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運小高手】  圖/ 文 杜孟蓁、馮煜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從幼幼班上學開始,

孩子們每天練習自己提著成人看似覺得重的書包來上學,

一開始有些阿公阿嬤會不捨得孩子提著這麼重的東西走路,

所以給予了一些協助。

不過孩子有了這些提重物的練習,

在這一年後的小班裡,可是有了了不起的成就誕生。

像是午睡後的棉被袋搬運,

就是運用著他們過去累積來的大動作能力,

加上與人互動、解決問題能力 中的邏輯連結,

而有了這樣分工合作的動作,

不僅只是完成搬運棉被袋的工作,

更是一個大能力成就 的最好證明呢!

展展:「我在上面接棉被!」

淇淇:「妳把棉被袋傳給我!」

孩子:「我們是搬運小高手喔!」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課題分離 #運用自然結果 記得參加親子團時,孩子需要自己背包包,裝要帶出門的用品。 當時快滿四歲的小乖,這些能力是有的,練習起來不算難。 參與後我們在家庭端也一起練習, 我先要求自己把我自己的用品背在身上,不再像以往可以由推車來協助。 水壼成一項挑戰,畢竟以前有推車,我會多帶一
Thumbnail
多次朋友來家裡玩,看見正男妮妮自己穿鞋襪、自己吃飯.....,問我有關孩子自我能力的訓練,我看著他們兩個,記憶之流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從來也沒想過要『訓練』小孩,對我來說,『訓練』一詞是用於寵物的,比如說『老公』。兩個小孩,很早就會自己穿鞋襪,妮妮不用多說,小時候每天看著哥哥自己來,早就激起了
Thumbnail
這是一本我會存放在書櫃中,時常拿起翻閱,時刻提醒自己的一本書。 書中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有一個孩子在班上不活躍、考試也都是最後一名,某天老師發現這個孩子非常會盪鞦韆,老師就為了他舉辦一場盪鞦韆比賽。不出所料,這個孩子拿下了盪鞦韆冠軍。神奇的是在這個事件以後,他的學業成績開始好轉,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先說說一段個人的經歷: 我長年在教小朋友做科學小玩具和相關實驗。做玩具或做實驗這種東西,需要兩隻手操作,依據孩子的年齡大小、理解程度、操作難易度等等,不同的孩子會呈現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需要手把手教,有的孩子只需要指點一二就可以自己完成;不少孩子不想自己動手做,最好是老
讀幼稚園的二個孩子,有著幫忙媽媽做家事的熱情,想當然此時此刻身為媽媽一定要好好保握機會。 從洗衣服、拿吸塵器吸地板、拖地板、折衣服,每項我都讓小孩試過了,雖然作業品質不怎麼樣,時好時壞,小孩認真的忙到汗如雨下、或是要二個人輪流換班做完,我總是會買瓶FIN給他們喝,孩子們都喝得很開心。
您知道您的小孩有多天才嗎?「無師自通」在我孫子翔翔(小二)身上,已經發揮得淋漓盡致,大人們自嘆不如,只能讚嘆非常!從畫板的繪畫開始,到「彩色束帶手作」,真的令人嘆為觀止!   人客呀!請欣賞一下吧! 感受~大人們只要願意提供工具、材料給孩子動動手、動動腦,任何可能性的創造,就出現了
Thumbnail
家裡的亂糟糟讓你頭痛嗎?讓孩子成為你的整理小幫手吧!透過共同參與和正向鼓勵,能讓孩子樂在其中,還能學到寶貴的生活技能。 來看看如何在遊戲般的互動中培養孩子的整理能力,讓整潔變成家庭的新常態。 閱讀全文,了解讓整理變得既有趣又有益的小技巧! 教孩子主動整理的技巧:共同參與與正向鼓勵 在家庭
Thumbnail
對小小孩來說,練習大肌肉肢體的運用機會比較多,而控制小肌肉(如手指頭)的機會似乎需要特別製造,坊間也有一些機構或學校也會特別開課程來『訓練』孩子的小肌肉。 正男一歲的時候住在城市裡,每次煮綠豆湯、紅豆湯、打豆漿時,都會請小小正男幫忙從袋子裡面,一把一把或一個一個的把豆豆抓進鍋裡,看著小小手從不自然
