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京都楓情10 三十三間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三十三間堂內共有1032尊神像,包括國寶高丈六的十一面千手觀音中尊坐像;中尊兩側緊密排列的真人高1001尊千手觀音立像,是重要文化財;另外有國寶風神、雷神及二十八部眾像。其中成於平安時代長寬2年(1164)的因建長元年(1249)的大火只救下124尊,餘為文永3年(1266)重建時延請奈良的雕佛名師湛慶父子一門再製的,中尊坐像更是大師湛慶八十二歲完成的收山之作,兩年後他便去世了。】

為了讓「京都楓情」名符其實,到三十三間堂也會找幾棵楓拍拍,但没人是為了看楓來的吧!在對它的歷史淵源還没概念前,光聽名字就覺得「印象深刻」,況先前爾均曾說她非常喜歡。12月1日,女兒學校有事,無法地陪,便安排與妻造訪。老天也配合,連晴數日後,下起綿綿細雨,要我和D3S「放心」地把重點擺在室內。因雨而悠哉遊哉的上午,與妻搭公車到三十三間堂時已近10點,入口及售票處在北邊中間的普門閣,它於平成4年(1992)5月落成,乃為紀念開山的後白河院(上皇)辭世800週年而建,也有美化景觀和供訪客遮風蔽雨防日曬的作用,掛額題字者為253代天台座主山田惠諦。

raw-image

【在入口前,背後遊人走向處即恢宏的「售票亭」普門閣。】

raw-image

【過普門閣,後方正中為參拜入口的「參進閣」,左側樹木後建築即三十三間堂北端。】

好酒沉甕底,不急著進入本堂,先往東從迴廊起繞長方形的院區逛一圈,它的配置應是我參訪過的寺院中最一目瞭然的,就是個「回」字,全區呈南北長約220米、東西120米,正中有座約長120米、深22米、高16米的本堂,零星的碑、亭、樓、池、樹及史蹟等散布在外圍,均與本堂保持相當距離以凸顯之。當看到長得出奇的本堂時,立即明白為什麼叫三十三間堂了,就像中國傳統建築橫向的幾「間」與縱向的幾「進」,它南北向共有33個柱間,號稱世界最長的木構造建築。也因為這舉世無雙的特色,使人幾乎忘了三十三間堂的正式名稱是「蓮華王院本堂」,它甚至不是一座「獨立」的寺院,而屬京都東山區天台宗妙法院管理的境外佛堂。所以是三十三間,與興建當時盛行的觀音信仰有關,在《法華經》第二十五品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描述菩薩以三十三種變化身為眾生救難解厄,並由此衍生出所謂西國三十三靈場,像蓮華王院即洛陽三十三靈場第十七號。而大概也因為它的長,自15、16世紀以來,逐漸在這裡形成一個與「聖地」不太搭調的「三十三間堂遠射」傳統,到接近江戶時期的慶長年間(1596~1615),正式開始了百射、千射乃至全日夜的大矢數等各種規定的遠射比賽。標靶直徑1米,射距最早期據說為貫通南北的120米,但江戶起為60米,每年春末夏初各藩名射手群集於此爭奪「天下總一」的名號。時至今日,「遠射節」在年初離1月15日最近的星期天舉行,因是新的一年初次射箭儀式,又有「新開弓節」之稱,大批熟練的弓道選手和即將滿20歲的年輕人趕來參加,後者並以此為成年禮,早先只有女性,現在男性也加入了。當天開放無料進場,現居京都的女兒雖然早已過了二十歲,不妨找一次去見識見識。

