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禪語:無心之茶 柳綠花紅

茶道禪語:無心之茶 柳綠花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無心之茶 柳綠花紅

星雲大師全集裡有收錄一篇「茶道」的故事,也與「喫茶去」公案有關:

在日本,一休和尚的弟子村田珠光因為常打盹而在醫生的囑咐下喝茶,後來也因此創立了茶道。有一次,一休和尚問村田珠光:「你為什麼喝茶呢?」

村田珠光回答:「是為了健康而喝茶.」

一休和尚因此告訴了村田珠光趙州禪師「喫茶去」的公案,並且問他看法。村田珠光一時默然不語。

這時候,侍者送上一碗茶,就在村田珠光捧著這碗茶時,一休和尚突然出聲大喝,並打落村田手中的茶碗。

村田珠光一動也不動。

過了一會兒,村田珠光向一休和尚告辭退席。就在村田退至門邊後,一休和尚問他:「 茶碗打落在地,你還有茶喝嗎?」

村天珠光將兩手掬啟呈碗狀,回答:「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和尚繼續追問:「你以經離坐退席了,怎麼說還在喫茶?」

村田珠光回答:「弟子到那邊吃茶」

一休和尚再問:「我剛才問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是這邊喝、那邊喝,卻無心得,這種無心喝茶,將是如何?」

村田珠光沈靜地回答:「無心之茶,柳綠花紅。」

一休大喜,授予印可。

村田珠光在茶碗被打落之後,仍能說自己在喫茶,這碗無形的茶,是什麼?

就是佛法,佛法無處不在。

對於喝了茶會精神亢奮睡不著的,茶是有害之物。

但是對喝茶能提神修道的村田珠光,茶是有益健康。

茶如無人飲,不過是樹葉

樹葉+水+飲用者,因緣果和合,才能升起茶的體性。

如果我看待手中的一碗茶只當作提神的藥方,那這碗茶的功用就僅止於此。

如果我將手中的一碗茶做佛法的觀修體會,那就是能修心修善的良方。

「柳綠花紅」春天到來時,楊柳抽枝、綠絲花紅的景象。

蘇東坡說「柳綠花紅真面目」,春天是大自然表露本來面貌的時候。在禪宗裡,柳綠花紅有三個境界:

1. 看柳樹是綠的,花是紅的,這是「有」的境界,一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2. 看柳樹不是綠的,花也不是紅的。這是「空」的境界,一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3. 看柳樹是綠的,花是紅的。這就超越了有、空。再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因此,村田珠光當時應該至少已經從「看茶只是茶」(喝茶喝健康)到「看茶不是茶」(茶碗被打落的那一刻)到「看茶是茶」(門邊以手當碗喝空茶)的境界了~

avatar-img
一瞬花時
11會員
79內容數
在台北生活、在京都學習,池坊花道引立教授、裏千家茶道,愛花又愛茶,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瞬花時 的其他內容
點一碗抹茶,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茶筅。 可以沒有名家刻記的茶杓、也不需要名貴的茶入、精緻的茶棗、茶碗。只要拿家中的一只碗,配上一個茶筅,舀入一匙半抹茶粉,刷刷刷就能點出一碗泡沫浮浮的美味抹茶。 沒有茶筅,就算有再昂貴的茶碗、茶入、茶杓,它們都只是被觀看的道具,而無法具備實際用途。 茶筅以竹為主要材
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的激辯成就日本的茶室設計? 日本明治時代的美學思想家岡蒼天心(okakura Tenshin 1862-1913)在流傳後世的著作《茶道》中提及: 「正統茶室的大小以四疊半榻榻米為準,也就是十平方英尺,這基準源自於《維摩詰所說經》裡的一段經文。在這部有趣的經典裡寫道,維摩詰就是在
今天立夏(5/6) 暑氣來襲。 適合曬棉被、給植物多吃點水。 [全唐詩]有一篇文宗皇帝的夏日聯句。 唐朝開成三年的夏天 唐文宗作了「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當時有五位學士皆作了後面兩聯,但唯獨大書法家柳公權所做的兩句深得皇帝讚賞: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點一碗抹茶,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茶筅。 可以沒有名家刻記的茶杓、也不需要名貴的茶入、精緻的茶棗、茶碗。只要拿家中的一只碗,配上一個茶筅,舀入一匙半抹茶粉,刷刷刷就能點出一碗泡沫浮浮的美味抹茶。 沒有茶筅,就算有再昂貴的茶碗、茶入、茶杓,它們都只是被觀看的道具,而無法具備實際用途。 茶筅以竹為主要材
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的激辯成就日本的茶室設計? 日本明治時代的美學思想家岡蒼天心(okakura Tenshin 1862-1913)在流傳後世的著作《茶道》中提及: 「正統茶室的大小以四疊半榻榻米為準,也就是十平方英尺,這基準源自於《維摩詰所說經》裡的一段經文。在這部有趣的經典裡寫道,維摩詰就是在
今天立夏(5/6) 暑氣來襲。 適合曬棉被、給植物多吃點水。 [全唐詩]有一篇文宗皇帝的夏日聯句。 唐朝開成三年的夏天 唐文宗作了「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當時有五位學士皆作了後面兩聯,但唯獨大書法家柳公權所做的兩句深得皇帝讚賞: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