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職卸除】-幾點出去,幾點起床是他的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該起床了,不然XX會來不及。」
「你不是X點有事嗎?怎麼還不趕快出門?」
這些都是很普通的對話(當媽的不說這些,那要說什麼呢?)。
以前,我們家大夥在聊天,聊到很多老人家早晨去運動,運動有益健康的時候,我媽說:「我早上不能去運動,因為要叫弟弟起床,免得他睡過頭,上班遲到。」
有人跟她說:「妳去運動妳的,回來的時候,如果有人還沒起床的話,再叫他起床就好。」她還是堅信,為了叫弟弟起床不能去運動,呵!為她的不運動找很好的理由。
弟弟私下跟我說,他有時候晚一點起床(實際是開房門,走出房間),當那一聲敲門聲響起時,他的心情就盪到谷底,非常不舒服。(不知道有沒跟媽媽講過,請她不要叫他,唉!就是講過了,媽媽是不聽的)
我聽到隔壁房間女兒的鬧鐘響了,她沒動靜,也不去叫她,或許她很累,想多睡一下;或許她想賴床一會兒;或許這事晚到一點沒關係;也可能今天的約改變了……,這些都是她的事情,不是我該操心的,一樣一樣去問是很煩人的(我也是經歷過各種「可能」得出來的體會)。
該幾點出門也是她的事情,人家有人家的考量,去提醒她,催她,表示她的估算不準,能力不夠,不會自己負責任,路是她在走的,我為什麼要以我的做法催她呢?(如:要提早多少時間到,每個人的做法不一樣)出門前要忙著準備、帶東西、排路程,不適合打擾(美其名是「叮嚀」),當媽的這時候該做的事情是閉嘴,最好到別的空間,不要在眼前比較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311內容數
之前我的生活平順,但我覺得不對勁,偶而碰到一、二位和我一樣,不滿意現狀的,但是我們也說不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經過多年的摸索,終於清楚了,身為女性,育兒和照顧家庭這種從古到今被視為女人理所當然的職責,跟實現自我是有很大的衝突。今天,為了延續生命和享受家庭,女人如何發揮自我?是需要探討和實驗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淑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好心的提醒,也是溫馨的母子/女對話,只是要看時候。 幾年前,老二要去澳洲打工旅遊。看著她在準備行李,只能背一個大背包,所有的家當要裝進去,又要自己煮飯,東西要很精簡。我總要表達一下我的關心,在她斟酌哪個要帶,哪個不要帶?及試裝看看的時候問她:「XX有沒有帶?」她回答:「我和CC(她當時的男友)已
前年,我多了一位室友,連帶地也多了2隻宣稱她女兒、兒子的貓。 貓吃飼料和罐頭,要有2套碗。一開始,我看到洗好的貓碗晾在廚房水槽旁的滴水籃中時,很不習慣,「貓吃的碗怎麼可以和人吃的放在一起呢?」也跟貓媽溫和地「抗議」了幾次(根本不是「抗議」,只是自己碎碎唸),得到沒回應的回應。 看久了,倒覺得挺可愛的
「要不要吃XX?」 「要不要做XX?」 「要不要先去XX,再做YY?」 以上這些問句,是很普通的問話,只是面對妳的成人孩子時,這些問句是「真的嗎?」 當他/她說「不要」時,妳會怎麼回答呢? ▲我媽/有些媽會這麼說: 「為什麼不要吃呢?」 「這個很好吃耶!」 「這是XXX從國外帶回來的,很難得,吃一下
幾年前,我常去南部,每次出發前,心中會有點不安,總想到:「會不會有人找我呢?」這個「有人」當然孩子們是首選。 會不會臨時有什麼事?有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需要我出面趕到(用手機聯絡還不能解決的話)……。幾年過去了,我終於想通了,也確定一件事──不會有人找我的。 孩子們有緊急的事情,會找同事或朋友,其他
華人文化原來沒有「親子關係」這東東,台灣社會經過這幾十年的努力,大部份人都知道了帶孩子需要學習,不是天生(生了孩子)就會,如何教出心目中理想的孩子(很難沒錯)更是考驗著許多媽媽爸爸。 然後,這些孩子長大了,又沒有人告訴這些媽媽爸爸,如何和成年子女相處,所以我就來說一說。 孩子小時候不管多依賴我們,我
