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是萬惡之源?小心潛意識形塑你的現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你的成長過程,是否常聽到以下的說法:

金錢是萬惡的淵藪;有錢人都很貪婪;錢很髒;人必須努力工作才能賺到錢;人不可能有內涵又有錢;有錢買不到快樂;錢永遠是不夠用的。

甚至是最令人膽顫心驚的一句:我們買不起

多少人的童年充斥著這樣的語言,並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讓這些語言緊緊地纏繞自己的人生,活在對金錢的沉重匱乏感之中,更甚,讓這些語言,設定了自己的一輩子。

多數人終其一生都不曾留意過自己腦袋裡的想法是否合理。

如果你不喜歡一個人,自然不會想和他親近甚是交朋友。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擁有根深蒂固的「仇富心態」,覺得富有的人一定都擁有某些不好的特質,那麼你不可能在金錢上有富足的一天,因為,人不會想成為自己不喜歡的樣子

很少人會去留心自己腦子裡閃過的那些念頭,那些我們每天和自己上演的小劇場:我不值得、我不夠好、我不會有錢。

每個人平均每天會產生七萬個念頭,絕大多數人都沒意識到自己讓數量這麼龐大的負面訊息在不斷沖洗自己的心智,導致自己像終日待在廁所裡,只能聞到惡臭的味道。

人對金錢的想法和行為是被教導出來的。如同每一個在我們身上如常運作的習慣,都不是憑空出現,而是藉由模仿和學習,被「設定」而成的。

而這些「設定」,會變成一種對自我生命的「制約」,然後演變一種「自動化反應」,終其一生控制著自己。這也是為何世上多數人不敢追逐夢想、對自己的人生毫無熱情,不相信自己擁有能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因為我們都被這些「自動化反應」主宰了自己。

人會合理化所有自己深信不疑的東西,並且創造出那個「不夠」的現實狀態。

許多人在潛意識裡認為金錢是骯髒的、邪惡的,甚至是腐敗人心的,這樣的人當然不會讓金錢流入他們的生命裡——誰會讓邪惡的東西入侵自己的生命呢?

有人說,《聖經》裡的名言不是說:「金錢是萬惡之源」嗎?

事實上,《聖經》想詮釋的是:「迷戀金錢才是萬惡之源」,而非金錢本體為罪惡的源頭,甚至在傳道書第七章裡頭也提到:金錢,如同智慧,是能保護人們的一種資源

如果我們願意看得更深一點,就會發現,世上大部分的富人並不迷戀金錢,而是珍惜金錢;他們使用金錢,借用金錢的槓桿來為世界創造更多的價值。

他們認為,金錢只是一種公認的交易方式,得以讓人們不需用獸皮、羊奶來兌換其它物品,僅此而已。金錢的存在本身是中性的。你不需要愛上它,你只是使用它來完成自己人生的夢想,並用它來為這個世界廣大的人群創造價值。

