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文樂見的沙龍
首頁
教學新思路
討論區
小說練習簿
希文的書房
旅途故事
關於
教學新思路
36
公開內容
用有趣、新鮮的觀點重新解讀國文課本,也記錄在教育現場的觀察、反思。
全部
高中國文
教育現場觀察
老師升級中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希文樂見
2025/02/11
發佈於
2 個房間
後記(2) 不怕死的我又跑去另一間體制外學校,結果被療癒到了。
因為家庭因素中途返回台灣的我,被朋友找去另一間體制外學校擔任夏令營的職員。這所學校在美國麻州創立,是全世界最自由的教育模式,沒有任何課程安排,校規全由學生和職員(這裡沒有老師)在法庭上共同制定,你可能會好奇給孩子那麼大的自由空間,會不會很混亂?結果我在這間學校看見了民主教育的可能性。
#
職場
#
學校
#
教育
5
留言
希文樂見
2025/02/11
發佈於
教學新思路
後記(1)離開不適合的工作,像分手一樣:離職後的五個自我反省
離開不適合的工作就像分手一樣,無需批判,重點是自我反省,並學習設定界線。文章分享五個在職場提升自我和保護自己的方法:1. 別因學生錯誤懲罰自己;2. 不必追求有教無類;3. 學會拒絕;4. 素養課程未必適合所有學生;5. 民主非萬靈丹。作者現為加拿大打工度假者,透過電子報分享生活體驗。
#
職場
#
離職
#
教育
5
留言
希文樂見
2025/02/11
發佈於
2 個房間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一位年輕老師在私立學校任教的經驗分享,描述其在班級經營、家長溝通、學校制度等方面遇到的挑戰與反思,最終選擇離職前往加拿大打工度假。文章觸及教育現場的困境、老師的職業倦怠、Z世代職場價值觀等議題。
#
離職
#
教育
#
老師
5
留言
希文樂見
2024/08/22
發佈於
教學新思路
來瑟谷,開啟一場平等的對話模式,真正的愛是彼此信任及尊重。
如果大人也願意開始全心信任、尊重孩子,會發現與孩子的相處變得越來越輕鬆,因為大人不需要負責孩子的人生,孩子也不需要聽從大人的指令,快樂幸福是各自的責任,沒有人有義務為別人承擔,對彼此就不容易有怨懟。正如一首古老的法國歌曲所唱:「愛是自由之子。」
#
教育
#
實驗教育
#
瑟谷
34
1
林倚
1
能夠真心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給他們時間空間成長,確實比權威下命令難多了。學校做,家長也必須克服傳統“競爭力”的迷思才行。 不過也有點感嘆,實驗學校雖然愈來愈多,但學費普遍不低。不管是拼分數的私校,還是注重全人發展的實驗學校,都是一定財力的家庭才有選擇權...
希文樂見
2024/07/11
發佈於
教學新思路
教學之路,無非是「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你在做什麼的時候也經歷了三境界?
教學之路對我而言,是「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歷程,而你在做什麼的時候,也經歷了這三境界呢?
#
教學
#
老師
#
電影
19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1
我覺得大病一場之後…而且莫名其妙打開寫小說的開關。
希文樂見
2024/07/05
發佈於
教學新思路
談「天賦」(下)善良也是天賦。學生不會都很可愛,所以要學會自保。
即使身為老師,也很難去愛每個學生,學生並非都是單純可愛的,有時候就連老師也會被學生的惡意所傷。 我見過一位認真教學的數學老師,卻因為身材粗壯,聲音低沉,被學生在背後嘲笑是「金剛芭比」,甚至在她轉身寫黑板的時候朝她丟橡皮擦屑。這位老師沒有說出口,但我很確信她知道學生並不喜歡她,我看過她臉上黯然的神色。
#
教育
#
天賦
#
學生
16
3
林燃(創作小說家)
喜歡
家庭教育絕對是根源,心疼好老師🥺
希文樂見
2024/05/01
發佈於
教學新思路
當學校不重視老師,要怎麼談教育的品質?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21世紀,每所學校應該也要有各自清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讓每個家庭可以經過討論後,挑選適合的學校就讀。而老師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長,應聘適合的學校。教育也應該適時引入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才能激發出更多創新,以及更好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更多選擇。
#
教育
#
老師
#
教甄
20
3
彼得
喜歡
學校不重視老師,就如同外行的人不相信專業一樣。這樣又怎麼能留得住真正的人才和有熱誠的人呢?
希文樂見
2024/04/06
發佈於
教學新思路
談「天賦」(上)性格、才能是天生,每個人都有「原廠設定」
每個人都有「原廠設定」
#
天賦
#
教育
#
適性揚才
19
留言
希文樂見
2024/02/22
發佈於
教學新思路
為何我反對收學生的手機?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11
留言
希文樂見
2023/11/20
發佈於
教學新思路
教學心得:無論是傳統還是創新,矯枉過正都是一種災難。
追根究柢,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對學生來說是更加辛苦的。從原本只需要坐在下面聽老師講話,偶爾動動筆寫筆記,變成要不斷地寫學習單、與同學討論,從單純的輸入變成不斷地輸出。
#
教學
#
傳統
#
老師
1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