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生活中!陽明山泉源里的農村再生之路

更新於 2024/12/0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撰文:黃皓天

11月的東北季風使陽明山陣雨連綿不斷,山上踏入濕冷多霧的季節。採訪當日筆者沿著北投行義路上山,越往上行硫磺氣味也越發強烈,抵達龍鳳谷後,硫磺與泉水相交所產生的蒸氣瀰漫在空氣中,泉源里正位於此地,這天的訪談對象是泉源里里長陳志成。

泉源里一隅,聚落地形為熔岩台地,在山上地勢相對平緩。據悉是陽明山最早有漢人開墾的地帶。

泉源里一隅,聚落地形為熔岩台地,在山上地勢相對平緩。據悉是陽明山最早有漢人開墾的地帶。


前世今生:從「十八份庄」到泉源社區

泉源里位於臺北市北投區,顧名思義有溫泉「源頭」的意思,不過它有另一個更古老的名字——「十八份」,十八份開發始於清乾隆初年。古地契記載,約二百四十年前即有「十八份庄」之稱。當時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同安縣的詹、吳、顏、王、高及陳等姓氏居民集資合股開墾。墾地後將土地分成十八份,按股抽籤均分。因漢人聚集成庄,故稱「十八份庄」,沿用至今。日本時代稱為「台北州七星郡北投庄十八份」。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改稱台北縣北投鎮泉源里。同年8月改隸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泉源里。民國57年7月,陽明山管理局將士林鎮及北投鎮劃入臺北市,泉源里改隸台北市北投區。

社區與自然的共生

泉源里緊鄰北投市區,亦有三分之二的面積處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社區幅員遼闊,面積堪比台北市大同區,居民以務農為主要生計,值得一提的是,它們亦是台北僅有的12條農村地景。

1990年,時任里長陳志成的推動下,成立泉源社區發展協會(以下稱協會)。身兼協會理事長的他提到協會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成立有著密切關係,1985年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同時帶來嚴格的土地開發與使用限制,讓居民一時難以適應。因此協會的成立是讓民間與政府進行對話。成立初期,除擔任居民與政府間的溝通橋樑外,主力於改善民生基礎建設,例如道路鋪設、住戶電力、自來水供應及公共照明等,藉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然而,隨著時代演進,改善基礎建設已無法滿足社區需求。志成里長提到,目前社區最大問題在於人口外移及老化,整個泉源里的人口約2,300人,其中超過500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是名符其實的「超高齡社會」。因應這些挑戰,協會申請由農業部主導的「農村再生計畫」,以發展觀光農業振興地方經濟,透過規劃特色活動,吸引都市遊客前來體驗。同時推動「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畫」,定期舉辦的長者共餐活動及提供居民多元化課程,活動重點是讓長者能走出家門,一同交流生活點滴。


泉源里發展出特色觀光農業,帶領遊客體驗泉源社區的農事日常(圖片提供:泉源集合一北投泉源里大小事 臉書粉絲專頁)

泉源里發展出特色觀光農業,帶領遊客體驗泉源社區的農事日常(圖片提供:泉源集合一北投泉源里大小事 臉書粉絲專頁)

青年回鄉服務社區

在申請計畫過程中,里長特別強調青年返鄉的重要性,他打趣地說,

「老農民你叫他拿鋤頭拿鐮刀很容易,但你叫他拿筆,就比什麼都還要重。」

年輕世代扮演關鍵角色,參與農村再生計畫的撰寫工作,為社區一起腦力激盪,其後更有青年進行社區耆老訪談,在口述歷史與社區記憶保存方面貢獻心力,協助採集在地故事,為社區留下珍貴的文化軌跡。此外,青年們也負責社區媒體的營運,里長感慨網路的便捷性:早期僅能靠公告欄和社區報進行宣傳,但效果有限;後來設置的廣播系統,也因山區潮濕氣候和硫磺侵蝕而無法持續運作。如今社群媒體的出現,讓居民間的訊息傳遞更加即時順暢,民生日常大小事都能馬上傳播,青年們更善用圖文設計專長,提升了泉源里的對外形象。

泉源里為社區居民開設的多元課程

泉源里為社區居民開設的多元課程

社區的未來:傳統與現代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迎媽祖,以及七月十八的法主聖君繞境都是社區盛事。展現對信仰的虔誠,凝聚社區人心。透過儀式得以加深彼此與土地的聯繫。

「我們一年有兩次繞境活動,一次是迎媽祖,一次是法主聖君的繞境。」里長解釋在媽祖繞境過程中,泉源里分成兩大聚落——十八份聚落和頂湖聚落,各自負責不同的部分。十八份聚落以車隊浩浩蕩蕩地迎神,頂湖聚落則遵循古法,一步一腳印地扛著神轎行走在山間小路上。

「這是對傳統的尊重,也是信仰虔誠的表達。」
社區居民一步一腳印地扛著神轎行走在山間小路上(圖片提供:泉源集合—北投泉源里大小事  臉書粉絲專頁)

