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故居主任 蔡佳芳
幼時孩子們遊戲時,總哼唱著一曲童謠「城門城門雞蛋糕,三十六把刀,騎白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滑一跤」」,時至今日做台北城史料周邊研讀時,回看這首歌謠,竟發現其源自安徽,原內容應為「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大馬,帶把刀,走進城門繞一遭,問你吃桔子吃香蕉。」城門究竟多高,孩子到底有沒有滑倒,歌詞正確與否均無損,飛馳在回憶中的城門,街道巷弄裡的共同回憶,才是心之所嚮。
筆者是重慶南路書街長大的孩子,幼時母親在衡陽路附近的銀行工作,東方出版社與金石堂等同於自家書房,在盡情遨遊《怪盜亞森羅蘋》與少年版《鏡花緣》的同時,也細細地品味這座老城。耳畔若有,中華商場拆遷前的鐵路平交道警示聲,彷彿可見到孩提時搖搖晃晃的跨越鐵道,徐徐走回萬華的外婆家的自己。記憶碎片中,那些藏在大樓公寓二樓好吃的外省菜,店主說著一口濃濃的鄉音,叨絮著聽不懂的菜名,城中市場的小吃店及舶來品商號,搖曳著母親的裙擺。早在遠百之前的西門,更有名的商場叫巴而可,媬母家的姐姐總帶著我迷失在絢麗的櫥窗裡。後來就是青春期在西門天橋中的迷航,天橋上叫賣的小販還有穿梭的人群,是許多六年級生青春期的濫觴。
林語堂故居因為修繕,整個團隊辦公室暫時遷至東吳大學的城中校區。在陽明山中工作二十幾載,慣於清雅且專注的環境,但滾滾紅塵細火慢燉的台北城,也非常勾人,況且城裡養大的孩子返回城內,內心的欣喜與雀躍藏不住,因此預備著要寫篇文,在歲月流經半百之後,留下一封情書給臺北城,記載著對土地深刻的感情與回憶。
因此,這裡要以城門為標的,漫談城門的周邊,細數老臺北人的點滴回憶!史料不多,但色香味俱全!
北門是西區無法忽視的指標型建物,自可見之初,便被高架道路重重包圍,像是一座孤島,靜靜地接受自身的命運(相關的影像與描述請見連結)。人們總在趕路中與北門匆匆相見,來不及揮別,即又踏上征途。
五座城門中身世最多舛當屬承恩門,日治時代拆除圍牆後作為圓環,雖逃離被分解的命運,時代變遷後的濃妝豔抹,其後則為成全交通之便,遭廢棄忽視與遺忘。直至2016年,臺北市政府決議趁新春連假,拆除高架橋引道,彼時多少人殷殷期待,守著網路開著電視,見證歷史的一刻!此刻,北門終於洗淨鉛華重現於世!後又慢慢打造成今日之北門廣場,讓民眾可以親近並了解其脈絡。
2024年台北市政府舉辦登北門活動,有幸能參與其中,將其記錄分享。
附:鄰近北門的博物館與文化景觀
相較於北門的波折,西門更是早在1904年遭拆除,從北門到西門可以順著鐵道路徑,沿著中華路慢慢前行。亦可選擇延平南路,沿途除了不可忽視的順益美術館外,其後便會先經鄭記豬腳,鄭記前總是大排長龍,該店除了去骨豬腳非常軟爛之外,附贈的大骨蘿蔔湯更是一絕。據隔壁「撫臺街洋樓」的女性館員所述,有時工作較晚附近店家皆已歇息,偶遇不良分子時,會趕快跟鄭記求助,常年切肉的老闆一身精壯,甫現身歹人就立刻遁逃,雖未能親眼所見不知真假,但也是一樁美談,可見博物館與在地商家的默契與情誼。延平南路舊稱「撫臺街」,因在中山堂周邊武昌街附近,清朝時設巡撫衙門於此,日治時代此區稱為「大和町通」。
沿著路線在往前,會經過「東一排骨」,東一排骨1971年創業,後改成又夜總會/那卡西風的餐廳,曾經是城中區最時髦的約會勝地,裡面的服務員多是耳順之年計歲的長輩,但送餐收拾毫不含糊,雖非高檔美食,卻有濃濃的懷舊味,附設的飲料吧!甚至有現今非常少見的香蕉船與蛋蜜汁。
延平南路過了武昌街便可見中山堂,中山堂因鄰近台北的行政中心,身世較為複雜,從清朝的巡撫衙門以及鄰近欽差行臺(部分搬遷至植物園),不同政治對其想像建構皆迥異。惟本文以記憶作為基底,僅談70-80年代的空間使用情況,中山堂除了作為表演場域外,在很長一段時期,常常播放電影,印象中常常取得免費的電影片,因此在年少時於中山堂擁有一段電影時光,彷彿《新天堂樂園》之場景。後筆者工作的關係,在後台擔任表演的控場,更後來是林語堂故居帶著潤餅在中山堂舉辦活動,每回細細端詳這棟房子,總有種說不出的空間交疊與韻味。再更近些的時光,蔡明亮導演曾經在裡頭經營咖啡館,林谷芳老師則擘劃台北書院,這棟1936年完成,迄今已高齡90歲的建築,承載了無數人的回憶與過往,隨著歲月流淌靜靜的矗立於此。
寶成門鄰近西門町,其路型結構源自日治昭和10年/1935年臺灣博覽會。圖中可見右下角圓型屋頂為今日之西門紅樓,上方兩條路分別衡陽路及寶慶路,中間有火車軌道之處為中華路。此時距離寶成門被拆除已31年。
臺北城的城門雖為清政府所設,但其經費多又民間募得,西門因鄰近艋舺/萬華,據說由艋舺商賈集資建成,為兩層屋檐的歇山重檐式建築,據稱較其他城門相比最為雄偉,在西門捷運附近有兩處標示,做為城門存在的證明。
西門周邊有非常多的文化景觀,例如:菊元百貨、臺灣銀行文物館、明星咖啡屋、台北天后宮等。菊元百貨位於衡陽路與博物路口,目前有文資專家持續推動其復興與還原。菊元百貨與台南林百貨號稱台灣最早的百貨公司,菊元百貨當初有許多創舉,包括第一台載人電梯等。目前該大樓業主國泰世華銀行推動研究,以展覽「守護城中、再現菊元」做為啟動,審視其保存價值及後續研究規劃。
台灣銀行文化館與台灣銀行總部僅一路之隔,卻是台灣金融史上最重要的篇章。這個只開放於周一至周五早上的展示空間,前身為日治時期日本帝國生命會社在台支店的辦公室,目前為臺灣銀行的展示館。該館展覽內容包括與台灣金融息息相關的貨幣、彩券、文史等資料,臺灣銀行與法院系統並列在總督府兩側,象徵統治者的兩大權柄。館內的鎮館之寶是日本舊貨幣大判,據聞全世界僅一千枚,臺灣銀行就藏有14枚,其在拍賣市場曾創3000萬的高價,可謂非常稀罕的展品,其它展示品中可見臺灣不同時期的貨幣彩樣與防偽設計,內容非常精彩,若想認識台灣經濟的源起,此處必不會令人失望。
附:鄰近西門的博物館與文化景觀
其餘三個城門,留待下篇繼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