raw-image

【先不急著進本堂,從東邊迴廊起繞一圈。】

raw-image

【找棵楓拍拍,背景為本堂,其實有趣的是屋脊上如堂內諸佛整齊「排列」的鴿子。】

raw-image

【手洗舍 ─ 夜泣泉,蓮華王院創建翌年6月,因一僧人夢見而挖掘出來,泉水冷洌甘美,因夜間湧泉聲如泣,故名。】

raw-image

【本堂前鎌倉時代式池泉庭園,昭和36年(1961),京都造園家中根金作監修。】

raw-image

【池泉庭園另一側】

raw-image

【立於昭和60年(1985)的寫經奉納塔】

raw-image

【三十三間堂正門,旁邊停了輛轎車,恐怕有名堂。附帶一提,此為本堂東面,因有當中的玄關,廊下無法東西貫穿,故遠射不在這一邊舉行。】

raw-image

【果真,不久有大師父模樣的高僧出來,不知進行完了什麼儀式正要告辭,後來即被畢恭畢敬地送入轎車離去。日本古寺難得的地方是大多數都還活著,不是靠受付拜觀券就可過活的那種活,而是內中還沿續著許多文化活遺產的活,在參觀內堂時,在中尊前就遇到一名師父在誦經,還點著臘燭,害我一直擔心著萬一失火怎麼辦?】

raw-image

【環三十三間堂色彩最繽紛的步道,在院區西南角。】

raw-image

【三十三間堂南端,右為重建後的南大門。】

raw-image

【洛陽古跡通し矢(遠射)射場。】

raw-image

【在本堂西側的遠射場,根據古圖,這裡是安放標靶的地點。】

raw-image

【浮世繪中的遠射情景】

raw-image

【三十三間西側,從南向北,上張浮世繪的角度。】

raw-image

【三十三間堂西側,由北向南。】

raw-image

【三十三間西側,圖中女子穿扮與浮世繪中人物若合符節。】

raw-image

【在普門閣廊下拍本堂的老外】

raw-image

【左方那棵高大樹下步道頭立著法住寺殿址碑】

長寬2年12月17日(1164年1月30日),在平清盛的奔走、資助下,安置了1001尊千手觀音像的蓮華王院終告落成,那是後白河上皇發願興建的,原址為其御所法住寺。上皇為何要建蓮華王院?當時不可一世的平氏又為何傾力相助?說信仰雖不算錯,但只是表象,深層原因是政治。為瞭解二人的關係,便去翻了日本史!在講平等院時,曾提過平安朝外戚掌權的代表性家族藤原氏,但到了治曆4年(1068),因為家族中的女兒或養女都再也生不出皇子,和藤原無「裙帶」關係的後三條天皇即位,並厲行政治改革,逐步將政權從攝關收回,終結了藤原氏長達171年的外戚統治。5年餘後(1074)兒子白河天皇繼位,持續其父的政改路線,進一步打擊了攝關家的地位。1086年,白河天皇讓位給8歲的兒子堀河天皇,自己則以上皇(院)身分握有實權,開啟了所謂的「院政」時期。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好處或苦衷,然可以想像,天皇之上,還有個上皇,一旦天皇不甘於傀儡,勢必要出亂子。平安末期1156年保元之亂與1159年平治之亂就是這麼來的,上皇與天皇展開權力鬥爭,各自拉幫結派,遂又造成所拉攏對象攝關家族及武士集團的分裂,戰事不斷。如保元之亂,導致崇德上皇與後白河天皇的皇室兄弟對決、藤原賴長與藤原忠通的攝關兄弟對決,武士集團則為平忠正與平清盛叔甥對決、源為義與源義朝父子對決,而保元之亂即為日本史上武人干政之始;平治之亂則為擁後白河上皇派與擁二條天皇派的近臣對立引起。總之,連串爭鬥之後,平清盛脫穎而出,成為最大的獲利者,他的掌握朝權,預告了幕府時代的到臨,雖然,後來建立第一個武人政權─鎌倉幕府的不是他,而是在平治之亂被他擊敗、俘虜而饒其一死的源賴朝。

