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9~30苑裡小旅行PART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來到了四月底,也是桐花盛開的季節,更是〈竹鎌幫〉第八次相聚的時間,從新北騎車南下到苗栗,各地山頭佈滿白皚皚花叢,風過樹梢,細小的白色花瓣片片飄落,景象非常夢幻。

本次是苑裡走春,首先來到三義的「桐花走廊」,漫步在由桐花林鋪成的白色地毯上,對著山神打招呼。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下一站來到「心雕居」旁的涼亭上稍作休息,徐徐微風,吹走你我身上的疲憊感。

raw-image
raw-image

接著隨意逛逛整個園區,隨處都是藝術的展現,來到「心雕居」門口,每人擺POSE融入木雕作品,一同合照,坐在已故的彫刻家陳烱輝所創作,原住民的圖騰精彫細琢之作木椅,大家一坐上瞬間發出,一切真好的自在之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走著走著也累了,來到一處隱密的小叢林,烹煮「王家大鍋麵」,簡單的料理、調味,交織而成豐富的層次,在嘴中逐一化開,帶點飢餓、帶點刻苦、帶點天然、帶點原始、帶點簡單、更帶點感恩。

raw-image
raw-image

吃飽喝足,稍加整理片刻,來到苑裡鎮濱海藝文中心,拜訪駐館藝術家康乙任老師,講述藝文中心的誕生與重生,早年原規畫因未能執行被迫閒置變成蚊子館,15年前由在地藝術家康乙任駐點後,搖身一變成為全台唯一濱海藝文中心,每月都有策展活動,免費供民眾參觀;年後,康乙任推播「網路藝廊」構思,現身自彈自唱,將作品傳唱網路平台。

康乙任是苑裡濱海藝文中心的駐館藝術家兼策展人,從2007年迄今在此義務駐點兼策展、藝文服務工作達15年之久,算是這空間長期的藝文志工,而自己也不斷的創作發表,大約2-3年辦理一次個展。題材多數取自濱海周邊的場景與社區生活風貌,由於曾長期投入社大、社區美學的傳遞與教學,所以其創作風格擁有強烈的在地色彩韻律,視覺辨識度極高,廣獲好評。

參考資料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6999303

這次一樓展示廳主題是:「在地傳情」,油畫水墨藝術創作九人聯展,邀請在地藝術家,鄭秀敏老師分享近年工筆水墨的學習成果,並結合台灣口足畫家之油畫、水墨國畫之創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來到二樓展館,康老師一一介紹每一幅作品的背景以及精神含意,意外有幸來到康老師的工作室,親眼見到正在加工的作品「畫荷」,透過油彩、水彩、水墨各種媒材創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康老師隨手拿起工作室的吉他彈奏演唱,而我們則在旁邊伴舞,從來沒想過有那麼一天,會在畫展空間歡唱舞動。歡唱歌曲:往事就是我的安慰、我家在那里、花瓣雨等。浪漫就是把真實的感受記錄下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隨後來到一樓茶禪靜心,接收康老師的靜心祈禱與祝福,品著廉價的茶,卻格外的順口回甘。

raw-image
raw-image

錢鍾書老先生說過一段話,很有禪意:

你喝了一杯茶,覺得很美好;
你洗了一件衣服晾在外頭,覺得很美好;
你看到今天的春風拂過,楊柳飄覺得很美好。
不是因為這些東西讓你美好,而是因為你心無掛礙,所以他們才顯得那麼美好。

所謂的心無掛礙,就是一種靜下來的感知力,它很神奇,會推走一切無聊和煩惱。

有人說:靜,是一種無聲而強大的力量。

如果你能靜下來,你便能懷著一顆從容、自在、愉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長、更遠、更好......

參考資料來源:

https://reurl.cc/WD5k5L

還記得阿爹和康老師說~

阿爹:他每次從樹林騎車,騎到三義參加活動。

康老師:這需要帶點天真感,才能如此。

是阿,每次的聚會,只知道此時此刻的目標在遠方,就出發了,中途會發生什麼事?不知道,遇到了再說,我喜歡那種無拘無束的自由感,在這過程裡,沒有任何人、任何因素能限制你該怎麼走這段路,只有當下的自己,在不斷的製造新的體驗,平時生活在忙碌的群體生活裡,都忘記如何慢下來品嚐每一個消縱即逝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壓覺五種感官的感知﹚,偶然有這珍貴的機會,能不受任何干擾,全然地與自己相處,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

