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是為了取得平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灌籃高手
#thefirstslamdunk
為什麼井上雄彥的電影《第一次灌籃高手》,那麽不輕易出手?有什麼值得細細分析、品味之處?
如果說,因為他需要成長到足夠的高度,才能出手。那麽觀眾正可以對比漫畫跟電影,探索他成長的軌跡。
比方:從崇拜櫻木那樣的神人,到矮將宮城如何建立自信。
繪具從紙筆到電腦,畫藝從書本平面漫畫到巨幕立體動畫,人生價值從揮灑輕狂到穩健運行⋯⋯,有很多值得研究。
如果說,創作是為不平的人生,取得平衡。那麽早期取得偉大成果的漫畫,正好能透過壯年精思偉製的電影,對比出作者從前到現在關注的生命課題,有什麼樣的轉變。而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的智慧又如何?
例如:宮城從面對山王時,讚嘆:「王者山王」,到海灘上回顧山王,能從容說出:「以前很強,強得可怕」。這當中還交織著,他也處理了父兄接連往生的家庭悲劇,並放下一語成讖的痛苦。
avatar-img
6.3K會員
1.8K內容數
叔本華認為不孤獨就庸俗,似乎有道理。目前比較喜歡艾蜜莉‧狄金生那樣,有點與世隔絕,或許像陶淵明說的:「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寫詩在我而言,有點像原始人結束了一天的生活,穴居時就著柴火,在牆上塗鴉白天那頭絕美的水鹿。也像是漫遊散步的方式、胡思亂想的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四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二刷 #THEFIRSTSLAMDUNK 這次看的是imax日文版。比較細膩、清晰,連塵埃在日光下閃耀都看得見,感覺作畫十分用心。 隨票贈送的特典,是上次沒有的,有一點點驚喜。 真想再把床頭的「大然版」整套看完。 這次比較能理解為什麼他會在岩洞裡大哭。 開打時的氣勢還是很感動。看五個人從平面、
有魚住——觀眾群中一小點,還站著。也有海南——站在觀眾席後方角落,也是幾粒米。 跟「北斗神拳」電影版,有「拉歐傳」等分集方式有點像,這部可謂「宮城良田傳」。 #THEFIRSTSLAMDUNK
#二刷 #THEFIRSTSLAMDUNK 這次看的是imax日文版。比較細膩、清晰,連塵埃在日光下閃耀都看得見,感覺作畫十分用心。 隨票贈送的特典,是上次沒有的,有一點點驚喜。 真想再把床頭的「大然版」整套看完。 這次比較能理解為什麼他會在岩洞裡大哭。 開打時的氣勢還是很感動。看五個人從平面、
有魚住——觀眾群中一小點,還站著。也有海南——站在觀眾席後方角落,也是幾粒米。 跟「北斗神拳」電影版,有「拉歐傳」等分集方式有點像,這部可謂「宮城良田傳」。 #THEFIRSTSLAMDUNK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iFzMMalUc 前幾天看到一影片,這則影片大約2分鐘,裡面概念很有啟發,一開始以為是要傳達影片標題內容,後來發現更多重點是在括號裡面的內容
Thumbnail
說來慚愧,我是直到看完〔灌籃高手〕劇場版之後,想要重溫原作。但當時圖書館的〔灌籃高手〕漫畫全被借走。然而在書架中,發現了一整排的[REAL],當時我是抱持著反正都是同一作者的籃球漫畫的心態看看的。結果看完了第一集,發現對於籃球劇情沒有太多著墨,最多只是描述輪椅籃球這個殘障運動而已。可是看到後面,
Thumbnail
  「努力的天才」這一聽起來矛盾的詞,讓我第一次在《火影忍者》裡面看到時就感到非常的震撼。一方面來說,它提醒了我們:我們往往還能在每件事情上面做到更好;另一方面,這也說明了,「努力」聽上去容易,但願意一直努力追求進步、持續讓自己變得更好,並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
Thumbnail
#讀書心得 #灌籃高手熱血勝利學 #辻秀一 #2008中譯 #賴安修譯 這本封面真的很帥,櫻木搶籃板的畫面真的超帥氣。作者就像是安西教練那樣,試圖給讀者學習如何帶隊,球隊要怎麼成長。但是有很多內容可以當作平常做事的心法,如何正面、培養、練習、溝通。
Thumbnail
儘管《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可以說是作為動畫的延續,直接來到最終目標——全國大賽,但在一整場比賽的過程中,也穿插著每個角色的故事,除了簡述三井壽、櫻木花道、赤木剛憲等人在站上「制霸全國」舞台前的掙扎與困境之外,最大的賣點就是關於控衛宮城良田的故事。
Thumbnail
日本競賽動漫多如繁星,足球小將翼、灌籃高手和網球王子,幾個我不提似乎就不好切入這個主題,可見這些作品如梁柱般的存在。我最近覺得本篇要寫的排球少年也配得上大部頭的地位,雖然我僅看過動畫,沒看過漫畫原作,但動畫的演繹深得人心,風靡一時且蕩氣回迴腸,我這就來寫寫個人以為的、排球少年別具的特點。
