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13-16 殘荷與枯葉 [常見失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喜歡看畫嗎?拿起一本書架上的畫冊或輸入一些關鍵字(動漫/插畫/設計/水彩畫/油畫/素描),眾多繪畫工具與藝術作品中,你偏愛哪一種畫面呈現的效果?喜歡哪一種題材?傳統或當代哪一位藝術家(Google智慧鏡頭進行圖片搜尋很好用),又是為什麼喜愛這些作品或是這一位藝術家呢?

當我們從閱讀一個作品產生出自己的想法時,多少也成為再次創作的「再創者」。如能進一步將這些思濾後的想法,落成文字或以其他方式行動展現,即便為生活引入了創意之流!(或許在沒能改變大環境的當下剛好正是你所需要的)

raw-image

還是你喜好動手做?體驗繪畫過程的感受?何不提筆試試才知道?同樣的時間可以賴在沙發上享受放空、手機滑到飽、追一部劇、備一頓美食、翻一本書,其中一天一個小時或者20分鐘,試著拿出一隻彩筆沾上顏料畫一張畫?從零開始。

raw-image

要足夠欣賞這一幅陽光下枯葉的攝影作品,才能讓我按著耐性提筆著手開始畫。剛開始時不知如何起筆,通常我將攝影圖片放大在桌機的螢幕上欣賞。發呆半晌後動筆,如同為夢想切割逐步執行那樣,將大面積打底後,約略間隔出適度角度的葉脈,著手畫深淺的葉脈線條。

當我埋首在每一個角度的葉緣脈絡,觀察與調整顏料色階(偏暖或偏冷或濃或淺),逐漸疊加,修改調整,一個360°的枯葉約略到位。雖然整體看來筆觸仍顯零亂,但不足之處留往後練習心得,越漸純熟。記得大膽去試,「畫壞了,也不過就是一張紙而已。」

