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我從去年台北電影節就很想看的劇情片,除了代表愛爾蘭角逐第𝟵𝟱屆奥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外,飾演凱特(𝗖á𝗶𝘁)的𝗖𝗮𝘁𝗵𝗲𝗿𝗶𝗻𝗲 𝗖𝗹𝗶𝗻𝗰𝗵更是獲得了愛爾蘭電影電視學院獎的影后殊榮。
-
改編自𝗖𝗹𝗮𝗶𝗿𝗲 𝗞𝗲𝗲𝗴𝗮𝗻的短篇小說《寄養》。故事設定在𝟭𝟵𝟴𝟬年代的愛爾蘭鄉間,凱特家中人口眾多,上有𝟯個姐姐,下有即將出生的弟弟,使得安靜內向的她時常被忽略。家裡經濟已不寬裕,賭性堅強的老爸,讓家境雪上加霜。脾氣暴躁又常常冷言酸語的父親,以及即將臨盆、自顧不暇的母親。身處貧窮無愛的家庭,小女孩缺乏照料。由於媽媽即將生產,凱特被送到親戚家過暑假。
-
一個孩子有沒有被好好照顧,從他的衣著整潔看得出來。凱特甫造訪艾琳家的時候,小腿和鞋襪滿是汙泥。說話時眼神飄移,不敢直視艾琳。經常擔驚受怕的她竟到了𝟵歲還會尿床。
「願上帝保佑你。如果你是我小孩,我絕對不會把你送去陌生人的家。」
凱特的爸爸急著想把她交給親戚,連行李都忘了給她。艾琳在夜晚巡房時,默默說了這段話,還沒睡著的凱特其實聽見了。艾琳總是彎下身子與她平視對話,悉心問候,然後仔細傾聽。溫柔的幫她洗澡、梳頭。
大人的關心是不是真心的,孩子都感受得到。凱特的爸爸在言語中經常透露著不耐,就算凱特在車上試圖與他建立對話,他還是只關心賽馬投注的輸贏,有一搭沒一搭的回應顯見漠不關心的態度。而尚恩雖然一開始跟凱特互動不多,比如他背對著她說晚安,但他對凱特的關心,她也感受得到。
凱特處理憤怒的方式是奔跑。在學校,姊姊的朋友以異樣眼光看待時,她狂奔至學校圍欄外;在牛舍,凱特亂跑,尚恩找到她後,情急之下對她大聲疾呼,她一氣之下跑走。有時關照無須言語,譬如一塊擺在桌上的道歉小餅乾。往後幾次她在林蔭小道上跑去為尚恩查看信箱的時候,面容都是舒心愉悅的。
「看來你只是需要一些照顧而已。」
凱特在老夫婦的照顧之下,開始懂得如何打理自己,也不會再尿床了。重拾自信的她,話也講得比較大聲了。
小女孩總算能被好好對待。
-
「這個家沒有秘密。有秘密的地方就有羞恥,這個家沒有羞恥。」
艾琳只是低聲和凱特說話,機靈的凱特卻以為是秘密。因為她之前生活在一個充滿秘密、家人間有隔閡的家。凱特的父親外遇,是他們家的秘密。凱特看著艾琳和尚恩充滿愛意的互動,這在她家是看不到的。孩子是敏感的,夫妻關係如果有裂痕,兒女就沒辦法在充滿愛的家庭之中成長。
「如果不能寵,帶她來這裡幹嘛?」
尚恩帶凱特去買新衣,還給她零用錢。即便是幫忙他們老夫婦工作、做家事,也是一起做,而不是如下人被使喚。信任感建立起來後,凱特能夠放心的倒在尚恩的肩膀上沉沉睡去。
非己所生,卻親如己出。
-
「她只說該說的話。如果大家都像她這樣就好了。」
不是每個家庭都像艾琳家這麼好。凱特在守靈儀式中,被一個鄰居帶回家,一路上八卦地嚼舌根,問了許多艾琳家的事,而他們家亦喧鬧貧困如同凱特家。幸虧尚恩即時來接她回去。
「艾琳想相信人性本善,可惜有時候會失望。你不必多說什麼,要記住這點。很多人錯失保持沉默的機會,因此失去了很多。」
凱特在尚恩家逐漸敞開心房,因此對前面提到的鄰居也毫無顧忌地回答,卻不小心說了不該說的話,喚起了艾琳和尚恩不願多提的傷心往事。小女孩就此學到了沈默是金。
適任的家長,命運卻奪去了他們的孩子;失格的父母,上天反倒讓他們兒女滿堂。
我在看電影的時候,想到風靡一時的𝗧𝗲𝗱演講「內向者的力量」 ,內向的凱特在人群中也許常被忽略,但「說該說的話」也是很重要的事。內向者善於關照內心,對自身感受敏銳。他們需要獨立作業的空間,好發揮自己的能耐。既然安靜內向才是真正自在的表現,何須刻意活潑外向?
-
「在小地方裡看見廣袤及深刻,也是一種 『敘事謙遜』。這故事的情感底蘊,就是那樣的克制並迎來最終的宣洩,令我深深著迷。」導演柯姆巴瑞德的這段話,完整涵蓋了整部電影的創作理念。即便最後與奔跑相互映現的蒙太奇回憶畫面有煽情之虞,我還是買單了。
片尾,凱特奔向遠馳的車子,緊摟著尚恩,輕聲道出屬於他們的夏日悄悄話。但願短暫夏日的溫暖,可以在女孩生命中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