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提到了我覺得現行的臨床教育制度好像出了一些問題。在深入討論之前,我們先簡單講解一下六年制和七年制醫學系的差別,直接看圖。
由圖可知,不管是哪個制度,醫學生的學習場域從學校換到醫院,其實是在五年級的時候。所以,在討論第七年的制度差異之前,我認為要討論臨床教育,肯定得先從大五說起。
大五和大六的醫學生在幹嘛?
到醫院像在上學
那麼,大五和大六的學生,在醫院裡到底都在做甚麼呢?
以我的話來說,就是「換個角度看看醫院在幹麻」
首先,不管是舊制還新制,大五第一次踏入醫院時,身分都是『見習』,顧名思義,就是『用看的來學習』。
所以,醫院其實不會給學生任何工作,就算真的要動手做任何事情 (寫病歷、放三管…等),也都是以學習為名的一次性任務,既不會有一定要完成的壓力、也不用承擔任務出錯的風險,假如真的擺爛不做,其實也不太會怎麼樣。
(臨床要當人可以說限制重重,我從來沒看過學生在臨床見習階段被當掉的)
在沒壓力的情況下,大五大六的學生能夠學到甚麼程度,真的完全是看學生的造化和機運 (例如 : 有多積極學習、有沒有碰到願意帶學生的老師)。
而學生到醫院其實還是有行程表的,基本上就跟在學校一樣,照表操課的被動學習,時間到就去跟門診、跟查房、跟刀、上課…等。
(對,到醫院還是要繼續上課,就是老師在台上講一整節的那種最傳統的課,因為評鑑要求要舉行,而且有些學生會抱怨沒排課,所以一定要上。)
所以到醫院見習的時候,其實還是和到學校上課差沒多少,既然感覺上差不多,那麼假如課表上沒行程的話,對學生來說,他們直接離開醫院也是很合理的。畢竟學校和醫院給的行程都跑完了,繼續留在醫院也沒事。
想學還要看運氣
當然,有些比較積極的學生,可能會去跟學長姊要求額外的學習機會,但真的是少之又少。就跟上一篇文提到的一樣,我覺得大部分的醫學生真的不知道到醫院的學習要怎麼做。
而且就算真的很積極地想學東西,能不能真的學的到東西還要看運氣,有沒有去到想去的科別、去的科別教學風氣如何、有沒有遇到適合的狀況、有沒有人願意教、教的人教得好不好...等。學生要在醫院學到東西,可以說除了自己要積極之外,還要看天時、地利、人和,這部分完全是看學生的機運如何。
所以到底學了什麼?
醫院評估學習成效的方法是各式各樣的學習護照,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應該要學的東西,然後要求臨床的醫生幫學生評分。
美其名是確認該學的都有學到,但實際上根本做不到。
因為醫院的編制很多 (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基本上半個月到一個月輪一個科別,有時候老師都還不知道學生的名字,學生就已經換科了。在這種輪訓狀況下,時間通常只夠看各科常見的病人類型和主治醫師工作型態,了解一下之後有沒有興趣要走這科而已。
所以學習護照通常都變成敷衍了事用的paper work (不管新舊制都一樣),紙本時期還要去跟學長姐要章來蓋,電子化之後只要打打字,就能丟去電子簽章了,連見面都不用見面,老師可能連學生的長相和名字都對不起來,怎麼可能可以好好評分。
既然不能好好評分,那當然不用擔心被當掉,所以對大五和大六的學生來說,大部分人的重點其實不在臨床,而是在畢業後的醫師國考能不能過。但如果是要準備考試的話,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關在家讀書,這樣到底去醫院要幹嘛呢?
臨床見習時的表現好壞,和能不能通過醫師國考沒有太大關係,畢竟醫學生最會的就是讀書考試
這就是為什麼在醫院看到最多學生在做的事情,就是『讀書準備考試』
醫院見習超沒效率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大五到大六的醫院見習,可以說是非常非常的沒有效率。
- 進醫院前,沒教學生到醫院要學什麼、怎麼學
- 學生注重考試,所以制度通常只注重對考試有幫助的大堂課
- 評分方式沒給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壓力
- 想學還要看運氣,天時、地利、人和
學生花了一堆學費和寶貴的兩年,
假如只為了通過第二階段國考的話,那說不定留在學校上一年的大堂課也會過,不需要到醫院待兩年。
假如是為了培養PGY該有的工作能力的話,但目前看起來成效不彰,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得要真的開始當PGY後,才開始學習要怎麼做。
(就跟七年制時,大家都是當Intern時才開始學怎麼當醫生的)
簡而言之,大五大六就像上體育課一樣,想待在教室或去操場都隨學生,老師會做一些講解,但會不會親自示範要看運氣,學校沒有強制學生一定要碰球,只要求大家專家來講課時要到,就保證大家期末考一定會過。
這樣一學期過後,大家學分是拿到了,但真的把這些學生叫上場打球,有多少人會打呢?
既然大五和大六很難學到臨床相關的東西,那真正重要的臨床教育環節當然落在第七年上,也就是『七年制的大七實習醫生』和『六年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第一年』。
不過,在進入正題談制度出了甚麼問題之前,我想先在下一篇文章分析一下臨床教育在醫院到底是怎麼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