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低盪

心情低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幾天心情不好,尤其昨天非常低盪,今天沒有昨天那麼低,也是很不好。

前幾天在想這事,我沒有逃避,沒有轉移注意力,也沒有不喜歡它,好好地擁抱我的「心情不好」,一直去感覺,去體會,去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前幾天在日記本中寫下:

心情不好,沒力氣,什麼都不想做——是什麼意思呢?

1. 憂鬱症發作

2. 對人生投降

3. 太累了,需要休息,停下來,好好補充體力,需要一段時間恢復能量

4. 外在的事情不重要,到了要轉向內在的人生階段,得修心、修身,修鍊自己啊!

格友啊!你們認為呢?

(前幾天報名了一天的催眠體驗,昨天很難過的時候,想到應該為自己做點什麼,不想找人談,那去預約催眠好了,說最快要3週後,只好等2週後的體驗課了,老師會跟我單獨談。老師看了我的報名資料(要寫點東西)說:「妳的內在智慧很著急,所以一直用生病的方式在push著妳找到自己、看見自己」

嗚嗚嗚~~我要看見什麼呢?要轉變成什麼呢?)


raw-image




avatar-img
吳淑姿的沙龍
26會員
318內容數
之前我的生活平順,但我覺得不對勁,偶而碰到一、二位和我一樣,不滿意現狀的,但是我們也說不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經過多年的摸索,終於清楚了,身為女性,育兒和照顧家庭這種從古到今被視為女人理所當然的職責,跟實現自我是有很大的衝突。今天,為了延續生命和享受家庭,女人如何發揮自我?是需要探討和實驗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淑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的大發現—長期執著(固執)的另外一面是絕望 在書上看到一句話:絕望會令人生病。 我對於改善關係一直抱著希望,難道沒有進展的「希望」就慢慢走進「絕望」的境地嗎? 我用盡了我知道的方法,我會的,我相信的,只是不知道還有什麼其他更好的方法。相信對方會改變,除了是「執著」、「成見」外,從另外一面看來也是
出去走走,這麼平常,對「老年」人身心有益的事情,如今也沒那麼理所當然了,因為要先看空氣品質,如果空氣很糟糕的話,原來要健身的活動反而成了傷身了。 驚覺到需要注意這件事也只是這一、二年。一開始,用感覺來決定,腦袋想(應該)出去走,但是心裏不願意,好,那就不要勉強,待在家裏。第二天(或晚上)看電視時會聽
「你今天幾點回來?」這是一句普通的問話; 「早一點回來喔!」是溫馨和關心的交待吧! 只是要問問被交待的那位成年人心裏作何感想? 還有,問話的人,這麼說是要做什麼呢? 如果是去辦事的話,辦完了自然就會回來; 如果是約會的話,怎麼知道什麼時候結束呢? 和朋友喝咖啡、聚會的話,散會後就會回來,也不是能事先
前些日子,有座書櫃在我移動它時,發現底部壞掉,差點倒下來,趕快呼喊兒子幫我扶著,兩個人一邊扶著,一邊七手八腳將裏面的東西通通拿出來,攤在地板上。 書櫃修好了,要將東西放回去,總得整理整理吧!給自己慢慢來的時間,一次整理一落就好。發現我實在很會存東西(也很會塞),什麼都存,許多當年一絲一毫存下來的東西
曾經在電視上看到,記者在訪問獨居的老人,他們年紀大了,自己住,住的環境看起來不太舒適,有的還自己煮飯。 有一位媽媽對著鏡頭(可能是記者)說:「我跟他們說,打個電話也沒多少錢,他們就不打。」話中有許多的怨懟,這樣的老年生活一定不是她原來的想像。 我心裏想,那不是電話錢多少的問題啊!你也可以打電話給他啊
「該起床了,不然XX會來不及。」 「你不是X點有事嗎?怎麼還不趕快出門?」 這些都是很普通的對話(當媽的不說這些,那要說什麼呢?)。 以前,我們家大夥在聊天,聊到很多老人家早晨去運動,運動有益健康的時候,我媽說:「我早上不能去運動,因為要叫弟弟起床,免得他睡過頭,上班遲到。」 有人跟她說:「妳去運動
今天的大發現—長期執著(固執)的另外一面是絕望 在書上看到一句話:絕望會令人生病。 我對於改善關係一直抱著希望,難道沒有進展的「希望」就慢慢走進「絕望」的境地嗎? 我用盡了我知道的方法,我會的,我相信的,只是不知道還有什麼其他更好的方法。相信對方會改變,除了是「執著」、「成見」外,從另外一面看來也是
出去走走,這麼平常,對「老年」人身心有益的事情,如今也沒那麼理所當然了,因為要先看空氣品質,如果空氣很糟糕的話,原來要健身的活動反而成了傷身了。 驚覺到需要注意這件事也只是這一、二年。一開始,用感覺來決定,腦袋想(應該)出去走,但是心裏不願意,好,那就不要勉強,待在家裏。第二天(或晚上)看電視時會聽
「你今天幾點回來?」這是一句普通的問話; 「早一點回來喔!」是溫馨和關心的交待吧! 只是要問問被交待的那位成年人心裏作何感想? 還有,問話的人,這麼說是要做什麼呢? 如果是去辦事的話,辦完了自然就會回來; 如果是約會的話,怎麼知道什麼時候結束呢? 和朋友喝咖啡、聚會的話,散會後就會回來,也不是能事先
前些日子,有座書櫃在我移動它時,發現底部壞掉,差點倒下來,趕快呼喊兒子幫我扶著,兩個人一邊扶著,一邊七手八腳將裏面的東西通通拿出來,攤在地板上。 書櫃修好了,要將東西放回去,總得整理整理吧!給自己慢慢來的時間,一次整理一落就好。發現我實在很會存東西(也很會塞),什麼都存,許多當年一絲一毫存下來的東西
曾經在電視上看到,記者在訪問獨居的老人,他們年紀大了,自己住,住的環境看起來不太舒適,有的還自己煮飯。 有一位媽媽對著鏡頭(可能是記者)說:「我跟他們說,打個電話也沒多少錢,他們就不打。」話中有許多的怨懟,這樣的老年生活一定不是她原來的想像。 我心裏想,那不是電話錢多少的問題啊!你也可以打電話給他啊
「該起床了,不然XX會來不及。」 「你不是X點有事嗎?怎麼還不趕快出門?」 這些都是很普通的對話(當媽的不說這些,那要說什麼呢?)。 以前,我們家大夥在聊天,聊到很多老人家早晨去運動,運動有益健康的時候,我媽說:「我早上不能去運動,因為要叫弟弟起床,免得他睡過頭,上班遲到。」 有人跟她說:「妳去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