平清盛因「勤王」有功,獲後白河上皇不次拔擢,永曆元年(1160)升任正三位公卿,為武士中第一人,但深諳權謀的他謹記平治之亂的主因,對後白河上皇與二條天皇兩人都十分下功夫。永曆2年(1161)上皇與平清盛妻妹平滋子生下憲仁親王(後來的高倉天皇),平滋子之兄平時忠策劃立為太子,激怒了二條天皇,下令終止上皇的院政。這麼一來,後白河上皇因無法參與政事而鬱鬱寡歡,遂潛心向佛,發願興建蓮華王院並雕造1001尊千手觀音像,亦深得二條天皇信任的平清盛全力幫助,於長寬2年(1164)完工,但翌年(永方元年)二條天皇即駕崩,後白河院重掌實權,再度躍上政治舞台。仁安2年(1167)平清盛升任太政大臣,自是有史以來武人擔任此職的首位,平家權勢達到巔峰,時下流傳「非平氏者非人」的說法,但也因此讓重新掌權的後白河院感到芒刺在背,態度漸轉為與平家對立,經過連串事件,二人終於撕破臉,治承3年(1179),平清盛自福原(現神戶)舉兵進京,將反平氏的院臣39名全部免職,並幽禁法皇(後白河院於嘉應元年(1169)出家)於城南的鳥羽殿,從此大權獨攬,是日本歷史上所謂的治承政變。可見平氏對法皇的曲意奉承是有條件的:「如果燒你的香、唸你的經,要院有院,要佛有佛;但若想染指我的禁臠,那就老實不客氣了!」

充滿莊嚴、肅穆、虔敬氣氛的三十三間堂,背後卻隱藏著這樣波濤起伏、刀光劍影的歷史,看來篤信佛教的後白河上皇並没能參透教義的真諦,失意時潛心向佛,傾全國之力打造千佛聖殿,一旦得以復出,立又投入紅塵競逐,終落得諸佛難顧、禁閉鳥羽的下場。不過俱往矣,當年風流人物的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無論勝敗得失,如今都已被時光淘盡,所幸千座觀音留了下來,以慈悲、安詳或帶著警世意味的面容,提醒走過長長三十三間堂的參拜者們,莫忘後白河上皇發願當時的「初心」啊!毫無宗教情操的我,雖只能讚嘆而不能感動,卻也不禁自問餘生到底該追求什麼?向哪裡追求?外在的名利還是內心的悅樂?答案其實再明顯不過了。

走筆至此,本該住手,卻忍不住要加述一段「逸事」!儘管視力大不如昔,但近來又恢復了逛書店的習慣,每在晚飯後流連誠品、聯經及眾舊書肆間。一個多月前,有次在雅博客架上看到一套鄭清茂譯的《平家物語》,取下讀了林文月的序,知道他們居然大學同窗,且1972年於京都一個國際學術會議上二人即約定各自翻譯《源氏物語》、《平家物語》,前者林文月於1978年出版,我也讀過了,後者則直到2014年8月才完成,雖相隔36年,到底還是一段佳話,當即很想買下,但因已挑了幾本其他的書,負荷過重(別忘了背包裡還有D3S),便先將之歸位,明天再來,不料復臨時已杳如黃鶴,唉!是近年疏於逛二手書店,才會把昔日累積的經驗給忘了。

