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椒魚來了》02.09特映會觀影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不論是台灣小鯢,亦或是默默為這片土地付出的生態保育與研究人員,他們都是我們彌足珍貴的「台灣特有種」。

大大的腦袋配上圓滾滾的黝黑眼睛、帶有微笑弧度的嘴巴、細不可見的牙齒、彰顯不同族群分類形色各異的可愛斑紋與呼呼的心跳聲,這是不到半個手掌大的冰河時期孑遺生物,也是我們的台灣特有種──山椒魚,台灣小鯢。

raw-image

藉著影片鏡頭,我們不用跋山涉水來到海拔2、3000公尺的崇山峻嶺,也不用跪地翻遍林間每一片可能的石塊,就能觀賞到台灣高山的壯闊美景,以及微笑精靈在山巔水湄中自在生活的身姿。

而對於經常往戶外跑的人而言,觀看這次的紀錄片或許能得到更深的感觸。在大螢幕上看著曾經走訪過的熟悉山林,我們曾路過的不起眼的石頭下或溪澗中,居然就蘊藏著不為人知的小小台灣國寶。不論從以往電視上的MIT台灣誌,亦或到現在電影院大屏幕上的台灣小鯢,透過麥覺明導演的鏡頭與每一位學者的細心講解,總能帶領我們發現這片山林不同的一面。

然而畫面一轉,隱藏在高山美景下的另一面,也赤裸地展現在我們眼前──隨地傾倒的廚餘、人類的排遺與亂扔的果皮及衛生紙,對於本就脆弱的高山環境更是一記重擊。除此之外,兩棲爬蟲界權威呂光洋老師更提到路徑上細小流水的阻斷、翻石頭未歸位等人類不經意間的微小舉動,都有可能對山椒魚的棲地造成莫大的影響,讓本就受氣候變遷棲地縮減的牠們雪上加霜。希冀透過本次電影媒介的傳達,讓更多人意識到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及台灣小鯢的生存危機。

raw-image

除了本片主人公小鯢,片中還穿插了台灣各個節氣各種特有種植物影像,不管是分佈霧林帶的台灣一葉蘭,還是位於高山向陽處的阿里山龍膽,看著他們在縮時攝影下的含苞到綻放,除了感受到生命的更迭與四季的輪轉,更能感受到製作團隊用心記錄著這片土地上的一點一滴。

raw-image

本次特映會,導親臨現場,在映後親切的回應觀眾的提問,也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17年來,有恰見小鯢破卵而出的驚喜、有面對山中莫測天氣的驚險、有遭遇研究夥伴賴俊祥老師魂斷奇萊北的淚水、更有親見朱有田老師與學生堅持完成老師未竟研究的傳承,終得拼上山椒魚在台灣族群分佈之謎的最後一塊拼圖。

raw-image

沒有華麗的特效,也沒有絢爛的濾鏡,僅僅是呈現鏡頭下真實的影像就已令人無比動容。製作團隊將近二十年來的紀錄與歷時更久、至今仍然持續耕耘的研究學者的研究成果,絕對值得我們到電影院走一遭,親自感受台灣特有種的微笑曲線與台灣山林的美。

最後再次感謝製作團隊,以及所有研究人員的心血與努力,讓我們得以透過大螢幕,看見這台灣限定的小小鮮活生命。也要感謝台灣高山帶來的豐富生態環境,得以護住小鯢生存至今,引用導特映會時曾提到的一句話,「生在這片坐擁群山的土地,我們值得感到驕傲」。

