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刷刷刷的關鍵:茶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嬸嬸因病往生後,初學茶道的我帶著茶具去陪伴剛喪偶的叔父,我擺出茶道具,想為長輩點一杯抹茶嚐鮮。一旁觀察的堂妹見狀說:「那個東西我家好像有。」

 堂妹從客廳的玻璃櫃中拿出了一個嶄新的茶筅給我。

她說:「這是好幾年前跟媽媽去日本玩帶回家的,覺得很好看就買回來,但是一直不知道這是做什麼用的。」

 

茶筅又稱茶荃用於點茶或練茶時攪拌茶湯,涮涮涮地打出一層或薄或厚的泡沫。

若非今日機緣,這個遠渡重洋的茶筅就要一生被當作展示品,無法發揮大用了。


相較於有銘記、會仔細收藏、在茶會上被捧在掌心細細賞玩的茶杓、茶入等茶道具,茶筅只是個終究有一天會被丟掉的消耗品。 

然而,明明要點一碗抹茶,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茶筅。

可以沒有名家刻記的茶杓、也不需要名貴的茶入、精緻的茶棗、茶碗。只要拿家中的一只碗,配上一個茶筅,舀入一匙半抹茶粉,刷刷刷就能點出一碗泡沫浮浮的美味抹茶。

 

沒有茶筅,就算有再昂貴的茶碗、茶入、茶杓,它們都只是被觀看的道具,而無法具備實際用途。

 

茶筅以竹為主要材質,但是並非所有的竹子品種都能製作茶筅,而且,由於茶筅的本體不能太粗壯,因此只能使用二、三年生的竹子。

翻拍自高山竹林園

翻拍自高山竹林園


 

茶筅以其分枝(穗先)數目分類:百二十本立、百本立、80本立、數穗(70本立)、常穗、中荒穗、荒穗。

 

分枝愈多,愈能打出細緻的泡沫。

 

茶筅使用的竹子必須在隆冬時節採收,經過煮沸(殺青),在日光下曝曬一個月後一致倉庫陰乾一~兩年,確定沒有在變色或出現裂痕才能用之製作茶筅。因此,日本職人遵照工序製作出來的茶筅,在包裝販賣時並不需要附上防腐劑。

 

茶筅的種類根據不同的茶道流派和用途可細分為上百種,但是基本的製作工序是一樣的。工序如下:

1.     片木:削去竹節上半段的表皮,將竹子劈成十六片。

2.     小割:根據打算製作成的穗數繼續分割,如果是要做成八十本利的茶筅,那就一片要再切分成五片,5*16=80。

3.     味削り: 根據流派的不同而改變削法,展現其特徵。

4.     面取  取外穗的面

5.     下編&上編み:以線把內外穗拉起來。

6.     收尾:      調整整體形狀


raw-image


在製作過程中,會需要將竹子浸泡在水中軟化,純手工製作的茶筅,每一個都至少花上兩小時(不包含浸泡時間),因此即便是手藝純熟的師父,一天最多不過能做出5~6個成品罷了。

 

七月的日本關西行,原計畫去日本主要的茶筅製作地──關西奈良市鄰近的高山市拜訪國寶級茶筅製作師谷村丹後所在的和北堂。由於和北堂所在地位於山間,特別租車前往,沒想到竟然正逢休息。他們指引我們去三分鐘車程外的高山竹林園,因此本文所附的照片均是拍攝自高山竹林園。高山竹林園除了展示各式茶筅之外,相關竹製品如茶杓、柄杓、竹花器乃至編織的棒針均有。

下圖是高山市的旅遊圖,翻拍自高山竹林園的海報。

raw-image


 

 