Thumbnail
因應423世界閱讀日,桃園市立圖書館與獨立出版聯盟、飛文工作室所合作的「閱讀是為了創造:『桃樂思』閱讀旅程特展」,希望讀者成為創作者,而副標內的「桃樂思」,顧名思義,是期許桃園讀者們都能樂於閱讀、勤於思考,在打開書籍的同時,來一場獨一無二的心靈冒險。 █ 誰說桃園
在決定參加靈感日日村創作營之前,其實海苔醬就已經知道自己要每天完成日更文章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就像老張說的「一定要日更嗎?想要日更的理由是什麼?週更也是可以,為什麼堅持一定要日更?而且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實施,有參加的必要嗎?」這些疑問自己先前也都自問自答好幾遍,要跟不要的內心拉扯,最後決定放手試試
海苔醬在三月份第一次報名了人生第一場有關創作的線上課程,一個為期30天的靈感日日村創作營,這也是第一次嘗試以「寫作」的形式參加創作營,以前的自己應該萬萬沒想到未來的某一天竟然會在寫作這部分發現新天地吧!到現在還是會覺得「寫作」這一詞就是給人很專業的感覺,好像需要正式學過一套寫作課或作文課等等技巧
回想第一次嘗試日更文章已經是去年的事了,印象中似乎只持續十天左右就被迫中斷,中斷的理由很多都是不預期的突發狀況、太累或是想偷懶一下,默默的就結束第一次短暫的日更,又恢復到每週一到兩次的週更。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iFzMMalUc 前幾天看到一影片,這則影片大約2分鐘,裡面概念很有啟發,一開始以為是要傳達影片標題內容,後來發現更多重點是在括號裡面的內容
Thumbnail
說來慚愧,我是直到看完〔灌籃高手〕劇場版之後,想要重溫原作。但當時圖書館的〔灌籃高手〕漫畫全被借走。然而在書架中,發現了一整排的[REAL],當時我是抱持著反正都是同一作者的籃球漫畫的心態看看的。結果看完了第一集,發現對於籃球劇情沒有太多著墨,最多只是描述輪椅籃球這個殘障運動而已。可是看到後面,
Thumbnail
  「努力的天才」這一聽起來矛盾的詞,讓我第一次在《火影忍者》裡面看到時就感到非常的震撼。一方面來說,它提醒了我們:我們往往還能在每件事情上面做到更好;另一方面,這也說明了,「努力」聽上去容易,但願意一直努力追求進步、持續讓自己變得更好,並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
Thumbnail
#讀書心得 #灌籃高手熱血勝利學 #辻秀一 #2008中譯 #賴安修譯 這本封面真的很帥,櫻木搶籃板的畫面真的超帥氣。作者就像是安西教練那樣,試圖給讀者學習如何帶隊,球隊要怎麼成長。但是有很多內容可以當作平常做事的心法,如何正面、培養、練習、溝通。
Thumbnail
儘管《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可以說是作為動畫的延續,直接來到最終目標——全國大賽,但在一整場比賽的過程中,也穿插著每個角色的故事,除了簡述三井壽、櫻木花道、赤木剛憲等人在站上「制霸全國」舞台前的掙扎與困境之外,最大的賣點就是關於控衛宮城良田的故事。
Thumbnail
日本競賽動漫多如繁星,足球小將翼、灌籃高手和網球王子,幾個我不提似乎就不好切入這個主題,可見這些作品如梁柱般的存在。我最近覺得本篇要寫的排球少年也配得上大部頭的地位,雖然我僅看過動畫,沒看過漫畫原作,但動畫的演繹深得人心,風靡一時且蕩氣回迴腸,我這就來寫寫個人以為的、排球少年別具的特點。
Thumbnail
因應423世界閱讀日,桃園市立圖書館與獨立出版聯盟、飛文工作室所合作的「閱讀是為了創造:『桃樂思』閱讀旅程特展」,希望讀者成為創作者,而副標內的「桃樂思」,顧名思義,是期許桃園讀者們都能樂於閱讀、勤於思考,在打開書籍的同時,來一場獨一無二的心靈冒險。 █ 誰說桃園
在決定參加靈感日日村創作營之前,其實海苔醬就已經知道自己要每天完成日更文章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就像老張說的「一定要日更嗎?想要日更的理由是什麼?週更也是可以,為什麼堅持一定要日更?而且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實施,有參加的必要嗎?」這些疑問自己先前也都自問自答好幾遍,要跟不要的內心拉扯,最後決定放手試試
海苔醬在三月份第一次報名了人生第一場有關創作的線上課程,一個為期30天的靈感日日村創作營,這也是第一次嘗試以「寫作」的形式參加創作營,以前的自己應該萬萬沒想到未來的某一天竟然會在寫作這部分發現新天地吧!到現在還是會覺得「寫作」這一詞就是給人很專業的感覺,好像需要正式學過一套寫作課或作文課等等技巧
回想第一次嘗試日更文章已經是去年的事了,印象中似乎只持續十天左右就被迫中斷,中斷的理由很多都是不預期的突發狀況、太累或是想偷懶一下,默默的就結束第一次短暫的日更,又恢復到每週一到兩次的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