書名: 亞斯伯格症進階完整版/東尼.艾伍德Tony Attwood著,劉瓊瑛譯,智園出版,2009年 (The complete guide to Asperger’s syndrome) 啟動 幾個月前,因為一個原因,看了一篇文摘,驚覺家人中有幾個人是「亞斯伯格症」者(伙伴中也有),天啊!他們的特
這是好心的提醒,也是溫馨的母子/女對話,只是要看時候。 幾年前,老二要去澳洲打工旅遊。看著她在準備行李,只能背一個大背包,所有的家當要裝進去,又要自己煮飯,東西要很精簡。我總要表達一下我的關心,在她斟酌哪個要帶,哪個不要帶?及試裝看看的時候問她:「XX有沒有帶?」她回答:「我和CC(她當時的男友)已
前年,我多了一位室友,連帶地也多了2隻宣稱她女兒、兒子的貓。 貓吃飼料和罐頭,要有2套碗。一開始,我看到洗好的貓碗晾在廚房水槽旁的滴水籃中時,很不習慣,「貓吃的碗怎麼可以和人吃的放在一起呢?」也跟貓媽溫和地「抗議」了幾次(根本不是「抗議」,只是自己碎碎唸),得到沒回應的回應。 看久了,倒覺得挺可愛的
「要不要吃XX?」 「要不要做XX?」 「要不要先去XX,再做YY?」 以上這些問句,是很普通的問話,只是面對妳的成人孩子時,這些問句是「真的嗎?」 當他/她說「不要」時,妳會怎麼回答呢? ▲我媽/有些媽會這麼說: 「為什麼不要吃呢?」 「這個很好吃耶!」 「這是XXX從國外帶回來的,很難得,吃一下
幾年前,我常去南部,每次出發前,心中會有點不安,總想到:「會不會有人找我呢?」這個「有人」當然孩子們是首選。 會不會臨時有什麼事?有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需要我出面趕到(用手機聯絡還不能解決的話)……。幾年過去了,我終於想通了,也確定一件事──不會有人找我的。 孩子們有緊急的事情,會找同事或朋友,其他
華人文化原來沒有「親子關係」這東東,台灣社會經過這幾十年的努力,大部份人都知道了帶孩子需要學習,不是天生(生了孩子)就會,如何教出心目中理想的孩子(很難沒錯)更是考驗著許多媽媽爸爸。 然後,這些孩子長大了,又沒有人告訴這些媽媽爸爸,如何和成年子女相處,所以我就來說一說。 孩子小時候不管多依賴我們,我
書名: 亞斯伯格症進階完整版/東尼.艾伍德Tony Attwood著,劉瓊瑛譯,智園出版,2009年 (The complete guide to Asperger’s syndrome) 啟動 幾個月前,因為一個原因,看了一篇文摘,驚覺家人中有幾個人是「亞斯伯格症」者(伙伴中也有),天啊!他們的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虎毒不》方方面面、裡裡外外地讓主角淑貞接受年輕職業母親可能遭逢的困境,一個女人,承載著眾生相,初為人母迎接新生命的期待與喜悅,與實際學習當母親時的憂慮、恐懼和戰戰兢兢,形成強烈對比。陳小娟道盡了媽媽們害怕被扣上不夠有母愛之大帽,而不敢大肆喊出的辛苦。
Thumbnail
  戈丁注意到,男性與女性的薪資水準起初經常是相等的,差異卻會從「第一名孩子出生時」開始不斷擴大。不只是因為女性才能懷孕,往往在孩子出生之後,家庭中承擔起大部分照顧工作的人還是女性,男性反而從此負擔更少家務。以至於這一造成女性職涯停滯或下降的階段,反而經常是男性薪資與職位提高的上升期。
Thumbnail
「趕快起床,來吃早餐了!」媽媽走進房間,邊拍拍女兒的肩膀邊說著。 女兒轉過身又躲進被窩裡面,嘴裡咕噥著:「我還要睡...」 媽媽拉了拉她的棉被說道:「今天會帶你去親子館玩,你早點起床我們就可以早點出發!」媽媽說出她的今日計畫,帶孩子出門溜達既能讓孩子玩得開心,自己也能放鬆,真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Thumbnail
二十三點上床六點半設鬧鐘叫醒 澆完花抬腿伏地挺身八段錦運動 三餐八點十二點半五點五十左右 老婆建議的起居作息家務般嚴整
Thumbnail
躁動的不安如輻射般蔓延擴散,降下的苦雨將時間凍結在了那一天,思緒紊亂地像是被雨點打亂的漣漪,由荻上直子執導的《波紋》以精準銳利的口吻,也藉著宗教信仰與婚姻生活拉扯出的荒謬感,直指社會強加於母職的枷鎖與折磨,其中不論是透過水的形式展現的內心狀態、枯山水庭園所反映的哲學意涵......
