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高度自我覺察能力投資才能無往不利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投資交易路上的陷阱和機遇很多,有的能讓你鹹魚翻身,有的則使你萬劫不復,整個市場如浩瀚星辰,想伸手摘一顆星,背後的成本及代價不可不慎。要能在穩定獲利之餘明哲保身,最重要的便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和知道自己知道什麼。而要做到這件事我們必須擁有深度的自我覺察能力,才能在做任何行為決策之前意識到自己這麼做是否洽當。
【後設認知】
心理學家對自我覺察有一個特別的稱呼: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希臘文中的meta有[在後]或[超越]之意,因此,後設認知一詞意即思考[思考]這件事的能力。
想像一下:你最近胸痛,呼吸不順,於是到醫院看診,想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做了一連串的血液檢測和掃描,一週後回診,和醫生一起看結果。你的病況好像很嚴重,醫生果斷建議你做心臟繞道手術。
你問醫生,為什麼要動手術?
他向你解釋了他的思考過程,也指出他的判斷可能有誤,並告知你判斷錯誤可能會有什麼後果,最後再次建議你接受手術。
你會怎麼做?
現在換另一個情境:你做了一連串的血液檢測和掃描,這次是人工智慧助理分析了檢查得出的數據,然後他很自信地表示,你的病況好像很嚴重,最好是做心臟繞道手術。你問醫生,真的有必要做手術嗎?
她說不知道,因為她不曉得人工智慧給出的開刀建議是怎麼來的。她只能告訴你,根據過往經驗,AI在檢查完整檢測數據之後,做出的判斷會非常準確,所以最好相信她的判斷。
這種情況下你又會怎麼做?
第一個情境之下的答案很清楚:如果醫生很有信心,且有辦法說明理由,你會覺得應該要聽從他的建議,但第二個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如果要讓其他人甚至機器代替我們做出高風險決策,那為什麼這麼做就非常重要。
因為我們必須知道背後的理由及邏輯,如果在不知道原因的情況下點頭同意,那就是盲目了。
身為投資/交易人,我們不該讓自己的行為像射飛鏢,射出後無法矯正飛行路線。紀律不是鐵板一塊,更不是基於某種你不甚理解的神祕力量錨定一個價格,死死盯著它。
想必你也有過失手推倒桌上杯子的經驗,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眼睜睜看著它摔破,但有些情況下你的手會在它落地前將他接住。這種修正你自身行為的先決條件就是,擁有預測本來應該發生卻沒發生的事情的能力。
就像你手機的預測選字功能,它之所以能修正你不小心打錯的字,是因為它能推測你原本要打的是什麼字。只有在知道這些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才能在不如預期的時候察覺錯誤並修正。
在談了察覺錯誤並修正的能力之後,後設認知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建立關於我們技術和能力的信念。
信心是一種概念,有時可能會產生誤導,因為信心並不等於能力。即使能力出眾,我們仍然可能會覺得自己無法在即將到來的考試取得好成績。危險的是,這種後設認知的扭曲很可能會成為自我應驗的預言。
社會心理學家亞伯特.班度拉是研究後設認知的先驅。班度拉在他的書中提到,要增進動力和幸福感,人們對自己技術和能力的信念,和他們的客觀能力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它將這些信念稱為[自我勝任感]。
班度拉提到:[人們的自我勝任感幾乎影響了他們所做的一切,例如思考、激勵自己、感受和行為的方式。]
這個假設已經獲得實驗的證實:研究者可以巧妙地操縱人們對自己完成任務能力的看法,當錯覺導致自我勝任感提升時,確實會讓人們在具挑戰性的任務中表現更好,且能更持久。而自我勝任感下降則有反效果。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有疑問。
如果我自我勝任感很高,是不是同時降低了察覺錯誤的可能性?
對,而這就是人們常犯的確認偏誤,我們會偏向去處理支持我們決策的新證據,並忽略與我們決策背道而馳的證據,而這有時候是致命的。
有一項運動叫自由潛水競賽,作家、自由潛水員詹姆斯‧內斯特在他的書【深潛】中,記述他到希臘和巴哈馬群島報導自由潛水競賽的故事。這類競賽的目標只有一個:參賽者只能靠吸一口氣,潛的比所有對手深。
要證明自己潛到了某個深度,參賽者必須從水底拿回刻有數字的牌子。如果參賽者出水之後昏倒,那他這次潛水就會被判定無效。專業自由潛水員要成功,就必須靠非常瞭解自己的能力能潛到多深,同時還要避免受傷,甚至死亡。
稍微對自己缺乏信心會導致表現不佳,而稍微過度自信可能致命。所以自由潛水員的訓練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陸地上針對他們在水中的能力與限制進行心理上的探索,也就是訓練他們後設認知的敏銳度。
而這恰恰也證明了後設認知的重要性,當你具備了自我覺察的能力,也就有辦法,也願意承認自己可能犯錯。幸好,這兩者之間存在著中庸之道,讓我們在利用和瞭解自己弱點的同時,適時展現自信。
唯有在[對自己和現實有所了解]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展現自信,否則只是盲目的過度自信而已。
【如何提高後設認知的能力?】
當我們用第一人稱的角度看待問題,便很容易落入原本的認知架構,用第三人稱的角度和自己對話,能幫助我們自我抽離,進而覺察自我。
上述的第三人稱方式需要一些想像力,可能並不適合大多數人。而另一種有效的方法便是寫作,腦中的想法光靠想像可能很流暢沒問題,但一旦你透過書寫將之記錄下來,你便很容易能發現其中原本邏輯有問題的地方,也能透過閱讀自身的作品來做到自我覺察。
高階覺察是一本透過嚴謹的科學探究人們內心的一本書,這本書並不算太好讀,因為裡面有大量的腦神經科學專有名詞和術語。但如果你能撐到後面就會發現前面的耐心是值得的。因為這些艱澀難懂的專業解釋,會在最後巧妙地匯集在一起,讓你清楚知道自我覺察究竟如何運作,又是怎麼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真切地影響我們。
看完我的心得分享,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買一本來看看(非業配)。
接著簡單回顧一下上週大盤的分享。
上週提到,散戶空單的高峰高機率還有一波,同時應該注意嘎空進入尾聲後,伴隨而來的盤勢轉弱。下圖橘框為上一次籌碼資料範圍,紫框可以看到,散戶空單確實再度迎來高峰。
與此同時,BC與SC的情況也如預期上升,雖然外資的水位不高(橘框),但因為散戶空單再度來到高水位,以及自營的BC、SC水位並不低,便在當時開始做調節。
最後,隨著這週的盤後籌碼陸續出來,我們必須得提前考慮另一種可能性,這部分就放到訂閱專欄裡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淡定看台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景氣燈號V.S台股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指籌碼使用指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THE FIRST SLAM DUNK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開盤前雜談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何面對波段的各種樣貌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