avatar-img
11會員
79內容數
裏千家茶道,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水無月 的其他內容
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的激辯成就日本的茶室設計? 日本明治時代的美學思想家岡蒼天心(okakura Tenshin 1862-1913)在流傳後世的著作《茶道》中提及: 「正統茶室的大小以四疊半榻榻米為準,也就是十平方英尺,這基準源自於《維摩詰所說經》裡的一段經文。在這部有趣的經典裡寫道,維摩詰就是在
今天立夏(5/6) 暑氣來襲。 適合曬棉被、給植物多吃點水。 [全唐詩]有一篇文宗皇帝的夏日聯句。 唐朝開成三年的夏天 唐文宗作了「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當時有五位學士皆作了後面兩聯,但唯獨大書法家柳公權所做的兩句深得皇帝讚賞: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從盆略點前到平點前~ 進入平點前(ひらでまえ/Hira-Demae)後,拿掉了山道盆,所有茶道具都放在榻榻米上,而且還多了一個魔王:柄杓。
茶如無人飲,不過是樹葉 樹葉+水+飲用者,因緣果和合,才能升起茶的體性。 如果我看待手中的一碗茶只當作提神的藥方,那這碗茶的功用就僅止於此。 如果我將手中的一碗茶做佛法的觀修體會,那就是能修心修善的良方。
禪宗公案: 趙州茶 有個僧人造訪趙州從諗禪師。 趙州禪師問:「以前來過這裡嗎?」 僧人回答:「來過!」 禪師說:「喫茶去!」 又來了一位僧侶,趙州禪師也問他:「以前來過嗎?」 僧侶回覆:「沒來過~」 趙州禪師對他說:「喫茶去!」 負責主持禪院內務的院主感到不解,因此問禪師:「為什麼曾經來過的人要叫他
今人只知櫻花開,不知桃花正青春。 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賞櫻追櫻是春天雅事。 但是對中國古人來說,春天的象徵是桃花。 唐詩中有「占斷春光是此花」,指的就是在農曆三月盛開的桃花,因此三月又稱為桃月。
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的激辯成就日本的茶室設計? 日本明治時代的美學思想家岡蒼天心(okakura Tenshin 1862-1913)在流傳後世的著作《茶道》中提及: 「正統茶室的大小以四疊半榻榻米為準,也就是十平方英尺,這基準源自於《維摩詰所說經》裡的一段經文。在這部有趣的經典裡寫道,維摩詰就是在
今天立夏(5/6) 暑氣來襲。 適合曬棉被、給植物多吃點水。 [全唐詩]有一篇文宗皇帝的夏日聯句。 唐朝開成三年的夏天 唐文宗作了「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當時有五位學士皆作了後面兩聯,但唯獨大書法家柳公權所做的兩句深得皇帝讚賞: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從盆略點前到平點前~ 進入平點前(ひらでまえ/Hira-Demae)後,拿掉了山道盆,所有茶道具都放在榻榻米上,而且還多了一個魔王:柄杓。
茶如無人飲,不過是樹葉 樹葉+水+飲用者,因緣果和合,才能升起茶的體性。 如果我看待手中的一碗茶只當作提神的藥方,那這碗茶的功用就僅止於此。 如果我將手中的一碗茶做佛法的觀修體會,那就是能修心修善的良方。
禪宗公案: 趙州茶 有個僧人造訪趙州從諗禪師。 趙州禪師問:「以前來過這裡嗎?」 僧人回答:「來過!」 禪師說:「喫茶去!」 又來了一位僧侶,趙州禪師也問他:「以前來過嗎?」 僧侶回覆:「沒來過~」 趙州禪師對他說:「喫茶去!」 負責主持禪院內務的院主感到不解,因此問禪師:「為什麼曾經來過的人要叫他
今人只知櫻花開,不知桃花正青春。 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賞櫻追櫻是春天雅事。 但是對中國古人來說,春天的象徵是桃花。 唐詩中有「占斷春光是此花」,指的就是在農曆三月盛開的桃花,因此三月又稱為桃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來聊聊手沖壺好了。 之前聊過手沖咖啡最重要的兩項器材,分別是磨豆機與電子磅秤。今天來聊聊接下來相對重要的器材:手沖壺。 在手沖咖啡的過程當中,影響一杯成品咖啡的風味與滋味,最大因素當然是手沖的功夫,穩定的注水能夠相對精準表現出咖啡豆該有的風味與口感,而一把易於掌控的手沖壺直接關乎到手沖技巧的發揮
Thumbnail
既然開了咖啡的話題,趁著中午挑豆地獄的空檔,簡單來閒聊關於手沖咖啡器材的重要概念,我說的純粹是我個人的看法,不過也是雖不全中亦不遠。 當我們取得一份優質的咖啡熟豆,從這份烘焙好的熟豆到成為一杯能喝的手沖咖啡,這過程當中需要些簡單的器材以及步驟,綜合這些各式器材與步驟一並檢討,我認為有兩樣東西最為重
Thumbnail
