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合境平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兔年大吉🧨新春有到廟裡走走,招財祈福嗎?推薦你一本很應景的作品,複習一下那些廟裡大拜拜祈福、熱鬧的景象吧!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合境平安》

✏️作者:楊富閔

《花甲男孩》之後,這是楊富閔的第八本作品,一如他過去多本著作鮮明的風格,將視線聚焦在鄉里活動、宮廟祭祀、家族傳統等,延續以往作品風格,帶我們再次回到那個鄉野間、宮廟後的傳統農家,體驗那種人丁興旺、街頭巷尾作伙熱鬧的兒時。

🔸神祇信仰

全書豐富紀錄了兒時所見所聞,住在廟後的家,和來自傳統家庭的習俗,這些敬鬼神的儀式,看著就算不懂也記熟通透了。許多傳統信仰佚失的現在,看見作者描述活靈活現的宋江陣練團,幼時收驚的大小事,更牽引出正月拜天公到三月瘋媽祖的種種熱鬧大場面,讀著彷彿也回到鞭炮聲連天、信徒擠得鄉道水泄不通的奇景。

🔸歲次排列的目錄

書寫關於傳統信仰的記憶,作者更別出心裁的在目錄上展現,不以「民國OO年」或「西元OOOO年」這種通俗的紀年方式,而是用廟裡點燈祈福更常見的天干地支紀年法。篇章計有〈歲次丙子的鬧熱〉還有「歲次己卯」、「歲次丁丑」⋯⋯。以此紀年法作標記,彷彿當時的故事也魔幻了起來,亦有一種傳統、莊重的感受。

🔸家族記事

在這些信仰儀式交織之下,是極為深刻的人際網路,一場熱鬧撇除財力終將回歸到人力,即是街頭巷尾、親友家族。書中所見,家族成員也是兒時記憶的一大要點,這些熱鬧活動底下的人情往來,「寄附」、「吃桌」和其他所有熱鬧的面子和裡子,反映著上個世紀人情的往來交涉,也同時是一種緬懷大家族生活的情景。

尤其來到2023,生活在都會區的我們,很難接觸到這些傳統信仰,多是等到逢年過節才有機會到廟裡參拜祈願。沒有成長過吃辦桌的童年,也缺乏鄉民作伙練陣頭的經驗,比起鞭炮更習慣聽見汽車喇叭,是這本書帶我們回到2000年以前的大拜拜,回到過著農曆節日、守著廟宇習俗吃流水席的日子。

🌟#風味評分比:酸30%,甜40%,苦10%,辣10%,鹹10%
(關於兒時的記憶豐富而飽滿,充滿了童趣和新奇,像是神明桌上祭品甜湯的甜;而在成年後,傳統信仰與習俗的逝去,卻也有那麼一丁點心酸。)

