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京都楓情6 毘沙門堂、山科疏水

2014京都楓情6 毘沙門堂、山科疏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為樹上楓紅,更為滿階落葉而來─毘沙門堂勅使門前階梯參道。】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初遇一個人或到一個地方,卻覺得似曾相識;山科的情況不太一樣,春天來賞櫻時,它就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點,我還不時把它叫成山根,只是這次再來,竟感到已來過很多遍,驚疑地回想,真的是第二次來嗎?莫非因當時自己曾「貪婪地想像秋紅美景」,而終至分不清虛幻與真實了?

在山科駅出電車時約14:00,陽光美得可以,鐵道外迎光側的人家與遠山,紅黃錯落,賞心悅目。識途老馬的向北過地下道,因為主要目的在毘沙門堂的楓,便不像上次那樣沿著多櫻的安祥寺川與疏水岸走,而是逕朝東遇毘沙門堂通即左轉向北。沿途星羅棋布的紅與黃,雖無數大的美,也總能在眼底佔一席之地。在安朱橋上東張、西望,景色自與記憶中大相逕庭,櫻花與楓紅王不見王,卻不相互嫉忌,反倒互相襯托,禮讚著、祝福著對方在其所屬的季節全力表現,自己則沈潛地蓄積著下回上台的能量,此時光禿禿的櫻正是如此。

raw-image

【在山科駅出電車時,陽光美得可以,鐵道外迎光側的人家與遠山,紅黃錯落,賞心悅目。】

raw-image

【走在往山科疏水的毘沙門堂通上,我就說,這段路走來總是十分愉悅!】

raw-image

【在安朱橋上東張】

raw-image

【在安朱橋上西望,櫻葉落盡,就不妨害秋紅表現了。】

可謂筆直的毘沙門堂通是窄窄的兩線道馬路,因為正對著毘沙門堂去,故有好長好長的參道的感覺,且不論櫻與楓,這段路有山有水,車輛不多,兩旁屋舍儼然、花木扶疏,走來十分愉悅。過安朱橋100米左右,京名物「ちりめん山椒」専門店京小町もり美麗親切的店員也一如上回,笑容可掬地端著試吃盤在路邊招呼,生意仍不惡。別看它不過是間小小的「柑仔店」,存活可也超過40年,遣孤狗打探,便知它名氣不小,想來已視其為某種「傳統」的附近居民與春秋兩季絡繹於途的遊客,便足以讓它天長地久了。可惜兩次都没停下腳步試吃,遑論光顧,如果還有機會,一定要進去瞧瞧。

raw-image

【京名物「ちりめん山椒」専門店京小町もり美麗親切的店員也一如上回,笑容可掬地端著試吃盤在路邊招呼。】

路到盡頭「下乘」處,會看到「毘沙門堂門跡」的石柱,本以為乃早期寺門遺跡的標誌,孤狗說非也,該寺雖創立於大寶3年(703),但1467年應仁之亂燒毀後,於寬文5年(1665)從上京區御所北方的出雲路遷來山科重建,就算遺跡,也要到原址去尋啊!其實所謂門跡專指古時日本皇族出家擔任住持、潛心修佛的寺院,地位崇隆,毘沙門堂為京都天台宗五個室門跡之一,其它4所為三千院、青蓮院、妙法院與曼殊院。

來山科,春天重點在疏水,秋天則毘沙門堂為主,後者的楓又以勅使門前斜坡為中心,而且最好選盛極始衰的時候來,枝上紅葉仍密,復在階梯舖滿落葉,體力允許可踏葉拾級而上,若嫌老衰則不妨在下仰觀。敕使門只在天皇蒞臨或新住持上任朝山時打開,但關著才好,爬到圍柵前居高臨下,視野佳又没有人來人往的干擾。昨夜今晨的雨打落更多紅葉,並好似將穿透枝葉間的陽光洗得更加清新,引得我與妻坐在勅使門前柵欄下觀玩良久。仁王門前坡面楓樹自也不少,但林相較雜亂,階梯參道西側也窄,不過櫻葉落盡的細枝,密密麻麻如粗大的蜘蛛絲在陽光中閃爍,乍見還以為怎麼大晴天突然下起雨來?!真是奇觀,過往遊客似乎没人注意到,我將已先下十數階的女兒叫回欣賞,可惜因為較為陡峭,老婆没走這裡。