raw-image

【在參進閣脫、穿鞋的遊客,此即參拜三十三間堂的入、出口。】

raw-image

【本堂裡當然禁止攝影,只好買了本導覽書,以下照片都翻拍自它。】

raw-image

【出自鎌倉佛雕大師湛慶之手的國寶中尊十一面千手觀音坐像,環繞祂的是約160公分高的28部眾像。導覽書中對觀音33變化身、十一面、千手的意義都有詳盡說明。】

raw-image

【堂內陣,南半段。】

raw-image

【國寶風神(左)與雷神(右),中為雷神臉部特寫。】

raw-image

【國寶二十八部眾1,導覽書中亦有各尊名稱。】

raw-image

【國寶二十八部眾2】

raw-image

【國寶二十八部眾3】

raw-image

【國寶二十八部眾4】

參考書籍:日本佛教史(商周,末木文美士著、涂玉盞譯);圖解日本史(易博士,武光誠監修、陳念雍譯);跟著時代漫遊京都(世潮,森谷尅久監修,陳銘博譯);三十三間堂の佛たち(導覽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B Tan的沙龍
19會員
1.8K內容數
自幼愛讀詩寫詩,甚至夢想以此為職志,經過為五斗米折腰的哀樂壯、中年,早已放下「不切實際」,但舊情難忘,老來得暇,重拾詩筆,漫寫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自娛而已。
JB T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主要由女人打造所以浪漫美麗 傳名千載現存建築超過五世紀 擁有者不脫王室貴族與大富豪 數度因債務轉手嗟守成真不易
Thumbnail
2025/04/29
主要由女人打造所以浪漫美麗 傳名千載現存建築超過五世紀 擁有者不脫王室貴族與大富豪 數度因債務轉手嗟守成真不易
Thumbnail
2025/03/22
農產市場攤位像百貨公司專櫃 三穀可頌蘋果派怎能那麼美味 市政廳司法院隔條街電車來去 讓饒勒斯廣場週邊是此城精萃
Thumbnail
2025/03/22
農產市場攤位像百貨公司專櫃 三穀可頌蘋果派怎能那麼美味 市政廳司法院隔條街電車來去 讓饒勒斯廣場週邊是此城精萃
Thumbnail
2024/03/16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Thumbnail
2024/03/16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全台唯一五教合一(一貫道,道教,佛教,天主教以及基督教)的『金陵山宗教園區』位於台中市霧峰區峰谷里峰谷路900號,原地佔地30公頃,結合宗教與觀光,設有三棟建築體,分屬五大宗教。
Thumbnail
全台唯一五教合一(一貫道,道教,佛教,天主教以及基督教)的『金陵山宗教園區』位於台中市霧峰區峰谷里峰谷路900號,原地佔地30公頃,結合宗教與觀光,設有三棟建築體,分屬五大宗教。
Thumbnail
每到京都,不管會否留宿,總會花時間拜會『三十三間堂』,靜觀陳列的多座觀世音像及佛教雕像,洗滌心靈。
Thumbnail
每到京都,不管會否留宿,總會花時間拜會『三十三間堂』,靜觀陳列的多座觀世音像及佛教雕像,洗滌心靈。
Thumbnail
從客殿看去明暗分明,佛塔蓮花的剪影,清晰背景楓紅及浸染地板的色調,剎那如見淨土世界的美感。
Thumbnail
從客殿看去明暗分明,佛塔蓮花的剪影,清晰背景楓紅及浸染地板的色調,剎那如見淨土世界的美感。
Thumbnail
在上一次看完了南大門之後,這次我們就在鹿群的陪伴之下,繼續往前朝著大佛殿邁進吧。  
Thumbnail
在上一次看完了南大門之後,這次我們就在鹿群的陪伴之下,繼續往前朝著大佛殿邁進吧。  
Thumbnail
西光寺是文覺上人剃度之地,也是高雄神護寺的別院,據說此處楓樹也是從神護寺移種而來。
Thumbnail
西光寺是文覺上人剃度之地,也是高雄神護寺的別院,據說此處楓樹也是從神護寺移種而來。
Thumbnail
青蓮院到明治時代為止,多為皇子親王才有資格接任接任主持,自古與皇室淵源的高規格寺院。
Thumbnail
青蓮院到明治時代為止,多為皇子親王才有資格接任接任主持,自古與皇室淵源的高規格寺院。
Thumbnail
五味金右衛門夫婦塑像,身為負責建造三門時的工匠,由於遠超出預算經費,夫婦雙雙引咎自盡,後人建造塑像祭祀。
Thumbnail
五味金右衛門夫婦塑像,身為負責建造三門時的工匠,由於遠超出預算經費,夫婦雙雙引咎自盡,後人建造塑像祭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