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指標-【貪婪恐慌指標】

常用指標-【貪婪恐慌指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在現今這種不上不下的盤勢時,貪婪恐慌指標根本很少提起。

因為尚未到達極度恐慌(Extreme Fear)以及恐慌(Fear)。

對於近期而言,應該都是接近中性(Neutral)或是貪婪(Greed)。

要抓出歷史走勢與鄉對應關係,前陣子剛好看到M平方可以找到。

這個指標對於我來說,是相當好用且可以更客觀評估現今投資人心態的指標。

raw-image

先簡單描述一下,恐慌貪婪指標採取幾個指標撰寫而成。

  1. Market momentum:S&P500與125天移動平均線,在125天移動平均上以上為貪婪,以下為恐慌。
  2. Stock price strength:NYSE交易所中,處於創52週新高與52週新低股票的比例。
  3. Stock price breadth:紐約證交所中上漲股票與下跌股票數量比較。較低或負數為恐慌訊號。
  4. Put and call options:看跌期權與看漲期權比例,高於1視作看跌。
  5. Market volatility:VIX的狀況。
  6. Safe haven demand:過去20日當中,債券與股票的表現差異。
  7. Junk bond demand:垃圾債與政府債的利差是否縮小。

以上,說得很文言,因為我也是看著翻譯去大致說明的。

不過整體對於我而言,並不單單的看這個指標,看著57,看著25以下的極度恐慌就可以。

當然,若您是比較沒時間去每天自行記錄,也可以查詢M平方的歷史資料,去看每一次指數的走勢與恐慌指標的移動。

但....自行寫上,才會更有感覺,更有盤感。(這是需要長期累積的)

我無法跟你解釋現在57這個數字是否算是貪婪,還是恐慌。

為什麼??57就是代表貪婪!為什麼還能代表恐慌阿?

我指的是短週期中,若前一陣子都在努力盤整,但隨著盤整時間增加,或是指數尚未修正很大,但恐慌指數由67降至57,那在短週期就可以稱為恐慌。

你要沒甚麼重大事件發生,由67的貪婪,降至24的極度恐慌,那就真的是大事件發生了。

話說,別以為在0-5的極度恐慌中努力做多,就是撈底。

案例中,2022年的5月9日,就是一個貪婪恐慌指數達到20以下的案例,當然那是一個極佳的做多時間。但問題是,你是否能撐到回升的時候。

raw-image

很可惜,我手中無2020年疫情時的恐慌數據,哪時候約持續了兩週的恐慌指標都是0-5的狀態。

而指數就是一直跌2-4%。若從24的貪婪恐慌指標開始介入,結果跌到貪婪恐慌指標4時,指數都已經不知道下跌多少了,就算等到指標回升至50時,你可能早已承受不了虧損,甚至開過大槓桿,斷頭出場,那就算後面的大漲,回升,也與你無關,因為你已經離開市場。

許多散戶,看到貪婪恐慌指標出現極度恐慌時,訴說的:別人恐懼、我貪婪。一不小心,開了過大槓桿,現金全部all in,卻不知道還有更低,最後停損出場,甚至停損在最低。

為什麼?會停損在最低?有試想過嗎?

因為你會怕,其他的交易者也會怕,你想停損,他們也想停損,大家的狀況不同,槓桿不同。但是內心的恐懼都是類似的。除非你有特別練習過,能過熬過去。那又是另外的說法了!

但仔細看此圖,就會發現,當貪婪恐慌指數與S&P500皆出現了那段時間的低點。

後面都會有一個漲勢。

(我知道,你要說這是一句廢話,貪婪恐慌指樹出現低點,後面當然有漲勢。S&P500出現那段時間的低點,後面當然也漲勢。問題是,我該怎麼知道那是否為近期的低點)

就像我前幾篇說的,你要有策略。要有近出場策略。若沒有出場(停損或獲利)策略,那乾脆別做。因為你想得不夠完整,也許市場就是剛好給你急跌,讓你觸碰停損單。

你是撈底派、追漲派、攤平派等等,都好!不同的派別與操作週期,都決定了你該怎麼看此指標。

千萬別以為會了一個恐慌貪婪指標,就想套用全部。或是套用全部策略後,結果發現被恐慌貪婪指標欺騙了。以為0就是最低,結果大盤指數持續下跌。

請記住,指標的數字,是一個相對的理論,是一段時間(週期)的大家怎麼看待市場漲跌。

但週期沒有人可以幫你決定,是週?是月?是日?

對我而言,若是出現極度恐慌,25以下,那我就會採用拉長戰線,定期定額,或是金字塔加碼。保留手中的現金,改以長線週期去執行,把槓桿降至1以下(也就是說,手中總價值與現金比例小於1),且盡量保有現金,以應付最後的恐慌殺盤。

所以我說了,你沒有策略,看到一個指標就想操作,沒有考量到週期、操作商品特性、進出場策略,那進場,運氣好就是賺到,運氣不好,就是套牢。而且會套到不知道該怎麼處哩,最後忍痛砍在最低。

舉例而言。

自3月13日,恐慌指數為18,並隨後短短幾個月內,與S&P500瘋狂大漲。而到4月18日出現恐慌指數為69,短短的一個月,就從極度恐慌到貪婪。也可以知道現在的狀況是屬於交易者瘋狂交易,深怕賺不到的狀態。也就是說,在短週期內,可能快要出現高點,並開始修正。

raw-image

是否很好奇,那個Cash Allocation做甚麼的?

