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越嚴厲越有效嗎?我看高中生手機沒收事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老師!我們讓那個老師信心受挫了!」
台下同學們連比帶畫,教室內充滿了快活的笑聲,而我則從旁觀者的角度思考,到底高中老師該用什麼方式來管教學生才有效果?老師權威和學生權益的分際又該如何拿捏?

阿不是很會收手機

前陣子在一所高中擔任作文老師,由於只是兼課性質,每週僅有兩節課的時間與同學們相處,但也意外以非這所學校的老師身分,圍觀了一場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手機使用大戰。故事起源於我在他們寫作文的時候,看見黑板上畫著一張人像,旁邊寫了一串字「阿不是很會收手機。」引起了我的好奇。總是坐在教室最後面,一向最皮的幾個男同學注意到我的視線,雀躍地和我分享:「老師,妳是不是想聽故事!」

原來是他們班在上數學課的時候,班上一向最乖的一位女同學(也是我的作文小老師)使用手機查寫作業需要用的資料,被數學老師發現後,不僅沒收她的手機,還記了一支小過,要做愛校服務才能消除。全班同學替這個女生抱不平,紛紛表示:

「她真的是查作業要用的東西,又不是在玩手機。」

「而且她才第一次上課拿手機出來,就要被記小過也罰太重了吧。」

於是全班想出了一個惡整老師的妙招_去夾娃娃機夾很多手機展示機,就是通訊行的玻璃櫃會擺放的那種模型。在上課的時候故意拿出來滑,甚至假裝自拍,老師靠近的時候,就趕緊收進褲子口袋,惹得老師非常生氣。

「我看見你滑手機了!把口袋裡的手機拿出來!」

「老師,我真的沒有滑手機。」

「你說謊!告訴你我最會抓手機了,趕快把手機交出來!」

等到同學把手機展示機交給老師的時候,全班早已笑倒一片,大聲嚷嚷著:

「老師,你不是說你很會抓手機嗎?」

據他們的說法,那位老師後來就放棄了抓手機這件事。

raw-image

老師有沒有權力收手機?

根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第30點第3項:

教師或學校發現學生攜帶前二項各款以外之物品,足以妨害學習或教學者,得予暫時保管,於無妨害學習或教學之虞時,返還學生或通知監護權人領回。

換言之在法律上,老師是有權力「暫時」替學生保管手機的,只是如果保管時間過長,很容易因有「沒收」的嫌疑而觸法。了解這點非常重要,管教學生需要法律依據,既是保障學生,也是在保護老師自己。

收手機到底合不合理?

單從上面的故事來看,這群孩子雖然很皮,但不算壞,他們只是在為同學打抱不平而已,而且我也認為初犯就要記小過實在是處罰過度了。但站在老師的立場來看,老師的角色必須管理整個班級,他如果在一件事上輕放,班級的秩序就亂了,往後會有無數學生踩踏那條界線,如果以後每個學生都跟你說,他上課滑手機是為了寫作業,該如何一一驗證?而且就我的觀察,這個班級上課分心滑手機的比例非常高,老師的情緒絕對是累積的,並非一次爆發。

我能同理老師的難處,但就這次的事情來說,老師也許可以有更緩和的作法。

收手機到底有沒有效?

在後來的作文課中,我親眼看見有老師怒吼著將學生帶去學務處,因為他上課屢勸不聽一直滑手機。但學生的態度卻是毫不在意,只說要打給媽媽來接他回家。只要這位學生回家,老師就勢必得歸還手機。收手機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專心上課,但現在學生卻因為滑手機可以提早放學,不禁讓我思考:

管教越嚴厲,就越有效果嗎?