手沖咖啡是一種透過手動沖泡的方式來萃取咖啡的咖啡沖泡方式,其優點在於可以透過控制注水量、水流速度、水溫等參數,來調整咖啡的風味。而手沖咖啡器具,則是手沖咖啡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市面上常見的手沖咖啡器具,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磨豆機:用於將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磨豆機可分為手搖磨豆機和電動磨豆機兩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大家喜歡吃日式茶碗蒸嗎? 一起用超方便的高湯調理包做日式茶碗蒸吧!
Thumbnail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玩遊戲都會有一個新手村時期,也都會選擇一把入門武器來使用,開局選到好武器,會讓你一帆風順到後期。 那對於剛進入「找茶世界」的玩家來說,選一把好的「開局茶具」,品茶、找茶不杯具!
Thumbnail
  之前有一篇聊到我因為上了茶藝線上課而入手一套品鑑杯,東西買了就是要使用,不然就浪費哩~   今天來分享我使用品鑑杯,使用朋友以前來訪時送的茶葉,就依據下列條件來泡茶吧。 泡茶條件 茶葉5克左右 100攝氏度的沸水 150C.C.的品鑑杯+普通白瓷湯匙 浸泡時間5分鐘
Thumbnail
作為喝茶的生活實踐家,這篇文章分享了泡茶器具對茶葉進行品鑑的經驗。除了分享品鑑杯的選擇外,實際使用情況及其替代方法,對於喜愛品茶的朋友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   加熱到適當溫度的水從纖細的壺嘴中傾入到裝有茶葉的瓷壺裡,瞬間熱水浸潤乾燥過的茶葉時,升起的清香不一會就充斥整個空間,在空中與甜膩的點心香氣融合為一體。   「呼……」   「來,這是木塔這邊盛產的果實點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來聊聊手沖壺好了。 之前聊過手沖咖啡最重要的兩項器材,分別是磨豆機與電子磅秤。今天來聊聊接下來相對重要的器材:手沖壺。 在手沖咖啡的過程當中,影響一杯成品咖啡的風味與滋味,最大因素當然是手沖的功夫,穩定的注水能夠相對精準表現出咖啡豆該有的風味與口感,而一把易於掌控的手沖壺直接關乎到手沖技巧的發揮
Thumbnail
既然開了咖啡的話題,趁著中午挑豆地獄的空檔,簡單來閒聊關於手沖咖啡器材的重要概念,我說的純粹是我個人的看法,不過也是雖不全中亦不遠。 當我們取得一份優質的咖啡熟豆,從這份烘焙好的熟豆到成為一杯能喝的手沖咖啡,這過程當中需要些簡單的器材以及步驟,綜合這些各式器材與步驟一並檢討,我認為有兩樣東西最為重
Thumbnail
手沖咖啡是一種透過手動沖泡的方式來萃取咖啡的咖啡沖泡方式,其優點在於可以透過控制注水量、水流速度、水溫等參數,來調整咖啡的風味。而手沖咖啡器具,則是手沖咖啡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市面上常見的手沖咖啡器具,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磨豆機:用於將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磨豆機可分為手搖磨豆機和電動磨豆機兩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大家喜歡吃日式茶碗蒸嗎? 一起用超方便的高湯調理包做日式茶碗蒸吧!
Thumbnail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玩遊戲都會有一個新手村時期,也都會選擇一把入門武器來使用,開局選到好武器,會讓你一帆風順到後期。 那對於剛進入「找茶世界」的玩家來說,選一把好的「開局茶具」,品茶、找茶不杯具!
Thumbnail
  之前有一篇聊到我因為上了茶藝線上課而入手一套品鑑杯,東西買了就是要使用,不然就浪費哩~   今天來分享我使用品鑑杯,使用朋友以前來訪時送的茶葉,就依據下列條件來泡茶吧。 泡茶條件 茶葉5克左右 100攝氏度的沸水 150C.C.的品鑑杯+普通白瓷湯匙 浸泡時間5分鐘
Thumbnail
作為喝茶的生活實踐家,這篇文章分享了泡茶器具對茶葉進行品鑑的經驗。除了分享品鑑杯的選擇外,實際使用情況及其替代方法,對於喜愛品茶的朋友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   加熱到適當溫度的水從纖細的壺嘴中傾入到裝有茶葉的瓷壺裡,瞬間熱水浸潤乾燥過的茶葉時,升起的清香不一會就充斥整個空間,在空中與甜膩的點心香氣融合為一體。   「呼……」   「來,這是木塔這邊盛產的果實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