那是一個統計S&P500投資人的帳戶當中的現金比例有多少。對於現在的我而言,那是一個更好用可以觀察散戶的心態的指標。

下圖中,更可以明顯看到,當cash allocation開始飆升,也就是投資人帳戶中現金比例越來越高時,也代表,底部不遠了。但會持續下跌多久,我也不說不定,那就要參考前幾篇當中所說的。領導股、比特幣、債券、匯率等等。

raw-image

每一段時間,投資人出現的恐慌狀態以及帳戶內現金的反應狀況皆不相同。

我認為,每日繪製與查詢歷史走勢,還是有差異的。那是一個對數字的感覺。

不過,這過程是無聊的,也許一週、一個月,恐慌指標都沒甚麼改變,或是S&P500走向盤整盤路線等等。就像4月下旬後,其實就是看著恐慌指數一直上升,S&P500也是一直漲。

有些事情,你知,我知,廣大的交易者都知道。但知道與去執行依舊有極大的差異,你若做到,你就贏至少80%的人了

願善良、紀律、智慧與您我同在!

avatar-img
林長宜投資筆記的沙龍
4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原本很想打上【台股觀察重點指標】 但.....這是錯誤的。根本沒有重點指標! 因為當所有人知道後,那就不適重點指標! 也許有,但是你我都會選擇忽略,或是因為一次的過份相信,而遭受打擊,因而放棄此指標。 我只能說,許許多多的指標都是有意義的,兵器在手,在於使用者。不是指標不好用,是你不會用,或是在不對
這次我們討論碎形。 這邊先講得個大概,可能很不精準,但這是我理解的一部份。 碎形皆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會出現, 例如:從樹到主要樹幹,再到細小的分支,再到樹葉、再到葉脈。你會發現會有很類似的形狀。 例如:水溝成小溪,小溪成小河,小河成大河,等等.... 好,以上看起來都是廢話。這跟股票又有甚麼關係。 曾
但也因為太過大量資料,一直湧入,更容易造成資訊混論。 這是現今的問題。 當初我懵懵懂懂,初踏入這金融市場時,我參加許多社團、LINE加入許多投顧老師、看Youtube、看KOL、看電視上的財經節目、解盤、甚至更大銀行投顧所出的報告等等。 為了就是獲得更多更多的資料、資訊,深怕遺漏最新的訊息,而導致自
波浪理論,算是國外很常使用,對於現在的我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用的東西。 但千萬不要學習波浪理論後,就開始覺得,100%一定要符合,這邊一定是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等等 那只會讓你陷入文字的恐慌,甚至站在過於主觀的方式去看待市場。 我們必須時常敬畏市場,市場要怎麼走,他有他的理念與執著。我們需要配合,
但在會後的記者會上,主席提到對於利率需要採用"Higher and longer",用以消除通貨膨脹。 因此,美國四大指數皆出現了殺尾盤的狀況出現。 接下來呢? 這邊尚未提到的是,每年一、四、七、十月,皆會出現各週期法人進行資產再平衡。 但在四月僅是季週期的資產再平衡。但我們還是必須要觀察,股市是否
2023年4月28日,日本央行利率決策會議。 依舊採取貨幣寬鬆政策。 日本國債收益率上限維持在0.5%,並將短期利率維持在-0.1%。 日本央行表示,將用一年到18個月的時間對貨幣政策進行評估。日本央行稱,之所以要展開政策評估,是因為「在長達25年的時間裡實現價格平穩是一個挑戰」,日本央行已嘗試許多
原本很想打上【台股觀察重點指標】 但.....這是錯誤的。根本沒有重點指標! 因為當所有人知道後,那就不適重點指標! 也許有,但是你我都會選擇忽略,或是因為一次的過份相信,而遭受打擊,因而放棄此指標。 我只能說,許許多多的指標都是有意義的,兵器在手,在於使用者。不是指標不好用,是你不會用,或是在不對
這次我們討論碎形。 這邊先講得個大概,可能很不精準,但這是我理解的一部份。 碎形皆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會出現, 例如:從樹到主要樹幹,再到細小的分支,再到樹葉、再到葉脈。你會發現會有很類似的形狀。 例如:水溝成小溪,小溪成小河,小河成大河,等等.... 好,以上看起來都是廢話。這跟股票又有甚麼關係。 曾
但也因為太過大量資料,一直湧入,更容易造成資訊混論。 這是現今的問題。 當初我懵懵懂懂,初踏入這金融市場時,我參加許多社團、LINE加入許多投顧老師、看Youtube、看KOL、看電視上的財經節目、解盤、甚至更大銀行投顧所出的報告等等。 為了就是獲得更多更多的資料、資訊,深怕遺漏最新的訊息,而導致自
波浪理論,算是國外很常使用,對於現在的我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用的東西。 但千萬不要學習波浪理論後,就開始覺得,100%一定要符合,這邊一定是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等等 那只會讓你陷入文字的恐慌,甚至站在過於主觀的方式去看待市場。 我們必須時常敬畏市場,市場要怎麼走,他有他的理念與執著。我們需要配合,
但在會後的記者會上,主席提到對於利率需要採用"Higher and longer",用以消除通貨膨脹。 因此,美國四大指數皆出現了殺尾盤的狀況出現。 接下來呢? 這邊尚未提到的是,每年一、四、七、十月,皆會出現各週期法人進行資產再平衡。 但在四月僅是季週期的資產再平衡。但我們還是必須要觀察,股市是否
2023年4月28日,日本央行利率決策會議。 依舊採取貨幣寬鬆政策。 日本國債收益率上限維持在0.5%,並將短期利率維持在-0.1%。 日本央行表示,將用一年到18個月的時間對貨幣政策進行評估。日本央行稱,之所以要展開政策評估,是因為「在長達25年的時間裡實現價格平穩是一個挑戰」,日本央行已嘗試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