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風雨飄搖下的一代梟雄──走訪孫立人將軍官邸
avatar-img
前山報

見證風雨飄搖下的一代梟雄──走訪孫立人將軍官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蔡珮琳

搭乘公車行經臺北市南昌路一段,不起眼的路旁卻有三個大字「陸聯廳」映入眼簾,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擇日尋跡探訪,原來這是一座市定古蹟,由日據時代知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所設計,建於西元1907年,為和洋折衷建築,最早供作總督府土木局的「水道課長官舍」,後再改建為「古亭庄高等官官舍」,1929年改為臺灣軍司令官官邸;光復後,1950年開始孫立人將軍曾居住此處,1955年再改為陸軍軍官俱樂部(陸軍聯誼廳),目前為促參委外經營。
raw-image
和洋折衷建築,為混合象徵文明的洋風建築及傳統的和風建築,也稱作和洋折衷樣式

和洋折衷建築,為混合象徵文明的洋風建築及傳統的和風建築,也稱作和洋折衷樣式

孫立人1900年於安徽省出生,是抗日戰爭時期少數留美且非中華民國陸軍學校出身的軍官,1927年自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畢業,返國效力,投入軍旅,先後擔任中央黨校學生大隊上尉隊長及財政部稅警總團步兵第四團上校團長。歷經淞滬會戰,中傷十三處,治療後投入印緬遠征軍,任新三十八師師長,在仁安羌之戰中獲得勝利,救出英軍等七千人,被譽為「東方隆美爾」;後再率軍於胡康河谷之戰重創日軍,收復緬北並打通中印公路。

1950年7月31日,聯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訪臺與孫立人將軍握手致意。

1950年7月31日,聯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訪臺與孫立人將軍握手致意。


1946年國共內戰期間,轉戰東北,擊敗林彪主力部隊,收復四平街,攻下長春。後來臺設訓練基地,改為負責訓練新兵,致力於國軍現代化,建立完善之兵役制度與預備軍官制度。1955年,孫立人舊部屬郭廷亮被捕,逼迫其自誣為匪諜,孫立人亦遭誣陷「縱容部屬武裝叛亂」罪名而被免職並軟禁於臺中,直到1988年蔣經國去世,新總統李登輝下令解除看管,恢復自由,後於1990年逝世。

建築前棟是招待賓客的洋式二層樓房

建築前棟是招待賓客的洋式二層樓房


此幢建築物自日據時代建造迄今,許多偉人來來去去,獨留它見證臺灣各段時期的歷史軌跡。相較於臺中孫立人被軟禁的自宅,位於臺北的將軍官邸其實孫立人入住時間並不長,但曾在此接受第一任美國駐台大使代表羅斯福總統授予其豐功勳章;也曾邀請過清華大學的校友來此聚會,如梁實秋、徐宗涑等。1955年後,陸軍在此舉行過軍人儲蓄獎券的開獎、高級將領的治喪會,亦會在此設宴、招待外賓,而後改為對外開放之餐廳。並於2004年登錄為市定三級古蹟,2016年整修後由雅鴿文創團隊接手經營。

建築後棟則為居家使用的日式住宅

建築後棟則為居家使用的日式住宅


如果走訪過附近的臺灣文學基地,或是殷海光故居、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等,會發現孫立人將軍官邸除了建築體較為特殊之外,在空間的經營上則以提供餐飲美食為導向,提供家庭聚會、婚宴舉辦等服務;展覽的部分則多為小型創作及文史主題,並舉辦藝文課程及講座。其中著墨在孫立人將軍的占比其實不多,或許和當初此處決定保留下來的脈絡有關,有一段時間對於陸軍來說孫立人為禁忌話題,再加上學者專家會勘時雖肯定古蹟的歷史含意,但在與孫立人將軍的連結上並不看好,且於臺中及屏東也分別有相關建築留存、運行。

建築側邊玻璃花房為2010-2016古蹟修復時期所增建出的區域,並可由保存下來的柱式得知過往的空間界線

建築側邊玻璃花房為2010-2016古蹟修復時期所增建出的區域,並可由保存下來的柱式得知過往的空間界線

不過,一個歷史建物的保存與活化、經營與推廣,其實有非常大的難度,需仰賴政府及各界的支持。大家有空的話,不妨撥些時間走訪一下這些地方,或許除了相關知識的增長之外,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唷!


