萬人;9月失業率降至 4.1%,略低市場預期與前值4.2%。數據一出,大幅地振奮了上週五的美國股市,四大指數同步上揚,這也算是最近少見的好消息,而前
Thumbnail
Adam Taggaert 訪問了財經網站 Wolf.com 的創辦人 Wolf Richter ,從聯準會如何進行量化緊縮造成殖利率倒掛、大量非法移民在美國就業、美國有多少民眾受惠於本波房價大漲等面向,來解釋為何靠傳統的方式解讀經濟數據無法看出美國經濟還是頗強勁,還有再來聯準會是否該大幅降息...
每當美國經濟數據出爐時,市場總會掀起一波驚濤駭浪。這些數字不僅影響著華爾街的投資決策,更直接牽動著全球金融市場的脈動。從PPI到CPI,從就業數據到零售銷售,每一項指標都可能成為股市和匯市的潛在引爆點。本週公布的數據,在內文將深入探討這些關鍵數據,並解釋它們如何影響市場走勢。 1. PPI與CPI
非農數據(Nonfarm Payrolls)是美國經濟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每月第一個星期五由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發布。該數據反映了農業以外的民間企業和公家機關的新增就業人數,是衡量美國就業市場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非農數據的表現常常對金融市場,特別是外匯市場中的美元/日圓匯率,產生重大影響。 *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公布 7 月非農報告,新增就業僅報 11.4 萬人,比前月數據 20.6 萬人大幅下降,且失業率也是自前月的 4.1% 快速上升至 4.3%。 整體 7 月新增非農就業報告雖然疲軟,但目前仍舊尚未跌入經濟衰退,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總經週期的轉換點,就是 Fed 是否能夠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