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靜,才能與宇宙相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靜,才能與宇宙相應。」

眾生無明習氣深重,若沒有透過修行,將七情六慾和貪嗔痴慢疑一點一點地除去,就會一直在六道輪迴中輾轉來去,苦不得脫,無有出期。修行,要守戒律,才不會一直造惡業、犯因果;修行,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六祖壇經》:「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此心是什麼心?就是直心。《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修行要用正直的真心來修,就不會生起邪思邪念,思想正大光明,全身就會充滿浩然正氣,一正抵萬邪,潛心修行,自然萬邪不侵。

阿伯說:「靜坐不一定能成佛,但成佛一定要靜坐」。靜坐對修行是很重要的,靜坐時,自身的氣會往下降,神識就能漸漸清明。心靜了,才能微觀自身的盲點及執心,用佛法對治七情六慾和貪嗔痴所產生的黑氣、魔性,從根本上滌淨消除,心性就能漸漸提升。

阿伯說:「心靜,才能與宇宙相應」,宇宙就是佛菩薩,心靜才能與佛菩薩相應。這個相應不是感應,而是我們心中有佛菩薩,相應佛菩薩救度眾生的心,不再認假為真,學習佛菩薩的精神精進修行。

世間的災難苦厄都是來幫助眾生修行的相,讓眾生在這些相中升起出離心,借假修真。有出離心才能出三界,才能在生死之中自在,才能不被五欲勾引、不受塵境動搖,才能真正斷離貪嗔痴和七情六欲。

經云:「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因為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是一不是二,無二無別。清淨心才是真正的佛心。

為什麼我們要修除分別心?為什麼佛菩薩教誨眾生不能貢高我慢、輕視別人?因為我們與宇宙是一體的,把自己的心修好,宇宙萬物也會跟著好,這世間才能清淨平安。佛菩薩聞聲救苦,對眾生一視同仁,不會分別男女研醜、富貴貧窮,更不會分別正法邪法,只要肯回頭、肯用心修行,就算是一時修偏墮落,或是外道眾生,佛菩薩也會慈悲救度,因為所有的眾生都是一體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我剛到精舍修行時,那時候的干擾很多,佛菩薩曾垂賜一道精舍觀世音菩薩加持的符給我。我把它貼在家門口,認為這樣就可以保護自己,不讓其他任何靈跑進房子來干擾。後來我才知道符的意義,就是「眾生與靈界各修各的,不要互相干擾!」阿伯常說:「心定意淨擾自清」,常常被干擾其實是自己的意念不清淨、心不定,所以妄想不斷,一直發射負能量電波,自招諸多干擾。

阿伯說:「『心性不提升,干擾一直生,以為是外來,其實是內在』,干擾是來成就你的,表示尚有盲點等待超越,而修行就是要看破假相;執著心重、看重生死,則無法突破修行瓶頸。所以,不要誤會干擾的用意,學習與干擾共處。有空的時候不要攀緣,別多話,要多誦經持咒,久之會明白箇中道理。」

靈界是真實存在的,靈與人共存在這個世間,但因大多數人看不見,就不相信或者不尊敬,這是不正的想法。我們對萬事萬物都要有慈悲心與恭敬心,不要因為看的見就恭敬,看不見就隨便,如此投機諂曲,就不是用直心在修行了。有一位看的見靈界師姐說:「不要認為靈界很神秘、是假象,這樣就是迷信,其實靈界是真相,只是我們凡夫眾生不知道而已。」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心中都要常存恭敬心,慈悲地對待眾生,如同禮敬諸佛。

高僧大德:「一念心清淨,處處蓮花開;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這首偈語的意思是:「當我們的心中生起一念清淨心,就等於一朵清淨的蓮花盛開;一朵花裡有一個世界,一片葉子裡有一個如來。這段話形容人心的一念,非常甚深微妙。」

心念的力量奧妙無窮,修行就是在修清淨心與不動心,心靜,才能與宇宙相應。

(分享完畢)

修行的核心宗旨:「不動心」與「清淨心」。外部的境相是自身內心的投射,古云:「萬境本閒,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心不定,到哪裡都忙亂紛擾;心定了,到哪裡都清淨自在。

《六祖壇經》:「直心是道場」,想要明心見性只有一個方法─「直心」。若是心不直,彎彎曲曲,這樣的人煩惱很多、習氣很重,自己卻都不知道。因為整個心思都彎來繞去,頭昏眼花,哪還有力氣發現自身的煩惱、修正無明的習氣?煩惱不除,習氣不去,痛苦就不能消,只能在苦海中浮浮沉沉,永無出離之日。

佛菩薩的心就是直心,眾生的心是無明心,所以才要靠修行來導正。若我們也能跟佛菩薩有一樣的直心,也能修成佛菩薩。「正者不邪,直者不曲」正就是不邪,心裡沒有邪思、沒有邪念。「邪」從起心動念而來,所以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起心動念就不正,分別執著就是邪,唯有心定才能意淨,見色聞聲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直心。