Thumbnail
「讓孩子深深感受到媽媽就像安全堡壘般,也讓孩子對自己有了自信。」(p052) 記得我家弟弟(恒恒)滿心期待上小學時,前一晚就把衣服、書包整理好。 那天晚上爸爸給他一個祝福, 他很開心對我說:「我要去上學了!我長大了!」 開學第一天, 帶著興奮的心情, 牽著他的小手走進校門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課題分離 #運用自然結果 記得參加親子團時,孩子需要自己背包包,裝要帶出門的用品。 當時快滿四歲的小乖,這些能力是有的,練習起來不算難。 參與後我們在家庭端也一起練習, 我先要求自己把我自己的用品背在身上,不再像以往可以由推車來協助。 水壼成一項挑戰,畢竟以前有推車,我會多帶一
Thumbnail
多次朋友來家裡玩,看見正男妮妮自己穿鞋襪、自己吃飯.....,問我有關孩子自我能力的訓練,我看著他們兩個,記憶之流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從來也沒想過要『訓練』小孩,對我來說,『訓練』一詞是用於寵物的,比如說『老公』。兩個小孩,很早就會自己穿鞋襪,妮妮不用多說,小時候每天看著哥哥自己來,早就激起了
Thumbnail
這是一本我會存放在書櫃中,時常拿起翻閱,時刻提醒自己的一本書。 書中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有一個孩子在班上不活躍、考試也都是最後一名,某天老師發現這個孩子非常會盪鞦韆,老師就為了他舉辦一場盪鞦韆比賽。不出所料,這個孩子拿下了盪鞦韆冠軍。神奇的是在這個事件以後,他的學業成績開始好轉,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先說說一段個人的經歷: 我長年在教小朋友做科學小玩具和相關實驗。做玩具或做實驗這種東西,需要兩隻手操作,依據孩子的年齡大小、理解程度、操作難易度等等,不同的孩子會呈現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需要手把手教,有的孩子只需要指點一二就可以自己完成;不少孩子不想自己動手做,最好是老
讀幼稚園的二個孩子,有著幫忙媽媽做家事的熱情,想當然此時此刻身為媽媽一定要好好保握機會。 從洗衣服、拿吸塵器吸地板、拖地板、折衣服,每項我都讓小孩試過了,雖然作業品質不怎麼樣,時好時壞,小孩認真的忙到汗如雨下、或是要二個人輪流換班做完,我總是會買瓶FIN給他們喝,孩子們都喝得很開心。
您知道您的小孩有多天才嗎?「無師自通」在我孫子翔翔(小二)身上,已經發揮得淋漓盡致,大人們自嘆不如,只能讚嘆非常!從畫板的繪畫開始,到「彩色束帶手作」,真的令人嘆為觀止!   人客呀!請欣賞一下吧! 感受~大人們只要願意提供工具、材料給孩子動動手、動動腦,任何可能性的創造,就出現了
Thumbnail
家裡的亂糟糟讓你頭痛嗎?讓孩子成為你的整理小幫手吧!透過共同參與和正向鼓勵,能讓孩子樂在其中,還能學到寶貴的生活技能。 來看看如何在遊戲般的互動中培養孩子的整理能力,讓整潔變成家庭的新常態。 閱讀全文,了解讓整理變得既有趣又有益的小技巧! 教孩子主動整理的技巧:共同參與與正向鼓勵 在家庭
Thumbnail
對小小孩來說,練習大肌肉肢體的運用機會比較多,而控制小肌肉(如手指頭)的機會似乎需要特別製造,坊間也有一些機構或學校也會特別開課程來『訓練』孩子的小肌肉。 正男一歲的時候住在城市裡,每次煮綠豆湯、紅豆湯、打豆漿時,都會請小小正男幫忙從袋子裡面,一把一把或一個一個的把豆豆抓進鍋裡,看著小小手從不自然
Thumbnail
「讓孩子深深感受到媽媽就像安全堡壘般,也讓孩子對自己有了自信。」(p052) 記得我家弟弟(恒恒)滿心期待上小學時,前一晚就把衣服、書包整理好。 那天晚上爸爸給他一個祝福, 他很開心對我說:「我要去上學了!我長大了!」 開學第一天, 帶著興奮的心情, 牽著他的小手走進校門