今天一如既往地在保母回家之後開始一打二。   正當在遊戲房裡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咩摟突然拉起我的手往客廳走。   我狐疑地跟了過去,她突然往我家倉庫的門把拉一拉,一個明明有壓下去但是卻假裝打不開門的模樣,並發出意義不明的話語。然後又往旁邊廁所的門做了一樣的動作,並繼續對我說著話,似乎像對我傳達
現在是早上,我可以感受到陽光曬在身上的熱度,但我還不想起床,想在賴床一下,畢竟今天是假日,明天不用上課,於是我翻個身再繼續睡,過了一陣子我聽到房門打開的聲音,然後是爸爸的聲音傳來。 爸爸:「小水你還不起床嗎?現在都幾點了,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再不起床就沒早餐了。」爸爸一邊說一邊用手搖了搖我的肩膀。
Thumbnail
躁動的不安如輻射般蔓延擴散,降下的苦雨將時間凍結在了那一天,思緒紊亂地像是被雨點打亂的漣漪,由荻上直子執導的《波紋》以精準銳利的口吻,也藉著宗教信仰與婚姻生活拉扯出的荒謬感,直指社會強加於母職的枷鎖與折磨……
Thumbnail
兩週了,他放爛自己不上課、不練習,打電動、追YT、玩樂高,眼看著離段考越來越近。我還是忍不住提醒他、大聲斥喝他停止使用手機。換來的是嗆聲、丟東西...。旁人都說別管他,不想念就算了。可是我太了解他了,考試時發現都不會寫,甚至會直接大鬧考場的...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虎毒不》方方面面、裡裡外外地讓主角淑貞接受年輕職業母親可能遭逢的困境,一個女人,承載著眾生相,初為人母迎接新生命的期待與喜悅,與實際學習當母親時的憂慮、恐懼和戰戰兢兢,形成強烈對比。陳小娟道盡了媽媽們害怕被扣上不夠有母愛之大帽,而不敢大肆喊出的辛苦。
Thumbnail
  戈丁注意到,男性與女性的薪資水準起初經常是相等的,差異卻會從「第一名孩子出生時」開始不斷擴大。不只是因為女性才能懷孕,往往在孩子出生之後,家庭中承擔起大部分照顧工作的人還是女性,男性反而從此負擔更少家務。以至於這一造成女性職涯停滯或下降的階段,反而經常是男性薪資與職位提高的上升期。
Thumbnail
「趕快起床,來吃早餐了!」媽媽走進房間,邊拍拍女兒的肩膀邊說著。 女兒轉過身又躲進被窩裡面,嘴裡咕噥著:「我還要睡...」 媽媽拉了拉她的棉被說道:「今天會帶你去親子館玩,你早點起床我們就可以早點出發!」媽媽說出她的今日計畫,帶孩子出門溜達既能讓孩子玩得開心,自己也能放鬆,真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Thumbnail
二十三點上床六點半設鬧鐘叫醒 澆完花抬腿伏地挺身八段錦運動 三餐八點十二點半五點五十左右 老婆建議的起居作息家務般嚴整
Thumbnail
躁動的不安如輻射般蔓延擴散,降下的苦雨將時間凍結在了那一天,思緒紊亂地像是被雨點打亂的漣漪,由荻上直子執導的《波紋》以精準銳利的口吻,也藉著宗教信仰與婚姻生活拉扯出的荒謬感,直指社會強加於母職的枷鎖與折磨,其中不論是透過水的形式展現的內心狀態、枯山水庭園所反映的哲學意涵......
今天一如既往地在保母回家之後開始一打二。   正當在遊戲房裡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咩摟突然拉起我的手往客廳走。   我狐疑地跟了過去,她突然往我家倉庫的門把拉一拉,一個明明有壓下去但是卻假裝打不開門的模樣,並發出意義不明的話語。然後又往旁邊廁所的門做了一樣的動作,並繼續對我說著話,似乎像對我傳達
現在是早上,我可以感受到陽光曬在身上的熱度,但我還不想起床,想在賴床一下,畢竟今天是假日,明天不用上課,於是我翻個身再繼續睡,過了一陣子我聽到房門打開的聲音,然後是爸爸的聲音傳來。 爸爸:「小水你還不起床嗎?現在都幾點了,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再不起床就沒早餐了。」爸爸一邊說一邊用手搖了搖我的肩膀。
Thumbnail
躁動的不安如輻射般蔓延擴散,降下的苦雨將時間凍結在了那一天,思緒紊亂地像是被雨點打亂的漣漪,由荻上直子執導的《波紋》以精準銳利的口吻,也藉著宗教信仰與婚姻生活拉扯出的荒謬感,直指社會強加於母職的枷鎖與折磨……
Thumbnail
兩週了,他放爛自己不上課、不練習,打電動、追YT、玩樂高,眼看著離段考越來越近。我還是忍不住提醒他、大聲斥喝他停止使用手機。換來的是嗆聲、丟東西...。旁人都說別管他,不想念就算了。可是我太了解他了,考試時發現都不會寫,甚至會直接大鬧考場的...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