歲月如悠悠之歌,這條巷子沒啥改變
光線就夾在兩旁屋簷中間,隱約中好像聽到兒時玩伴們嬉鬧的笑聲
過年大家穿著新衣在這裡抽糖果、玩捉迷藏…
“阿江”,好久不見,人事滄桑,而您總是帶著少年時的淡淡愁緒
時間怎麼會過得那麼快,轉眼間我們都好幾個”十”了,家庭事業都定居了吧
高中時,我來找您都經過這條巷子,轉幾個彎,你們就住在後面的土角厝
記得那個穿著卡其色制服,戴著大盤帽的年少清純歲月嗎?
每次經過這裡都會有些不好意思,同校的女同學也住在這裡,那位”阿娥”嫁到哪邊去了
我還記得您年老親切的”阿嬤”,還有那隻毛花狗”西囉”…

〈擷取自照片中右邊的文字〉

raw-image

也許再過個十年,回頭看看這些往事紀錄,能寫出一段屬於「大窩小朵」&「半雲」你我的回憶錄。

揮別藝文中心,來到附近的海灘,玩起五彩繽紛的彩帶舞,〈竹鎌幫〉出巡,絕對要驚天動地,邀請路人一同加入打擊同樂,玩累了,下海泡泡水,任由海浪拍打身體每一寸肌膚,讓冰涼的海水襯托著我們熱血的身體,與身旁夥伴一同嬉戲,欣賞夕陽,把阿爹埋進土中。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稍微盥洗一下,坐在河堤上,吃著由夥伴提供的點心餅乾墊墊胃,討論等等要去哪裡吃冰?來到苑裡倆姐妹冰店,吃上很大碗的剉冰、綿綿冰。

raw-image

回到大窩小朵,依序輪流盥洗,小玩雙人瑜伽,品嚐葡萄酒,吃上「摩爹特製火鍋」,湯頭滋味濃郁,鮮美甘淳,滿滿的蔬菜、素料,寫著遊記不禁想起當晚的佳餚,口水要留下來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躺在前庭園,欣賞月亮以及滿天星空。

隔天起床,先來個靜態的起床操,互相按摩醒腦,來到庭園超慢跑四十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坐在桐花樹下,喝茶、咖啡、開會、冥想、抽卡,這次為「半雲」抽到這張牌,就各自解讀囉。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迎來本次聚會的重頭戲之一,開發王家新產品「竹筒飯」,先將米粒連同配料炒至七分熟,把料填進現砍的竹筒裡,約八分滿,出口處塞一片月桂葉,用保鮮膜封口,帶上「半雲」料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上「半雲」的路途中,隨處可見竹筍冒出來,沿路拔取加菜,生火取鍋水,一同入鍋烹煮,等待水滾後,開吃,活到此生吃過最大的「竹筒飯」,粒粒分明,富含淡淡的竹子清香,以及新鮮回甘的竹筍,配上現熬新鮮的雙竹湯,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一路玩夠了,該上工了,本次的任務進度是將別處的竹子整理歸位,集中在老屋前的庭園,做成超大型天然竹床,歸位得差不多了,躺平小憩一會兒。

raw-image
raw-image

該下山吃上心心念念的「摩爹特製炒麵」,那美味程度我已經找不到適合的形容詞來描述了,總之就是很好吃!