當你這麼想時,金錢就成了一種能量象徵。

美國知名作家Arnold Patent曾言:「金錢唯一的用途,是讓你表達謝意。

你在付每一筆款項時,不論是你喜歡的車,或是一束鮮花,都是在用金錢讓你美好的生活拼圖趨近完整。

當你能開始想:「金錢是表達謝意的工具」,便會讓你對金錢產生正向的情感,而金錢就會自然地流入你的生活裡了。

畢竟,誰都喜歡正向美好的事物,不是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遇見財務長的沙龍
4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是否想要有錢,卻不了解金錢背後的真相? 你是否太想要有錢,卻不小心只為錢工作,成為金錢的奴隸? 本篇文章,會跟你分享: 1.金錢的真諦是什麼? 2.你有金錢中毒嗎?什麼是金錢中毒? 3.我們是如何得到金錢中毒的? 4.如何處理金錢中毒? 5.掌握財富自由的密碼!
Thumbnail
你是否想要有錢,卻不了解金錢背後的真相? 你是否太想要有錢,卻不小心只為錢工作,成為金錢的奴隸? 本篇文章,會跟你分享: 1.金錢的真諦是什麼? 2.你有金錢中毒嗎?什麼是金錢中毒? 3.我們是如何得到金錢中毒的? 4.如何處理金錢中毒? 5.掌握財富自由的密碼!
Thumbnail
在你的成長過程,是否常聽到以下的說法: 金錢是萬惡的淵藪;有錢人都很貪婪;錢很髒;人必須努力工作才能賺到錢;人不可能有內涵又有錢;有錢買不到快樂;錢永遠是不夠用的。 甚至是最令人膽顫心驚的一句:我們買不起。 多少人的童年充斥著這樣的語言,並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讓這些語言緊緊地纏繞自己的人生,活在對金錢
Thumbnail
在你的成長過程,是否常聽到以下的說法: 金錢是萬惡的淵藪;有錢人都很貪婪;錢很髒;人必須努力工作才能賺到錢;人不可能有內涵又有錢;有錢買不到快樂;錢永遠是不夠用的。 甚至是最令人膽顫心驚的一句:我們買不起。 多少人的童年充斥著這樣的語言,並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讓這些語言緊緊地纏繞自己的人生,活在對金錢
Thumbnail
這本並不是讓你一夕致富書藉,也不是教你財技的書藉。 這是一本扭轉你的金錢觀念的書藉,有點吸引力法則元素,也有點像我很久前讀過的《金錢的靈魂》,而這本更簡潔易讀。 與其想怎樣賺錢,不如想怎樣花錢。
Thumbnail
這本並不是讓你一夕致富書藉,也不是教你財技的書藉。 這是一本扭轉你的金錢觀念的書藉,有點吸引力法則元素,也有點像我很久前讀過的《金錢的靈魂》,而這本更簡潔易讀。 與其想怎樣賺錢,不如想怎樣花錢。
Thumbnail
不論是修道人或是活出世俗裏的人,或多或少都需要碰上金錢的議題.它是在我們生命所迴避不了的主題. 這一次,我們會首先透過日常生活的經驗,檢驗一下,滲透在我們生命中方方面面的金錢,到底是什么,以及很多我從其他人身上看到對金錢的態度是什么. 內容可能比較長的關係,我也會以上下兩集說明有關錢的本質
Thumbnail
不論是修道人或是活出世俗裏的人,或多或少都需要碰上金錢的議題.它是在我們生命所迴避不了的主題. 這一次,我們會首先透過日常生活的經驗,檢驗一下,滲透在我們生命中方方面面的金錢,到底是什么,以及很多我從其他人身上看到對金錢的態度是什么. 內容可能比較長的關係,我也會以上下兩集說明有關錢的本質
Thumbnail
金錢能買到生活必需品、房子車子到身分地位,金錢能買到名校入學資格,監獄裡較好的牢房,金錢能買到優先權、生育權到命名權。當資本主義逐漸擴張成為資本社會時,會影響其他的價值觀嗎?在追求個人財富時,該抱持著多少道德觀呢?利己主義有錯嗎?
Thumbnail
金錢能買到生活必需品、房子車子到身分地位,金錢能買到名校入學資格,監獄裡較好的牢房,金錢能買到優先權、生育權到命名權。當資本主義逐漸擴張成為資本社會時,會影響其他的價值觀嗎?在追求個人財富時,該抱持著多少道德觀呢?利己主義有錯嗎?
Thumbnail
在分享之前,這個議題必然會觸及到過與不及的基本狀態,一種是匱乏意識、一種則是責任觀念。這裡僅是簡約概分,一個人身上有著更複雜受到塑形、與難以突破的不同癥結;看似背道而馳的兩個面向,皆與難以好好面對當下有關。
Thumbnail
在分享之前,這個議題必然會觸及到過與不及的基本狀態,一種是匱乏意識、一種則是責任觀念。這裡僅是簡約概分,一個人身上有著更複雜受到塑形、與難以突破的不同癥結;看似背道而馳的兩個面向,皆與難以好好面對當下有關。
Thumbnail
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單純只是一個買賣交易的貨幣 還是更有一層的意義呢 #為什麼我們的錢老是少於自己的期望值 #為什麼我們的錢老是無法多於那些富人呢? 富人又該透過何種方式來賺取「錢」 首先,心態必須先釐清 你是否願意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來賺取財富 還是你單純只是想照著別人規畫你的方式 來賺取生活費
Thumbnail
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單純只是一個買賣交易的貨幣 還是更有一層的意義呢 #為什麼我們的錢老是少於自己的期望值 #為什麼我們的錢老是無法多於那些富人呢? 富人又該透過何種方式來賺取「錢」 首先,心態必須先釐清 你是否願意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來賺取財富 還是你單純只是想照著別人規畫你的方式 來賺取生活費
Thumbnail
4月5日,No. 95,金錢無罪,罪在眾人 今天這句話,經常被誤讀成「金錢是萬惡的淵藪(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但我想,金錢、財富、貨幣,不論形式,本身是中性的。
Thumbnail
4月5日,No. 95,金錢無罪,罪在眾人 今天這句話,經常被誤讀成「金錢是萬惡的淵藪(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但我想,金錢、財富、貨幣,不論形式,本身是中性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