有人說,對治自身的煩惱習氣很困難,所以修行很難修。修行確實不容易,但也沒有很難,端看您的「心」。心性層次提升的越高,就越有智慧對治不同的煩惱。世間的煩惱與痛苦是拿來消除的,不是拿來收藏的,不要把煩惱痛苦當寶貝,喧之於口,罣礙於心,捨不得放下,結果讓自己痛苦不堪。

《六祖壇經》:「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人生會遇到很多境界,無論順境或逆境,都是幫助我們成長的歷練。如果執著於境界,對所面臨的人事物產生好、壞、有、無、優、劣等反應,那就是煩惱;如果懂得轉念,於相離相,於境離境,不在境上生心,就能離開前念所產生的種種分別、計較、執著,就能生起智慧、大徹大悟,如《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為了明心見性,要修正自己的心性,示導見性(開示、導引、明心見性),找回自己的佛性。在沒有證悟前,要大量誦經,唸經千遍,其義自見。」

「如來,是證悟者;如來藏,是佛性,是自己的本真。佛菩薩用心良苦,渡化眾生,教化眾生,末法時期,能渡一個是一個。佛法教我們,對於相,不要執著,無相、無念、無住,才能逐漸證悟。」

「人如太極,未修行前,佛性與獸性並存,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在塵世中,修行人,要把心性淬鍊純化,去除雜質,使白遠遠大於黑,進而找回本真。」

《黃檗禪師傳心法要》云:「若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與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無別佛,亦無別心,此心明淨,猶如虛空無一點相貌,舉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無始以來,無著相佛」

只要依照佛經來修,一步一腳印,就能漸漸地明心見性。世間萬物都是借我們用的,包括旅居塵世的時間、乘載靈魂的肉體,都是短暫地擁有,不可能永恆長存。要善用這些短暫的資源來努力精進,才能成就永恆的佛性。佛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得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藉由學佛修行去除妄想執著,恢復本真,就能漸漸與本自具足的佛性相應,就能轉煩惱為菩提,轉汙濁為清淨,轉紛擾為安定。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7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靜,才能與宇宙相應。」 眾生無明習氣深重,若沒有透過修行,將七情六慾和貪嗔痴慢疑一點一點地除去,就會一直在六道輪迴中輾轉來去,苦不得脫,無有出期。修行,要守戒律,才不會一直造惡業、犯因果;修行,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六祖壇經》:「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靜,才能與宇宙相應。」 眾生無明習氣深重,若沒有透過修行,將七情六慾和貪嗔痴慢疑一點一點地除去,就會一直在六道輪迴中輾轉來去,苦不得脫,無有出期。修行,要守戒律,才不會一直造惡業、犯因果;修行,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六祖壇經》:「菩
Thumbnail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經: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
Thumbnail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經: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界上,看來看去還是誦經最好,可以修身養性,又不用花錢,還可以練肺活量。」 「心正則不招邪,心不淨則會招感些有的沒有的。」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界上,看來看去還是誦經最好,可以修身養性,又不用花錢,還可以練肺活量。」 「心正則不招邪,心不淨則會招感些有的沒有的。」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六祖壇經講記》:「『直了成佛』,這個問題很重要,修行一剛開始並不是修,而是悟。所以我建議各位不要急著修,那一定是盲修瞎練,你要悟,再悟後起修。悟什麼,就悟本心,悟你這顆心,悟了就是這樣修,所以叫直了成佛。『直了』就是頓悟。我可以跟你保證,看完整本《六祖壇經》,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六祖壇經講記》:「『直了成佛』,這個問題很重要,修行一剛開始並不是修,而是悟。所以我建議各位不要急著修,那一定是盲修瞎練,你要悟,再悟後起修。悟什麼,就悟本心,悟你這顆心,悟了就是這樣修,所以叫直了成佛。『直了』就是頓悟。我可以跟你保證,看完整本《六祖壇經》,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持誦大乘經典,《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和《六祖壇經》,才是真正改造命運的方法。」、「所有的大乘經典,都係幫助眾生提升心性的。其中,《金剛經》與《六祖壇經》對淨化眾生、教化眾生的功效非常卓著。」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持誦大乘經典,《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和《六祖壇經》,才是真正改造命運的方法。」、「所有的大乘經典,都係幫助眾生提升心性的。其中,《金剛經》與《六祖壇經》對淨化眾生、教化眾生的功效非常卓著。」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經華節錄》:「多看《六祖壇經》,學習定慧;定,係遇到事情,可如如不動,不受到事情的影響;慧,係遇到干擾或阻礙時,能去靜心判斷與解決,不會擔驚受怕。」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經華節錄》:「多看《六祖壇經》,學習定慧;定,係遇到事情,可如如不動,不受到事情的影響;慧,係遇到干擾或阻礙時,能去靜心判斷與解決,不會擔驚受怕。」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