社區居民一步一腳印地扛著神轎行走在山間小路上(圖片提供:泉源集合—北投泉源里大小事 臉書粉絲專頁)

盛大熱鬧的繞境背後,其實充滿各種挑戰。由於繞境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尤其是徒步扛轎,對於社區居民來說是個不輕的體力活。里長提到,「年輕人因為工作繁忙,常常無法參加,我們有時候很難找到足夠的人手來完成繞境。」為了確保繞境順利進行,所有細節都須一年前事先安排。儘管活動困難繞境仍然每年如期舉行,里長強調這些都代表信仰傳承的精神。

陳志成里長(左)與社區居民對話

陳志成里長(左)與社區居民對話

飲水思源—泉源再生之路

訪談最後,里長分享了自己家族故事。里長的父親在只有九歲時喪父,孤兒寡母,全賴鄰里扶持才熬過困境。里長的父親始終惦記著受助恩情,化為服務社區的動力。其後他接下棒子,不忘父親的教誨,持續推動各項社區計畫。飲水思源,回饋鄉里,正是社區精神的寫照。泉源里努力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面對農村人口外移、超高齡社會的複雜問題,用行動編織社區的未來。


泉源社區臉書:

泉源集合—北投泉源里大小事


avatar-img
17會員
80內容數
前山報創刊於2015年的秋天,我們聚焦於士林、陽明山前山區域的藝文生態,企求呈現繽紛多采的人間故事。歡迎朋友們來到林語堂故居、大稻埕舒喜巷,一同享受閱讀裡的美好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山報 的其他內容
陽明山地區,過去有許多名人的足跡與歷史,曾因行政區的劃分及政略需求,使這個區域蒙上一層神秘面紗,隨著70年代的空間解嚴逐步實現,文資法於2005年全案修正,其中更歷經台灣文化意識的抬頭。民間對文化資產的期待終於開花結果,讓許多老建築能夠重新盤點現況,進行後續修繕與評估。
盛夏走入北埔街市,熙來攘往的人潮,廟前街至今皆是往來熱絡,除卻滿溢的柿餅茶香,密集的古蹟是北埔一大特色。常民生活與歷史交疊,勾勒出文學地貌,山城裡的創作者龍瑛宗從北埔開始,透過書寫鋪墊出獨有的視角,那些無能為力又無以名狀的苦澀,紀錄時代的縮影,在蟬鳴如雨的酷暑,蟄伏其中的晦澀暗語,您可曾聽聞?
搭乘公車行經臺北市南昌路一段,不起眼的路旁卻有三個大字「陸聯廳」映入眼簾,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擇日尋跡探訪,原來這是一座市定古蹟,由日據時代知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所設計,建於西元1907年,為和洋折衷建築。
「所謂作家,就是能對時代起反應的人。」 ——林語堂  2007年,林語堂故居首辦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獎,旨在林語堂先生對文學創作之貢獻,並推廣華文創作及鼓勵創作人才。林語堂文學獎的問世,源自於林氏對創作的喜愛,更企盼華文寫手能自我挖掘、盡情書寫,以便有更多優秀作品問世。
「市集」作為認識城市的場域,逛市集不只是休閒的一種方式,藉由地方產業與人文產業呈現,是走入街區生活的一種途徑,從中窺見巷弄職人工藝,體驗在地節氣與節慶的可能。 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
據《裨海記遊》所載台北城原為氤氳繚繞的大澤,彼時芝山岩為湖中的小島,雖眾說紛紜,但芝山岩考古開挖出貝塚,似乎也間接證明此一說。18世紀中葉大量的跨海移民,慢慢充盈著台北的人口,淡水河沿岸漸漸繁榮,艋舺成為貿易的中心,此時城市的廓圖已形成。
陽明山地區,過去有許多名人的足跡與歷史,曾因行政區的劃分及政略需求,使這個區域蒙上一層神秘面紗,隨著70年代的空間解嚴逐步實現,文資法於2005年全案修正,其中更歷經台灣文化意識的抬頭。民間對文化資產的期待終於開花結果,讓許多老建築能夠重新盤點現況,進行後續修繕與評估。
盛夏走入北埔街市,熙來攘往的人潮,廟前街至今皆是往來熱絡,除卻滿溢的柿餅茶香,密集的古蹟是北埔一大特色。常民生活與歷史交疊,勾勒出文學地貌,山城裡的創作者龍瑛宗從北埔開始,透過書寫鋪墊出獨有的視角,那些無能為力又無以名狀的苦澀,紀錄時代的縮影,在蟬鳴如雨的酷暑,蟄伏其中的晦澀暗語,您可曾聽聞?
搭乘公車行經臺北市南昌路一段,不起眼的路旁卻有三個大字「陸聯廳」映入眼簾,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擇日尋跡探訪,原來這是一座市定古蹟,由日據時代知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所設計,建於西元1907年,為和洋折衷建築。
「所謂作家,就是能對時代起反應的人。」 ——林語堂  2007年,林語堂故居首辦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獎,旨在林語堂先生對文學創作之貢獻,並推廣華文創作及鼓勵創作人才。林語堂文學獎的問世,源自於林氏對創作的喜愛,更企盼華文寫手能自我挖掘、盡情書寫,以便有更多優秀作品問世。
「市集」作為認識城市的場域,逛市集不只是休閒的一種方式,藉由地方產業與人文產業呈現,是走入街區生活的一種途徑,從中窺見巷弄職人工藝,體驗在地節氣與節慶的可能。 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
