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文學

含有「歐美文學」共 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很殘酷地,他以別人眼中對他一生的看法,來看待自己的一生。 ——《史托納》 我有時候會忘記文學並不需要伸張什麼。
Thumbnail
"不為了什麼"的珍貴!
寫了嘴巴這麼不乾淨的小說真是抱歉(笑)。 ——綿矢莉莎 書腰上這麼一段話,讓人隔著書封就好想一窺究竟,再加上綿矢莉莎那「三大賞最年輕得主」的標籤,讀者就像書中那些看好戲的酸民一般,忍不住想要一睹偶像崩壞。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這就是家人,被照拂過最無能的童年,也被見證過最狂妄的青春歲月。
Thumbnail
在《摯友》裡,探討「死後」,以友人自殺死亡後被遺留下來的人為視角,突如其來被友人第三任妻子交付照顧一隻體型碩大的大丹狗,在和這隻大狗生活的點滴裡,回顧與死者生前一同經歷過的細瑣片段。《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則是將死亡拉至「將死」的階段,敘事者被癌末正計劃安樂死的友人請求陪伴她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
Thumbnail
1922至1996年間,至少三萬名婦女被送往瑪德蓮洗衣中心,日復一日遭到虐待、囚禁、挨餓、毒打,並且沒有被支付任何工資的從早工作到晚。進去的婦女大多是曾遭受過性侵、遺棄、犯罪等等的弱勢少女,「我的整個童年都不見了。」——一名倖存者如是說道。
Thumbnail
「文化挪用」——指的是一群強勢文化的人,在未經同意下,使用了另一群相對弱勢的人的文化,而且不在乎被挪用的文化真正的意義。 《黃色臉孔》可以說是把文化挪用寫得淋漓盡致。讓人不禁思忖,「真實」為何?尤其當社群媒體一躍變成了真實世界,言論自由人人有,人們是否真的更加「自由」?
Thumbnail
讀完《明日,明日,又明日》真為自己狹小的想像力感到難堪,就因為是本寫電玩製作的小說,就因為封面那像素不清的點陣圖,便讓一開始的我退避三舍,明明自己也曾經浸潤於電腦的世界裡,第一句學會的語言就是hello world,怎還會不明白,理工宅的浪漫,是不輸給瓊瑤的。
Thumbnail
大部分推理小說都會出現屍體。死者是誰殺(whodunit)、怎樣殺(howdunit)、為什麼要殺(whydunit)更是謎團的核心部分。可是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非要有屍體不可? 邏輯推理並非只能用來破解謀殺案。我們往往將偵探故事有謀殺案視為理想當然,但為何偵探小說一定要死人?且聽冒業話說從頭!
Thumbnail
十五歲少年蒙歌,在充滿有毒男子氣概的環境下,幾乎失能的家庭中成長。在初探性與身體的年紀,他隱藏自己的異於常人,被充滿暴力與不諒解的環境壓得無法喘息。只有在詹姆斯的鴿舍中,兩個男孩相互傾吐,逐漸了解什麼是愛。但城市的暗潮洶湧不會放過他們;究竟兩位男孩會不會在成長的過程中粉身碎骨,最終迷失了自己的模樣?
Thumbnail
5/5少年蒙歌
它的到來宛如天使來敲門 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像極了綻放於夜空下燦爛的煙火 留下短暫的歡悅 不為渴望而期待 激勵的能量已化為創作的湧泉
Thumbnail
太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