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

寧靜致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寧靜致遠,在這個浮躁的世界。

在現象之外,沒有一個常住不變的我。所謂的「我」只是在迷惑中任意攀抓的衝動,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一連串念頭、行為。

以我觀物,總是在對立中而不得自在。一己總是與萬眾相呼應而處於變動之中,如此而能隨緣自在,更能於過程中創發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創發的源頭卻不是攀抓,而是交流。一切都是變化的過程,只有愛和自由是我們的源頭。

太多議論,太多是非對錯,讓我們流浪在心思計較之中。臣服,讓心安靜下來。覺察,讓心清醒過來。

這當然不容易,生命已經是一池泥沼,你我陷溺其中。只有對假想目標的追逐能夠痲痺自己逃離當下的空無。然,觀察空無卻能成就一顆寧靜的心,讓心貼近祂本來的樣子。在空花水月中的幻夢之中,哭笑又如何?如何才是真實?



avatar-img
Nydia Chan的沙龍
1會員
31內容數
對自己的疑問說了聲「是!」之後,旅程就方方大大地在前方鋪展開來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ydia C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恐懼據占著我。或者應該這麼說,「我」就是那恐懼的來源。如何能夠「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佛教的「輪迴」概念告訴我們什麼呢?除了因緣果報之間的牽連之外,這裡的思考是:我們到底該不該為了「生存」而掙扎?活著,是存在的一種狀態。死亡,也是存在的一種狀態。當我們沒有認識到我們就是存在的時候,
身體的細胞躁動不安,隱隱地痛苦著。躁動的是身,痛苦的是心。我們活在一個由想像構築出來的世界,那個名為「痛苦」的世界。 雨下得很好,陽光曬得很好。但是這一切只屬於「當下」的美好,我卻無法身處其中。 離開了曾有的舒適環境,那熟悉的每一條路、每一棵樹;心裡對未來茫茫無所依,找不到可能的依歸。這樣的經驗是一
若不是要把心歸零,我可能也不會想到「銀錢戒」。若不是為了「心平氣和地」面對這個世界,我可能也不會想到「銀錢戒」。 在我看來,這麼重要的一個戒條,卻顯少有人重視──至少在我以為的世界裡,沒有人看重它。這條戒,却是我以為的,在這個世間,通往自由的─唯一的嗎?或者至少接近唯一了─的一條路。 錢,處處可見它
恐懼據占著我。或者應該這麼說,「我」就是那恐懼的來源。如何能夠「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佛教的「輪迴」概念告訴我們什麼呢?除了因緣果報之間的牽連之外,這裡的思考是:我們到底該不該為了「生存」而掙扎?活著,是存在的一種狀態。死亡,也是存在的一種狀態。當我們沒有認識到我們就是存在的時候,
身體的細胞躁動不安,隱隱地痛苦著。躁動的是身,痛苦的是心。我們活在一個由想像構築出來的世界,那個名為「痛苦」的世界。 雨下得很好,陽光曬得很好。但是這一切只屬於「當下」的美好,我卻無法身處其中。 離開了曾有的舒適環境,那熟悉的每一條路、每一棵樹;心裡對未來茫茫無所依,找不到可能的依歸。這樣的經驗是一
若不是要把心歸零,我可能也不會想到「銀錢戒」。若不是為了「心平氣和地」面對這個世界,我可能也不會想到「銀錢戒」。 在我看來,這麼重要的一個戒條,卻顯少有人重視──至少在我以為的世界裡,沒有人看重它。這條戒,却是我以為的,在這個世間,通往自由的─唯一的嗎?或者至少接近唯一了─的一條路。 錢,處處可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