據《裨海記遊》所載台北城原為氤氳繚繞的大澤,彼時芝山岩為湖中的小島,雖眾說紛紜,但芝山岩考古開挖出貝塚,似乎也間接證明此一說。18世紀中葉大量的跨海移民,慢慢充盈著台北的人口,淡水河沿岸漸漸繁榮,艋舺成為貿易的中心,此時城市的廓圖已形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北埔老街走訪行程一路上經過了: 金廣福公館(未開放) - 姜阿新洋樓(未預約) - 慈天宮 - 忠恕堂(已變成喝茶店家) - 鄧南光影像紀念館
Thumbnail
談到和煤礦產業相關的觀光景點,多數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是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區域或是猴硐區域,沒有人會想到新北市樹林區的山佳區域也有煤礦遺址。這次小編參加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主辦的山佳區域煤礦之旅、在山佳區域當地人煤礦工二代陳國隆老師帶領下、進行山區域聚落的煤礦歷史探索之旅。 山佳後車站聚落相關資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宜蘭市的一次探險之旅,發現了一座舊廟的改建,並分享了一些家族的故事和思考。作者以村上春樹風格重新演繹了這段經歷。
Thumbnail
  多年前因石門水庫建造,遷移大批居民,當地的開漳聖王信仰也一併被帶到觀音樹林等地區,究竟現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嘉禾新村是位於臺北市歷史悠久的眷村,提供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體驗。這裡有介紹關於嘉禾新村的園區資訊、歷史演變以及特展,欣賞日式聚場、防空洞等特色建築。是一個適合獨自悠閒漫步、也可以全家一同前往、深度體驗臺灣歷史的好地方。
Thumbnail
北投農禪寺是一個擁有不同早晚景色的好去處,適合慢慢走、拍照和停留。文章介紹了開放時間、地址、交通方式等相關資訊,同時提醒遊客注意防晒。自由參觀,無需門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等地方的旅遊景點和美食,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Thumbnail
這裡是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附近,景觀優美,因此特地前來作畫。回想當年煤礦盛行時,這裡應該是多麼熱鬧啊!但如今卻是靜悄悄的,一點聲音也沒有。難怪大家都走了。據說,民國76年開始,台灣的煤礦就已經逐漸枯竭。 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位於新北市平溪區菁桐里,是台陽礦業公司於1925年至1940年間陸續興建的,主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北埔老街走訪行程一路上經過了: 金廣福公館(未開放) - 姜阿新洋樓(未預約) - 慈天宮 - 忠恕堂(已變成喝茶店家) - 鄧南光影像紀念館
Thumbnail
談到和煤礦產業相關的觀光景點,多數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是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區域或是猴硐區域,沒有人會想到新北市樹林區的山佳區域也有煤礦遺址。這次小編參加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主辦的山佳區域煤礦之旅、在山佳區域當地人煤礦工二代陳國隆老師帶領下、進行山區域聚落的煤礦歷史探索之旅。 山佳後車站聚落相關資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宜蘭市的一次探險之旅,發現了一座舊廟的改建,並分享了一些家族的故事和思考。作者以村上春樹風格重新演繹了這段經歷。
Thumbnail
  多年前因石門水庫建造,遷移大批居民,當地的開漳聖王信仰也一併被帶到觀音樹林等地區,究竟現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嘉禾新村是位於臺北市歷史悠久的眷村,提供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體驗。這裡有介紹關於嘉禾新村的園區資訊、歷史演變以及特展,欣賞日式聚場、防空洞等特色建築。是一個適合獨自悠閒漫步、也可以全家一同前往、深度體驗臺灣歷史的好地方。
Thumbnail
北投農禪寺是一個擁有不同早晚景色的好去處,適合慢慢走、拍照和停留。文章介紹了開放時間、地址、交通方式等相關資訊,同時提醒遊客注意防晒。自由參觀,無需門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等地方的旅遊景點和美食,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Thumbnail
這裡是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附近,景觀優美,因此特地前來作畫。回想當年煤礦盛行時,這裡應該是多麼熱鬧啊!但如今卻是靜悄悄的,一點聲音也沒有。難怪大家都走了。據說,民國76年開始,台灣的煤礦就已經逐漸枯竭。 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位於新北市平溪區菁桐里,是台陽礦業公司於1925年至1940年間陸續興建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