☺️喜歡的話,按個❤️

👉🏻追蹤 @reader.triple,發現更多值得翻閱的好書

#合境平安 #楊富閔 #皇冠出版社
#仨仁 #無菜單書店 #沈編 #文學 #中文現代文學
#廟會 #流水席 #宋江陣 #藝閣
#酸 #甜 #苦 #辣 #鹹
#好書推薦 #閱讀筆記 #讀書心得 #書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仨仁 無菜單書店的沙龍
12會員
72內容數
雙週更書評
2023/08/11
聽聽看,這也是你的日常嗎?起床匆匆的趕車,囫圇吞棗的進食,累得無力的躺平,每一天、每一天沒有自己的時間,想嘗試的事情永遠排不到時程,反覆輪迴。如果你遲疑了,或者乾脆承認,歡迎一起加入Notion 的行列,一個幫助你管理和規劃的系統,一起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吧!
Thumbnail
2023/08/11
聽聽看,這也是你的日常嗎?起床匆匆的趕車,囫圇吞棗的進食,累得無力的躺平,每一天、每一天沒有自己的時間,想嘗試的事情永遠排不到時程,反覆輪迴。如果你遲疑了,或者乾脆承認,歡迎一起加入Notion 的行列,一個幫助你管理和規劃的系統,一起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吧!
Thumbnail
2023/06/15
當你在安排旅遊行程時,除了觀光景點之外,你曾留意到「地名」嗎?你知道這些地名背後的故事嗎?今天不用出門,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造訪世界上那些令人感到悲傷的地名。
Thumbnail
2023/06/15
當你在安排旅遊行程時,除了觀光景點之外,你曾留意到「地名」嗎?你知道這些地名背後的故事嗎?今天不用出門,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造訪世界上那些令人感到悲傷的地名。
Thumbnail
2023/06/11
一個關於金錢、權力、友誼和背叛的真實故事,你相信你的朋友是個詐欺犯嗎?
Thumbnail
2023/06/11
一個關於金錢、權力、友誼和背叛的真實故事,你相信你的朋友是個詐欺犯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
Thumbnail
大家兔年大吉🧨新春有到廟裡走走,招財祈福嗎?推薦你一本很應景的作品,複習一下那些廟裡大拜拜祈福、熱鬧的景象吧!
Thumbnail
大家兔年大吉🧨新春有到廟裡走走,招財祈福嗎?推薦你一本很應景的作品,複習一下那些廟裡大拜拜祈福、熱鬧的景象吧!
Thumbnail
傳統與新潮~廟會 傳統的腳步規律 八家將 引導神轎搖擺 乩童忘我自殘 沸騰群眾宗教狂熱 鞭炮鑼鼓敲擊人們的心 煙硝漸散的夜 絢爛煙火上場 照亮廟庭前鋼管女郎 點燃 無數慾望的眼睛 棉花糖、小鋼珠攤位 流連忘返的孩童青少年 驀地 催促歸家的信號 手機作響
Thumbnail
傳統與新潮~廟會 傳統的腳步規律 八家將 引導神轎搖擺 乩童忘我自殘 沸騰群眾宗教狂熱 鞭炮鑼鼓敲擊人們的心 煙硝漸散的夜 絢爛煙火上場 照亮廟庭前鋼管女郎 點燃 無數慾望的眼睛 棉花糖、小鋼珠攤位 流連忘返的孩童青少年 驀地 催促歸家的信號 手機作響
Thumbnail
農曆七月俗稱是鬼月,住在雲林時,由於故鄉的普度儀式規模較小,對於普度的印象僅止於拜門口好兄弟,除了七月十五這樣的特定日期,一般是不太出門紀錄的。直到來臺北求學、就業,長住了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北部地區對於中元普度的重視。臺北俗語:「同安人重祖,漳州人重普」,說明了北部的漳州人對於普度這件事情可絲毫不
Thumbnail
農曆七月俗稱是鬼月,住在雲林時,由於故鄉的普度儀式規模較小,對於普度的印象僅止於拜門口好兄弟,除了七月十五這樣的特定日期,一般是不太出門紀錄的。直到來臺北求學、就業,長住了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北部地區對於中元普度的重視。臺北俗語:「同安人重祖,漳州人重普」,說明了北部的漳州人對於普度這件事情可絲毫不
Thumbnail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是否曾經仔細觀察周遭的生活環境,如何從過去的農業社會轉型成工商社會,進而演變到現在的生活型態,或許住家旁的寺廟或教堂,是非常好的切入點。  不同的年齡層對於宗教與寺廟有不同的想像,長輩習慣到住家附近的寺廟,拜拜問事,跟鄰里朋友聊天;現在的年輕朋友,也許跟寺廟的生活黏度沒那麼親近直
Thumbnail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是否曾經仔細觀察周遭的生活環境,如何從過去的農業社會轉型成工商社會,進而演變到現在的生活型態,或許住家旁的寺廟或教堂,是非常好的切入點。  不同的年齡層對於宗教與寺廟有不同的想像,長輩習慣到住家附近的寺廟,拜拜問事,跟鄰里朋友聊天;現在的年輕朋友,也許跟寺廟的生活黏度沒那麼親近直
Thumbnail
2020/12/04埔里庚子年大埔城祈安護國清醮文化節
Thumbnail
2020/12/04埔里庚子年大埔城祈安護國清醮文化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