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皓天
11月的東北季風使陽明山陣雨連綿不斷,山上踏入濕冷多霧的季節。採訪當日筆者沿著北投行義路上山,越往上行硫磺氣味也越發強烈,抵達龍鳳谷後,硫磺與泉水相交所產生的蒸氣瀰漫在空氣中,泉源里正位於此地,這天的訪談對象是泉源里里長陳志成。
泉源里位於臺北市北投區,顧名思義有溫泉「源頭」的意思,不過它有另一個更古老的名字——「十八份」,十八份開發始於清乾隆初年。古地契記載,約二百四十年前即有「十八份庄」之稱。當時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同安縣的詹、吳、顏、王、高及陳等姓氏居民集資合股開墾。墾地後將土地分成十八份,按股抽籤均分。因漢人聚集成庄,故稱「十八份庄」,沿用至今。日本時代稱為「台北州七星郡北投庄十八份」。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改稱台北縣北投鎮泉源里。同年8月改隸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泉源里。民國57年7月,陽明山管理局將士林鎮及北投鎮劃入臺北市,泉源里改隸台北市北投區。
泉源里緊鄰北投市區,亦有三分之二的面積處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社區幅員遼闊,面積堪比台北市大同區,居民以務農為主要生計,值得一提的是,它們亦是台北僅有的12條農村地景。
1990年,時任里長陳志成的推動下,成立泉源社區發展協會(以下稱協會)。身兼協會理事長的他提到協會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成立有著密切關係,1985年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同時帶來嚴格的土地開發與使用限制,讓居民一時難以適應。因此協會的成立是讓民間與政府進行對話。成立初期,除擔任居民與政府間的溝通橋樑外,主力於改善民生基礎建設,例如道路鋪設、住戶電力、自來水供應及公共照明等,藉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然而,隨著時代演進,改善基礎建設已無法滿足社區需求。志成里長提到,目前社區最大問題在於人口外移及老化,整個泉源里的人口約2,300人,其中超過500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是名符其實的「超高齡社會」。因應這些挑戰,協會申請由農業部主導的「農村再生計畫」,以發展觀光農業振興地方經濟,透過規劃特色活動,吸引都市遊客前來體驗。同時推動「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畫」,定期舉辦的長者共餐活動及提供居民多元化課程,活動重點是讓長者能走出家門,一同交流生活點滴。
在申請計畫過程中,里長特別強調青年返鄉的重要性,他打趣地說,
「老農民你叫他拿鋤頭拿鐮刀很容易,但你叫他拿筆,就比什麼都還要重。」
年輕世代扮演關鍵角色,參與農村再生計畫的撰寫工作,為社區一起腦力激盪,其後更有青年進行社區耆老訪談,在口述歷史與社區記憶保存方面貢獻心力,協助採集在地故事,為社區留下珍貴的文化軌跡。此外,青年們也負責社區媒體的營運,里長感慨網路的便捷性:早期僅能靠公告欄和社區報進行宣傳,但效果有限;後來設置的廣播系統,也因山區潮濕氣候和硫磺侵蝕而無法持續運作。如今社群媒體的出現,讓居民間的訊息傳遞更加即時順暢,民生日常大小事都能馬上傳播,青年們更善用圖文設計專長,提升了泉源里的對外形象。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迎媽祖,以及七月十八的法主聖君繞境都是社區盛事。展現對信仰的虔誠,凝聚社區人心。透過儀式得以加深彼此與土地的聯繫。
「我們一年有兩次繞境活動,一次是迎媽祖,一次是法主聖君的繞境。」里長解釋在媽祖繞境過程中,泉源里分成兩大聚落——十八份聚落和頂湖聚落,各自負責不同的部分。十八份聚落以車隊浩浩蕩蕩地迎神,頂湖聚落則遵循古法,一步一腳印地扛著神轎行走在山間小路上。
「這是對傳統的尊重,也是信仰虔誠的表達。」
盛大熱鬧的繞境背後,其實充滿各種挑戰。由於繞境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尤其是徒步扛轎,對於社區居民來說是個不輕的體力活。里長提到,「年輕人因為工作繁忙,常常無法參加,我們有時候很難找到足夠的人手來完成繞境。」為了確保繞境順利進行,所有細節都須一年前事先安排。儘管活動困難繞境仍然每年如期舉行,里長強調這些都代表信仰傳承的精神。
訪談最後,里長分享了自己家族故事。里長的父親在只有九歲時喪父,孤兒寡母,全賴鄰里扶持才熬過困境。里長的父親始終惦記著受助恩情,化為服務社區的動力。其後他接下棒子,不忘父親的教誨,持續推動各項社區計畫。飲水思源,回饋鄉里,正是社區精神的寫照。泉源里努力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面對農村人口外移、超高齡社會的複雜問題,用行動編織社區的未來。
泉源社區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