raw-image

【毘沙門堂門跡「下乘」處,已可見紅葉大亂鬥。】

raw-image

【女兒在勅使門前階梯下】

raw-image

【勅使門前東側楓紅】

raw-image

【勅使門前階梯楓紅】

raw-image

【勅使門前階梯西側坡道,下面的精采不輸上面。】

raw-image

【勅使門前階梯東側】

raw-image

【在勅使阪以紅葉為背景自拍的少女們】

raw-image

【勒使門前階梯,是遊人來此賞景的重心。】

raw-image

【勅使阪上,由西向東。】

raw-image

【勅使門不開,繞到西側的藥醫門,從內往外望,勅使門參道兩側紅葉恰為背景。】

raw-image

【在勅使門圍柵前與妻賞玩良久】

raw-image

【在勅使門圍柵前與妻賞玩良久】

raw-image

【在勅使門圍柵前與妻賞玩良久】

raw-image

【在勅使門圍柵前遠拍參道】

raw-image

【在勅使門圍柵前遠拍參道】

raw-image

【本堂屋脊的色彩】

raw-image

【仁王門下】

raw-image

【仁王門前】

raw-image

【在仁王門前階梯參道,櫻葉落盡的細枝如粗大的蛛絲在陽光中閃爍,乍見以為下雨,真是奇觀。】

raw-image

【在仁王門前階梯參道,左下角若不細看,真會以為是好粗的蜘蛛絲啊!】

raw-image

【仁王門前陡峭的階梯參道】

raw-image

【離開毘沙門堂前女兒留影】

雖是以毘沙門堂為主,但疏水邊的楓紅也絕不應忽視,尤其返回經過時約當16:00,斜陽角度正好,紅葉下的人都披上一圈金色輪廓,其情其景,讓D3S目瞪口呆。這裡的樹種似與毘沙門堂不同,没那麼高,但葉片濃密,紅得極為純粹,一棵就足以叫人流連忘返......,呃!其實流連忘返的只有我啦!老婆、女兒不耐久候,說要先走,到山科駅的星巴克坐著等。類似狀況我早就習慣了,自是爽快地任由她們去,在色澤溫暖而展現著精微變貌的夕陽邀約下,又多盤桓超過一刻鐘,若非還要賞清水寺夜楓,一定會更久。復登上毘沙門堂通往南走時,雖仍陽光普照,怎麼手背竟感到極為細小的水滴?立即敏感地朝向陽的音羽、醍醐山胍上方望去,果真天邊懸著一道彩虹,雖然不完整也不明顯,但已夠讓我到星巴克「驕其妻女」地說:「我有看到彩虹,妳們没有!」

raw-image

【紅葉下的人都披上一圈金色輪廓】

raw-image

【紅葉下的人都披上一圈金色輪廓,看小女生樂得.......!】

raw-image

【紅葉下的人都披上一圈金色輪廓,叫妻女也站過去浪漫一下。】

raw-image

【以好紅好紅的楓葉為背景】

raw-image

【紅葉下的小家庭】

raw-image

【妻女收拾東西準備走了,影子印在牆腳的那人還要繼續流連。】

raw-image

【路過的腳踏車情侶】

raw-image

【葉片濃密,紅得純粹。】

raw-image

【注意看,真的有彩虹,這時的陽光還是美得很啊!如果不為了趕清水寺夜楓,D3S肯定賴著不走。】

raw-image

【準備進星巴克「驕其妻女」了,那窗玻上印的也是紅葉。】

avatar-img
JB Tan的沙龍
19會員
1.8K內容數
自幼愛讀詩寫詩,甚至夢想以此為職志,經過為五斗米折腰的哀樂壯、中年,早已放下「不切實際」,但舊情難忘,老來得暇,重拾詩筆,漫寫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自娛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B T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主要由女人打造所以浪漫美麗 傳名千載現存建築超過五世紀 擁有者不脫王室貴族與大富豪 數度因債務轉手嗟守成真不易
農產市場攤位像百貨公司專櫃 三穀可頌蘋果派怎能那麼美味 市政廳司法院隔條街電車來去 讓饒勒斯廣場週邊是此城精萃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主要由女人打造所以浪漫美麗 傳名千載現存建築超過五世紀 擁有者不脫王室貴族與大富豪 數度因債務轉手嗟守成真不易
農產市場攤位像百貨公司專櫃 三穀可頌蘋果派怎能那麼美味 市政廳司法院隔條街電車來去 讓饒勒斯廣場週邊是此城精萃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