孫立人將軍官邸(陸軍聯誼廳)

  •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36號
  • 免費參觀,20人以下導覽請於三日前至導覽預約平台預約。

官網

臉書粉絲專頁


認識更多:

孫立人將軍紀念館(台中)

孫立人將軍行館(屏東)


avatar-img
前山報
17會員
82內容數
前山報創刊於2015年的秋天,我們聚焦於士林、陽明山前山區域的藝文生態,企求呈現繽紛多采的人間故事。歡迎朋友們來到林語堂故居、大稻埕舒喜巷,一同享受閱讀裡的美好時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山報 的其他內容
「所謂作家,就是能對時代起反應的人。」 ——林語堂  2007年,林語堂故居首辦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獎,旨在林語堂先生對文學創作之貢獻,並推廣華文創作及鼓勵創作人才。林語堂文學獎的問世,源自於林氏對創作的喜愛,更企盼華文寫手能自我挖掘、盡情書寫,以便有更多優秀作品問世。
「市集」作為認識城市的場域,逛市集不只是休閒的一種方式,藉由地方產業與人文產業呈現,是走入街區生活的一種途徑,從中窺見巷弄職人工藝,體驗在地節氣與節慶的可能。 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
據《裨海記遊》所載台北城原為氤氳繚繞的大澤,彼時芝山岩為湖中的小島,雖眾說紛紜,但芝山岩考古開挖出貝塚,似乎也間接證明此一說。18世紀中葉大量的跨海移民,慢慢充盈著台北的人口,淡水河沿岸漸漸繁榮,艋舺成為貿易的中心,此時城市的廓圖已形成。
1884年台北府城完工了,「城內」平衡了「艋舺」與「大稻埕」兩河港市街的族群衝突,過往的荒地成了台北核心,隱然成形的「三市街」隨著河港貿易、工業、軍事、交通的聚集,開展出台北的新時代。 從劉銘傳踏上台北河溝頭任職的這段路開始,循著城市商業紋理,於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
從歷史的脈絡來看,這所學校不僅是戰後最早創立的大學之一,同時也有一個不為人所知的成就,在校園裡的「華岡博物館」,同樣作為全台灣第一間創立的「大學博物館」。
清晨,掠過廟頂的金光,拂過熠熠生輝的飛龍舞鳳,庇護信眾的神靈瑞獸,忠孝節義的歷史故事,於屋脊上演繹一齣齣精彩傳奇,而將其鮮活展現的工藝便是──剪黏。
「所謂作家,就是能對時代起反應的人。」 ——林語堂  2007年,林語堂故居首辦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獎,旨在林語堂先生對文學創作之貢獻,並推廣華文創作及鼓勵創作人才。林語堂文學獎的問世,源自於林氏對創作的喜愛,更企盼華文寫手能自我挖掘、盡情書寫,以便有更多優秀作品問世。
「市集」作為認識城市的場域,逛市集不只是休閒的一種方式,藉由地方產業與人文產業呈現,是走入街區生活的一種途徑,從中窺見巷弄職人工藝,體驗在地節氣與節慶的可能。 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
據《裨海記遊》所載台北城原為氤氳繚繞的大澤,彼時芝山岩為湖中的小島,雖眾說紛紜,但芝山岩考古開挖出貝塚,似乎也間接證明此一說。18世紀中葉大量的跨海移民,慢慢充盈著台北的人口,淡水河沿岸漸漸繁榮,艋舺成為貿易的中心,此時城市的廓圖已形成。
1884年台北府城完工了,「城內」平衡了「艋舺」與「大稻埕」兩河港市街的族群衝突,過往的荒地成了台北核心,隱然成形的「三市街」隨著河港貿易、工業、軍事、交通的聚集,開展出台北的新時代。 從劉銘傳踏上台北河溝頭任職的這段路開始,循著城市商業紋理,於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
從歷史的脈絡來看,這所學校不僅是戰後最早創立的大學之一,同時也有一個不為人所知的成就,在校園裡的「華岡博物館」,同樣作為全台灣第一間創立的「大學博物館」。
清晨,掠過廟頂的金光,拂過熠熠生輝的飛龍舞鳳,庇護信眾的神靈瑞獸,忠孝節義的歷史故事,於屋脊上演繹一齣齣精彩傳奇,而將其鮮活展現的工藝便是──剪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