在追求快速與功利的現代社會,別忘了仍有一群數十年如一日堅持這份對生態的熱情、不畏風雨奔波於山巔持續紀錄的研究人員,而他們也都是我們的「台灣特有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柳六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到底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樣,為了目睹大嘴鳥的「芳姿」,而特地在此地久待? 抑或是在這裡一一細看各種蜥蜴、樹蛙、烏龜,以及熟悉的魚群,而在這裡久待?  這一區的生物,因為與台灣的氣候比較相近,所以很多都是台灣水族館也看得到的魚類,但令我驚豔的是,原來這些小型魚的體積,是可以長得這麼大。 而同樣身為有
Thumbnail
到底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樣,為了目睹大嘴鳥的「芳姿」,而特地在此地久待? 抑或是在這裡一一細看各種蜥蜴、樹蛙、烏龜,以及熟悉的魚群,而在這裡久待?  這一區的生物,因為與台灣的氣候比較相近,所以很多都是台灣水族館也看得到的魚類,但令我驚豔的是,原來這些小型魚的體積,是可以長得這麼大。 而同樣身為有
Thumbnail
春天時節,萬物生氣勃勃,很多生物都進入繁殖期,包含各種的鳥類,在藍鵲現在居住與工作的地方,從大清早到天黑都有著各種的鳥熱鬧吵雜的叫著,其中有一種特別吸引我的叫聲就是台灣特有亞種-紅嘴黑鵯。
Thumbnail
春天時節,萬物生氣勃勃,很多生物都進入繁殖期,包含各種的鳥類,在藍鵲現在居住與工作的地方,從大清早到天黑都有著各種的鳥熱鬧吵雜的叫著,其中有一種特別吸引我的叫聲就是台灣特有亞種-紅嘴黑鵯。
Thumbnail
台灣藍鵲,鴉科藍鵲屬,台灣特有種,俗名長尾山娘、長尾珍仔(台語)等。台灣藍鵲,因為美麗的外貌經常吸引人注意,加上身體上的顏色有著國旗上紅藍白的三種顏色,而且台灣藍鵲在鳥類中是少數群體生活的,就像台灣農業社會中的大家族一般
Thumbnail
台灣藍鵲,鴉科藍鵲屬,台灣特有種,俗名長尾山娘、長尾珍仔(台語)等。台灣藍鵲,因為美麗的外貌經常吸引人注意,加上身體上的顏色有著國旗上紅藍白的三種顏色,而且台灣藍鵲在鳥類中是少數群體生活的,就像台灣農業社會中的大家族一般
Thumbnail
名稱:田鵐 Rustic Bunting  別名:花九兒、花嗉兒、田雀、花眉子、白眉兒 常見度:不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二澳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1 19 叫聲:高音清脆的tsip tsip tsip tsip,一下一下叫出 體型:小 特徵:
Thumbnail
名稱:田鵐 Rustic Bunting  別名:花九兒、花嗉兒、田雀、花眉子、白眉兒 常見度:不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二澳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1 19 叫聲:高音清脆的tsip tsip tsip tsip,一下一下叫出 體型:小 特徵:
Thumbnail
中大型貓頭鷹,有角狀大耳,深棕色為主,足強健,爪銳利,而今次看到的大貓是未成年,耳羽比成年鳥短,頭變成扁圓,樣子也較懵懂可愛。
Thumbnail
中大型貓頭鷹,有角狀大耳,深棕色為主,足強健,爪銳利,而今次看到的大貓是未成年,耳羽比成年鳥短,頭變成扁圓,樣子也較懵懂可愛。
Thumbnail
在台灣非常知名的保育類動物, 三、四十年來的保育雖然讓族群數量回升, 但似乎也帶來一些更進階的問題。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在台灣非常知名的保育類動物, 三、四十年來的保育雖然讓族群數量回升, 但似乎也帶來一些更進階的問題。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山椒魚,台灣的國寶級兩棲類,是棲息在高山上的微笑精靈,從冰河時期就跟恐龍一起生存的珍貴保育類!對我來說這部片沒辦法用電影的手法及形式去看,以一部記錄片而言他更珍貴的是影像及現實,以下我想列出幾個我看到的重點,但在這之前,要深深感謝為了研究山椒魚而永久活在山中的人。
Thumbnail
山椒魚,台灣的國寶級兩棲類,是棲息在高山上的微笑精靈,從冰河時期就跟恐龍一起生存的珍貴保育類!對我來說這部片沒辦法用電影的手法及形式去看,以一部記錄片而言他更珍貴的是影像及現實,以下我想列出幾個我看到的重點,但在這之前,要深深感謝為了研究山椒魚而永久活在山中的人。
Thumbnail
不論是台灣小鯢,亦或是默默為這片土地付出的生態保育與研究人員,他們都是我們彌足珍貴的「台灣特有種」。
Thumbnail
不論是台灣小鯢,亦或是默默為這片土地付出的生態保育與研究人員,他們都是我們彌足珍貴的「台灣特有種」。
Thumbnail
由於鳥類週報實際上已經更新到第17回了,遇上農曆年這等大事,當然要畫點應景的東西,因此雖然方格子比較連載,還是先上這篇鵯科小隊祝大家兔年行大運啦~ ----回歸正題--- 鳥類週報 第 17 週 鵯科Pycnonotidae 俗話說的好,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賞鳥也是一樣,賞鳥必自鵯
Thumbnail
由於鳥類週報實際上已經更新到第17回了,遇上農曆年這等大事,當然要畫點應景的東西,因此雖然方格子比較連載,還是先上這篇鵯科小隊祝大家兔年行大運啦~ ----回歸正題--- 鳥類週報 第 17 週 鵯科Pycnonotidae 俗話說的好,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賞鳥也是一樣,賞鳥必自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