raw-image
感謝 水彩繪圖練習參考攝影照片來源 W13W14W15W16

🎨水彩自學參考影片

  • 水彩咖啡廳
    - 避免這三個渲染的錯誤 📝 1. 水太多顏料太少;2. 筆刷太小筆觸太多;3. 磨太多細節(形越簡單,渲染越乾淨容易)
    - 濕畫法的原則 - 揭開濕中濕的秘密 📝 1. 水稀釋顏料,水多越透明;2. 先想清楚要做什麼(鋪色或洗色);3. 注意畫紙的濕度(濕/潮/渴/乾)
  • Watercolor MisfitWatercolor Mistakes to Avoid 📝 顏料過少或水份過多
  • The Mind of Watercolor:3 Watercolor Control Mistakes
  • 藝術金鐘罩:讓畫畫對你有用,從明白學習方向開始藝術通向自由的關鍵!
    📝 初學者如何學畫,讓畫畫對你有幫助,希望透過畫畫學到什麼,調整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依畫畫類別舉例瞭解:
    1. 動漫/插畫類 - 感官的刺激;
    2. 設計/建築類 - 畫面乾淨精準;
    3. 純藝術類 - 沒有目的性,討論精神層面,忠誠於自己內心與精神,聚焦於提升精神以及展示自己的方式,於感性上的情感表達或是理性上的思想闡述。
    📝 藝術是把不可見的轉化為可見 - Paul Klee (1879-1940, 瑞士裔德國籍畫家) “Art does not reproduce the visible, rather, it makes visibl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希浠 刹那之間:
143會員
368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與你分享親近藝術與人文的內容工具和相關創作。
2025/04/28
在這兩幅荷花水彩練習中,我細細欣賞風中搖曳的荷花姿態。提筆那刻,我凝望畫中的「名詞」荷花,沒多作聯想;直到完成線稿,似流動的花瓣,讓我想到動詞的「荷」。
Thumbnail
2025/04/28
在這兩幅荷花水彩練習中,我細細欣賞風中搖曳的荷花姿態。提筆那刻,我凝望畫中的「名詞」荷花,沒多作聯想;直到完成線稿,似流動的花瓣,讓我想到動詞的「荷」。
Thumbnail
2025/03/31
沉浸在大自然中,延伸至花瓣、大樹、松果,山的波型,海的浪紋,欣賞在複雜的紋理中觀察找秩序。
Thumbnail
2025/03/31
沉浸在大自然中,延伸至花瓣、大樹、松果,山的波型,海的浪紋,欣賞在複雜的紋理中觀察找秩序。
Thumbnail
2025/02/10
「隨想望的心帶領,畫出想要的畫」也是練習的一部分。
Thumbnail
2025/02/10
「隨想望的心帶領,畫出想要的畫」也是練習的一部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是最近我練習水彩的日記,感受到實體繪畫的溫度是電繪所沒有的,試著挑選花束畫出來很有成就感,畫水彩和電繪的感受很不一樣,畫水彩雖然可以修改,但也有限,學習接受自己的樣子,還有想畫的就留給下一張吧。
Thumbnail
這是最近我練習水彩的日記,感受到實體繪畫的溫度是電繪所沒有的,試著挑選花束畫出來很有成就感,畫水彩和電繪的感受很不一樣,畫水彩雖然可以修改,但也有限,學習接受自己的樣子,還有想畫的就留給下一張吧。
Thumbnail
去年10月開始嘗試素描、水彩,我待在畫室的時間越來越長,過年的時候,甚至「一整天」都在沈浸式畫畫(早上四小時、下午四小時)我很享受專注在畫面上,完成作品的感覺,今年三月開始決定要參加學校藝設系開的視覺藝術檢定考試:三小時內完成一張四開素描、一張四開水彩和一個陶土立體造型作品......
Thumbnail
去年10月開始嘗試素描、水彩,我待在畫室的時間越來越長,過年的時候,甚至「一整天」都在沈浸式畫畫(早上四小時、下午四小時)我很享受專注在畫面上,完成作品的感覺,今年三月開始決定要參加學校藝設系開的視覺藝術檢定考試:三小時內完成一張四開素描、一張四開水彩和一個陶土立體造型作品......
Thumbnail
繼上次分享【Day 329:開始研究漫畫分鏡、風格表現】之後,我花了18天畫了4頁的漫畫,自創漫畫累積到了第12頁,期間我還經歷了「抗拒畫畫」的心情,畫畫之路真是難以預料! 【決定學畫Day 510 | 實際練畫Day 347(2023.06.20)】 這兩天終於把背景線稿和上色完成了!新嘗試用了
Thumbnail
繼上次分享【Day 329:開始研究漫畫分鏡、風格表現】之後,我花了18天畫了4頁的漫畫,自創漫畫累積到了第12頁,期間我還經歷了「抗拒畫畫」的心情,畫畫之路真是難以預料! 【決定學畫Day 510 | 實際練畫Day 347(2023.06.20)】 這兩天終於把背景線稿和上色完成了!新嘗試用了
Thumbnail
水彩繪圖 最近在中午吃飯時意外發現,桌上多了新的植物,一股衝動下就拿起水彩紙跟水彩筆開始我的創作,再用代針筆小心翼翼的繪製上去,我覺得最困難的點在於水彩的調和於用色,長時間經驗才可以知道怎麼調色,雖然這是我的弱點,但是希望可以慢慢進步,加油!!!
Thumbnail
水彩繪圖 最近在中午吃飯時意外發現,桌上多了新的植物,一股衝動下就拿起水彩紙跟水彩筆開始我的創作,再用代針筆小心翼翼的繪製上去,我覺得最困難的點在於水彩的調和於用色,長時間經驗才可以知道怎麼調色,雖然這是我的弱點,但是希望可以慢慢進步,加油!!!
Thumbnail
初體驗就上手! 顏料:水彩 材料:紙扇 工具:畫筆、洗筆器、吸水的布或紙 開始畫嘍!可以選擇要不要用鉛筆先構圖,我個人以較喜歡用水墨畫的方式直接上色,初上色要由淺色開始,去除多與水分,畫到紙上時不造成顏料流動,也不會暈開為原則,著色講求淡淡的、優雅的,可以疊色,就像自由創作一樣,作畫時會令人感覺到歡
Thumbnail
初體驗就上手! 顏料:水彩 材料:紙扇 工具:畫筆、洗筆器、吸水的布或紙 開始畫嘍!可以選擇要不要用鉛筆先構圖,我個人以較喜歡用水墨畫的方式直接上色,初上色要由淺色開始,去除多與水分,畫到紙上時不造成顏料流動,也不會暈開為原則,著色講求淡淡的、優雅的,可以疊色,就像自由創作一樣,作畫時會令人感覺到歡
Thumbnail
以一個業餘創作者來說,要以筆墨硯台在宣紙上,憑藉著對墨汁濃度及水分濕度的掌握,營造出對自然山水風景的透視感及景深的層次,實在是一件令我又愛又怕的事。 愛的是那可以將這種看似虛無飄渺,卻又歷歷在目的實景幻境化之畫功;怕的是一旦哪天造次,貿然嘗試之後,換得滿地破碎的挫折感玻璃心。因此,總是常常在凝望名畫
Thumbnail
以一個業餘創作者來說,要以筆墨硯台在宣紙上,憑藉著對墨汁濃度及水分濕度的掌握,營造出對自然山水風景的透視感及景深的層次,實在是一件令我又愛又怕的事。 愛的是那可以將這種看似虛無飄渺,卻又歷歷在目的實景幻境化之畫功;怕的是一旦哪天造次,貿然嘗試之後,換得滿地破碎的挫折感玻璃心。因此,總是常常在凝望名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