家長和學校把一群對上課內容沒有興趣,也不想學的孩子勉強塞進四四方方的課桌椅間,學生人在心不在,老師也越教越疲倦。吼叫的分貝越高,學生的反抗心就越旺盛。但他們的反抗通常也不是成熟的,當學生嚷嚷著老師強迫他離開教室去學務處的行為是「影響受教權」,也沒想過權力和義務應該要對等,自己也常常沒有在尊重自己的「受教權」。

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即將成年的高中生,不管他在你的眼裡是成熟還是幼稚,都不能再把他們當作小孩了,也許強硬的手段能令他們表面服從(雖然從現實來看,表面服從也很難。),但完全不可能真的管住他們,還有可能引起反效果。

尊重彼此的自由,承擔自己的責任。

我對這件事情最大的感想則是:

身為老師,你可以看起來很生氣,但是不能真的很生氣。

當你真的因為學生而情緒爆走,做出不理智的行為,說出衝動的話,代表你可以被學生牽著鼻子走,學生是會有感應的,感覺到你爆怒之下的不知所措。所以無論如何不能真的動怒,一定要先冷靜下來才有辦法溝通。

有很多前輩老師一直和我說,老師可以和學生很親近,但是一定要有底線,我也一直在思考我的底線是什麼。底線,就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因為就算是學生,我們也不可能拿自己的價值觀去強加在他們身上。但我們可以包容不同,不代表我們沒有是非,底線就是我們的是非觀,那條不允許踩踏的紅線。

我對課堂的底線是「你有不學習的自由,但不能干擾別人學習。」上課睡覺、滑手機是你的抉擇,但大聲吵鬧會影響到想上課的同學,做自己亦是有界限的,那就是不能侵犯他人的自由。身為老師,我的職責是努力讓自己的課程有內涵且吸引學生,但也要接受還是會有不買單的學生。

尊重彼此的自由,承擔自己的責任,我想能讓事情都變得簡單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認為面對高中學生的時候,要互相尊重,我們可給他們解釋,為甚麼我們想他們這樣做,這樣,就算他們不同意我們的做法,也不致跟我們對著幹,畢竟年輕人只是愛面子罷了!😊
悉貞-avatar-img
2023/05/12
我都跟孩子說:手機是很好的查詢工具。但當孩子低頭滑手機時,我第一時間都會認為孩子在浪費時間,玩遊戲。罵了孩子,孩子感到委屈,傷及親子之間情感。對於這點我有很深的省思。
avatar-img
希文樂見的沙龍
208會員
138內容數
在人生這場旅途中,尋找令自己快樂的生活方式,分享「喜聞樂見』的事,散播歡樂傳播愛。
希文樂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因為家庭因素中途返回台灣的我,被朋友找去另一間體制外學校擔任夏令營的職員。這所學校在美國麻州創立,是全世界最自由的教育模式,沒有任何課程安排,校規全由學生和職員(這裡沒有老師)在法庭上共同制定,你可能會好奇給孩子那麼大的自由空間,會不會很混亂?結果我在這間學校看見了民主教育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2/11
因為家庭因素中途返回台灣的我,被朋友找去另一間體制外學校擔任夏令營的職員。這所學校在美國麻州創立,是全世界最自由的教育模式,沒有任何課程安排,校規全由學生和職員(這裡沒有老師)在法庭上共同制定,你可能會好奇給孩子那麼大的自由空間,會不會很混亂?結果我在這間學校看見了民主教育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2/11
離開不適合的工作就像分手一樣,無需批判,重點是自我反省,並學習設定界線。文章分享五個在職場提升自我和保護自己的方法:1. 別因學生錯誤懲罰自己;2. 不必追求有教無類;3. 學會拒絕;4. 素養課程未必適合所有學生;5. 民主非萬靈丹。作者現為加拿大打工度假者,透過電子報分享生活體驗。
Thumbnail
2025/02/11
離開不適合的工作就像分手一樣,無需批判,重點是自我反省,並學習設定界線。文章分享五個在職場提升自我和保護自己的方法:1. 別因學生錯誤懲罰自己;2. 不必追求有教無類;3. 學會拒絕;4. 素養課程未必適合所有學生;5. 民主非萬靈丹。作者現為加拿大打工度假者,透過電子報分享生活體驗。
Thumbnail
2025/02/11
一位年輕老師在私立學校任教的經驗分享,描述其在班級經營、家長溝通、學校制度等方面遇到的挑戰與反思,最終選擇離職前往加拿大打工度假。文章觸及教育現場的困境、老師的職業倦怠、Z世代職場價值觀等議題。
Thumbnail
2025/02/11
一位年輕老師在私立學校任教的經驗分享,描述其在班級經營、家長溝通、學校制度等方面遇到的挑戰與反思,最終選擇離職前往加拿大打工度假。文章觸及教育現場的困境、老師的職業倦怠、Z世代職場價值觀等議題。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