raw-image

飯後,喝了王家季節限定的「梅子汁」,經由鳥啄食,微爛掉的青梅,修剪集中,加冰糖、水,打成果汁,入口先嚐到微苦甜,接著酸感襲來,尾韻帶點回甘的清甜。

raw-image

整理行囊即將賦歸,離別前,上山來到螢火蟲的家,被螢火蟲看,不誇張,滿坑滿谷的小光點飛舞、舞動著。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期待下次的相聚。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獨孤求文的沙龍
16會員
49內容數
意外踏上一條未知的旅途,未來會如何,沒有人知道,也無法預測,書寫些經過發酵溫存的感觸,不定期更新,希望藉由文章在這社會上,保留一點單純的美好,感恩惜福。
獨孤求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7
第一次見到「半雲」有種似曾相似的熟悉感,感受到整體環境的能量很飽滿,向外溢滿滿的喜悅感,還記得當時我隨口說:「這裡可以露營耶」(也是一種暗自許願)
Thumbnail
2024/06/27
第一次見到「半雲」有種似曾相似的熟悉感,感受到整體環境的能量很飽滿,向外溢滿滿的喜悅感,還記得當時我隨口說:「這裡可以露營耶」(也是一種暗自許願)
Thumbnail
2023/12/19
又來到每月一聚啦,不知不覺已經聚會十二次了,下次聚將是跨年夜,已經開始期待那天會蹦出什麼樣的驚喜了(≧∇≦)/。 正片開始~
Thumbnail
2023/12/19
又來到每月一聚啦,不知不覺已經聚會十二次了,下次聚將是跨年夜,已經開始期待那天會蹦出什麼樣的驚喜了(≧∇≦)/。 正片開始~
Thumbnail
2023/12/14
本次將又迎來甚麼驚奇的冒險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2023/12/14
本次將又迎來甚麼驚奇的冒險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受氣候變化影響,苗栗桐花季提前開放。姜太公客家大院融合傳統與現代美學,供奉眾多神明,結合客家文化與道家信仰。遊客可在園區欣賞桐花盛開之美,體驗道家儀軌,並認識客家文化特色。門票詳情與交通方式也一併介紹,讓遊客能更輕鬆前往。
Thumbnail
受氣候變化影響,苗栗桐花季提前開放。姜太公客家大院融合傳統與現代美學,供奉眾多神明,結合客家文化與道家信仰。遊客可在園區欣賞桐花盛開之美,體驗道家儀軌,並認識客家文化特色。門票詳情與交通方式也一併介紹,讓遊客能更輕鬆前往。
Thumbnail
三到五月是油桐花紛紛飄飛的季節,那似棉絮般輕盈,又像雪花般白皙的花朵,很是迷人。彰化員林的藤山園,此刻總會吸引一波波的賞花民眾前來朝聖。
Thumbnail
三到五月是油桐花紛紛飄飛的季節,那似棉絮般輕盈,又像雪花般白皙的花朵,很是迷人。彰化員林的藤山園,此刻總會吸引一波波的賞花民眾前來朝聖。
Thumbnail
來到了四月底,也是桐花盛開的季節,更是竹鎌幫第八次相聚的時間,從新北騎車南下到苗栗,各地山頭佈滿白皚皚花叢,風過樹梢,細小的白色花瓣片片飄落,景象非常夢幻。
Thumbnail
來到了四月底,也是桐花盛開的季節,更是竹鎌幫第八次相聚的時間,從新北騎車南下到苗栗,各地山頭佈滿白皚皚花叢,風過樹梢,細小的白色花瓣片片飄落,景象非常夢幻。
Thumbnail
騎車上新社,富士櫻盛開中,喜歡這季節專屬的粉紅花,整叢怒放。我的心,也跟著轉粉紅。 其實,今年有一點晚來,因為,枝頭已見嫩綠新葉。 只因為真的太忙了,根本喬不出半天以上的時間,但幸好,還是在春季尾巴,得賞花顏。 不敢跟花合影,因為,人無法比花嬌,只會氣自己哈,那就花前背影囉! 來到新社,當然也要來找
Thumbnail
騎車上新社,富士櫻盛開中,喜歡這季節專屬的粉紅花,整叢怒放。我的心,也跟著轉粉紅。 其實,今年有一點晚來,因為,枝頭已見嫩綠新葉。 只因為真的太忙了,根本喬不出半天以上的時間,但幸好,還是在春季尾巴,得賞花顏。 不敢跟花合影,因為,人無法比花嬌,只會氣自己哈,那就花前背影囉! 來到新社,當然也要來找
Thumbnail
今早散步遇桐花落下如雨,偶得五絕三首。 風吹穀雨雲 雨停山羌聞 四月桐花落 隔年又見君 去年梅酒熟 又逢桂花開 莫笑山居醉 和衣臥松苔 稜角鴞近窗 大冠鳩臨門 終年嘯日月 筆墨問乾坤
Thumbnail
今早散步遇桐花落下如雨,偶得五絕三首。 風吹穀雨雲 雨停山羌聞 四月桐花落 隔年又見君 去年梅酒熟 又逢桂花開 莫笑山居醉 和衣臥松苔 稜角鴞近窗 大冠鳩臨門 終年嘯日月 筆墨問乾坤
Thumbnail
2020/11/10銅鑼杭菊→擂茶+搗麻糬→南庄老街→品園
Thumbnail
2020/11/10銅鑼杭菊→擂茶+搗麻糬→南庄老街→品園
Thumbnail
時序到了5月又是繡球花開的日子,依照慣例我會排在5月底來賞花,根據前幾年的經驗,規劃出一條最佳路線。 繡球花 首先開車到竹子湖路55-17號野菜屋,野菜屋的對面有一小塊空地,可停5部車,幸運的話請趕快停好,如果沒有空位,從這邊開始,你要尋覓適當的路邊停車,停好車之後,請走一小段路來到青楓步道的入口處
Thumbnail
時序到了5月又是繡球花開的日子,依照慣例我會排在5月底來賞花,根據前幾年的經驗,規劃出一條最佳路線。 繡球花 首先開車到竹子湖路55-17號野菜屋,野菜屋的對面有一小塊空地,可停5部車,幸運的話請趕快停好,如果沒有空位,從這邊開始,你要尋覓適當的路邊停車,停好車之後,請走一小段路來到青楓步道的入口處
Thumbnail
●20190322 新北 林口 竹林山觀音寺-金殿禮十八手觀音佛祖 美拍吉野櫻與粉撲花之春
Thumbnail
●20190322 新北 林口 竹林山觀音寺-金殿禮十八手觀音佛祖 美拍吉野櫻與粉撲花之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