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輔助繪圖 - 浪潮。測試。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如題。

曾幾何時,我們因為現實,摒棄了想像的能力。

AI 是否重新幫我們找回來?

raw-image


意識 -> 異世

現在 stable diffsion 可以給不同權重之後,能夠更好產出不同的畫作。

實際使用起來,門檻越來越低。

給我很神奇的經驗。

也開拓了對空間的想像力。

raw-image


承接、轉移於不同的畫風。

raw-image


但,仍舊給予了創作者不同的想像。

raw-image


還記得曾經出現在夢境的星空?

raw-image


還是是遺留在遠方的被摘除的記憶?

raw-image


等待你我的探索前行。














歡迎一起談談。

↩️ obsidian line 社群 : https://hi.switchy.io/oblearn

↩️ heptabase line 社群:https://hi.switchy.io/heptalinbgroup

↩️ ChatGPT line 社群: https://hi.switchy.io/chatgptlin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red Lai的沙龍
15會員
37內容數
共享、跨界、創意、筆記工具、平面設計、空間設計、室內裝修...等專題。關注 Heptabase, Obsidian, Rhino... etc. 🌐 Youtube channel: https://hi.switchy.io/creative-jammers
Fred L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16
由於方格子編輯器屢屢出一些小狀況。 我決定遷移 100 天繪圖挑戰到 Medium。 🌅 Link:https://fred1357944.medium.com/my-100-day-challenge-exploring-architecture-through-ai-drawing-2a10
Thumbnail
2023/02/16
由於方格子編輯器屢屢出一些小狀況。 我決定遷移 100 天繪圖挑戰到 Medium。 🌅 Link:https://fred1357944.medium.com/my-100-day-challenge-exploring-architecture-through-ai-drawing-2a10
Thumbnail
2023/02/16
石之硯 - 混凝土構造建築
Thumbnail
2023/02/16
石之硯 - 混凝土構造建築
Thumbnail
2023/02/15
2023/02/15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Midjourney MidJourney 是一個 AI 繪圖產生工具,可根據使用者透過描述,利用文字描述風格、題材、場景等關鍵字,就能透過 AI 快速產生對應的視覺作品。 DALL·E 2 DALL·E 2 是由 OpenAI 開發的 AI 圖像產生器,根據文本描述創建圖像和藝術形式。它展示了擴
Thumbnail
Midjourney MidJourney 是一個 AI 繪圖產生工具,可根據使用者透過描述,利用文字描述風格、題材、場景等關鍵字,就能透過 AI 快速產生對應的視覺作品。 DALL·E 2 DALL·E 2 是由 OpenAI 開發的 AI 圖像產生器,根據文本描述創建圖像和藝術形式。它展示了擴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AI 每天都在進步,如果你每樣都要跟,鐵定是跟不上的;如果放棄不跟,那又勢必被淘汰。也有的人自以為聰明,想說要讓AI進化到"完成體"再跟,那更是謬之大矣。要知道任何的知識技能都有學習曲線,你一定得要有先備的基礎知識(Pre-trained?),才能學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AI 每天都在進步,如果你每樣都要跟,鐵定是跟不上的;如果放棄不跟,那又勢必被淘汰。也有的人自以為聰明,想說要讓AI進化到"完成體"再跟,那更是謬之大矣。要知道任何的知識技能都有學習曲線,你一定得要有先備的基礎知識(Pre-trained?),才能學
Thumbnail
這次為了顯現出不同的效果,稍微改了配飾,從異域風情變成了日常,配飾真的很神奇呢。
Thumbnail
這次為了顯現出不同的效果,稍微改了配飾,從異域風情變成了日常,配飾真的很神奇呢。
Thumbnail
幾經嘗試後,室內設計中比較滿意的作品。 有時候,人的腦袋沒有辦法完全性的把一個期待具像的呈現出來。但透過一些人機協作,竟然可以無縫的產出很多有趣的可能性。 幾個想法。 綠建築是否有新的整合可能性?構造方式、形式創作上,自由度是否更能夠被重新打開?在一定的框架上,有沒有機會再增加新的元素? 還是重新回
Thumbnail
幾經嘗試後,室內設計中比較滿意的作品。 有時候,人的腦袋沒有辦法完全性的把一個期待具像的呈現出來。但透過一些人機協作,竟然可以無縫的產出很多有趣的可能性。 幾個想法。 綠建築是否有新的整合可能性?構造方式、形式創作上,自由度是否更能夠被重新打開?在一定的框架上,有沒有機會再增加新的元素? 還是重新回
Thumbnail
AI 繪圖主題大綱   室內居家與庭園   底層公共綜合辦公室開發   大面玻璃   創意立面發想   庭園反射與美術館 複雜幾何與邊框組構 室內居家與庭園 底層公共綜合辦公室開發 大面玻璃 創意立面發想 庭園反射與美術館
Thumbnail
AI 繪圖主題大綱   室內居家與庭園   底層公共綜合辦公室開發   大面玻璃   創意立面發想   庭園反射與美術館 複雜幾何與邊框組構 室內居家與庭園 底層公共綜合辦公室開發 大面玻璃 創意立面發想 庭園反射與美術館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們因為現實,摒棄了想像的能力。 AI 是否重新幫我們找回來?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們因為現實,摒棄了想像的能力。 AI 是否重新幫我們找回來?
Thumbnail
人類的思想作品,是很直觀的。 究竟是原創還是改作,甚至,就是大剌剌的重製,其實是非常容易分辨的 有沒有覺得跟~~很像,搭啦,沒錯,副歌完全可以接吧XD 學問絕對不等於學位,眾所周知,學位取得的動機有百百種 真正為了鑽研特定理論甚至新創概念的人,在元宇宙的未來世界 只怕會越來越少,因為人類必須達到再次
Thumbnail
人類的思想作品,是很直觀的。 究竟是原創還是改作,甚至,就是大剌剌的重製,其實是非常容易分辨的 有沒有覺得跟~~很像,搭啦,沒錯,副歌完全可以接吧XD 學問絕對不等於學位,眾所周知,學位取得的動機有百百種 真正為了鑽研特定理論甚至新創概念的人,在元宇宙的未來世界 只怕會越來越少,因為人類必須達到再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